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颞叶癫癎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安宁;杨辉;张可成;周政;刘仕勇;杨梅华;黄婷

关键词:颞叶癫癎,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对难治性颞叶癫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难治性颞叶癫癎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11年,癫癎发作停止37例(51.4%),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19例(26.4%),发作频率减少50%~75%者8例(11.1%),效差或无效8例(11.1%),总有效率为88.9%,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对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致癎灶的精确定位和彻底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SVZ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Bmp4启动子活性分析

    目的室管膜下层(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Bmp4启动子活性分析及其与神经元分化的关系.方法在构建Bmp4启动子--红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基础上转染SVZ神经干细胞,动态地观察报告基因在SVZ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并进行显微计数和神经元标志物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SVZ神经干细胞贴壁分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Bmp4 启动子活性,48 h阳性率达到8.6%,且明显高于皮层神经干细胞.SVZ神经干细胞的Bmp4启动子活性与神经元分化高度正相关(r=0.805,P<0.05),皮层神经元分化与Bmp4启动子活性相关不明显.结论采用启动子活体荧光标记,能够较好地反映正常情况下内在蛋白的表达情况;Bmp4启动子活性与SVZ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高度相关,显示Bmp4在SVZ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作者:刘仕勇;杨辉;张治元;宋业纯;邱克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偶极子定位系统在癫癎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偶极子定位(Dipole localization modeling, DLM)系统对致癎灶定位的价值.方法对82例拟行癫癎病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DLM和MRI检查,部分病人行SPECT/PET检查;79例手术病人的皮层或深部脑电图定位与术前DL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LM检查与术中定位结果基本一致,且特异性好. 结论 DLM是一种新型无创性癎灶定位方法,因其特异性定位优于影像学方法,在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癎的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杨梅华;杨辉;安宁;周政;张可成;刘仕勇;黄婷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微创神经外科:现代神经外科的标志

    普通神经外科手术对病人创伤大,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致残率和死亡率,对脑深部及高风险部位手术受到限制.

    作者:杨辉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BMP2在SVZa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BMP2在室管膜前下区(SVZa)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提高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VZa神经干细胞,以不同浓度的BMP2诱导SVZa神经干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结果 BMP2浓度为1~10 ng/ml时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均高于0 ng/ml,10 ng/ml时达到高峰,20~100 ng/ml时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亦高于0 ng/ml,但呈下降趋势. 结论 BMP2可以促进SVZa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可以明显提高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

    作者:张治元;杨辉;刘仕勇;何家全;王彬;张可成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1例

    患者,男,15岁.于2003年4月26日骑自行车跌伤头部,在当地县医院CT检查示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右顶骨骨折;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恢复好.术后第7天始出现右眼球突出、剧烈眼痛、结膜充血伴视力下降,于5月5日转入我院眼科治疗.

    作者:张学渊;朱瑾;袁伟;魏运军;钟诚;黄茂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显微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临床诊断及显微手术疗效,以提高对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至2003年3月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1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结果出院时双下肢肌力恢复到Ⅲ~Ⅳ级13例,恢复到Ⅴ级5例,未恢复3例.结论对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要争取早期诊断,尽早及时手术治疗,可有效恢复脊髓功能,减少后遗症.

    作者:刘俊;周政;何家全;杨辉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核糖核酸酶保护法MD-2探针的制备

    目的构建用于核糖核酸酶保护法的MD-2转录质粒并制备反义RNA探针.方法 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定向亚克隆至pSP72质粒T7启动子下游的多克隆位点,以T7 RNA聚合酶转录合成反义RNA探针.结果亚克隆插入的片段经测序、酶切鉴定,序列及方向完全正确,成功制备了用于的反义RNA探针.结论成功地制备了用于核糖核酸酶保护法的MD-2转录模板和探针,为深入研究内毒素信号受体相关机制以及MD-2的基因表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作者:陈永华;李昌麟;王韵;蒋建新;朱佩芳;张宗梁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手掌式血气监测仪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

    我们在肝移植手术中应用了手掌式血气监测仪,为及时调整病人的病理改变,促进病人全身状况的改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铭;赵保生;邓安智;鲁开智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伽玛刀加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

    我科自1998年7月至2002年4月,收治松果体区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病人12例,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加伽玛刀治疗,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椿;沈光建;许民辉;陈广鑫;邹咏文;杨东虹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切除的疗效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技术对大型听神经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94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应用显微手术切除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听神经和面神经功能评估,总结临床疗效和经验.结果手术完全切除肿瘤者84例(89.3%),次全切除10例(10.6%).听神经解剖保留10例(10.6%),功能保留2例(2.2%);面神经解剖保留68例(72.3%),功能保留42例(44.6%).术后死亡2例(2.2%).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切除必须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手术技术可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全切率,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神经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周政;杨辉;安宁;刘俊;刘海鹏;黄其林;童志恒;张可成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非病毒载体介导神经干细胞基因转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寻找较佳的神经干细胞非病毒载体基因转染方法.方法采用磷酸钙、不同种类脂质体、Fugene 6和Nucleofector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于神经干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结果.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转染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Nucleofector法、DMRIE-C介导、FuGene6介导、Lipofectamine和磷酸钙转染,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Nucleofector法和DMRIE-C脂质体介导是神经干细胞基因转染的较佳方法.

    作者:刘仕勇;杨辉;张治元;王彬;邱克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

    我科从1999-2002年,对8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治疗中采用早期肠内营养预防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立平;罗晓琴;王洪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987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结果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伤中严重的损伤,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临床救治困难.我科自1983年1月-2003年1月间共收治9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其救治结果作一分析和总结.

    作者:刘俊;刘卫东;周政;杨辉;安宁;刘海鹏;童志恒;张可成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癫癎的基因治疗展望

    癫癎是神经系统中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癫癎的家族聚集性暗示其具有遗传倾向;各种研究报道表明,遗传因素占到整个病因的40%.目前,该病主要依赖药物与外科治疗,虽然从治疗的方法和治疗的效果,较前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较大的副作用和部分仅能暂时控制癫癎发作的现实(尤其是遗传所致的癫癎)让国内外专家期待和寻求一种更新的解决办法.由此,基因治疗的出现可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杨梅华;黄轶;杨辉;安宁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颞叶癫癎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对难治性颞叶癫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难治性颞叶癫癎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11年,癫癎发作停止37例(51.4%),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19例(26.4%),发作频率减少50%~75%者8例(11.1%),效差或无效8例(11.1%),总有效率为88.9%,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对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致癎灶的精确定位和彻底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安宁;杨辉;张可成;周政;刘仕勇;杨梅华;黄婷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离心机转速的写法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神经内镜和影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影像导航技术结合应用于垂体瘤切除的效果.方法在神经内镜和影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31例垂体瘤,其中泌乳素腺瘤13例,生长激素腺瘤5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7例,无功能腺瘤6例.结果内镜和影像导航辅助下全切肿瘤25例,近全切5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31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14例视力好转,2例病人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27例病人随访3~14个月,未发现复发,无鼻中隔穿孔、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具有深部照明好,鼻腔结构损伤小优点,而影像导航在判断术者位置、确定鞍底位置、切除肿瘤范围等方面具有其优势,二者结合能提高手术全切率,减少创伤,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较佳手段.

    作者:杨辉;刘仕勇;刘海鹏;何家全;安宁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腹膜活检在腹水病因诊断中的意义

    腹水的常见病因有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腹膜转移或种植、腹膜恶性肿瘤等,一般通过病史、常规辅助检查以及腹水脱落细胞检查等能明确病因,但临床上仍有不少病例通过以上检查不能明确诊断,以至于影响治疗.我科开展腹膜活检术以来共对34例不明原因的腹水患者进行了腹膜活检,其中30例明确了病因,确诊率达到88.24%,为治疗提供了明确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樊丽琳;陈东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内毒素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特性初探

    目的探讨无血清因素参与下血管内皮细胞(Vasvular endothelial cell,EC)与细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rides, LPS)的结合特点.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内毒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labelled LPS,FITC-LPS)与EC的结合情况,并提取荧光标记内毒素与内皮细胞结合后细胞膜性成分观察其中的荧光物质强度.结果 EC与FITC-LPS的结合存在浓度依赖性,结合的荧光主要集中于细胞浆,尤其是胞浆近核周区,核仁也可染色,结合的内毒素同细胞膜性成分关系密切.结论 EC可与LPS直接结合,并可能进入细胞内部而发挥作用.

    作者:陈建;王翔;罗向东;杨宗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影像导航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侧脑室肿瘤的疗效

    目的研究影像导航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切除侧脑室肿瘤的疗效.方法术前病人行MRI检查,数据输入导航工作站,根据导航工作站所显示肿瘤的三维结构,制定手术方案,在导航棒的辅助引导下完成肿瘤切除术.结果完成23例侧脑室肿瘤切除,其中5例脑膜瘤均达到100%切除,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18例胶质瘤全切10例,次全切5例,大部分切除3例.结论应用影像导航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切除侧脑室肿瘤可达到定位准确,减少对皮层脑组织的损伤,有效保护正常神经组织的目的.

    作者:刘俊;周政;何家全;刘海鹏;杨辉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