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辉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措施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兰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统一筹划城镇乡村的卫生发展不仅可以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实施新医改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从我院的双向转诊制度入手,联合实际工作,叙述了该制度的实施现状,并对转诊不畅通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了推进此项制度实施的对策.
作者:黄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标准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对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3-06/2010-06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2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11)和观察组( n=11) ,对照组行标准根治术,观察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9. 09%、90. 91%,均优于对照组的27.27%、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状腺癌采取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较标准根治术更具有优势,且远期疗效好,局部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文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06/ 2015-06我院收治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41)和试验组( n=43) . 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治疗,试验组口服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49%(33/4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70%(39/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试验组患者有1例出现恶心,1例有轻度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良好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同军;张安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沙美特罗( SLT )+匹多莫德(PDT)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04/2014-10确诊、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 n=30,采用SLT+PDT治疗方案)、对照组( n=30,接受单一PDT治疗) ,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病情进展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2例、6例和2例,本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自治疗开始至结束,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0例、5例转为急重期,两组的急重期转入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LT+PDT治疗COPD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12/2014-02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探讨围术期护理措施,总结护理效果. 结果: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中度疼痛10例,轻度疼痛19例,无痛1例;手术时间(75.3±10.5)min,术中出血量(35.8±5.2)mL,住院时间(5.4±0.3)d,治愈时间(12.3±2.1)d,均康复出院. 结论:在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速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春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脑血栓形成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 n=43)和对照组( n=43) ,实验组予以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血栓形成中应用尿激酶早期实施溶栓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小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CDU)对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以我院确诊的40例OHS患者作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n=20)和对照组( n=20) . 观察组行CDU检查;对照组行常规诊断;对比两组病例的诊断准确性、预后情况. 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CDU在OHS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彭晓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在剖宫产镇痛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4-03/2015-03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 对照组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为(1.02±0.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4±1.06)分,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 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身麻醉在剖宫产镇痛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安海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经手术治疗后存在浸润性乳腺癌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AC→T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TAC方案化疗. 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1d与化疗后7d免疫功能、血象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特点. 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D4+( 43. 22 ± 2.76)%、CD8+(42.45±4.32)%、CD4+/CD8+(1.96±0.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水平分别为(1.25±0.11)g/L、(8.21±1.22)g/L、(1.24± 0.21)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 PLT、WBC、IL-4、IL-10水平分别为(175±24)×109/L、(8.43±2.42)× 109/L、(46.32±4.22)U/mL、(34.21±4.21)U/mL,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率与减少性的中性粒细胞发热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4. 12%、26. 47%,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但两组患者在水钠潴留、外周神经毒性、皮肤指甲改变及过敏等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不同化疗方案均存在不良反应,然而大多数为Ⅲ度以下的不良反应,均能耐受,予以有效处理后,不良反应有所好转.
作者:王轶珊;赵荣;李云霞;毕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恩度配合全身治疗在35例不明确原发病灶的癌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 2013-01/2014-04收治的35例临床诊断结果为不明确原发病灶癌症的患者,选用恩度配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方案进行治疗,并观察缓和近期的治疗效果与毒副作用. 结果:通过治疗,3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4.29%,对疾病的掌控率为91.43%,所引起的毒副作用为脱发、呕吐或恶心、血液学的毒性,没有发生IV期的毒副作用,且没有患者因化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而死亡.结论:使用恩度配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方案对不明确原发病灶癌症的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提升化疗的效果,而且使得患者能够忍受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芳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与其他指标.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低于实验组,而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优化急诊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乌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管炎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案的具体操作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4-07收治并确诊为慢性宫颈管炎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 n=40)与观察组( n=40) .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守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方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通过对观察组资料进行分析后,归纳宫腔镜电切术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大约6个月的随访并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到100%.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归纳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平均手术时间为11 min,平均出血量为7.8 mL,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对慢性宫颈管炎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方案不但能够取得显著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适反应,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张桂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普瑞巴林联合头痛宁胶囊对发作性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的防治作用. 方法:选取2012~2014年我院头痛专科门诊收治的96例偏头痛患者,按ICHD-Ⅲbeta标准分为发作性偏头痛(EM)组和慢性偏头痛(CM)组,对每组患者分别予以头痛宁胶囊、头痛宁胶囊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疗程6周. 对治疗前4周、治疗2周后6周内患者的头痛程度、头痛频率或头痛累计时间进行疗效评定. 三者任一评分减少30%即判定为有效. 结果:EM组内,单药治疗16例有效,联合治疗19例有效,总有效率76%,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CM组内,单药治疗15例有效,联合治疗22例有效,总有效率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整体比较,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差异显著(P<0.05). 结论:多靶点联合用药防治偏头痛,尤其对于慢性偏头痛,可能更为有效.
作者:雷革胜;胡晓辉;杨伟毅;宿长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化全麻诱导用药预防患者芬太尼呛咳反应情况.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实施全麻诱导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 .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法实施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使用优化全麻诱导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上的咳呛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需要实施麻醉诱导的患者在临床进行麻醉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分次注射芬太尼的优化全麻诱导,并不会影响对患者的插管反应的抑制,同时也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在临床上的咳呛率以及咳呛强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龙晓静;周玉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5收治的10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51)和实验组( n=51) .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实验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值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鲜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0 引言1975年, Savarese 等[1]提出了理想肌松药的概念,米库氯铵符合理想肌松药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上市以来,将短效肌松药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 目前,临床使用的肌松药主要为非去极化肌松药,我国以中时效肌松药为主. 对于短小手术,以短效肌松药作为首选. 日间手术在欧美国家发展迅速,在我国发展缓慢,但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及观念的转变,日间手术在国内也具有广阔前景,未来几年必然呈现增长的态势[2] . 短效肌松药的出现为日间手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将米库氯铵的特点、临床使用以及日间手术的发展做以概述.
作者:杨永慧;肖海峰;孙绪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残胃出血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将我院2014-02/2015-02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残胃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和实验组( n=30) . 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联合凝血酶以及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对残胃出血进行治疗,安全性高,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止血,值得推荐.
作者:吕志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对稳定血糖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对生活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对于生活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戴海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PBL+SP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5名实习生进行PBL+SP 教学法作为实验组,26名经传统教学的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和病历书写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PBL+SP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某些不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千年松;施伟伟;茅慧;韩璐;张鹏飞;王治宽;戴广海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