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军某部退休干部60 例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赵爱民;王晓芳;孙弘义;刘海辉

关键词:高血压, 退休干部, 综合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对空军某部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10-02/2014-02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且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空军某部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应用.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研究

    目的:比较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 方法:对100例脑动脉瘤患者同时进行CTA与DSA检查,并对两种方法检查过程中的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检出率,并分析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漏诊的原因. 结果:CTA检查结果显示漏诊18例,其中漏诊原因有:重建软件限制、诊断及操作失误、动脉瘤本身综合因素等. DSA检查报告中脑动脉瘤有196个,CTA检查报告中脑动脉瘤有174个,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CA与DSA比较,能有效提高检出率,价格低廉、检测速度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彦军;唐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恩度辅以全身化疗在治疗35例原发灶不明癌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恩度配合全身治疗在35例不明确原发病灶的癌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 2013-01/2014-04收治的35例临床诊断结果为不明确原发病灶癌症的患者,选用恩度配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方案进行治疗,并观察缓和近期的治疗效果与毒副作用. 结果:通过治疗,3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4.29%,对疾病的掌控率为91.43%,所引起的毒副作用为脱发、呕吐或恶心、血液学的毒性,没有发生IV期的毒副作用,且没有患者因化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而死亡.结论:使用恩度配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方案对不明确原发病灶癌症的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提升化疗的效果,而且使得患者能够忍受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芳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分析总结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总结. 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4-02收治的67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本次参加手术的67例老年患者中,59例患者的病情基本上得到了康复,治愈率为88.06%,并发症共计8例(11.94%),分别为4例(5.97%)伤口感染、1例(1.49%)肺部感染、2例(2.99%)肠粘连以及1例(1.49%)T管引流不顺,经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控制. 结论:老年胆结石患者在手术前,先准确的判断病情,再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对提高其手术的成功率与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永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下腹部手术史者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以往接受下腹部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操作过程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接受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往均曾接受腹部手术治疗,随机抽取5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接受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有36例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粘连,占72.0%,其中腹壁和子宫粘连情况为常见. 35 例患者接受双侧输卵管结扎, 12例患者接受单侧输卵管结扎,其余 3 例患者放弃手术.结论:曾接受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再次进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会存在较大影响,对此类患者应该注重各方面因素的考量,术前严格检查,手术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各项技巧,强化术后护理,全面提升结扎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君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糖尿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对稳定血糖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对稳定血糖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对生活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对于生活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戴海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对影像学的影响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VBD)对影像学的影响与临床资料分析,为今后诊治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分析97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变化,并比较影像学指标. 结果:VBD的发病类型包括后循环缺血、脑梗死、脑出血、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 VBD的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单侧肢体无力、偏身感觉障碍、面肌痉挛、突发意识丧失、动眼神经麻痹、三叉神经麻痹及无症状等. 对症状性 VBD 与非症状性VBD影像学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症状性 VBD 的基底动脉( BA)分叉高度分级( 2. 07 ± 0. 50 )显著高于非症状性 VBD (1.45±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BA直径、椎动脉( VA)直径及BA水平移位评级等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VBD的发病类型与临床表现较多,分别以后循环缺血和不同程度头晕较为常见. CT血管成像( CTA)对其诊断鉴别,特别是在BA分叉高度分级有差异时,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06/ 2015-06我院收治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41)和试验组( n=43) . 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治疗,试验组口服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49%(33/4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70%(39/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试验组患者有1例出现恶心,1例有轻度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良好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同军;张安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配合要点和技巧. 方法:对22例垂体瘤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复习解剖结构和手术方式. 分析术中配合要点,持续进行质量改进. 结果: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失血量少,无中转及术中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有1例发生脑脊液鼻漏,对症治疗后痊愈. 结论: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式安全、损伤小,对手术器械和术中配合要求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应熟悉手术步骤和器械性能,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杨晓容;尹晓林;陶安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方案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诊疗的74例乳腺癌病例分为对照组( n=37)和观察组( n=37) . 对照组按常规标准实施护理,观察组从心理、精神、生理和环境等方面制定优质护理方案干预,比较和评估两组的总体护理情况. 结果:经相应方案护理,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绪状况及社会功能等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护理总满意度、疾病知晓率上,观察组各为97.3%和94.6%,与对照组(81.1%和75.7%)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制定优质护理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展开干预,总体护理效果更理想,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邹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与胃肠外静脉营养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与胃肠外静脉营养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达到宫内生长速度的治疗目的.方法:选取2012~2014年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 NICU)收治的96例早产儿,体质量 1500~2499 g,排除有新生儿窒息、ARDS、先天性胃肠道畸形、心脏畸形、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分为早期微量喂养组( n=32)、胃肠外营养组( n=32)以及胃肠外静脉营养组( n=32) ,进行相关情况分析. 结果:胃肠外静脉营养组明显优于早期微量喂养组和胃肠外营养组,缩短了足量喂养的时间,体质量增长快而早,并未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胆汁淤滞等并发症. 结论:对出生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病情相对稳定的患儿可于出生后24 h内开始早期微量喂养,48~72 h开始胃肠外静脉营养,此方法有助于改善早产儿喂养,达到宫内生长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万银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品的有效部位的提取效能. 方法:选取根茎类中药人参、黄芪、党参等的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饮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在不同煎煮次数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中药材在不同粉碎粒度下,有效成分煎出率的不同.结果:在相同提取条件下,人参、黄芪和党参三种常见的根茎类中药有效成分煎出率均随着药物煎煮次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且在相同煎煮次数的情况下,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生药颗粒剂(除第一次外,生药颗粒剂的第一次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中药饮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材在不同粉碎粒度下,粉碎越细,初次煎煮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越高,而随着煎煮次数的增加,有效成分煎出率则越低.结论: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品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不同,中药材在不同粒度和不同提取条件下有效部位的煎出率也有差别,这一研究结果能为药厂中药生药颗粒剂的生产和医院药房中药饮片的配制提供依据.

    作者:赵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治疗进展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艾滋病免疫重建的主要方法,但由于部分患者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已成为艾滋病治疗的难点. 本研究对艾滋病患者经过c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概念、判定、可能的机制以及目前常用的干预进行了综述. 综合文献资料显示,目前常用的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治疗方法有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剂、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病毒治疗方案的调整等. 细胞因子等尚处于动物实验或者临床实验阶段,其余的治疗干预方法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结果尚不尽人意,尚需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由于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的机制尚未明了,目前未找到有明显疗效的干预办法. 随着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机制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出现.

    作者:莫让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分析

    目的:探究导致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 方法:选取2015-03/2015-09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后出现产后出血状况的患者92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无产后出血的剖宫产手术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 记录两组患者的产前体重指数、宫高、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身长,并分析实验组的产后出血原因、出血量和出血时间. 结果:实验组孕妇产前的体重指数为(29.02±3.23)kg/m2,宫高为(35.01±1.98)cm,新生儿体质量为(3.56±0.62)kg,新生儿身长为(49.89±2.41)cm,对照组产前孕妇的体重指数为(24.96±2.71)kg/m2,宫高为(34.87±2.02)cm,新生儿体质量为(3.31±0.76)kg,新生儿身长为(50.30±2.17)cm,实验组孕妇产前体重指数、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宫高、新生儿体重两组差异不大. 实验组70. 65%的患者因宫缩乏力导致出血,20.65%的患者由胎盘因素导致出血,6.52%的患者由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2.17%的患者由手术操作不当引起出血. 结论:病理妊娠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其中宫缩乏力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手术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导致出血的高危因素,降低出血发生率.

    作者:麻树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1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5收治的10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51)和实验组( n=51) .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实验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值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鲜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改良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对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对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68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开腹切除组和改良保留组. 开腹切除组患者接受开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改良保留组患者接受改良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术.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改良保留组患者术中出血水平、导尿管平均留置时间、留院观察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保留组患者膀胱平均容量和平均残余尿量均明显优于开腹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改良保留组患者不良事件出现率明显低于开腹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创伤小,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对患者膀胱功能影响不大,值得推广.

    作者:铁晓玲;马蔚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感染风险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观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对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分析2012年和2014年因腹股沟疝在我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病历资料,将嵌顿疝、糖尿病、过度肥胖、多次复发性疝、放化疗后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排除. 将2012年符合条件的117例患者(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符合条件的103例患者(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作为观察组.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晨温、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等指标,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晨温、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高危感染因素的患者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时,围术期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对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长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8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3/2014-03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研究组(n=28),另将同期收入的脑卒中后未出现癫痫症状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n=28).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康复、扩血管、细胞营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受损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7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研究组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对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实施抗癫痫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普瑞巴林、头痛宁胶囊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普瑞巴林联合头痛宁胶囊对发作性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的防治作用. 方法:选取2012~2014年我院头痛专科门诊收治的96例偏头痛患者,按ICHD-Ⅲbeta标准分为发作性偏头痛(EM)组和慢性偏头痛(CM)组,对每组患者分别予以头痛宁胶囊、头痛宁胶囊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疗程6周. 对治疗前4周、治疗2周后6周内患者的头痛程度、头痛频率或头痛累计时间进行疗效评定. 三者任一评分减少30%即判定为有效. 结果:EM组内,单药治疗16例有效,联合治疗19例有效,总有效率76%,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CM组内,单药治疗15例有效,联合治疗22例有效,总有效率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整体比较,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差异显著(P<0.05). 结论:多靶点联合用药防治偏头痛,尤其对于慢性偏头痛,可能更为有效.

    作者:雷革胜;胡晓辉;杨伟毅;宿长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与放疗序贯化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应用同步放化疗方案与放疗序贯化疗方案疗效对比. 方法:选取我院 2010-05/2013-05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 n=40)和B组( n=40) . A组实施同步放化疗,B组实施放疗序贯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 结果:A组中位生存时间(70.4±2.3)个月,明显长于B组(64.4±1.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A组3年、5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骨髓抑制4例,B 组5例;A组放射性直肠炎7例,B组8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均可耐受. 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同步给予化疗的患者,可显著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3年、5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崔月龙;王博;张建华;冯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优化全麻诱导用药预防患者芬太尼呛咳反应的观察

    目的:探讨优化全麻诱导用药预防患者芬太尼呛咳反应情况.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实施全麻诱导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 .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法实施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使用优化全麻诱导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上的咳呛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需要实施麻醉诱导的患者在临床进行麻醉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分次注射芬太尼的优化全麻诱导,并不会影响对患者的插管反应的抑制,同时也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在临床上的咳呛率以及咳呛强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龙晓静;周玉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