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病变机制探讨

张志;谷欣伟;吕占敏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血管神经组织病变, 机制
摘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眼底改变,血液理化性质长期异常导致眼底血管病变及相关神经组织的病理变化,祖国医学认为其患病机制为气阴亏虚,血瘀络伤,化热生火。本研究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对糖尿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PlncRNA-1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近年来生物学技术及实验方法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自身基因组DNA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发现人类基因组中DNA的绝大部分被转录为RNA,但是在这些RNA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其余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 RNA 占80%,被称为非编码 RNA. LncRNA 的长度>200 nt.过去,由于受到生物学知识及技术手段的限制,这些lncRNA被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是转录过程中的副产物,不具有生物学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肿瘤的病程发展中,这些lncRNAs的再激活或失抑制有重要的作用.新研究发现,PlncRNA?1与前列腺癌有关.

    作者:高浩;李建忠;宁松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产程管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产程管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状况.方法:选取2013-05/2015-06四川省富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120)和研究组(n=120),对照组接受常规分娩管理,研究组接受产程管理分娩机制,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状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和产后平均出血量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相应产程管理,可降低产妇出血量和出血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曾序;岳晓芳;万凤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VMRT)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患者28例,均接受VMRT (2 Cy/次,5次/周,总剂量62~66 Cy,6~7周完成),同时进行化疗(5?FU、CF和奥沙利铂).经随访观察,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CR +PR)为89.2%(25/28),l、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5%、52.3%、32.0%;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1%、53.2%、29.4%.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急性放射性肠炎和骨髓抑制,多为1、2级.结论:VMRT结合化疗可提高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并能减少放射治疗反应.

    作者:王承伟;许刚;徐利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胃溃疡患者临床及胃镜特点分析

    目的:探究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胃镜特点表现.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人民医院2013-12/2015-06收治的12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老年组(n =60)和中青组(n =60),对所有患者给予胃镜检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病变部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中青组患者的规律性疼痛和反酸临床表现发生率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的不规律性疼痛和上腹饱胀临床表现发生率高于中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组患者的胃镜病变部位在胃窦,且比率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的胃镜病变部位在胃体和胃底贲门,且比率高于中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组患者的出血、穿孔、幽门梗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胃溃疡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胃镜特点,且年龄越大,病情越严重.

    作者:木拉里·黑亚孜;玛力亚·哈布力;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病变机制探讨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眼底改变,血液理化性质长期异常导致眼底血管病变及相关神经组织的病理变化,祖国医学认为其患病机制为气阴亏虚,血瘀络伤,化热生火。本研究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对糖尿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志;谷欣伟;吕占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宜州市精神病医院2014-07/2015-07收治的7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35)和对照组( n=35),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疗效相当,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文拉法辛改善焦虑症状的效果更好.

    作者:韦江东;韦卢建;何祖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4-12/2015-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6例稳定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48)和对照组( n=48).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同时通过对患者相关肺功能指标的比较,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高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评分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有显著疗效,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所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新玲;古力·喀德尔;王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术模拟教学在泌尿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研究

    对泌尿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临床技能的培养是学校必不可少的内容。近年来,由于手术模拟教学具备很多优势,例如可以在保护患者隐私、降低手术风险的同时又提高培养效率和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在研究生培养中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选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临床研究生对临床技能更加自主研究探索,手术模拟教学所具备的优势使其在泌尿外科技能训练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给泌尿外科临床专业研究生手术技能培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培养成果得到了提升。

    作者:周杰彬;卢尚光;罗向东;高宏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固体制剂吸湿性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湿性。方法:将四种中药固体制剂放置在恒温中,改变环境湿度,在相应间隔时间内称重药品,记录药物吸湿后的重量,并计算增重情况,回归分析数据。结果:经回归分析后得知,在恒定温度、湿度变化的状况下,心脑通胶囊、咳特灵胶囊、胃康灵胶囊、肠胃康胶囊四种中药胶囊吸湿方程和吸湿率比较,出现了明显差异。结论:描述中药固体制剂吸湿性状况,可通过测定其有关吸湿参数来表征。

    作者:李华;李志强;张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分析

    目的:总结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焉耆县人民医院2014-02/2015-02收集的500例临床血液标本,分析血液检验误差原因,并探讨降低误差的相关措施.结果:500例血液标本中,30例检验出现误差,误差率为6.00%,其中标本采集原因12例(40.00%),标本送检原因9例(30.00%),标本检验原因3例(10.00%),患者自身原因6例(20.00%).结论:影响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因素较多,加强血液检验过程管理,提高检验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有利于降低血液检验误差,保障检验结果.

    作者:杨志伟;如先古力·卡德;程超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诊胃出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目的:分析对急诊胃出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急诊胃出血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n=42),将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n=42),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4.76%)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诊胃出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霞;陈春香;王秀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龈下冲洗方式对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龈下冲洗方式对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开封镇中心卫生院2014-03/2015-06收治的60例牙周炎患者,按照冲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30)和观察组( n=30).对照组患者仅行超声龈下刮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刮治后以冲洗器进行冲洗,并滴入碘合剂.观察两组患者的冲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L、SBI、PD、AL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周炎患者超声龈下刮治并以药物冲洗后加用碘合剂,较传统的冲洗方式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炎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作者:闫志平;闫勇;李慧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脑梗死溶栓前后血清S100B含量的变化

    目的:动态观察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100B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04/2015-10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溶栓后效果分为溶栓效果好组( n=16)和溶栓效果差组( n=8),同时选取未接受溶栓治疗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n=10)为未溶栓组,采取常规治疗,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对比溶栓前和溶栓2 h后,未溶栓组患者入组时和入组2 h后血清中S100B蛋白表达改变情况.另选取健康体检者( n=10)作为对照组.结果:未溶栓组、溶栓效果好组及溶栓效果差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100B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未溶栓组患者血清S100B含量入组后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溶栓效果好组及溶栓效果差组患者血清中S100B含量在溶栓后2 h均下降,其中溶栓效果好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的改变可以作为评估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程度的一个指标.

    作者:刘昕;高小平;梁辉;余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用气体工程》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分析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10/2015-12陕西省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 n=40)和研究组( n=40),对照组接受奥氮平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HDL?C、LDL?C、FBG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上可考虑采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药联合使用,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对患者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杨李雅;王晓莉;戴润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战争应激环境对大鼠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战争应激环境对大鼠胃肠功能的损伤和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SD大鼠分为睡眠剥夺应激组、枪击音应激组、复合环境应激组(睡眠障碍和枪击音应激)和对照组4组,应激组分别给予应激处理36 h和72 h,正常给食,对照组正常饲养.检测不同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包括内啡肽、丙二醛、SO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生长抑素、胃动素、皮质醇、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结果:睡眠剥夺组大鼠、枪击音应激组大鼠和复合环境应激组(睡眠障碍和枪击音应激)大鼠血清中内啡肽、生长抑素及SOD与对照组相比,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应激时间长短呈正相关;丙二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胃动素、皮质醇、胃泌素及血管活性肠肽与对照组相比,浓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应激时间呈负相关;不同应激组间比较,以上激素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战争应激条件下,会导致胃肠道相关激素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胃肠道功能的紊乱.

    作者:鲁建国;包国强;王胜智;袁利娟;魏刚;刘沣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康复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5/2015-05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卫生院门诊诊断为盆腔炎且伴有慢性疼痛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43)和观察组( n=43),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复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华;陈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医院2014-03/2015-05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50)和研究组( n=50),对照组为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研究组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回顾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药物治疗后喘息特征、临床特征等.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重度喘息、发热、咳嗽时间、热程、喘息时间、住院时间等,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和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疾病的临床特点存在一定差异,给予大环內酯类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阿依江·木拉提汗;吴海燕;廖志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中老年晚期结肠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中老年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07/2015-07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 n=50),给予其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另取同期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设为对照组( n=50),给予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Ⅰ、Ⅱ级肝功能受损、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感觉神经异常以及血液指标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级肝功能受损、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感觉神经异常及血液指标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老年晚期结肠癌,效果确切,用药不良反应较少,且患者更易于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艺环;沈金星;刘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多种转移相关基因表达调控

    目的:探究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相关基因调控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安徽省宿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06/2015-08收治的诊断为鼻息肉的35例患者,获取其组织标本,同时随机选取15例正常者获取其组织标本,使用化学S-P 法对两组组织标本中p38MAPK、TNF?α、P?p38MAPK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活性表达程度.结果:正常者粘膜上皮、腺体、灰度、阳性面积中 p38MAPK、TNF?α、P?p38MAPK表达均少于鼻息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息肉患者中p38MAPK、TNF?α含量较多,我们推测p38MAPK信号通路通过介导TNF?α表达引发疾病,但由于数据有限,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天;代红珍;温博;曹爽;关韶宇;谷政慧;李子超;陈旭;邹远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