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霞
由于超声波对充满气体的肺脏无法穿透,导致无法显示胸膜下肺实质的正常影像学资料,因此肺部被看作超声检查的禁区;而受损的肺脏肺泡与间质充气改变产生的影像和伪影对肺脏超声检查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深入探讨.所以,本研究重点分析肺脏超声应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进展情况,并对肺脏超声的工作原理、基本原则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中肺脏超声能够鉴别的病理性状态作一综述,旨在为日后的临床疾病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肖辉;虞晓红;艾平;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VA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满意度为7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杨瑜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03/2015-03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观察组行腹腔镜卵巢肿物剥除术,对照组行经腹卵巢肿物剥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剔除卵巢肿物,术中无大出血及并发症;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身体恢复良好;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先兆流产人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有10例孕妇出现流产迹象,经保胎对症治疗后孕足月顺利分娩健康新生儿;对照组有15例孕妇出现流产迹象,经保胎对症治疗后14例孕足月顺利分娩健康新生儿,1例发生流产.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物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田丽君;边占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后腹腔镜与开放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5-06收治的乳糜尿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对照组给予开放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对乳糜尿进行治疗,安全性高,出血少,创伤性小,值得普及.
作者:时进;王美才;蒋立桂;王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恢复胃肠道功能的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启动肠内营养时间及恢复肠道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启动肠内营养时间及恢复肠道功能情况,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显著缩短了启动肠内营养的时间,促进患者恢复胃肠功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5/2014-05在我院行种植牙修复的50例(71颗)牙列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05/2013-04在我院行传统假牙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50例(76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牙齿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84.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效果显著,具有美观、舒适、稳定、咀嚼效果好等优势,是治疗牙列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方式.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5/2014-08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入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入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并就其疗效展开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87.2±14) min、术中出血量(122±31) mL及术后排气时间(24.5±4.3)h、住院时间(6.5土1.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较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效果更好,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图雅;马美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0 引言氨溴索属于溴已新在人体中活性代谢的产物,1980年初德国首次生产,开始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祛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挖掘出氨溴索药物的其他作用,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此同时,氨溴索药物所具有的不良反应等也都浮出水面.本研究就氨溴索药物的药理机制、临床应用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分析.
作者:宋华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IK细胞姑息疗法对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03/2015-08确诊为临床分期在Ⅲ~Ⅳ期的晚期肿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1周期5d自体血CIK细胞回输治疗,分析患者相关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CIK细胞姑息疗法治疗晚期癌症的有效率达56.8%,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系统中CD3+、CD4+、CD8+、CD4+/CD8+,有利于患者免疫力的提高,但对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影响不大.结论:本研究发现利用CIK治疗晚期癌症患者,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系统免疫能力,延缓肿瘤的生长,降低肿瘤的复发率,明显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QOL),但不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为了进一步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晚期患者生存率,这就需要我们加深对CIK细胞在晚期癌症治疗的探索,并广泛应用到临床中去以研究总结.
作者:唐卫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4-04/2015-04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均实施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50例患者干预后Barthel分值为(78.2±2.4)分,干预前Barthel分值为(34.2±5.2)分,干预后Barthel分值比干预前高,且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显示,满意36例,一般13例,不满1例,满意度为98%.随访2~12个月,显示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以及不良情况,恢复良好.结论:对腰椎骨折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亚红;范国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糖耐量异常(IGT)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肾病早期常缺乏明显且特异的临床表现.DM往往引起肾损伤,且常在血糖异常早期就已发生.因此了解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IGT引起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检测方法及治疗进展做相关论述.
作者:王宇;曹中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比本社区中心2012 ~ 2015年来15 012人中患有高血压病患者的病因,探讨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对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控制带来的影响,以及降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临床防护措施的实施疗效.结果:本研究中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稳定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工会在附属医院建设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参与职能,以先进的理念引导人,以制度的规范促进人,以民主的参与团结人,激励广大职工群众,从思想精神、制度规范以及行为文化着手,围绕附属医院的建设目标,全力推进,取得成效.本研究通过工会组织引导职工主动参与民主管理,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附院建设文化.
作者:荣凤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理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作者:双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因“突发胸痛2h”于2015-04-14入院,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10余年.入院查体:血压76/40 mmHg,意识清,周身湿冷,双肺未闻及哕音,心率30次/min,律齐,偶闻及大炮音,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V3R-5R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 my,I、AVL导联ST段压低0.2-0.3 my.入院诊断: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立即行临时起搏器+急诊PCI术(抗栓等药物服用后).
作者:张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1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予以苯妥英钠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疗程半年.观察分析两组癫痫控制、认知能力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均明显减少,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5.5%和67.3%,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观察组为(15.65±4.91)分,对照组为(15.39+5.28)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28.31±3.37)分,对照组为(24.58±2.82)分,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个别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恶心呕吐2例,嗜睡3例,头晕1例;对照组体质量减轻3例,恶心呕吐5例,嗜睡4例,头晕2例.予以对症治疗后,不适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不错,能有效降低癫痫发作次数,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应用α1-受体阻滞剂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结石直径约0.6~ 1.2 cm,在进行ESWS后随机分为三组进行观察,组1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组2为特拉唑嗪组,予以口服特拉唑嗪2 mg,1次/d;组3为坦索罗辛组,口服坦索罗辛0.4 mg,1次/d;每例患者治疗观察2周.结果:观察一周内对照组结石排出者20例,特拉唑嗪组为31例,坦索罗辛组为34例,特拉唑嗪组和坦索罗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拉唑嗪组和坦索罗辛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排石时间三组分别为(6.11±1.53)d,(3.53±1.41)d,(3.15±1.32)d,特拉唑嗪组和坦索罗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拉唑嗪组和坦索罗辛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1受体阻断剂能显著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结石排出率,缩短排石时间,特别是应用坦索罗辛不良反应较少,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王延虎;刘晓东;杨连鹏;宫兆元;常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住院药房退药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0-02/2010-11的1830份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造成退药的主要成因是由于在使用药品中存在不良的反应,药房缺水现象严重,还存在转科停药、临时出院、患者死亡等因素.结论:贯彻制度,建立完善的退药程序,退药时应出具患者信息及退药原因的退药单,要有主任医师、护士长和退药护士的签字,与科室的考核挂钩,以督促科室合理用药.
作者:刘慧慧;陈雪红;韩彦弢;李杨;慈斌斌;王文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从2014-05/2015-05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n=40)和B组(n=40),其中A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0.5 mg/L)联合罗哌卡因(0.15%)进行麻醉,B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0.3 mg/L)联合罗哌卡因(0.15%)进行麻醉,分别在2h、4h、8h、12 h及24h对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结果:A组采用0.5mg/L舒芬太尼联合0.1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采用0.3 mg/L舒芬太尼联合0.1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术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采用0.5mg/L舒芬太尼联合0.1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显著,增加用药浓度可以提高镇痛效果,但是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应注意合理使用.
作者:马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多样化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情的干预作用加以探讨.方法:选取2013-02/2015-04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其中,观察组病例给予多样性的护理方式,对照组病例则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病情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例在对该疾病的认知、症状管理、情绪管理以及用药依从性等诸多症状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干预后12周观察组病例的2 h PBG与FPG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冠心病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等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化护理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管理能力,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玲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