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松;施伟伟;茅慧;韩璐;张鹏飞;王治宽;戴广海
胶质母细胞瘤( GBM )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具有各自独特的分子和遗传特征. 这种异质性成为临床上肿瘤分类和制定有效的靶向疾病通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主要障碍.本研究主要探讨了GBM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及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治疗靶点,并讨论了研发GBM治疗新策略的潜在发展方向.
作者:涂艳阳;李倩;张永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术对颈动脉斑块诊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需实施CT血管造影术的颈动脉斑块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显像情况以及血管造影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对患者实施CT血管造影术检查,能够较好地显现患者病变部位,以及颈动脉分支、全程. 结论:CT血管造影术对颈动脉斑块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3-05/2014-04收治的6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与研究组( n=30)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配合针灸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 97. 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使用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明征;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下定位穿刺点并用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处理要点和疗效. 方法:对142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在CT下定位穿刺点、应用硬通道技术穿刺抽吸血肿,并用尿激酶溶解引流残余血肿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前与术后GCS评分平均增加3. 0分,术后3 d内再出血率为7.7%,余者血肿基本排空,30 d死亡率为10.5%.结论:CT下定位穿刺点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快捷、有效的手术方法,可降低致死、致残率,但必须注意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作者:宋金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联合放松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4-11收治的35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 n=17)和研究组( n=18)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明确治疗方案,且签字确认.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放松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评分状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1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7. 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中治疗焦虑症可将帕罗西汀联合放松疗法治疗方案作为首选治疗方式,此治疗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萍;于法平;刘玉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空军某部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10-02/2014-02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且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空军某部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赵爱民;王晓芳;孙弘义;刘海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7例,所有患者给予口服氯吡格雷70 mg/次,1次/d,持续30 d,患者治疗期间积极给予对症治疗. 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7 d及30 d的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进行观察. 结果:患者治疗后1d、7d及30d的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的水平( P<0.05) ,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 结论:血浆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L变化可为临床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情变化和预后提供科学参考,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天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0 引言1975年, Savarese 等[1]提出了理想肌松药的概念,米库氯铵符合理想肌松药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上市以来,将短效肌松药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 目前,临床使用的肌松药主要为非去极化肌松药,我国以中时效肌松药为主. 对于短小手术,以短效肌松药作为首选. 日间手术在欧美国家发展迅速,在我国发展缓慢,但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及观念的转变,日间手术在国内也具有广阔前景,未来几年必然呈现增长的态势[2] . 短效肌松药的出现为日间手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将米库氯铵的特点、临床使用以及日间手术的发展做以概述.
作者:杨永慧;肖海峰;孙绪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残胃出血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将我院2014-02/2015-02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残胃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和实验组( n=30) . 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联合凝血酶以及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对残胃出血进行治疗,安全性高,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止血,值得推荐.
作者:吕志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牙颌患者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无牙颌患者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 . 对照组患者通过使用常规的治疗手段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使用口腔种植的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无牙颌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术的治疗能够明显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薛娟;周美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锁定钢板( LCP )治疗胫骨骨折32例,观察其临床效果. 结果:随访8~22(平均12)个月,骨折均获愈合,临床愈合时间13.5周,无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无钢板断裂.按Johner-Wruhs评分法,功能优21例,良8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0.6%. 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是目前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较好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要掌握锁定钢板的固定原则和要求.
作者:闫志清;焦继红;李祥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4-01/2015-01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梗阻组( n=16) ,行手术治疗;非梗阻组( n=22) ,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阻组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高于非梗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急、危险大,应立即实施腹腔镜辅助下的胆囊切除术或取石并予以清创引流,而由于缺少抗炎治疗、胃肠减压、平衡电解质、抑酸等保守治疗措施,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术后更容易发生并发症,在临床中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宜采取病情评估、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策略.
作者:李永崇;蔡天勇;马晗;李永刚;凡豫新;江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对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分析2012年和2014年因腹股沟疝在我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病历资料,将嵌顿疝、糖尿病、过度肥胖、多次复发性疝、放化疗后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排除. 将2012年符合条件的117例患者(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符合条件的103例患者(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作为观察组.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晨温、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等指标,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晨温、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高危感染因素的患者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时,围术期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对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长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3/2014-03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研究组(n=28),另将同期收入的脑卒中后未出现癫痫症状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n=28).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康复、扩血管、细胞营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受损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7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研究组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对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实施抗癫痫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53)和观察组( n=53) . 对照组使用头孢呋辛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头孢呋辛钠的基础上联合清开灵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4.15%)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0.57%);观察组患者的干咳、咳痰时间(5.31±0.11)d、湿啰音时间(5.77±0.14)d以及喘息消失所用的时间(10.01±1.70)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干咳、咳痰时间(8.92±2.86)d、湿啰音时间(9.91±1.77)d以及喘息消失所用的时间(16.13±1.4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不仅药物起效较快,而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安民;刘同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接受一氧化氮( NO)吸入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2012-01/2015-01我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共同收治接受NO吸入治疗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4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收治接受硫酸镁治疗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40例,设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常规硫酸镁及低浓度外源性NO吸入治疗方案均能改善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的临床症状,其中NO吸入治疗疗效更为显著,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更明显,对保障患儿健康与成长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现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VBD)对影像学的影响与临床资料分析,为今后诊治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分析97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变化,并比较影像学指标. 结果:VBD的发病类型包括后循环缺血、脑梗死、脑出血、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 VBD的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单侧肢体无力、偏身感觉障碍、面肌痉挛、突发意识丧失、动眼神经麻痹、三叉神经麻痹及无症状等. 对症状性 VBD 与非症状性VBD影像学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症状性 VBD 的基底动脉( BA)分叉高度分级( 2. 07 ± 0. 50 )显著高于非症状性 VBD (1.45±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BA直径、椎动脉( VA)直径及BA水平移位评级等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VBD的发病类型与临床表现较多,分别以后循环缺血和不同程度头晕较为常见. CT血管成像( CTA)对其诊断鉴别,特别是在BA分叉高度分级有差异时,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冲击波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疗效. 方法:将65例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31)和对照组( n=34) . 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牵引与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中频电治疗,观察两组腰部活动度与Cobb角度的变化. 结果:推拿配合牵引与冲击波治疗明显缓解退变性腰椎侧弯,具有长期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推拿配合牵引冲击波综合治疗对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疗效持久,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明鑫;朱吉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方案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诊疗的74例乳腺癌病例分为对照组( n=37)和观察组( n=37) . 对照组按常规标准实施护理,观察组从心理、精神、生理和环境等方面制定优质护理方案干预,比较和评估两组的总体护理情况. 结果:经相应方案护理,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绪状况及社会功能等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护理总满意度、疾病知晓率上,观察组各为97.3%和94.6%,与对照组(81.1%和75.7%)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制定优质护理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展开干预,总体护理效果更理想,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邹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3-03/2014-10收治的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52)和观察组( n=52)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检验诊断,给予观察组生化检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并对检验有效率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检验有效49例、无效3例,检验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有效38例,无效14例,检验有效率为73.0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来说,生化检验方法的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检验方法,且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东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