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积液的病因及临床诊断特点

王现文

关键词:胸腔积液, 病因, 诊断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与诊断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10-01/2015-01收治的102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年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特点.结果:102例患者中,良性胸腔积液70例(68.63%),其中结核性导致41例(40.20%),心力衰竭所致9例(8.82%),肝硬化所致5例(4.90%),肾功能不全所致4例(3.92%),其他原因所致11例(10.78%);恶性胸腔积液32例(31.37%),其中肺癌所致19例(18.63%),肝癌胸膜转移所致5例(4.90%),乳腺癌所致3例(2.94%),其他原因所致5例(4.90%).40岁及以下患者主要以结核性胸腔积液为主,41岁及以上患者主要以肺癌性胸腔积液为主.结论:结核和肺癌是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肺癌是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中通过检验胸腔积液癌胚抗原含量可以检测肿瘤性质,采用胸腔镜检查可以确诊.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行保乳术乳腺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65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3)和治疗组( n=3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采取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可以提升行保乳术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欲晓;张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征订启事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主管,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主办,唐都医院承办的以光盘( CD?ROM)附纸质导读形式公开发行的医学电子专业学术期刊(月刊)。图文声像并茂,报道信息容量大,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以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护工作者、医教科研人员及医药卫生管理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开展学术交流,服务军队和地方医学事业发展。设置的栏目有专家视野(述评)、基础与转化医学、预防与转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临床与转化医学、短篇报告、医学教育、综述、转化医学动态与咨讯、转化医学多媒体课件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临床医师与影像技师密切协作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

    从事放射工作二十年余,在工作中曾经与患者发生本不应该发生的矛盾,也亲眼目睹同行与患者发生过类似的矛盾。为什么本不应该发生呢?源于临床医生开出了不恰当的放射检查单。举一简单例子,如临床医师初步诊断患者掌骨骨折开出了手掌正侧位X射线片检查,这本身很不合理,因为手部某些骨折在侧位片上是表现不出来的,投照技师在给患者检查时可能会选择正、斜位,这就与临床医师开出的检查单不一致了,加之患者不懂医学且过分相信临床医师,总认为放射技师应无条件按照临床医师开出的检查单执行,因此矛盾产生了。患者会找放射技师理论,质问为什么不按照临床医师的要求实施检查。而对这种矛盾产生的缘由,我们可以谅解患者之不懂医,但对于临床医师开出的不恰当检查单,我们就应该多加探讨了[1]。

    作者:颜中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就我院2014-03/2015-03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4例,予以抢救和护理,其中17例接受间断阿托品给药治疗入对照组,17例接受持续静滴阿托品治疗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死亡情况、住院时间及血清胆碱酯酶( CHE)转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5.88%,对照组患者死亡率17.6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及CHE转正常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的抢救应给予阿托品持续静脉输入,并在患者洗胃后给予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陈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啶对颅脑创伤急救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对颅脑创伤急救患者麻醉诱导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5-01我院收治的颅脑创伤急救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诱导前静脉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啶(江苏恩华制药有限公司,浓度为48 mL生理盐水中加入2 mL 100μg/mL的右美托咪啶)0.5μg/kg.对照组在诱导前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从静脉注入.结果:对两组患者入室后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回复时间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时间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 HR、BIS、MAP、SBP、DBP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两组的 MAP 值在 T2和T3、T4、T5、T6时间点明显低于T0、T1时间点(P<0.05).对照组在T2、T5、T6时间点的HR值明显低于T0和T1(P<0.05), T3时间点明显高于T0、T1时间点(P<0.05),而观察组T4、T5、T6时间点明显在降低(P<0.05).观察组的BIS在T1时间点是明显低于T0( P<0.05),两组的BIS值在T2、T3、T4、T5、T6时间点均显著低于T0、T1时间点(P<0.05).同T0时间点相比,观察组的SBP、DBP水平在T1、T4、T5、T6各时间点明显降低,在T3时间点明显升高( 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8.7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啶,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率,安全性良好,有助于血流动力学平稳,产生显著的镇静效果.

    作者:宋健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治疗过程,结合其病史,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及治疗随访过程。结果: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检查见鼻腔通畅,鼻黏膜光滑,鼻道清洁,术后1年随访无鼻腔不适症状,鼻腔检查未见异常,效果良好。结论:患者患有糖尿病,感染乙肝,其免疫力低下,因治疗及时彻底,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赵丽颖;孙晓雷;韩剑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蒙药通拉嘎-5味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8例体会

    目的:探讨蒙药通拉嘎?5味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3/2014-03我院门诊收治的5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所有患儿均采用蒙药通拉嘎?5味散进行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58例患儿均经蒙药通拉嘎?5味散治疗,显效35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91.38%.结论:针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行蒙药通拉嘎?5味散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帮助患儿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红霞;宫玉花;阿拉腾其木格;包秀荣;乌仁托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显微镜下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中动、静脉和淋巴管的保留情况及术后复发和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组精索静脉结扎术是否能够提高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液质量.方法:前瞻性地选取2014-01/2015-01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显微镜组( n=35)和腹腔镜组( n=35).比较接受这两组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精液质量的改善情况;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微镜组保留动脉和淋巴管率为100.0%,明显高于腹腔镜组的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显微镜组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能更好地保留动脉和淋巴管,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明显降低,可作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术式.

    作者:李峻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复方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对稽留流产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对稽留流产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5-09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在米索前列醇应用后24 h复查B超;对照组给予己烯雌酚治疗,清宫术后复查 B 超.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5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能有效促进子宫内妊娠物排出,同时避免了因流产不全,利用刮宫而造成的子宫壁受损甚至穿孔,也降低了术后子宫粘连、感染以及再次受孕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卢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分布水平,从而为儿童营养与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03/2015-08在我院接受微量元素检测的儿童2300例,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体内的铜、锌、钙、镁以及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根据各年龄阶段,将其分为0~1岁、1~3岁、3~6岁、6~9岁以及9~12岁5个年龄组,对检验的结果进行统计、比较以及分析.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参与检测的儿童中各微量元素缺乏率为铜5.43%、锌39.09%、钙25.70%、镁0.35、铁0.43%.结论:儿童缺乏铜、锌、钙、镁以及铁等微量元素的情况普遍存在,其中以锌和钙为突出.这提示家长以及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加强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力度,使其能够科学合理补充所需微量元素,对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黎;周安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耳形态的可行性及方法学研究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耳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分别于胸骨左缘旁、心尖部、剑突下、平卧位胸骨右缘及右侧卧位胸骨右缘显示右心耳结构,比较不同透声部位及切面显示右心耳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结果:不同透声部位的相应切面显示右心耳的成功率明显不同.胸骨左缘旁及心尖部、剑突下、平卧位胸骨右缘、右侧卧位胸骨右缘显示右心耳的成功率分别为10.85%、28.83%、50.46%、84.97%.右侧卧位胸骨右缘切面显示右心耳的成功率高,图像也为清晰.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右侧卧位胸骨右缘切面是显示右心耳的佳切面.

    作者:陈欧迪;林琼雯;费洪文;郑智超;陈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为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03/2015-03我院收治的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血纤维蛋白原(FIB)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IMT),以此研究血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联系.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经IMT检测结果显示,斑块形成患者32例,内膜增厚患者20例,正常值患者为16例.斑块组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增厚组,而增厚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患者血纤维蛋白原生化指标发现,血纤维蛋白原过高是诊断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指标,降低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并加以抗凝治疗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复发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临床一般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包括体外放射治疗( EBRT)和近距离放射治疗( BT),BT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借助宫颈原发灶照射能够极大提高宫颈癌局部控制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正常组织。因此,本研究主要从近距离治疗时放射源开发及应用,重建三维后装施源器与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研究进展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国书;冉立;肖辉;艾平;宋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脉搏血氧仪对呼吸疾病患者的使用

    0引言血氧饱和度是患者重要的生命指针之一,过低的血氧饱和度在人体组织中将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缺氧性损伤。因此,临床上通常用简单的脉搏血氧仪来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这成为快速有效地发现患者的血氧不足的依据。

    作者:陈晓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顺铂联合去甲斑螯酸纳对非小细胞癌的免疫功能及预后分析

    0引言非小细胞癌在肺癌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达80%~85%。临床中早期肺癌不易被诊断,导致大多数患者失去了佳治疗时期。而中晚期采用的化疗会导致患者正常组织被损伤,降低患者免疫力,导致化疗周期无法完成,进一步加大治疗难度。

    作者:梁葳;章海波;黄壮荣;祝曙光;陈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胃癌患者手术时不同麻醉方式和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时不同麻醉方式和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C、D四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单纯全麻醉以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单纯全麻醉以及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以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以及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四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A组、B组、C组和D组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33.3%、26.7%、13.3%和6.7%, D 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 A组、B组、C组,C组明显低于A组、B组,B组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癌患者手术时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以及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效降低下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概率.

    作者:孔宪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ICCO容量性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PICCO容量性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溶液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3-01重症监护病房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n=25)采用 PICCO 监护仪监测指标进行治疗,对照组( n=25)采用常规传统体液复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复苏12 h、72 h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复苏后6 h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治疗的使用呼吸机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以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护仪监测指标在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能够达到快速有效的组织灌注,纠正感染性休克的目的,避免了盲目补液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具有安全性高、效果好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魏宏义;胡敏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10/2015-05我院收治的64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32)和观察组( n=32).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制定心理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实施护理前、后的SDS量表变化情况,同时调查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平均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占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心理护理方案对高龄产妇进行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缓解产妇的产后抑郁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羊水污染孕产妇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观察

    目的:探讨羊水污染孕产妇采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5-05在我院分娩的羊水污染孕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妊娠>37周,分类统计不同程度羊水污染产妇经阴道或剖宫产分娩后的新生儿结局.结果:200例孕妇中,经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显著高于Ⅰ度、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度羊水污染新生儿阴道分娩窒息发生率与剖宫产分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Ⅱ度、Ⅲ度羊水污染新生儿阴道分娩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分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Ⅲ度羊水污染孕产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重度窒息发生率较高,故应根据孕产妇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熊洁梅;陈燕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5-02收治的1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门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8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糖值、尿蛋白排泄率及尿素氮含量、血肌酐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蛋白尿情况,保护患者肾功能,提高血糖、血压及血脂的达标率,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耿立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