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再手术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24例临床分析

王辉;朱宝霞;石林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再手术, 复发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复发原因和再手术治疗该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03-10/2010-12收治的24例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复发时间、复发原因以及再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87.5%)患者经再手术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手术切口感染,治愈出院;3例(12.5%)患者经药物综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好转出院.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分(VCSS)平均为(1.26±0.52)分,较术前 VCSS 评分(6.05±1.57)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误诊误治、手术操作不规范、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手术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效果良好.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2/2016-04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年龄>60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进行体检的100例>60岁的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选择入院时、2周后、1个月后、2个月后等时间点分别检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清脂联素、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等炎症标志物水平,对健康受试者也进行血清脂联素、CRP、IL?6水平检测,比较两组炎症标志物水平及实验组治疗前后炎症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清脂联素、CRP、IL?6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时、2周后、1个月后、2个月后的透析前、透析后各炎症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时间的延伸,实验组患者炎症指标不断升高,入院时、2周后、1个月后、2个月后的透析前各炎症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个月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肾衰竭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不能降低脂联素、CRP、IL?6等水平,提示临床有必要进行抗炎治疗.

    作者:丁玎;宦红娣;陆春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奥曲肽对ERCP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奥曲肽对ERCP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甘肃省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2015-02/2016-02进行ERCP手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 n=43)和观察组( n=43).两组患者术前用药一致,术中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观察组予以奥曲肽.观察两组患者ERCP手术前后血清淀粉酶含量及术后并发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 h及24 h后,观察组血清淀粉酶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和23.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对ERCP 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预防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红泉;张琰;刘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龄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和短期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和评价以力克肺疾、利福喷丁、莫西沙星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治疗高龄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性与耐受性.方法:选取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5岁的初治菌阳性的高龄肺结核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68)与对照组( n=69),观察组采用以力克肺疾、利福喷丁、莫西沙星为新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2HREZ/4HR的标准短程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方案在高龄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完成率分别为91.2%和6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完成治疗的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为93.5%和95.8%;治疗2个月时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9%和89.6%;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1.7%,以上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力克肺疾、利福喷丁、莫西沙星的治疗方案治疗高龄肺结核患者,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向丽;侯小勇;钱乘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助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探讨

    我国现行养老模式普遍存在有养无医、医养分离等问题,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健康养老的需求,故了解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的速度及现状,分析现行养老服务的方式、种类现状及自身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的特点及服务内容,探究整合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开展适宜的养老模式已势在必行。为助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应完善体系健设,提高监管力度;建全服务网络,形成多渠道服务;加强人员培养,提高服务质量;优化配置建设,形成规模养老;调整养老结构,形成特色养老模式。

    作者:杨强;刘胡容;杨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壁肿瘤切除术前后压痛症状的变化及胸壁大块缺损的修复重建

    目的:分析胸壁肿瘤切除术前后压痛症状的变化及胸壁大块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选取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05/2015-06收治的84例胸壁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 n=42)和对照组( n=42).两组患者均进行胸壁肿瘤切除术,根据患者要求及病情,其中观察组行涤纶网修复重建,对照组行钛合金网修复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变化情况、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7 d、30 d 及60 d,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均有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5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涤纶网修复重建胸壁大块缺损,疗效显著,不但能缓解患者的压痛症状,而且减少了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桂华荣;赵兴武;赵家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ancer Translational Medicine》约稿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再手术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复发原因和再手术治疗该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03-10/2010-12收治的24例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复发时间、复发原因以及再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87.5%)患者经再手术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手术切口感染,治愈出院;3例(12.5%)患者经药物综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好转出院.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分(VCSS)平均为(1.26±0.52)分,较术前 VCSS 评分(6.05±1.57)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误诊误治、手术操作不规范、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手术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效果良好.

    作者:王辉;朱宝霞;石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负压引流在妇科腹部纵切口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下脂肪层应用负压引流在妇科腹部纵切口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10/2015-05在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行妇科手术腹部纵切口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n=50)和对照组( n=50).实验组于术中在皮下脂肪层下放置一脑室引流管,外接负压球,持续负压吸引.对照组常规缝合后,皮下脂肪层下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切口脂肪液化30例,两组数据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在缝合中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于妇科手术患者腹部纵切口缝合后Ⅰ期愈合率高,术后住院时间短,脂肪液化发生率低,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曹清;胡燕;范慰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PAP对老年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CPAP 对老年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6/2013-06解放军71217部队医院收治的老年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CPAP治疗,比较和分析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与NO/ET比值、睡眠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心肌缺血总负荷( TIB)、低和平均脉氧饱和度( SpO2)、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的血浆ET?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的血浆NO、NO/ET的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AHI、TI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后minimal SpO2明显上升,治疗后患者的SBP、D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P能够有效治疗老年OSAHS合并高血压,明显降低内皮素?1水平,升高NO水平,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邱烁;李佳明;程百隆;赵广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显微镜辅助超早期经侧裂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目的: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镜辅助超早期经侧裂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11/2015-1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 n=70)与对照组( n=70),观察组采用显微镜辅助超早期经侧裂入路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1%,对照组仅为72.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镜辅助超早期经侧裂入路的治疗措施可达到有效清除血肿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积极推广.

    作者:邹盛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2011-02/2015-11诊治的47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合并症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79例患者中有380例患者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并症,合并症的发生率为79.33%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占36.05%,合并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占32.37%,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占27.89%,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占25.79%.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大多数伴有合并症,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鲁礼涛;邹敏;闵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福松对老年人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福松治疗老年人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领事巷干休所老年便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 n=25),对照Ⅰ组( n=25)和对照Ⅱ组( n=25),其中治疗组给予芪蓉润肠口服液和福松,对照Ⅰ组单用芪蓉润肠口服液,对照Ⅱ组单用福松,服药2周后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评价3组的有效率,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Ⅰ组有效率为68.00%,对照Ⅱ组有效率为64.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福松治疗老年人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娟;张玲;明德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湖北省十堰郧阳区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2014-02/2016-02收治的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范围分为A组(全身感染,n=40)和B组(局部感染,n=56),对两组患儿分别抽血进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细菌培养等检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PCT、CRP 及细菌培养结果,比较PCT在两组患儿中的敏感性.结果:A组血清PCT阳性率、CRP 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B组,A、B组PCT阳性率高于CRP阳性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A组血清PCT、CRP平均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PCT表达量显著升高,因此对血清PCT的检测能够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刚;赵琴;金向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骨折治疗过程中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医院2013-05/2015-02收治的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对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2±2.3) d,,高于研究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1±1.3)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锁定接骨板的应用对于患者骨折症状的改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永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急诊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急诊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麻醉信息系统,检索2014-09/2015-09收治的急诊外伤需要行手术的68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 n=34)和瑞芬太尼组( n=34).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急救方式,舒芬太尼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麻醉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麻醉维持时间、意识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优于瑞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芬太尼能维持较长时间适宜的麻醉深度,给患者带来的影响较小,术后恢复更快,麻醉效果总体优于瑞芬太尼.

    作者:田仁斌;李清梅;唐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死在诊疗过程中注意的关键点

    随着相应医疗设备的逐渐普及和技术提高,对急性脑梗死能及时诊断,对脑大动脉梗塞采取介入治疗(支架及抽吸血栓),开展静脉溶栓、颈动脉溶栓,抗血小板、控制血脂,活血药物等规范治疗取得了新进展。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在诊疗过程中注意的关键点进行探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王雪民;张健;史晓东;常书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TNF-α抑制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TNF?α作为治疗包括炎症性肠病在内的炎症紊乱性疾病的治疗靶标已被广泛接受。 TNF?α抑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以及聚乙二醇结合赛妥珠单抗均已由FDA批准用于IBD的治疗。因此,深入了解TNF?α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安全有效的用于IBD的治疗将为IBD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作者:高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用气体工程》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过程,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1-01/2014-10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21例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的肥胖症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术前、术后全面护理措施在其中的应用.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平均3) d,术后住院时间5~11(平均7) d.出院时减重3~7(平均4.3) kg;出院后随访2~8个月,患者减重7~28(平均12.4) kg,体质量指数、血糖、血压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对于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的肥胖症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措施,有利于手术的成功.

    作者:张瑞;李倩;戴艳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文拉法辛在广泛性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福建省漳州市福康医院收治的102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51)和对照组( n=51),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文拉法辛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者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HAMA评分为(3.6±1.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9.0%、41.2%、90.2%,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9.2%、25.3%、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仕富;吴进寿;王树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