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法 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谌茜

关键词:微课, 任务驱动法, 护理药理学, 平喘药
摘要:将微课与任务驱动法相结合,并将其应用于护理药理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案例视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 作业治疗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在高职高专作业治疗技术实训教学中应用基于案例视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操作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伍剑芳;田莉;刘样;楼天晓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肾病科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加强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对改善医患关系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肾病科临床疾病特征、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医患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措施等方面,探讨如何在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规范化培训中加强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作者:彭贵军;王峥;崔冰;张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法 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将微课与任务驱动法相结合,并将其应用于护理药理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谌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用药理学教学中 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目的 研究护用药理学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 以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班运用情景教学法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结束后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及考试成绩比较.结果 实验班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及护用药理学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 情景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考试成绩.

    作者:覃隶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我国医学本科生普遍缺乏创新思维及创新实践能力,急需转变培养模式.我们尝试应用适合医学本科生的长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科研创新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等方法与手段,提高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

    作者:路莉;胡燕;李晓彬;徐静汶;王敏;王学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3D多媒体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3D多媒体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6级农村医学专业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人体解剖学教学应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人体解剖学教学引入3D多媒体.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期末理论知识考试、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引入3D多媒体,可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满意度.

    作者:陈文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职学校后进生教育转化探讨

    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校风、学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笔者在长期研究基础上,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以甘孜卫生学校为例,从后进生的成因、教育转化工作的意义及转化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为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陈远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学生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 ——以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了解德育工作现状及今后实施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的可行性,为改进德育工作、提升教育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袁惠莉;崔俊茹;李丽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组交接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分组交接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应用分组交接班模式前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及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度.结果 应用分组交接班模式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度明显提高.结论 分组交接班模式的应用,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保障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医生、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营养状况、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及饮食习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膳食观念.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法,对4790名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消瘦、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占比分别为13.1%、13.2%与0.4%,在性别、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和广播电视获取营养知识,不同性别、年级与专业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知晓率分别为(5.90±3.07)分和63.0%;35.2%的学生有良好的饮食习惯,44.2%的学生有不良饮食习惯,在性别、年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摄入失衡,铁、锌、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或缺乏;早餐(19.7%)和脂肪(15.6%)供能比例低,零食(7.9%)供能比例高;食物选择不当,主要注重口感(82.2%)和感官性状(80.4%);消费构成不合理,就餐和生活用品消费分别占60.2%与8.8%.结论 高校学生大多营养状况较差,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少,营养知识缺乏,饮食习惯不良,营养失衡问题突出,学校应加强营养教育,强化食堂管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作者:买晓颖;支红霞;殷建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方法 利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四川某职业院校1070名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整体呈中等水平,在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维度上,不同学历层次(中专、五年制高职、三年制大专)学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作者:刘衍素;陈红;向秀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区域产业需求的高职药学专业建设探讨

    为实现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对接,从专业定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基于区域产业需求的高职药学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

    作者:刘永飞;张海红;刘诗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对分课堂在眼科学团队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针对当前医学院校存在的问题,结合讲授式教学法与讨论式教学法的优缺点,提出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教师团队意识,更高效地向学生传递知识.

    作者:王瑞卿;张妍;骆立夫;胡娱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可能危险因素,为加强临床早期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在我市某医院确诊为GDM的患者(92例)及184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GDM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GDM患者孕前体重指数(BMI)、年龄、产次、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情绪、肝炎史、糖尿病家族史及母亲患糖尿病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我市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孕妇年龄≥35岁、喜欢吃甜食、不良情绪和糖尿病家族史有关.

    作者:张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天水市中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行为和干预需求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天水市中学生重点传染病知识、行为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天水市两个县区4所中学1252名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传染病知晓率为34.58%,高中生对传染病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初中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学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知识的知晓率为49.84%,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为71.53%,对流行性感冒知识的知晓率为55.90%,初中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高中生,而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明显低于高中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初高中生发热症状处理和怀疑得肺结核后的处理方式知晓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方面,初、高中生都认为看病时医生讲解、听老师讲课、教具宣传、实物宣传材料和观看录像5种方式有效;认为手机短信宣传、广播媒体宣传和网络媒体宣传无效.结论 天水市中学生重点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较低,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吐痰习惯、咳嗽/打喷嚏捂住口鼻习惯形成率较低.学校应采取个体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

    作者:文建强;田卫花;钱国宏;张治中;孙克娜;王怀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SPOC模式在护理伦理 与法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SPOC模式在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校201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班63人作为实验组,2班68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SPOC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模式.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课程结束后自学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POC模式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自学能力.

    作者:王名铭;王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从藏汉族学生 组织胚胎学成绩差异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我校2015—2017级藏汉族学生组织胚胎学卷面成绩,寻找消除藏汉族学生成绩差异的教学策略,帮助藏族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给汉族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职院校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相关知识复杂抽象,实验过程耗时长,操作繁琐,学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为发挥实验教学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笔者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作者:舒阳;肖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多种教学方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多年药用植物学教学实践,提出综合应用PBL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比较法、直观教学法、整体联系教学法等,并辅以野外实训教学,以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贺百花;易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职卫校职业精神培养实践研究

    职业精神培养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初步分析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探讨职业精神培养的必要性,探索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作者:施宏伟;赵晶;张庆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