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分析

孟远征;王欢;周红宇

关键词:奥美拉唑,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7-04/2013-04收治的2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103)及对照组( n=103) ,分别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及单纯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分级评分变化及其疗效、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上腹疼痛、嗳气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对照组为6. 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电图主频、胃电图正常慢波百分比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肽 Y、胃动素水平显著上升,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0.05) . 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能够有效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其胃动力水平,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配合牵引冲击波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冲击波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疗效. 方法:将65例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31)和对照组( n=34) . 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牵引与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中频电治疗,观察两组腰部活动度与Cobb角度的变化. 结果:推拿配合牵引与冲击波治疗明显缓解退变性腰椎侧弯,具有长期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推拿配合牵引冲击波综合治疗对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疗效持久,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明鑫;朱吉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有创呼吸机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确诊为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有创呼吸机方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此类患者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意义. 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0%,其中13例患者临床效果为无效;疗效为有效的患者生命体征及心力衰竭症状有所改善,相对于治疗前其PaO2 与PaCO2 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诸如药物手段、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仍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对其实施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相关体征,缓解肺水肿、低氧血度等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王亿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优化全麻诱导用药预防患者芬太尼呛咳反应的观察

    目的:探讨优化全麻诱导用药预防患者芬太尼呛咳反应情况.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实施全麻诱导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 .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法实施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使用优化全麻诱导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上的咳呛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需要实施麻醉诱导的患者在临床进行麻醉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分次注射芬太尼的优化全麻诱导,并不会影响对患者的插管反应的抑制,同时也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在临床上的咳呛率以及咳呛强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龙晓静;周玉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5例观察

    目的:了解应用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 2012-02/2014-08收治的应用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5例,设置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脑血管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结束后根据相关疗效判断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比,观察组患者疗效相对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疗,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案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李宗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感染风险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观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对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分析2012年和2014年因腹股沟疝在我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病历资料,将嵌顿疝、糖尿病、过度肥胖、多次复发性疝、放化疗后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排除. 将2012年符合条件的117例患者(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符合条件的103例患者(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作为观察组.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晨温、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等指标,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晨温、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高危感染因素的患者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时,围术期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对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长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品的有效部位的提取效能. 方法:选取根茎类中药人参、黄芪、党参等的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饮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在不同煎煮次数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中药材在不同粉碎粒度下,有效成分煎出率的不同.结果:在相同提取条件下,人参、黄芪和党参三种常见的根茎类中药有效成分煎出率均随着药物煎煮次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且在相同煎煮次数的情况下,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生药颗粒剂(除第一次外,生药颗粒剂的第一次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中药饮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材在不同粉碎粒度下,粉碎越细,初次煎煮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越高,而随着煎煮次数的增加,有效成分煎出率则越低.结论: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品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不同,中药材在不同粒度和不同提取条件下有效部位的煎出率也有差别,这一研究结果能为药厂中药生药颗粒剂的生产和医院药房中药饮片的配制提供依据.

    作者:赵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研究

    目的:比较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 方法:对100例脑动脉瘤患者同时进行CTA与DSA检查,并对两种方法检查过程中的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检出率,并分析飞利浦极速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漏诊的原因. 结果:CTA检查结果显示漏诊18例,其中漏诊原因有:重建软件限制、诊断及操作失误、动脉瘤本身综合因素等. DSA检查报告中脑动脉瘤有196个,CTA检查报告中脑动脉瘤有174个,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CA与DSA比较,能有效提高检出率,价格低廉、检测速度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彦军;唐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目的:了解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接受一氧化氮( NO)吸入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2012-01/2015-01我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共同收治接受NO吸入治疗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4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收治接受硫酸镁治疗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40例,设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常规硫酸镁及低浓度外源性NO吸入治疗方案均能改善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的临床症状,其中NO吸入治疗疗效更为显著,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更明显,对保障患儿健康与成长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现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与胃肠外静脉营养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与胃肠外静脉营养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达到宫内生长速度的治疗目的.方法:选取2012~2014年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 NICU)收治的96例早产儿,体质量 1500~2499 g,排除有新生儿窒息、ARDS、先天性胃肠道畸形、心脏畸形、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分为早期微量喂养组( n=32)、胃肠外营养组( n=32)以及胃肠外静脉营养组( n=32) ,进行相关情况分析. 结果:胃肠外静脉营养组明显优于早期微量喂养组和胃肠外营养组,缩短了足量喂养的时间,体质量增长快而早,并未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胆汁淤滞等并发症. 结论:对出生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病情相对稳定的患儿可于出生后24 h内开始早期微量喂养,48~72 h开始胃肠外静脉营养,此方法有助于改善早产儿喂养,达到宫内生长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万银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残胃出血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将我院2014-02/2015-02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残胃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和实验组( n=30) . 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联合凝血酶以及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对残胃出血进行治疗,安全性高,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止血,值得推荐.

    作者:吕志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8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3/2014-03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研究组(n=28),另将同期收入的脑卒中后未出现癫痫症状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n=28).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康复、扩血管、细胞营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受损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7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研究组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对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实施抗癫痫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阴茎根部袖套样包皮环切术及传统术式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阴茎根部袖套样包皮环切术及传统术式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 方法:分析袖套式包皮切除术、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或包皮过长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对两种不同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手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情况,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袖套式包皮切除术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袖套式包皮切除术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较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阴茎根部包皮袖套样环切术在包皮过长手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包皮环切技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徐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全身麻醉在剖宫产镇痛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在剖宫产镇痛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4-03/2015-03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 对照组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为(1.02±0.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4±1.06)分,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 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身麻醉在剖宫产镇痛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安海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01于我院分娩孕产妇1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果:本组病例中有 15 例发生产后出血,占10.00%,其中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结论: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通过加强孕期保健及产程的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秀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胸骨后甲状腺肿22例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04/2014-05收治的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探讨手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结果:2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手术均取得了成功,大部分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少数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结论:使用手术对肿瘤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其生活质量的恢复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张新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配合要点和技巧. 方法:对22例垂体瘤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复习解剖结构和手术方式. 分析术中配合要点,持续进行质量改进. 结果: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失血量少,无中转及术中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有1例发生脑脊液鼻漏,对症治疗后痊愈. 结论: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式安全、损伤小,对手术器械和术中配合要求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应熟悉手术步骤和器械性能,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杨晓容;尹晓林;陶安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究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53)和观察组( n=53) . 对照组使用头孢呋辛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头孢呋辛钠的基础上联合清开灵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4.15%)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0.57%);观察组患者的干咳、咳痰时间(5.31±0.11)d、湿啰音时间(5.77±0.14)d以及喘息消失所用的时间(10.01±1.70)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干咳、咳痰时间(8.92±2.86)d、湿啰音时间(9.91±1.77)d以及喘息消失所用的时间(16.13±1.4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不仅药物起效较快,而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安民;刘同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脑血栓形成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脑血栓形成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 n=43)和对照组( n=43) ,实验组予以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血栓形成中应用尿激酶早期实施溶栓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小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3-05/2014-04收治的6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与研究组( n=30)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配合针灸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 97. 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使用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明征;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06收治30例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患者. 总结患者发病时间,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随访,观察药物疗效. 结果:30例患者中,早发性癫痫占66. 67%,迟发性癫痫占33.33%. 早发性癫痫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迟发性癫痫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0例患者中总有效例数为28例,有效率为93.33%.结论: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因脑出血而引发癫痫,其在脑出血后两周内的发生率较高. 对于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可以在控制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且发病的早晚不会影响药物疗效.

    作者:赵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