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成晓美;白娜;刘迎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与病因.方法:选取本院2012?05/2014?12收治的3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 n=19)和参照组( n=19).所有患儿均积极治疗病理因素,参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清肝利胆口服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5d 后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5d后所有患儿胆红素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试验组患儿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代谢异常有关,给予积极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刘春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胰岛素抵抗( I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相关性与发生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1收治的3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急性加重组),30例稳定期患者(稳定期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各种指标的测定.结果:急性加重组与稳定期组的 MALB、TG、CRP 水平与 FCP、FINS、FBG、HO?MA?IRI、IR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组 MALB、TG、CRP水平与FCP、FINS、FBG、HOMA-IRI、IR发生率高于稳定期组.另外,在急性加重组中,病情重度与极重度患者的FCP、FINS、FBG、HOMA?IRI、IR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与中度病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与病情的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治疗时需要考虑该方面的影响因素.
作者:薛剑峰;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眩晕患者颈部及颅内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04/2014-04我院收治的老年眩晕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门诊无眩晕老年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诊断其颈部及颅内血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颈部及颅内血管狭窄共36例,其中颈总动脉( CCA )、颈内动脉( ICA )狭窄6例;椎动脉( VA)狭窄2例;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中动脉(MCA)狭隘10例;大脑前动脉(PCA)、椎基底动脉(V?BA)狭隘18例.对照组颈部及颅内血管狭窄共8例,ICA、CCA狭窄1例,ACA、MCA狭隘2例,PCA、V?BA狭隘5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老年眩晕患者颈颅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较普通老年患者明显较高.
作者:于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颈胸部烧伤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其对治疗及预防瘢痕增生和挛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颈胸部烧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创面进行清创换药等治疗,并为预防瘢痕增生和挛缩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治疗配合整复手术及院外随访,治疗及随访时间不等,使得治疗后仅3例出现瘢痕增生,1例颈部瘢痕挛缩,其他患儿无功能障碍,均痊愈。结论:通过对颈部烧伤的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避免瘢痕增生及挛缩,无须通过整复手术,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吴杨炀;祁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乌头类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3-01/2014-01我院出现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52例患者应用乌头类中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服用方法、配伍不当、超剂量使用、煎煮不当、药物炮制不当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分别占21.15%、21.15%、32.69%、9.62%、5.77%、9.62%.结论:乌头类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较多,只有加强用药的监督管理,科学合理地用药,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卢恒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明确丝氨酸蛋白酶Corin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作为预后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0-12/2014-12受试对象255名,其中进行经皮冠脉介入( PCI)的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2名,对照健康体检人员103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丝氨酸蛋白酶 Corin 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丝氨酸蛋白酶Corin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98±288 pg/mL vs 1165±613 pg/mL,P<0.05).丝氨酸蛋白酶Corin在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要显著低于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698.16± ;233.67 pg/mL vs 952.1±297.81 pg/mL,P<0.05).经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orin的水平是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显著预测子(P<0.05).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Corin水平都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Corin可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标记物独立或联合其他生物标记物用于心血管事件分类评价及临床结果预测.
作者:王占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口腔疾病患者经正畸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08/2013-08我院牙科收治的成人口腔疾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15)和观察组( n=15),观察组采用正畸治疗,对照组采用可摘局部义齿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53.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00%)远远低于对照组(26.67%),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口腔修复中可以广泛应用和推广正畸治疗.
作者:殷新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13?06/2014?06收治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3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治特点。结果:感染因素和理化因素是咳嗽变异型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本组31例患者均给予舒张支气管药物治疗,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消失患者达22例,9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可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作者:郭书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泌尿系结石住院患者合并院内感染与手术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分析不同的手术方式(输尿管镜、腹腔镜手术、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治疗泌尿系结石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583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95%,其中输尿管硬镜激光碎石为3.47%,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为7.84%,经皮肾镜激光碎石15.15%,腹腔镜切开取石为0.66%,各手术方式术后院内感染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性不同.
作者:姜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 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佳疗程观察及联合用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03/2012-06收治的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40)和对照组( n=40).对照组采取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替比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HBV?DNA阴转率、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的HBV?DNA阴转率都有提高,两组在6个月较3个月时提高效果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观察组HBV?DNA阴转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 TBIL )、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 ALB)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有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3个月是治疗应答的合理时间,对于应答不佳的患者可使用替比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庆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2-06/2014-05我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健康者和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血清脂联素水平.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对照组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 SDM)组( n=16)和正常对照( NC)组( n=24).研究组中,早期糖尿肾病( EDN)患者18例、临床期糖尿肾病( CND)患者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脂联素、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结果:SDM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NC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相对SDM组、EDN组和NC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 EDN 组和CN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SDM组显著升高( 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年龄、病程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WHR、BMI呈负相关(P<0.05).结论: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联素水平和UAER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王彦旭;吴明;房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01/2015?01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 n=28)和实验组( n=28).对照组实施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实验组实施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血压水平改善情况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氨氯地平以及复方阿米洛利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普及.
作者:许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健肺组方联合信必可对哮喘持续期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予以信必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肺组方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为(0.45±0.50)次,对照组为(1.37±0.35)次,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炎性因子释放均明显下降;肺功能测定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健肺组方联合信必可较单用信必可有止咳平喘、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及防止哮喘反复发作的作用,改善肺功能,且服用方便,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为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超红;张凤宇;周海云;郭文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行普外手术患者7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手术切口未发生感染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677例,观察组103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影响切口愈合的各项因素,总结观察组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找出解决方法.结果:经过观察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引流管堵塞、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因素相关,经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普外科术后引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众多,应对这些危险因素给予足够重视,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并注意对患者的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从而降低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彩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脑血栓患者中运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方式将2012-01/2015-01到我院治疗的80例脑血栓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方案用药,连续用药满5个月后,研究两组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0%,相比对照组的82.5%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的平均面积相比对照组明显缩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方案对脑血栓患者展开治疗,疗效更加理想,更利于颈动脉斑块的缩小,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韩永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的具体操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02/2015-01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此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推广价值.结果:患者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9.6±5.8)min;现场急救后返院平均时间为(15.1±4.3)min;经急救护理后患者预后情况良好12例,中残17例,重残9例,死亡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及时合理的院前急救方式,是保障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基础,对降低患者死亡事件发生概率有直接影响,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乡镇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实施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9?01/2013?12收治的乡镇冠心病患者458例为研究对象,认真观察并统计各种危险因素,对各危险因素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并比较危险因素的统计结果.结果:乡镇冠心病患者458例作为研究,在多种危险因素中,用药依从性差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约占患者总数量的58.13%.结论:在对乡镇高血压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中,应将治疗重点放在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干预上,这可以持续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心病死亡率.
作者:邓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糖肾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02/2014-10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50)与观察组( n=50),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肾病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糖肾胶囊.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下指标:胆固醇、血压、血糖,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联合糖肾胶囊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保障患者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推广.
作者:吴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住院并足月顺产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遵医嘱由护士经臀部肌注新斯的明1 mg,治疗组则是医生将卡前列甲酯栓1枚(1 mg)塞入肛门,深度为3~4 cm,待药物自然融化后缓慢取出手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第1次排尿时间及小腹胀痛减轻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塞肛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且起效快,其综合效果优于新斯的明.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