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凤
目的:观察常规西医配合血栓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压、心率、心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 方法:将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54)和对照组( n=54) .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2%,对照组总有效率74.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心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理想,其心率、心功能、甘油三脂、胆固醇、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西医结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作者:关宏;魏芳晶;王翠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配合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05~2013年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以及护理干预,术后恢复理想. 结论:在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术的同时做好配合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普及.
作者:孔雅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品的有效部位的提取效能. 方法:选取根茎类中药人参、黄芪、党参等的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饮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在不同煎煮次数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中药材在不同粉碎粒度下,有效成分煎出率的不同.结果:在相同提取条件下,人参、黄芪和党参三种常见的根茎类中药有效成分煎出率均随着药物煎煮次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且在相同煎煮次数的情况下,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生药颗粒剂(除第一次外,生药颗粒剂的第一次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中药饮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材在不同粉碎粒度下,粉碎越细,初次煎煮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越高,而随着煎煮次数的增加,有效成分煎出率则越低.结论: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品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不同,中药材在不同粒度和不同提取条件下有效部位的煎出率也有差别,这一研究结果能为药厂中药生药颗粒剂的生产和医院药房中药饮片的配制提供依据.
作者:赵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接受一氧化氮( NO)吸入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2012-01/2015-01我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共同收治接受NO吸入治疗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4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收治接受硫酸镁治疗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40例,设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常规硫酸镁及低浓度外源性NO吸入治疗方案均能改善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的临床症状,其中NO吸入治疗疗效更为显著,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更明显,对保障患儿健康与成长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现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7-04/2013-04收治的2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103)及对照组( n=103) ,分别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及单纯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分级评分变化及其疗效、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上腹疼痛、嗳气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对照组为6. 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电图主频、胃电图正常慢波百分比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肽 Y、胃动素水平显著上升,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0.05) . 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能够有效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其胃动力水平,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远征;王欢;周红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12/2014-02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探讨围术期护理措施,总结护理效果. 结果: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中度疼痛10例,轻度疼痛19例,无痛1例;手术时间(75.3±10.5)min,术中出血量(35.8±5.2)mL,住院时间(5.4±0.3)d,治愈时间(12.3±2.1)d,均康复出院. 结论:在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速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春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冲击波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疗效. 方法:将65例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31)和对照组( n=34) . 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牵引与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中频电治疗,观察两组腰部活动度与Cobb角度的变化. 结果:推拿配合牵引与冲击波治疗明显缓解退变性腰椎侧弯,具有长期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推拿配合牵引冲击波综合治疗对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疗效持久,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明鑫;朱吉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呼吸科住院患者携带引流外出检查的安全及预防对策. 方法:分析我院2010-02/2015-01呼吸科住院1357例患者携带引流外出检查的情况及资料. 结果:3例患者跌倒,1例患者引流管滑脱,1例患者缺氧加重,2例患者突发大咯血,3例患者出现痰液阻塞. 结论:呼吸科住院患者携带引流外出检查风险较大,临床应制定详细的风险预防措施,以减少和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吴君华;贾美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扫描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2-04/2014-09收治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诊断,并和经手术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比诊断符合率. 结果:经手术诊断的符合率为100%,CT诊断的准确率为91.38%(106/116),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应用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 2012-02/2014-08收治的应用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5例,设置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脑血管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结束后根据相关疗效判断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比,观察组患者疗效相对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疗,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案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李宗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80)和对照组( n=80)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速效救心丸.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 0%,对照组总有效率73. 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血脂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的改善情况更加理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速效救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作者:王燕芳;王海峰;朱慧;韩雅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4-01/2015-01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梗阻组( n=16) ,行手术治疗;非梗阻组( n=22) ,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阻组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高于非梗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急、危险大,应立即实施腹腔镜辅助下的胆囊切除术或取石并予以清创引流,而由于缺少抗炎治疗、胃肠减压、平衡电解质、抑酸等保守治疗措施,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术后更容易发生并发症,在临床中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宜采取病情评估、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策略.
作者:李永崇;蔡天勇;马晗;李永刚;凡豫新;江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01于我院分娩孕产妇1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果:本组病例中有 15 例发生产后出血,占10.00%,其中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结论: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通过加强孕期保健及产程的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秀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艾滋病免疫重建的主要方法,但由于部分患者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已成为艾滋病治疗的难点. 本研究对艾滋病患者经过c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概念、判定、可能的机制以及目前常用的干预进行了综述. 综合文献资料显示,目前常用的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治疗方法有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剂、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病毒治疗方案的调整等. 细胞因子等尚处于动物实验或者临床实验阶段,其余的治疗干预方法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结果尚不尽人意,尚需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由于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的机制尚未明了,目前未找到有明显疗效的干预办法. 随着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机制研究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出现.
作者:莫让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 方法:对100例脑动脉瘤患者同时进行CTA与DSA检查,并对两种方法检查过程中的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检出率,并分析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漏诊的原因. 结果:CTA检查结果显示漏诊18例,其中漏诊原因有:重建软件限制、诊断及操作失误、动脉瘤本身综合因素等. DSA检查报告中脑动脉瘤有196个,CTA检查报告中脑动脉瘤有174个,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CA与DSA比较,能有效提高检出率,价格低廉、检测速度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彦军;唐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3/2014-03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研究组(n=28),另将同期收入的脑卒中后未出现癫痫症状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n=28).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康复、扩血管、细胞营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受损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7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研究组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对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实施抗癫痫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胶质母细胞瘤( GBM )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具有各自独特的分子和遗传特征. 这种异质性成为临床上肿瘤分类和制定有效的靶向疾病通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主要障碍.本研究主要探讨了GBM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及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治疗靶点,并讨论了研发GBM治疗新策略的潜在发展方向.
作者:涂艳阳;李倩;张永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阴茎根部袖套样包皮环切术及传统术式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 方法:分析袖套式包皮切除术、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或包皮过长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对两种不同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手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情况,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袖套式包皮切除术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袖套式包皮切除术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较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阴茎根部包皮袖套样环切术在包皮过长手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包皮环切技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徐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以往接受下腹部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操作过程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接受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往均曾接受腹部手术治疗,随机抽取5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接受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有36例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粘连,占72.0%,其中腹壁和子宫粘连情况为常见. 35 例患者接受双侧输卵管结扎, 12例患者接受单侧输卵管结扎,其余 3 例患者放弃手术.结论:曾接受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再次进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会存在较大影响,对此类患者应该注重各方面因素的考量,术前严格检查,手术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各项技巧,强化术后护理,全面提升结扎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君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米卡星治疗ICU病房中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ICU病房中肺部感染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 28例)和对照组( 26例) . 研究组患者给予阿米卡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阿米卡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 92. 86%,阿莫西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3.08%,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对ICU病房中的肺部感染患者实施阿米卡星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怀海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