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培养及抗生素耐药情况分析

邵华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细菌培养, 抗生素耐药情况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培养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13-01~12在我院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选取624例,用常规方法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划线法及其MIC法,对所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624例呼吸道感染者分离出病原菌400株,阳性率占64.1%,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02株,占25.5%,革兰氏阴性菌274株,占68.5%,真菌24株,占6%;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葡萄球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各种病原菌的耐药性也各不相同.结论:患者中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菌群比较复杂,由于临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致使各株细菌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因此,临床上要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率的发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肥胖、代谢和微环境与癌症之间的联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机体营养过剩,肥胖的人们越来越多。肥胖能导致和加剧正常细胞微环境和肿瘤细胞微环境之间的紊乱,而许多与肥胖相关的激素、新陈代谢和炎性介质可以通过改变机体局部营养物质新陈代谢和可利用的营养基质而在癌症的发生中发挥作用。因此,只有理解了癌症与肥胖有关的生物过程才能更好的开发调解策略去治疗与肥胖有关的致癌事件。本文综述了肥胖驱动正常细胞微环境向肿瘤细胞微环境的改变,以及代谢和信号分子(如激素、生长因子和炎性介质)释放的改变,并将对肥胖在乳腺癌发生的时间进行讨论。

    作者:王平;冯乐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第三届全军微创外科学术会议暨2014西部普通外科论坛通知

    会议信息:第三届全军微创外科学术会议暨2014西部普通外科论坛,西安,2014年6月14日由全军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微创外科学组、兰州军区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军区第323医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军微创外科学术会议暨2014西部普通外科论坛”即将于2014年6月13日至15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主席由全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窦科峰教授与华西医院周总光副院长、湘雅医院张阳德教授亲自担纲,大会共同主席由刘宏斌、赵青川、李国新、姜可伟、刘蔚东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为解放军第323医院普外中心主任王渭滨博士。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4/2013-10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6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7%)大于对照组的(83.8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停药后即好转或消失.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植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平痫方”治疗全面发作型癫痫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平痫方治疗全面发作型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0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50例在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基础上加服“平痫汤”.两组疗程均为90 d,参照《痫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意识障碍及其持续时间,强直、抽搐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脑电图的变化,同时结合发作频度的变化判定、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28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有效率96%,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平痫方可有效控制全面发作型癫痫,提高临床疗效,作用优于单纯运用西药治疗.

    作者:成卓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胰腺炎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配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d后好转患者42例(42.0%),7 d后好转患者32例(27.0%),10 d 后好转患者22例(22.0%),14 d 后好转患者13例(13.0%),1例患者治疗16 d后症状好转.结论:采用丹参注射液配合内科常规治疗慢性胰腺炎,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简单方便,耐受性高,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玉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头孢美唑应用于吸入性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02/2013-02收治的10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头孢唑林钠,实验组则采用头孢美唑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大,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美唑对吸入性肺炎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曾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以及总结不同的体位、通道、碎石方法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28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分别采用不同的取石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法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石排净率和复发率尚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锐;朱丽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南阳市2002~2008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南阳市2002~2008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方法:收集全市各级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单位2002-07/2008-12的月、季报表及年度报表,进行统计汇总.结果:全市12个规划实施单位2002~2008年共登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23012例,复治涂阳患者4640例;非结防机构转诊到位率分别为92.7%和96.2%,复治涂阳患者在治疗2、3月未的阴转率分别为87.5%和92.8%;新涂阳患者的治愈率为90.85%,复治涂阳患者的治愈率为82.17%.结论:南阳市按照国家结核病规划的要求,通过各类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带动,政府承诺得到加强,患者发现和登记工作得到完善,患者治疗管理工作得到提升,医防合作关系得到理顺,有效地保障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达到了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目标要求.

    作者:牛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白城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分析

    目的:分析白城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及结节特征.方法:将白城地区健康体检的3443例群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甲状腺超声及促甲状腺素(TSH)检测,以明确诊断及结节特征.结果:3443例健康体检人员中共发现甲状腺结节1601例,占46.5%,其发病特点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男女发病率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甲状腺结节以小结节和多发结节为主.结论:白城地区健康体检人员中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较高,结节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排除恶变的可能性.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神经科临床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是医疗实践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本文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患者的感受、健康评估和宣教等环节阐述神经科临床教学中实现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强调人文教育在神经科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雷革胜;宿长军;李柱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白内障摘除及小梁切除术式治疗老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白内障摘除及小梁切除术式治疗老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98眼)老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行小梁切除术的39例(41眼)设为对照组,行白内障摘除的54例(57眼)设为观察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均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伴白内障的老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优于小梁切除术式,临床应用可根据适应症优先选择.

    作者:李健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孕期焦虑与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缓解孕期焦虑与产后抑郁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孕妇,她们均带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和产后抑郁,随机将他们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产前检查、产后教育和护理;治疗组在给予传统的产前教育和分娩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EPDS抑郁评分和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怀孕28周EPDS评分无明显差异,产后6周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进行心理护理后与护理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抑郁症发生率为35.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6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孕期和产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孕妇孕期焦虑与产后抑郁,通过护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专科肿瘤医院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运行与管理

    目的:探讨本院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方法:通过总结本院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实践,制定相应的流程和制度。结果:开设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室,满足了出院患者导管的日常维护,在减轻病房工作压力的同时,方便了患者。结论:设立中心静脉导管室专科护理门诊可满足就诊者多元化的需求,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专科的发展。

    作者:黄岱斌;林丽芳;许燕娟;丘德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118例原发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进行治疗,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59人,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4.9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81.3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疗效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1-10-10/2013-10-10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2130例,出现中药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111例.记录每位患者在治疗中使用的药物配方、配制方法、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对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详细记录出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以及发生原因,并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本组111例中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中,因未实施辨证论治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高达33.33%,其次是因用量用法错误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因中西药联用不当及中药炮制不当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2%及16.22%,其他原因导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1%,男女不同原因造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医师问题、用法用量问题、中西联合用药问题、中药炮制问题以及患者问题等几个方面,临床应严格监督,合理用药,规范炮制,严格中西药联用规范并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保障用药安全性.

    作者:曹仲文;陈荣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双钢板固定,两组切口入路不同,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入路,对照组采用膝正中入路,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皮肤坏死及切口感染的比率显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观察组优良率为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6%.结论:采用双钢板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入路方式疗效显著优于膝正中入口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治疗性抗体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由于抗体所具有的高特异性和亲和力,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可通过不同的生物学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目前,治疗性抗体已成为肿瘤治疗中的一线治疗策略。截至2013年,美国FDA已批准了14种抗体药物用于临床肿瘤的治疗。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分子陆续被发现,以这些分子为靶点,利用针对这些分子的特异性抗体进行肿瘤治疗,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转化医学成功的范例之一。

    作者:吴介恒;杨安钢;温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12/2014-12收治的38例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患者进行合适的手术治疗.其中30例患者进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8例患者进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的眼睛视力状况.结果:本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后,术后视力均比术前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经过一定的手术治疗之后,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眼压并且提高了患者的视力.因此对于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治疗诊治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作者:吕书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培养法检测支原体肺炎假阳性存在因素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在培养法中影响支原体肺炎产生假阳性的因素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在我院门诊治疗的360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痰标本并进行培养,测得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再对筛选出来的阳性标本继续进行培养,并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念珠菌生长的氟康唑,再次测得肺炎支原体阳性率.结果:在360例患者标本中,肺炎支原体阳性120例,其阳性率为33.3%;在加入氟康唑的120例培养标本中,肺炎支原体阳性76例,其阳性率为63.3%.两组标本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传统方法对其培养会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应进一步进行培养,排除杂菌念球菌的对培养标本的影响.为临床上尽快诊断支原体肺炎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吴焕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胸廓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总结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胸廓特征,以筛选出自发性气胸的高危人群.方法:选取2004-01/2012-01期间180例行手术的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为试验组、180例健康查体年轻人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群的身高、体重及胸廓前后径、左右上下径(纵径)及横径,计算出身高/体重比,胸廓前后径/上下径及横径比值.结果:试验组人群胸廓前后径/左纵径、胸廓前后径/右纵径、胸廓横径/左纵径、胸廓横径/右纵径的比值分别为(0.69±0.06)、(0.74±0.07)、(1.09±0.09)、(1.18±0.07),对照组人群对应值分别为(0.84±0.06)、(0.90±0.07)、(1.21±0.10)、(1.31±0.1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人群胸廓前后径/左纵径、胸廓前后径/右纵径、胸廓横径/左纵径、胸廓横径/右纵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9,0.70)、(0.75,0.73)、(1.08,1.11)、(1.17,1.19),对照组人群相应的比值分别为(0.84,0.85)、(0.89,0.91)、(1.19,1.23)、(1.29,1.32).结论:试验组人群胸廓特征与对照组人群比较有明显差异.通过对胸廓特征的测量与计算,可以筛选出自发性气胸的高危人群.

    作者:赵云龙;张文;郭楠楠;于长海;李瞡波;赵英男;李少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