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氨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曾序;岳晓芳;万凤英

关键词:异位妊娠, 甲氨喋呤, 米非司酮
摘要:目的:探讨甲氨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富顺县人民医院2013-04/2015-04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61)和研究组(n=61),对照组进行甲氨喋呤治疗,研究组进行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5.08%)高于对照组(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β?HCG指数恢复时间,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研究组(3.28%)低于对照组(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异位妊娠疾病可考虑将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方案作为首选,该方案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祛风宣肺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祛风宣肺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研究其在改善感染后咳嗽总体病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中成药治疗组(祛风宣肺颗粒)( n=40)和西药治疗组(喷他维林+沙丁胺醇)( n=40),经过42 d规范化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咳嗽轻重、是否咳痰及痰量多少、咽喉干痒情况,同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中成药组的临床症状平均积分为(8.38±1.56)分,西药组治疗前临床症状平均积分为(8.63±1.21)分;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2 d规范化治疗后,中成药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平均积分为(2.62±1.14)分;西药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为(5.09±1.58)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平均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成药组总体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7.5%和72.5%,西药组总体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5.0%和48.0%,中药组显著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宣肺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优于咳必清联合沙丁胺醇,使用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愈率更高.

    作者:管瑞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6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治及预防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此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逐年增加,且此疾病发病原因具有多种性,若不及时给予相应的合理有效的诊治,不仅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存在引发多种疾病的危险性,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此,明确2型糖尿病疾病的有效诊治和预防方式相当重要。

    作者:韦瑛瑛;刘潇;俞柳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一例张力性水疱患者的护理体会

    0引言张力性水疱是指局部皮肤过度肿胀和受压过久,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瘀血,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致表皮产生水疱[1]。本研究护理的患者即为下肢多发张力性水疱,应用湿性换药及体位护理促进肿胀减轻及水疱愈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莉;郑康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TNF-α抑制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TNF?α作为治疗包括炎症性肠病在内的炎症紊乱性疾病的治疗靶标已被广泛接受。 TNF?α抑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以及聚乙二醇结合赛妥珠单抗均已由FDA批准用于IBD的治疗。因此,深入了解TNF?α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安全有效的用于IBD的治疗将为IBD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作者:高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在视觉诱发电位中潜伏期的分析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患者有无伴发抑郁障碍在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中的特点.方法:收集40例PD伴发DP患者及40名PD对照,应用丹麦仪器完成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PD伴DP 组 VEP 的 P100潜伏期较 PD 组延长( P<0.01).结论:PD伴发DP患者较PD患者视觉诱发电位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作者:成卓霖;侣丽萍;许亚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中医院2013-10/2014-10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 n=30)和联合组( n=30),常规组采用前列通瘀胶囊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疏导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IL?10、BAI、BDI、NIH?CPSI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IL?10、BAI、BDI、NIH?CPSI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IL?10可作为Ⅲ型前列腺炎病情的参考指标,采用前列通瘀胶囊联合心理疏导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振宇;牛延岭;李艳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ancer Translational Medicine》约稿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用气体工程》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醋调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醋调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12/2013-12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行外周静脉化疗的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n=40)与对照组( n=40).试验组在输注化疗药物结束后局部外敷醋调如意金黄散,连用5 d,每天更换一次,并对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对照组不采用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每天仅对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密切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5.0%,且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程度均较轻.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醋调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能有效地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岚;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评价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12/2015-12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同时实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6 min步行距离(6?MWT)评分、血浆脑利钠肽(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FF)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 BNP )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FF)、6 min步行距离(6?MW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有较好的改良作用,可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

    作者:徐雪梅;汤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北省霸州市第二医院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诊断为MPP 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72例患者中出现肺外并发症23例,设为并发症组;未发生并发症49例,设为对照组.分析MPP患者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3~5岁年龄的患者发生肺外并发症的比例较高,且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 患者发生消化系统、心血管、皮肤粘膜并发症发生的比例较高;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热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应用、X线检查结果、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时间四种因素均对MPP患者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在3~5岁儿童中较高;MPP肺外并发症中,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系统等发病率较高;发病后发热时间长短、X线检查对MPP的早期诊断和预测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MPP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蔡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三道岭人民医院2014-01/2016-01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雾化.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联合用药后,咳嗽消退时间为(5.3±0.5) d、喘息消退时间为(5.1±0.5) d、哮鸣音消退时间为(3.2±0.6) d,住院时间为(5.9±1.2) 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0.9) d、(8.2±1.1) d、(5.7±0.4) d及(9.1±1.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应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可有效加快症状消退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提升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新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孕期教育与胎心监护联合干预对剖宫产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教育与胎心监护联合干预对剖宫产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咸阳市兴平145医院收治的临产孕妇12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 n=60)与对照组( n=6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胎心监护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健康调查及针对性孕期教育.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 h的出血量为(156.65±60.23) 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8.65±62.3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孕期教育与胎心监护联合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后出血量,保障母婴健康质量.

    作者:鹿美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死在诊疗过程中注意的关键点

    随着相应医疗设备的逐渐普及和技术提高,对急性脑梗死能及时诊断,对脑大动脉梗塞采取介入治疗(支架及抽吸血栓),开展静脉溶栓、颈动脉溶栓,抗血小板、控制血脂,活血药物等规范治疗取得了新进展。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在诊疗过程中注意的关键点进行探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王雪民;张健;史晓东;常书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64)和观察组( n=6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69%(3/64),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0.63%(26/64),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取得较好效果,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琴;马文清;白航;和瑞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助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探讨

    我国现行养老模式普遍存在有养无医、医养分离等问题,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健康养老的需求,故了解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的速度及现状,分析现行养老服务的方式、种类现状及自身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的特点及服务内容,探究整合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开展适宜的养老模式已势在必行。为助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应完善体系健设,提高监管力度;建全服务网络,形成多渠道服务;加强人员培养,提高服务质量;优化配置建设,形成规模养老;调整养老结构,形成特色养老模式。

    作者:杨强;刘胡容;杨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2/2016-04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年龄>60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进行体检的100例>60岁的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选择入院时、2周后、1个月后、2个月后等时间点分别检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清脂联素、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等炎症标志物水平,对健康受试者也进行血清脂联素、CRP、IL?6水平检测,比较两组炎症标志物水平及实验组治疗前后炎症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清脂联素、CRP、IL?6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时、2周后、1个月后、2个月后的透析前、透析后各炎症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时间的延伸,实验组患者炎症指标不断升高,入院时、2周后、1个月后、2个月后的透析前各炎症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个月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肾衰竭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不能降低脂联素、CRP、IL?6等水平,提示临床有必要进行抗炎治疗.

    作者:丁玎;宦红娣;陆春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减轻躯体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减轻躯体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06/2015-06收治的70例抑郁症伴躯体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 n=35)和文拉法辛组( n=35),给予度洛西汀组患者度洛西汀治疗,给予文拉法辛组患者文拉法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疗效以及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度洛西汀组评分优于文拉法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治疗有效率为97.1%,文拉法辛组治疗有效率为85.7%,度洛西汀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文拉法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不良反应方面程度均较轻,患者可以耐受;总体而言,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减轻躯体疼痛安全有效,且度洛西汀的治疗效果优于文拉法辛,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胡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再手术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复发原因和再手术治疗该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03-10/2010-12收治的24例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复发时间、复发原因以及再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87.5%)患者经再手术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手术切口感染,治愈出院;3例(12.5%)患者经药物综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好转出院.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分(VCSS)平均为(1.26±0.52)分,较术前 VCSS 评分(6.05±1.57)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误诊误治、手术操作不规范、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手术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效果良好.

    作者:王辉;朱宝霞;石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