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红波;王辉;陈颖
目的:分析在实施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间治疗时的循证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需实施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性分为对照组( n=40)和观察组( n=40),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循证护理.结果:两组均有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上,均明显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时,询证护理可起到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晓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酒精依赖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三种自评量表对60例酒精依赖患者同住家属的问卷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在酒精依赖患者同住家属中除阳性项目平均分、人际关系与全国常模无明显差异,其余各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症状、敌对、恐怖、焦虑情绪、偏执等症状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抑郁、焦虑症状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在和酒精依赖患者长期居住者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且程度更重。结论:若患者家属长期与酒精依赖患者居住在一起,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症状,甚至有些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在对酒精依赖患者进行治疗时,也应该密切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必要情况下,可对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干预,从而减轻酒精依赖患者及其同住家属的抑郁和焦虑情况。
作者:许琼;郭建玲;徐翠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子宫切除的可行性、技巧性、安全性.方法:选取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民医院2014-01/2015-12收治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术中细节进行分析.结果:14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120例随访6个月,阴道残端愈合良好,B超示双肾输尿管正常,盆腔未见异常.结论:基层医院使用双极电凝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
作者:侯红波;王辉;陈颖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从而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13-02/2015-12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疗,其中54例治愈,6例死亡;54例治愈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者14例(25.92%),其中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切口开裂1例,结肠造瘘口脱垂2例.结论: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应根据其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同时需加强患者的护理,使得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至低.
作者:王天民;韦民;卢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4/2015-05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分为A( n=40)、B( n=40)、C( n=40)三组,A组接受安氟烷麻醉,B组接受异氟烷麻醉,C组接受七氟烷麻醉,比较三组麻醉状况.结果:麻醉后三组患儿PETCO2、SpO2、DAP、SAP、MAP等指数均在正常范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HR指数来看,三组患儿均处于正常水平,但A组指数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 组和 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在进行麻醉处理时,可给予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将麻醉气体浓度控制在1~1.5 MAC阶段比较合适.
作者:尚志刚;张亮;翟红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平舆县中心医院2013-01/2015-01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5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随访6~12个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7例(27只眼)患者不同程度视力提高,终10例(10只眼)视力降低1~2行;术前眼压(29.87±4.82) mmHg,较随访眼压(13.23±3.12) mmH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滤泡47例,非功能性滤泡3例;1例少量前房积血,3例前房变浅,1例丝裂霉素毒性作用.结论:针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有利于改善视力,降低眼压,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现中;赵国忠;杨宇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肌电图检查具有技术性及操作性强的特点,由于临床肌电图检查需要操作者具备扎实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和神经病学知识,并且需要与临床紧密结合,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难以理解及记忆,教学效果欠佳。为了提高临床肌电图的教学水平,本研究探索性地将多媒体、PBL、病例导入式和学生亲身实践等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肌电图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临床肌电图的教学效果。
作者:靳娇婷;胡芳芳;党静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心医院内一科2013-06/2014-06收治的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43)和对照组( n=43).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实施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邵威丽;丁丽丽;李金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人民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 n=100)和观察组( 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技术控制住院患者感染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银霞;国钰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4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02/2015-01收治的9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种类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n=47)及研究组( n=47),对照组为单纯的肺结核患者,研究组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发热、无症状以及痰检为阳性的例数明显多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痛、咳嗽、咳血以及气促的比例则少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血糖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40例患者的血糖控制在4.0~6.5 mmol/L,7例患者的血糖>11.2 mmol/L.与此同时,咳嗽、咳血、胸闷、发热等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有效缓解.结论:糖尿病与肺结核相互影响,并且其对肺结核的发病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积极控制病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
作者:朱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26例膀胱肿瘤的临床状况.方法:选取2014-03/2014-07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收治的26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 n=13)和研究组( n=13),对照组接受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研究组接受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治疗膀胱肿瘤疾病可将中医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此治疗方式可降低疾病复发率,和手术治疗方式相比较,存在无出血量和创伤性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付鸣;刘艳玲;张会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和生命严重的威胁之一,肿瘤治疗仍然是今天人类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但是很多肿瘤仍然会复发,无法做到根治,根本的原因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机制不清楚。近年来,肿瘤细胞表面标记、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能力的研究让人们提出肿瘤干细胞( CSC)的理论。肿瘤干细胞属于肿瘤细胞中一类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和异质免疫缺陷动物致瘤能力的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中,我们将总结肿瘤干细胞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讨论肿瘤干细胞的生成,表面标志物,自我更新和调控途径。这些肿瘤干细胞的理论机制可能为未来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涂艳阳;王震;张永生;王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配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7/2016-07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鼓楼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对照组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试验组进行复方樟柳碱配合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水肿、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吸收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中,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远远高于对照组的5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2组经治疗,试验组的水肿吸收时间、视网膜出血吸收时间以及渗出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配合全视网膜光凝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症状,有利于视力水平尽快恢复至正常,效果极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凯;张瑞;张司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 MRI 在髋关节一过性骨质疏松症( TO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髋关节TO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髋关节MRI以轴位及冠状位T1WI、T2WI及抑脂序列扫描为主。结果:12例TOH均无骨软骨骨折,均为单侧髋关节发病。均在患侧髋关节骨质内出现骨髓水肿区,其中6例病变局限于股骨头、3例位于股骨头及颈部,3例病变位于股骨头、颈部及股骨粗隆间骨质。 MRI随访3~
作者:王文生;丁长青;潘荣雷;刘德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河北省冀州市医院2013-04/2015-07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 n=44)和研究组( n=44),对照组接受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56.82%,研究组死亡率为18.18%,低于对照组的43.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阶段颅内压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27%,高于研究组的2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时建议可首选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该方法疗效突出,能够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安全性,临床可给予较高关注,并做出推广.
作者:张英亮;高信京;宋树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部彩超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蒙医医院2014-01/2015-04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部彩超的方式进行检查,并计算出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结果:经腹部彩超进行检查后,60例急性胰腺炎的诊出率为86.7%,误诊率较小.结论:腹部彩超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诊断率高、无创、安全、重复性强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林郁;伟莲;海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服用尼莫地平片对神经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05/2015-11接诊的1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仅给予基础止血、降压、消炎等治疗的患者列为基础治疗组( n=67),将基于基础治疗,加用尼莫地平的患者列为研究治疗组(n=67).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功能与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的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1.94%,基础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4.48%,研究治疗组副反应症状较基础治疗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hs?CRP有关.
作者:马衣日木·赛买提;哈斯也提·依不来音;朱国峰;张学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系统心理干预对山西某部警勤连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337部队警勤连官兵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负性自动想法( ATQ)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等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评测和干预.结果:干预后官兵SCLS?90各因子均不同程度降低,除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及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官兵PSQI指数和负性自动思维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官兵的睡眠质量.
作者:陈海勇;王永军;赵少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2013-02/2015-02收治的3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 n=15)及对照组( n=15),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小儿川崎病,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冠状动脉瘤发生风险,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曹珊;李静;周月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确定尼群地平原料药及其片剂中有关物质的杂质归属。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项下该药物有关物质检查法检查,并采用富集分离的方法收集有关物质,通过LC?MS?MS初步确定其分子量及其结构。结果:通过对2009年及2011年的多厂家多批次的尼群地平原料药及片剂的考察,说明尼群地平及其片剂中有关物质的杂质归属。结论:检测结果对于尼群地平原料药及其片剂的杂质分析、质量控制和合成工艺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为国产尼群地平的生产和用药安全提供了检测方法及判定依据。
作者:吕强;温欣茹;陈晶冰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