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黄松荣

关键词:针灸疗法, 脑卒中, 吞咽困难,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2/2015-02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针灸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VFSS分值改善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值得推荐.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手术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手术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09/2015-09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4例,按照实施循证护理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为12.9%,低于对照组的37.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手术患者中,能够降低其术后感染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党学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痛胃镜检查配合优质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检查配合优质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8收治的无痛胃镜检查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无痛胃镜检查配合优质护理,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50例患者成功完成无痛胃镜检查,检查显示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检查后5 min苏醒,检查过程无不适感,对检查满意.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安全舒适,配合优质护理,能够消除患者对检查的不良情绪,提高检查准确性.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克霉唑栓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克霉唑栓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停药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克霉唑栓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赵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IgA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IgA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03/2015-03我院收治的48例IgA肾病患者,观察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特征,并针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IgA肾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治疗效果较差.患者主要表现为痛苦、沮丧、情绪焦躁及恐惧和绝望.因此,针对IgA肾病患者要进行连续性的心理护理,找到适合患者病情发展的治疗方式,调整好患者情绪.结论:针对IgA肾病患者要做好持续性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改善预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旸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腰椎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4-04/2015-04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均实施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50例患者干预后Barthel分值为(78.2±2.4)分,干预前Barthel分值为(34.2±5.2)分,干预后Barthel分值比干预前高,且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显示,满意36例,一般13例,不满1例,满意度为98%.随访2~12个月,显示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以及不良情况,恢复良好.结论:对腰椎骨折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亚红;范国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伴感染患者运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10/2015-01收治的IPF伴感染患者64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n=32)按照常规内科标准进行止咳、祛痰和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n=32)在上述前提下选择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①实施治疗前,两组的pH、PaO2等血气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除PaCO2指标外,其余两项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住院时间的对比,观察组为(17.2±2.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4.6±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PF伴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更理想的效果,且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申玲君;张海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与末梢7次快速血糖监测在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时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CGMS和7次/d指尖快速血糖监测两种监测方式,比较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的患者共41例,按照不同方法分为CGMS组(n=20)和快速血糖监测组(n=21),观察两组相同时间点血糖、3d后平均血糖、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CGMS组各时间点血糖及3d后的血糖均值均低于指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GMS组能发现更多的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结论:CGMS较静态指尖血糖监测指导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更有效、更安全、更稳定,能够监测到更多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李淑敏;蒲爱华;陈迪宇;罗琼;陈敏;盛心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切口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08/2015-08于我院普外科采取小切口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6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全面护理方案,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高于观察组胆囊结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切口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采取全面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作者:曲志红;张红娟;高洪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的意义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抽取川畸病患儿36例纳入实验组,分为冠状损害(NCAL)组和非冠状损害(CAL)组,选取同期就诊确诊为无发热症状的患儿30例纳入对照组,均行血常规、血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检测,对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NCAL组和CAL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AL组和CAL组与无发热对照组血清VEGF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畸病急性期血清VEGF含量为(1354.23±376.48) pg/mL,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5.24±0.62)×109/L,C PR含量为(82.14±12.34) mg/L,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PR与血清VEGF变化呈正相关(r=0.47,r=0.59,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川畸病的病理过程,在发病初期可能是川畸病冠状动脉的一种损害机制.

    作者:徐巧岚;周力;周陈荣;徐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宫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门诊官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门诊拟行官腔镜检查手术的不孕不育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血压、SpO2、呼吸频率RR等,同时应用BIS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两组均在麻醉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 μg,S组通过面罩吸入七氟烷诱导,术中以七氟烷维持,P组静脉注射异丙酚诱导,术中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恒速输注,两组均维持麻醉深度BIS为50~ 60.监测并记录注药前(T0)、注药后5 min (T1)、注药后10 min (T2)、手术结束时(T3)四个时点的MAP、HR、RR、SpO2镇静效果、苏醒时间、不良反应(躯体不自主运动、呛咳、头晕、恶心呕吐、谵妄、术中知晓).结果:与注药前(T0)比较,两组患者MAP、HR、RR、SpO2 、RR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S组MAP、HR、RR、SpO2下降不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与丙泊酚组在T1指标RR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门诊官腔镜检手术中应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循环影响小,苏醒平稳、迅速,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石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针灸在面瘫治疗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应用针灸治疗面瘫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35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好转.结论:针灸治疗面瘫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多方面的记载.一直以来,对面瘫的发病因素与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病位归经及其取穴与配穴均有一定的论述与记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自身的健康状态尤为重视,同时由于针灸治疗面瘫见效较快、无不良反应且操作方便已受到进一步推崇.由此可见,针灸治疗神经损伤以及肌肉瘫痪等疾病具有较大的优势.

    作者:刘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数字化音乐电胃肠起搏治疗仪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研究

    目的:探究数字化音乐电胃肠起搏治疗仪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数字化音乐电胃肠起搏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7.23±2.01)较治疗前(22.85±2.34)下降;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4.34±1.32)较治疗前(23.13±2.27)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4.7%)较对照组(76.7%)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体表数字化音乐电胃肠起搏治疗仪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世萍;陈玉华;刘万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步长脑心通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采用步长脑心通进行辅助治疗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进行治疗干预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脂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步长脑心通进行辅助治疗,能够使患者的心功能及血脂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万延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功能性胃肠道病,由于其无显著器质性表现,因此目前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加大了临床的研究难度.多数学者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和患者的心理因素、胃肠激素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密切相关,但无论哪项均无法将此病的临床表现全部概括.功能性消化不良为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参与及作用所致为临床一致观点,且脑-肠轴与相关胃肠激素受到普遍关注,深化对此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为寻找有效医治途径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通过重点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情况,并作一综述,旨在为日后临床疾病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方晓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分析开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开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5-03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中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33%,对照组中共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90%)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可选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此治疗方式可降低患者病死率,临床疗效明显,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比较,前者存在明显优势.

    作者:刘书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和给药剂量的干预对注射剂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和给药剂量的干预对注射剂安全性的影响,从而为后期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30)与非干预组(n=30),实施健康教育、用药标准及监督检查工作等措施对其进行干预.结果: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经过对给药剂量及联合用药因素进行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患者.另外,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用药费用及住院费用均较非干预组患者低.结论:联合用药及给药剂量的干预使应用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陆汉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学本科生特色性PBL临床教学新模式探索

    探讨医学本科生特色性PBL临床教学新模式的提出、设计理念及实施方式,这种新模式的研究吸取PBL教学之精髓,打碎传统教学模式固定不变的框架,结合现代国内临床教学特色,充分调动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诊断、检查和治疗能力,使得PBL教学模式成为当代临床教学的主体模式.

    作者:马如梦;马进;涂艳阳;许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1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予以苯妥英钠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疗程半年.观察分析两组癫痫控制、认知能力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均明显减少,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5.5%和67.3%,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观察组为(15.65±4.91)分,对照组为(15.39+5.28)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28.31±3.37)分,对照组为(24.58±2.82)分,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个别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恶心呕吐2例,嗜睡3例,头晕1例;对照组体质量减轻3例,恶心呕吐5例,嗜睡4例,头晕2例.予以对症治疗后,不适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不错,能有效降低癫痫发作次数,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心梗PCI术后DIC1例报道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因“突发胸痛2h”于2015-04-14入院,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10余年.入院查体:血压76/40 mmHg,意识清,周身湿冷,双肺未闻及哕音,心率30次/min,律齐,偶闻及大炮音,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V3R-5R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 my,I、AVL导联ST段压低0.2-0.3 my.入院诊断: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立即行临时起搏器+急诊PCI术(抗栓等药物服用后).

    作者:张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2/2015-02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针灸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VFSS分值改善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值得推荐.

    作者:黄松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