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杰
目的 探讨微课教学法在妇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妇科实习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妇科实习的4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在妇科实习的40名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法,并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项目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课教学法能激发护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朱芳琳;阚旭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医院智慧档案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安全管理模式的设想和探索,不断完善和规范医院智慧档案安全管理模式.方法 基于5W(WHY、WHO、WHAT、WHEN、WAY),从5个方面分析和思考当前医院智慧档案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结果 构建出医院智慧档案全视域、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安全管理模式.结论 确保医院智慧档案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作者:王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通过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创设学习情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训室建设、建立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网络平台、编写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科护理》校本教材、构建与岗位能力标准一致的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顺利完成品牌课程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师水平,教师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篇及获得专利一项,为本专业其他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谭丹群;何建忠;马英;岑丽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思维导图在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药学院临床药学专业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及实习成绩比较,评价思维导图在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实习中的作用.结果 两组实习成绩差异没有显著性,但实验组学生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评价较好,认为其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结论 应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提高临床药学专业学生逻辑能力、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东;朱旭;于丹;刘立民;菅凌燕;肇丽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近3年国内护理教育领域研究热点.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录的护理教育研究文献中的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书目共现分析Bicomb软件、SPSS 21.0统计软件对检索出的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275篇,截取高频关键词42个.共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近3年国内护理教育研究热点为:护理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护理实践教学中多种教学方式的探索应用,循证护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临床护理带教及管理模式构建,护生人文关怀研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及人文教育,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研究.结论 对国内近3年护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共词聚类分析有利于了解此阶段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作者:董丽华;李春燕;吴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深入研究高职院校评估指标体系和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说课标准基础上,结合我院教学实际,系统介绍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说课设计.
作者:王星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对高职院校医学生卫生法学课程学习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和卫生法学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学习卫生法学课程的医学生1000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卫生法学课程认知情况、学习现状、学习满意度、课程设置合理性的认识以及考试成绩等进行调查,同时对听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授课质量.结果医学生对卫生法学课程重要性认知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只有8.5%的学生在时间充足时会预习,只有约51%的学生专注上课,近一半的学生基本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在访谈中,教师认为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师讲解不够深入,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结论高职院校医学生卫生法学课程学习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教学方式欠佳.根据调查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较高的教学建议,为培养高职院校医学生法律素养提供参考.
作者:翟韵;梁燕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高校实验室是教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关系到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医学类高校实验室具有其特有的危险性.本文归纳了医学类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七大类型,通过对实验室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五大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以期为加强医学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李树龙;肖风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方法 选择某校2016级护理本科生(315名)作为实验组,将品管圈理念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教学全过程.课前确立圈主题,让学生了解并预习学习内容;课中教师示范讲解后,学生3~5人组成一学习圈进行训练、讨论圈主题,各学习圈归纳总结汇报、分享学习效果.与常规教学法的2015级护理本科生(360名)对照组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综合测评高于对照组(P<0.05).职业道德水平、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文素养等护士核心能力均得到提升.结论 将品管圈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护士核心能力.
作者:何兰燕;朱旺乔;林起庆;王婉;沈艳清;张莉芳;赵丽红;黄亿元;韦桂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实验室作为培养药学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为发挥实验室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信息化的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张海红;沈军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课程整合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通常是指将各门课程中具有内在关联的相关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重新构建教学框架,以打破原有学科体系中各门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知所学知识.外科护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两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彼此联系密切,教学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比较适合进行整合教学.本研究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讨如何构建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模式,为后续进一步进行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提供参考.
作者:郭刚;蒋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以糖代谢为例,将符合大脑思维方式、使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运用于PBL教学.通过突显知识脉络的内在逻辑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生物化学教学效果.
作者:罗晶婧;胡梅;蔺婷;何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病原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法选取汕头卫生学校2017级助产专业1班和2班共118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班)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2班)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考试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度.结果 实验组第二次理论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是一种便捷易行的教学组织模式,能构建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林洁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是护理专业的重要任务.笔者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护理礼仪课程教学中,注重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培养.
作者:王静;刘巧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以iStan智能模型人为载体,筛选临床典型病例,并将其提炼加工为虚拟病例,完善虚拟病例(包括场景设定、八大状态流程设计、场景状态变换、情景编辑与输入等).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例,分析场景状态,设置相应参数的数值,输入iStan智能模型人,完成虚拟病例制作.虚拟病例具有仿真度高、模拟再现、安全有效、重复操作、多向结果等优点,在其设计过程中,应以拓展学生临床思维为宗旨,精选案例,合理应用.
作者:张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职业作风,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威海市卫生学校通过开展和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引导学生严谨备赛,锤炼了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作者:王淑英;崔雪艳;刘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语法隐喻是构建医学语篇的重要手段.为提高学生医学语篇阅读理解能力,本文探析医学语篇运用语法隐喻进行编码的方式,提出培养学生运用语法隐喻知识解码医学语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作者:梁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模式引入实验教学,可以解决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刘宵达;姜玥;吴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内涵.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工作分析访谈等方法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特征包括科学严谨、尊重生命等19项.结论 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刘骙骙;郝春红;李新征;张晓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内镜下日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肠息肉患者5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日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后进行15~30 min宣教,给予纸质告知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显著改善,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术后随访一个月,发生出血2例,均为男性,护理满意度为99.04%.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内镜下日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慧玲;陈彩霞;刘女华;许奇袁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