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郭永煜

关键词:锁定加压接骨板, 骨折治疗,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骨折治疗过程中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医院2013-05/2015-02收治的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对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2±2.3) d,,高于研究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1±1.3)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锁定接骨板的应用对于患者骨折症状的改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2011-02/2015-11诊治的47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合并症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79例患者中有380例患者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并症,合并症的发生率为79.33%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占36.05%,合并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占32.37%,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占27.89%,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占25.79%.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大多数伴有合并症,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鲁礼涛;邹敏;闵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死在诊疗过程中注意的关键点

    随着相应医疗设备的逐渐普及和技术提高,对急性脑梗死能及时诊断,对脑大动脉梗塞采取介入治疗(支架及抽吸血栓),开展静脉溶栓、颈动脉溶栓,抗血小板、控制血脂,活血药物等规范治疗取得了新进展。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在诊疗过程中注意的关键点进行探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王雪民;张健;史晓东;常书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64)和观察组( n=6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69%(3/64),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0.63%(26/64),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取得较好效果,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琴;马文清;白航;和瑞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有创机械通气不同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的不同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8/2014-08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31)和对照组( n=31),对照组患者行延迟机械通气,研究组行早期机械通气.使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的通气指标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7.14±0.56) d,少于对照组的(10.54±1.46)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能有效降低撤机困难发生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哈斯木江·买买提依明;巴特尔;郑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文拉法辛在广泛性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福建省漳州市福康医院收治的102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51)和对照组( n=51),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文拉法辛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者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HAMA评分为(3.6±1.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9.0%、41.2%、90.2%,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9.2%、25.3%、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仕富;吴进寿;王树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用气体工程》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护理实习生规范化管理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2010-07/2015-07护理实习生578人,护理部制定护理实习生实习规范化管理措施,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上认真落实,不断总结,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监管力度,不断提高护理教学管理质量。结果:运用规范化管理措施管理护理实习生,既提升了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的严谨性,又提高了教学满意度。结论:通过对全院护理实习生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临床教学管理质量。

    作者:王英;陈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收治的3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150)和对照组( n=1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自我管理优良率分别为99.33%、8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知识知晓优良率分别为99.33%、82.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67%、30.0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管理总满意度分别为100.00%、89.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对患者血糖控制有利.

    作者: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祛风宣肺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祛风宣肺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研究其在改善感染后咳嗽总体病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中成药治疗组(祛风宣肺颗粒)( n=40)和西药治疗组(喷他维林+沙丁胺醇)( n=40),经过42 d规范化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咳嗽轻重、是否咳痰及痰量多少、咽喉干痒情况,同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中成药组的临床症状平均积分为(8.38±1.56)分,西药组治疗前临床症状平均积分为(8.63±1.21)分;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2 d规范化治疗后,中成药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平均积分为(2.62±1.14)分;西药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为(5.09±1.58)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平均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成药组总体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7.5%和72.5%,西药组总体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5.0%和48.0%,中药组显著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宣肺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优于咳必清联合沙丁胺醇,使用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愈率更高.

    作者:管瑞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评价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12/2015-12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同时实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6 min步行距离(6?MWT)评分、血浆脑利钠肽(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FF)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 BNP )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FF)、6 min步行距离(6?MW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有较好的改良作用,可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

    作者:徐雪梅;汤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再手术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复发原因和再手术治疗该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03-10/2010-12收治的24例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复发时间、复发原因以及再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87.5%)患者经再手术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手术切口感染,治愈出院;3例(12.5%)患者经药物综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好转出院.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分(VCSS)平均为(1.26±0.52)分,较术前 VCSS 评分(6.05±1.57)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误诊误治、手术操作不规范、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手术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效果良好.

    作者:王辉;朱宝霞;石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三道岭人民医院2014-01/2016-01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雾化.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联合用药后,咳嗽消退时间为(5.3±0.5) d、喘息消退时间为(5.1±0.5) d、哮鸣音消退时间为(3.2±0.6) d,住院时间为(5.9±1.2) 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0.9) d、(8.2±1.1) d、(5.7±0.4) d及(9.1±1.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应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可有效加快症状消退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提升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新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减轻躯体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减轻躯体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06/2015-06收治的70例抑郁症伴躯体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 n=35)和文拉法辛组( n=35),给予度洛西汀组患者度洛西汀治疗,给予文拉法辛组患者文拉法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疗效以及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度洛西汀组评分优于文拉法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治疗有效率为97.1%,文拉法辛组治疗有效率为85.7%,度洛西汀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文拉法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不良反应方面程度均较轻,患者可以耐受;总体而言,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减轻躯体疼痛安全有效,且度洛西汀的治疗效果优于文拉法辛,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胡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无痛胃镜检查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常出现的几类不良反应,总结出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09/2012-09在湖北省浠水县红十字会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82例,随机分成A组( n=141)和B组( n=141). A组患者给予相应的干预护理,B组进行普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药量、麻醉起效时间及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检查时和检查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B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39.67±8.21)s、(60.11±12.04)s,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1.23, P<0.05),两组麻醉效果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 P<0.01),麻醉剂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19, P>0.05).两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道、低血糖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或治疗前、中、后进行干预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骆丽荣;李韦韦;王聪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层部队入伍训练对新兵心理弹性状况的影响

    目的:调查及对比基层部队新兵入伍集训前后的心理弹性状况.方法:通过制作相应的心理问卷分别调查了解280名基层部队入伍新兵集训前后的心理弹性状况,并对其进行成人心理弹性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调查新兵集训后的心理健康评分结果明显优于集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乐观性和坚韧性在集训后明显优于集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集训后新兵神经衰弱、焦虑性、紧张性、躯体性等评分均低于集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基层新兵进行严格的军事化训练之后,其乐观性和坚韧性有明显的提高,而焦虑、神经衰弱、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发生较集训前减少,说明集训对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有着良性的影响.

    作者:陈李杰;任春琳;李海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龄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和短期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和评价以力克肺疾、利福喷丁、莫西沙星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治疗高龄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性与耐受性.方法:选取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5岁的初治菌阳性的高龄肺结核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68)与对照组( n=69),观察组采用以力克肺疾、利福喷丁、莫西沙星为新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2HREZ/4HR的标准短程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方案在高龄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完成率分别为91.2%和6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完成治疗的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为93.5%和95.8%;治疗2个月时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9%和89.6%;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1.7%,以上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力克肺疾、利福喷丁、莫西沙星的治疗方案治疗高龄肺结核患者,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向丽;侯小勇;钱乘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患者5项结果及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检查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并分析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13-09/2015-01来中国人民解放军75310部队卫生队就诊的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 n=234),纳入同时期来中国人民解放军75310部队卫生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n=40).应用ELISA技术对乙肝患者乙肝五项进行检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所有受试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检测.结果: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HBsAg (53.85%)、HBsAb (20.09%)、 HBeAg (10.68%)、 HBeAb (30.34%)、 HBcAb (51.71%),HBV?DNA≥102 U/mL的乙肝患者HBsAg、HBsAb、HBeAg阳性检出率远高于HBV?DNA<102 U/mL的乙肝患者, HBeAb、HBcAb检出率则低于HBV?DNA<102 U/mL的乙肝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患者SCL?90量表3个症状群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五项结果与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密切相关,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并无传染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作者:吴仁利;马骏;谈清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在视觉诱发电位中潜伏期的分析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患者有无伴发抑郁障碍在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中的特点.方法:收集40例PD伴发DP患者及40名PD对照,应用丹麦仪器完成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PD伴DP 组 VEP 的 P100潜伏期较 PD 组延长( P<0.01).结论:PD伴发DP患者较PD患者视觉诱发电位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作者:成卓霖;侣丽萍;许亚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Wiltse入路行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手术体会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9/2015-10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5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其中腰椎退变性滑脱8例,腰椎管狭窄症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小关节退变17例.所有患者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后均选择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transforaminal lumbar imerbody fusion, TLIF ).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20)跟对照组( n=15),分为5个区组,每个区组7例患者,观察组4例,对照组3例,随机排序.观察组患者行Wiltse入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入路.

    作者:杨海波;晏波;代立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