马燕;张尧;任卫东
目的 利用PDCA管理理论,形成一套医学专业教师实践锻炼过程管理机制.方法 根据PDCA管理理论步骤组织医学专业教师进行实践锻炼.结果 医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有所提高、对医院的依赖性有所增强.结论 利用PDCA管理理论开展医学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经严格的过程监督,医学专业教师实践锻炼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并不断找出问题为下一次实践锻炼提供参考,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作者: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调查本校2015级中医专业150名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一般,学习兴趣不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现状不太满意.因此,要改变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作者:曹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定向全科医学生是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简称. 自2010 年起,按《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重庆市共招收 2010 级—2015 级定向全科医学本科生共约 1150 人, 培养任务全部由重庆医科大学承担, 并按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定向培养计划实施.2016 年 4 月 21 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6 年重点工作任务》中要求继续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事业人才的培养. 完善定向全科医学生就业、履约管理等相关政策,继续做好定向全科医学生的招生录取培养工作,计划招收五千名左右免费医学本科生. 而职业素质是定向全科医学生在执医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内在品质,直接决定定向全科医学生提供基层卫生服务的质量. 在新医改背景下,如何在培养环节中系统地提升定向全科医学生的职业素质至关重要. 本研究拟对目前定向全科医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进行基础调研, 总结教育成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作者:刘娟;廖娟;董其勇;金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运动治疗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2014级96人、2015级72人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本组教学法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法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可用于运动治疗技术的教学.
作者:廖长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温病学课程内容丰富,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新概念较多,故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充分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对温病学的教学有着很大裨益.思维导图的使用不但能够使其中关键和重要的知识点容易串联和记忆,也是教师备课和学生课后复习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作者:刘臻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鼻息肉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鼻息肉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者的鼻息肉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越高的患者,其鼻息肉复发率越高(P<0.05);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鼻息肉复发呈正相关性(r=0.742,P<0.05).结论 鼻息肉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健康人,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越高,鼻息肉复发率越高,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鼻息肉复发呈正相关性.
作者:刘晋发;卢善明;陈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微创技术进行拔牙手术的经验.方法 分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微创技术及传统技术拔除2307例患者共3015颗牙,统计患者恐惧焦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各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微创技术拔牙能减少创伤,减轻术后反应,大限度地保存软、硬组织;微创技术应该作为专业的技术理念在口腔治疗中大力推广;心理干预、镇静镇痛及无痛麻醉仪的应用也是使用微创技术拔牙的一部分.
作者:路贵忠;王永明;李正平;刘坚;陈隆结;杨亚娣;武宁;张生彦;张佳琦;张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学科,为适应高职教育现状,培养适应当前中医药工作岗位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设置项目化教学模式及以实验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其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一项值得深入推广的中药制剂检验技术教学模式.
作者:王丽;陈少珍;胡明月;汪碧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从舞蹈表演的特点出发,提出增强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在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功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感染力.舞蹈的目的并不在于表演高难度的技巧,而在于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吕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药物、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止咳药物等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高热、肺部啰音、咳嗽、胸闷气喘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且临床不良反应增加不明显.
作者:张文勇;钟巧玲;邓飞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前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培养仅停留在德育层面,在中职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培养,对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职生物学教学可通过培育学生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等途径培养其工匠精神.
作者:赵明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学历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并轨进行.目前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科研能力培养的问题.坚持在临床教学中培养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科研思维非常重要.通过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事例探讨如何在临床教学中培养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科研思维,使其从临床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用科研思维解决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与科研能力协同发展.
作者:何合胜;徐又海;杨玉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会阴侧切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经阴道自然分娩的足月产妇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会阴侧切分娩助产技术的50例作为观察组,将实施非会阴侧切分娩助产技术的50例作为对照组.于产后两个月对两组产妇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并观察记录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盆底肌力正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产后伤口肿胀、伤口疼痛、会阴硬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产后两个月,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会阴侧切分娩助产技术会降低产妇盆底肌力正常率,对盆底功能造成一定损伤,术后并发症多,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在产前对产妇进行详细检查,避免技术滥用对产妇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作者:鲁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科研,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定位不准确、科研氛围不浓郁、科研梯队结构不合理、科研条件差和科研成果少的现状来看,科研并未成为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显然不利于他们的专业成长.
作者:雷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以宜春学院医学院2015级临床专业本科6个班共2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个班为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另外3个班为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结果 实验组期末总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80%及以上的实验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持认可理解的态度.结论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适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
作者:苗玉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乳腺癌病人的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校2013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两个班共8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甲班38人为实验组,乙班42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在授课结束后以及授课结束两周后进行测验,并对实验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当场测验成绩和两周后测验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护生两周后的测验成绩均较当场测验成绩下降(P<0.01).实验组护生对本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课后还需采用更多的方法协助护生将知识内化于心.
作者:杨晓玮;张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级和2016级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分别实施传统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随机抽取25名学生的药理学结业成绩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态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综合成绩都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付聪;孙崇睿;王树阳;吴枫;赵贵清;赵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将微课教学模式引入医学院校脊柱外科临床理论和实践教学,比较微课与传统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脊柱外科实习的医学本科生150名,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名,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实践考试成绩,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此教学模式在脊柱外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病史采集成绩、住院诊断成绩、诊断依据成绩、治疗方案成绩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微课教学模式满意度均在82%以上.结论 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脊柱外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吴东迎;吴继彬;孙玛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以大隐静脉的发生为常见,研究报道,其发病率大致在 5%~30%左右[1],在男性患者中发病率更高[2]. 这可能与先天性家族遗传或后天性静脉炎、长时间站立以及肥胖、便秘或怀孕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内压力升高有关. 下肢静脉曲张随着疾病的进展,常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沉重以及小腿和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如皮炎、色素沉着和反复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经典术式,由于该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创口恢复较慢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以及微创技术的发展等,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完善. 现结合近几年的文献,就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及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杨沁惠;朱友墨;刘占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医德医风问题在一些新进入临床工作的年轻医务人员中较为常见.在科室中开展切合实际和形式多样的医德医风教育,可以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的医德医风教育相互弥补,起到独特的教育作用,使年轻医务人员尽快适应临床角色,成为医德高尚的白衣天使.
作者:唐金树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