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内镜下日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慧玲;陈彩霞;刘女华;许奇袁

关键词:肠息肉切除术, 内镜,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内镜下日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肠息肉患者5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日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后进行15~30 min宣教,给予纸质告知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显著改善,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术后随访一个月,发生出血2例,均为男性,护理满意度为99.04%.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内镜下日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搭建大赛平台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职业作风,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威海市卫生学校通过开展和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引导学生严谨备赛,锤炼了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作者:王淑英;崔雪艳;刘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小觑,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寻找相应对策,对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这两个心理测评量表,对医学类、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及其他类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黄凯丽;朱悦心;常荣;刘文英;许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课教学法在妇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微课教学法在妇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妇科实习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妇科实习的4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在妇科实习的40名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法,并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项目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课教学法能激发护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朱芳琳;阚旭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内镜下日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内镜下日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肠息肉患者5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日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后进行15~30 min宣教,给予纸质告知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显著改善,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术后随访一个月,发生出血2例,均为男性,护理满意度为99.04%.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内镜下日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慧玲;陈彩霞;刘女华;许奇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甘特图构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管理模式

    青年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决定着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本文积极探索青年教师的管理模式:从我校青年教师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将甘特图运用到青年教师管理中,对计划进度进行标识及有效评价,以期探索适合我校青年教师的高效管理模式.

    作者:范真;李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1班作为实验组(60人),2班作为对照组(62人).采用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率(41.7%)与操作考核成绩优秀率(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案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质量.

    作者:付奕;郑芳芳;鲁海;兰月;诸葛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级护理专业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编号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人.干预组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考试,了解两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新型护理见习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干预组学生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和团队意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案例分析、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作者:杜娜;李婧;杨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BL与TBL结合教学模式在毒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在毒理学实验教学中,将PBL与TBL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以团队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经过实践,我们制订了PBL与TBL结合教学模式下毒理学实验教学方案,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与制约因素,为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邬红梅;方芳;王文蔚;闫洪涛;黄陈平;祝建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院校师生参与社区老年健康服务项目的研究

    目的 了解目标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方法 选取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作为志愿者,评估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健康干预.结果 社区老年人参与健康干预活动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义诊需求较高.通过健康服务项目可以传播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形成健康行为.结论 医学院校师生参与社区健康服务项目可以提高老年人健商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深化产教融合.

    作者:王彩霞;张小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语法隐喻视阈下的医学语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语法隐喻是构建医学语篇的重要手段.为提高学生医学语篇阅读理解能力,本文探析医学语篇运用语法隐喻进行编码的方式,提出培养学生运用语法隐喻知识解码医学语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作者:梁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益相关方对医院、企业参与卫生职业教育支持情况调查 ——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目的 分析利益相关方对医院、企业参与卫生职业教育的支持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结果 受访单位有参与卫生职业教育的愿望,但实际参与方式单一;利益相关方对医院、企业参与卫生职业教育处于不主动、低效率状态,主要问题是经费、政策支持不到位.结论 构建医院、企业参与卫生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政府主导,主管部门履行职责,卫生职业院校主动出击,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

    作者:李士明;闫玉慧;张荣;陈春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健美操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临夏州卫生学校为例

    由于受封建思想、民族风俗等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尤其是女生对健美操运动有抵触情绪,使得中职学校健美操教学陷入困境,包括学生认知困境、学生心理困境、民族风俗困境、宗教因素困境四大方面.中职学校应引导学生摒弃封建思想,正确认识健美操,充分发挥健美操教学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静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BL教学模式在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比较分析采用PBL教学模式规培医生知识运用和综合能力提高情况,探索在肿瘤科实行P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施方式,以更好地培养规培医生临床思维,切实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孙士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患冲突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医患矛盾不断加剧,以恶性伤医为典型的医患冲突事件屡屡见报.本文以相关报道和研究为依据,从患者、医者以及社会3个角度进行探讨,旨在分析医患冲突频发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化解医患矛盾、处理医患冲突提供参考.

    作者:周传丰;杨雪婷;陈晨;王正昕;胡家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类(第一辑)》,分析目前中职卫校药剂专业开设情况,从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专业实训课程改革、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及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探讨药剂专业课程改革,使培养的毕业生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作者:何耀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模式引入实验教学,可以解决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刘宵达;姜玥;吴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集束化疗法对CPR兔心脏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集束化疗法对心搏骤停(CA)模型兔心肺复苏(CPR)后血流动力学指标、BNP、氧化应激指标、cTnI、CK、CK-MB、LDH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心脏保护机制.方法 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原则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肾上腺素组、亚低温组、集束化治疗组.采用体外电击法复制兔CPR模型,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BNP、氧化应激指标、cTnI、CK、CK-MB、LDH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肾上腺素组、亚低温组和集束化治疗组复苏成功后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BNP、氧化应激指标、cTnI、CK、CK-MB、LDH均明显改善,以集束化治疗组效果为显著(P<0.01).结论 集束化疗法对CPR兔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刘凤艳;张欣;梁建庆;胡蓉;杜雪洋;王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PACS的P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腹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提高住院医师超声诊断水平,我们在腹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尝试基于PACS的PBL教学法,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学习兴趣与临床思维能力,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姚延峰;周晓刚;谢雨君;张东竹;倪茂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超声诊断学CBL教学的初步探讨

    医学人文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我国医学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关系到医学模式转变、医患关系及医疗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的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将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医学学科教学中成为未来医学人文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现代医学教育现状,初步探讨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超声诊断学CBL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进而推动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

    作者:杨华;王鑫璐;王延海;史铁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进城务工人员职业病危害调查

    目的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职业病危害情况,为后续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相应依据.方法 选择2007—2017年广东省清远市确诊职业病的87例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职业病在各行业分布情况,各行业、各类型、各规模企业职业病患病情况,职业病发病年龄及工龄,患者职业病知晓情况.结果 职业病严重的行业为制造业(60.0%),高发职业病为粉尘(58.6%),其次为物理因素(12.6%),后为化学因素(11.5%);所有类型企业中高发职业病均为尘肺病(72.4%),其次为耳鼻喉口腔疾病(11.5%).不同类型企业中,职业病患病人数多的为股份制企业(44.8%),其次为港澳台、外资企业(26.5%);不同规模企业中,职业病患病人数多的为中型企业(55.2%),大型企业(18.4%)和小型企业相当(19.5%).职业病高发年龄为(44.00±8.23)岁,发病工龄为(9.41±6.63)年,其中尘肺病患者年龄较大、工龄较长,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患者年龄较小、工龄较短.对87例患者职业病相关知识调查发现,明确知道岗位存在危害的人数多(82.8%),其次为作业发放并佩戴防护用品(77.0%),而定期实施职业病健康体检的少(50.6%).结论 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粉尘,相对集中在制造业;进城务工人员主要职业病为尘肺病,股份制及中型企业工作人员发病率较高,多发于44岁左右且工龄在9年左右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对岗位危害较了解,但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的人数较少.

    作者:刘晓君;潘伟华;宫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