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树花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急诊科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感染因素,以促进急诊科患者医院防控措施水平的提高. 方法:选取2013-04/2014-01我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感染部位的感染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烧伤部位感染率21.74%(5/23)、手术部位感染率2.02%(9/446)和呼吸道感染率0.22%(1/45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7. 37%(9/19)、4.44%(19/405)和1.52%(6/3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诊科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情况有关,对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在急诊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二甲双胍与沙格列汀治疗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90例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沙格列汀组,二甲双胍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沙格列汀组给予沙格列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生化指标绝对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后两组各生化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相当. 结论:二甲双胍与沙格列汀治疗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两者效果相当.
作者:徐明付;鲁延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发生. 方法:对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01/2015-01收治的98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98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内瘘堵塞9例( 9%) ,其中血管条件差2例,反复定点穿刺2例,过度超滤3例,药物影响1例,压迫不当1例. 结论:护理不当会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的发生;适当的护理方式能够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阻滞的产生,从而使得内瘘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金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04/2014-05收治的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探讨手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结果: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手术均取得了成功,大部分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少数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结论:使用手术对肿瘤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其生活质量的恢复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张新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01于我院分娩孕产妇1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果:本组病例中有 15 例发生产后出血,占10.00%,其中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结论: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通过加强孕期保健及产程的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秀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01/2015-01治疗的36例42侧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的伤口在术后 7~10 d 均 I 期愈合,2例术后暂时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3个月后完全恢复,张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张口型偏移明显改善. 手术治疗35例X线检查髁突骨折复位良好,髁突无移位,2 例诉颞下颌关节区疼痛伴弹响及压痛,1例上下颌牙齿接触不良. 以上情况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结论:手术仍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主要手段,手术中生理解剖复位的观点正逐渐被接受.
作者:赵振华;董成丽;皇甫胜利;常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与其他指标.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低于实验组,而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优化急诊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乌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冲击波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疗效. 方法:将65例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31)和对照组( n=34) . 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牵引与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中频电治疗,观察两组腰部活动度与Cobb角度的变化. 结果:推拿配合牵引与冲击波治疗明显缓解退变性腰椎侧弯,具有长期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推拿配合牵引冲击波综合治疗对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疗效持久,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明鑫;朱吉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术对颈动脉斑块诊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需实施CT血管造影术的颈动脉斑块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显像情况以及血管造影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对患者实施CT血管造影术检查,能够较好地显现患者病变部位,以及颈动脉分支、全程. 结论:CT血管造影术对颈动脉斑块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肛门手术镇痛方式的选取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03/2013-07收治的120例接受肛门手术的痔病患者,抽签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 三组患者肛门手术分别采用麻醉、肛门内给药、肛门周边注射药物3种方式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 )比较三组患者术后6 h、24 h、48 h的镇痛效果以及临床观察镇痛有效率. 结果:术后6h三组V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麻醉组VAS得分为(1.8±0.3)分,显著低于肛门内给药组(3.1±0.5)分、肛门周边注射药物组(2.6±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麻醉组(2.7±0.5)分、肛门周边注射药物组(2.8±0.3)分,显著低于肛门内给药组(3.5±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肛门内给药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肛门周边注射药物组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麻醉法缓解肛门手术患者疼痛感综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雪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普瑞巴林联合头痛宁胶囊对发作性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的防治作用. 方法:选取2012~2014年我院头痛专科门诊收治的96例偏头痛患者,按ICHD-Ⅲbeta标准分为发作性偏头痛(EM)组和慢性偏头痛(CM)组,对每组患者分别予以头痛宁胶囊、头痛宁胶囊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疗程6周. 对治疗前4周、治疗2周后6周内患者的头痛程度、头痛频率或头痛累计时间进行疗效评定. 三者任一评分减少30%即判定为有效. 结果:EM组内,单药治疗16例有效,联合治疗19例有效,总有效率76%,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CM组内,单药治疗15例有效,联合治疗22例有效,总有效率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整体比较,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差异显著(P<0.05). 结论:多靶点联合用药防治偏头痛,尤其对于慢性偏头痛,可能更为有效.
作者:雷革胜;胡晓辉;杨伟毅;宿长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残胃出血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将我院2014-02/2015-02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残胃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和实验组( n=30) . 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联合凝血酶以及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对残胃出血进行治疗,安全性高,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止血,值得推荐.
作者:吕志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有创呼吸机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确诊为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有创呼吸机方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此类患者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意义. 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0%,其中13例患者临床效果为无效;疗效为有效的患者生命体征及心力衰竭症状有所改善,相对于治疗前其PaO2 与PaCO2 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诸如药物手段、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仍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对其实施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相关体征,缓解肺水肿、低氧血度等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王亿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对稳定血糖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对生活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对于生活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戴海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品的有效部位的提取效能. 方法:选取根茎类中药人参、黄芪、党参等的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饮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在不同煎煮次数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中药材在不同粉碎粒度下,有效成分煎出率的不同.结果:在相同提取条件下,人参、黄芪和党参三种常见的根茎类中药有效成分煎出率均随着药物煎煮次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且在相同煎煮次数的情况下,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生药颗粒剂(除第一次外,生药颗粒剂的第一次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中药饮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材在不同粉碎粒度下,粉碎越细,初次煎煮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越高,而随着煎煮次数的增加,有效成分煎出率则越低.结论: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品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不同,中药材在不同粒度和不同提取条件下有效部位的煎出率也有差别,这一研究结果能为药厂中药生药颗粒剂的生产和医院药房中药饮片的配制提供依据.
作者:赵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艾滋病免疫重建的主要方法,但由于部分患者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已成为艾滋病治疗的难点. 本研究对艾滋病患者经过c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概念、判定、可能的机制以及目前常用的干预进行了综述. 综合文献资料显示,目前常用的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治疗方法有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剂、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病毒治疗方案的调整等. 细胞因子等尚处于动物实验或者临床实验阶段,其余的治疗干预方法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结果尚不尽人意,尚需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由于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的机制尚未明了,目前未找到有明显疗效的干预办法. 随着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机制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出现.
作者:莫让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黄芩的抑菌作用及有效化学成分.方法:以超声法和水煮法对黄芩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通过硅胶等获取结晶物,并展开抑菌对比分析. 结果:①低抑菌浓度MIC比较:经过实验操作研究,验证了黄芩当中的结晶物所融合的提取液存在抑菌作用,而超声法提取的黄芩抑菌效果明显高于水煮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提取结晶物的抑菌浓度比较:通过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所获得的提取液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也有所不同,在具有抑菌效果的同时,超声法提取的黄芩结晶物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水煮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芩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通过超声法可以更有效提取出黄芩中的抑菌成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传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4-01/2015-06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和实验组( n=30) . 对照组实施常规血管介入治疗,实验组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以及心血管介入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预后. 结果:两组患者的 TMPG 灌注经比较,实验组的TMPG灌注3级比率为66.7%,高于对照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安全性高,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同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管炎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案的具体操作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4-07收治并确诊为慢性宫颈管炎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 n=40)与观察组( n=40) .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守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方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通过对观察组资料进行分析后,归纳宫腔镜电切术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大约6个月的随访并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到100%.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归纳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平均手术时间为11 min,平均出血量为7.8 mL,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对慢性宫颈管炎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案不但能够取得显著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适反应,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张桂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方案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诊疗的74例乳腺癌病例分为对照组( n=37)和观察组( n=37) . 对照组按常规标准实施护理,观察组从心理、精神、生理和环境等方面制定优质护理方案干预,比较和评估两组的总体护理情况. 结果:经相应方案护理,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绪状况及社会功能等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护理总满意度、疾病知晓率上,观察组各为97.3%和94.6%,与对照组(81.1%和75.7%)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制定优质护理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展开干预,总体护理效果更理想,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邹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