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型的医学创新人才

王晓霞;刘志荣;刘红林;郭睿

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自主学习, 创新人才
摘要: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探索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且有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课教学法在妇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微课教学法在妇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妇科实习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妇科实习的4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在妇科实习的40名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法,并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项目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课教学法能激发护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朱芳琳;阚旭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实验室作为培养药学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为发挥实验室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信息化的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张海红;沈军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集束化疗法对CPR兔心脏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集束化疗法对心搏骤停(CA)模型兔心肺复苏(CPR)后血流动力学指标、BNP、氧化应激指标、cTnI、CK、CK-MB、LDH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心脏保护机制.方法 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原则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肾上腺素组、亚低温组、集束化治疗组.采用体外电击法复制兔CPR模型,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BNP、氧化应激指标、cTnI、CK、CK-MB、LDH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肾上腺素组、亚低温组和集束化治疗组复苏成功后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BNP、氧化应激指标、cTnI、CK、CK-MB、LDH均明显改善,以集束化治疗组效果为显著(P<0.01).结论 集束化疗法对CPR兔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刘凤艳;张欣;梁建庆;胡蓉;杜雪洋;王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甘肃地区宫颈鳞癌和腺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亚型分布研究

    目的 研究甘肃地区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亚型,为甘肃地区防治宫颈癌、研制适合本地区的HPV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甘肃省境内377例宫颈鳞癌及31例宫颈腺癌患者(均经我院病理确诊)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亚型感染检测,对HPV基因亚型分布及HPV感染型别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与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的相关性.结果377例宫颈鳞癌患者HPV总感染率为95.5%(360/377),共检测到17种HPV亚型,其中高危型13种(16、58、18、33、31、52、39、68、51、53、45、56、59型),低危型4种(81、44、42、43型),未检测到6、11、35、66、型,HPV16型感染率高,为76.7%,单一感染率为88.6%;39例宫颈腺癌患者HPV总感染率为48.7%(19/39),共检测到6种HPV亚型,均为高危型单一感染,依次为16型(47.4%)、18型(26.3%)、52型(10.5%)和58、51、45型(均为5.3%).结论 甘肃地区高危型HPV16、58、18、33、31型是宫颈鳞癌患者的主要感染亚型,高危型 HPV16、18、52、58、51、45型是宫颈腺癌患者的主要感染亚型,而HPV16型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鳞癌和腺癌.

    作者:周庆云;石清芳;赵洁;王东存;唐兆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护理礼仪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是护理专业的重要任务.笔者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护理礼仪课程教学中,注重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培养.

    作者:王静;刘巧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区别但又紧密联系,我们有必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利用学习心理、情绪心理、个性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都得到更好的实施,终能够让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个性完善.

    作者:侯诗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院智慧档案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安全管理模式设想

    目的 通过对医院智慧档案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安全管理模式的设想和探索,不断完善和规范医院智慧档案安全管理模式.方法 基于5W(WHY、WHO、WHAT、WHEN、WAY),从5个方面分析和思考当前医院智慧档案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结果 构建出医院智慧档案全视域、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安全管理模式.结论 确保医院智慧档案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作者:王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BL与TBL结合教学模式在毒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在毒理学实验教学中,将PBL与TBL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以团队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经过实践,我们制订了PBL与TBL结合教学模式下毒理学实验教学方案,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与制约因素,为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邬红梅;方芳;王文蔚;闫洪涛;黄陈平;祝建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患冲突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医患矛盾不断加剧,以恶性伤医为典型的医患冲突事件屡屡见报.本文以相关报道和研究为依据,从患者、医者以及社会3个角度进行探讨,旨在分析医患冲突频发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化解医患矛盾、处理医患冲突提供参考.

    作者:周传丰;杨雪婷;陈晨;王正昕;胡家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高职高专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目的 探讨高职高专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促进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通过前期调研规范设计专家咨询表,应用德尔菲法咨询专家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获得核心能力指标及课程优化结果.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获得协调管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五大类别共26个细目的核心能力,优化设置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共4个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选修课程.结论 构建的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突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特色,体现药品生产一线岗位特点,可从根本上解决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问题.

    作者:刘建明;徐子金;杨宇秀;陈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职护理专业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研究

    课程整合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通常是指将各门课程中具有内在关联的相关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重新构建教学框架,以打破原有学科体系中各门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知所学知识.外科护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两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彼此联系密切,教学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比较适合进行整合教学.本研究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讨如何构建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模式,为后续进一步进行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提供参考.

    作者:郭刚;蒋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级护理专业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编号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人.干预组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考试,了解两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新型护理见习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干预组学生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和团队意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案例分析、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作者:杜娜;李婧;杨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小觑,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寻找相应对策,对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这两个心理测评量表,对医学类、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及其他类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黄凯丽;朱悦心;常荣;刘文英;许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模式引入实验教学,可以解决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刘宵达;姜玥;吴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ACS联合导师制在医学影像系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AC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联合一对一导师制在医学影像系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在放射科实习的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影像系两个班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班均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实验班利用PACS教学,对照班利用胶片及多媒体幻灯片教学.对两班理论知识、报告描述及诊断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调查学生满意度及带教导师备课压力.结果 实验班理论知识、报告描述及诊断水平均高于对照班,且学生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带教导师备课较轻松.结论 PACS联合一对一导师制能切实提高学生阅片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樊晓雪;畅智慧;刘兆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生药学课程中的应用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是后MOOC时代的一种典型课程范式,具有小众化、限制性、集约化等特点,能够促进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代表MOOC的发展方向.本研究结合SPOC特点和高校教学改革实际需求,设计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在生药学课程中实践,以期为高校应用SPOC提供借鉴,使MOOC得以广泛应用,促进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作者:张春平;段静雨;么焕开;李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健康评估是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我院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期为3年.通过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对教学、实践、考核进行全方位开放,以此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便捷.本文对我院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行探讨与研究,以期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作者:张存丽;甄瑞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型的医学创新人才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探索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且有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晓霞;刘志荣;刘红林;郭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ESI分析临床医学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本文依据ESI中论文收录数和论文被引频次,分析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科发展情况,着重分析收录论文所反映的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现状、不足和局限性.结合现状,本文提出今后要增加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师资、平台等方面优势,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促进临床医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作者:姜文国;米佳;杨春华;朱艳萍;田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说课设计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深入研究高职院校评估指标体系和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说课标准基础上,结合我院教学实际,系统介绍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说课设计.

    作者:王星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