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在诊疗过程中注意的关键点

王雪民;张健;史晓东;常书海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诊疗, 关键因素
摘要:随着相应医疗设备的逐渐普及和技术提高,对急性脑梗死能及时诊断,对脑大动脉梗塞采取介入治疗(支架及抽吸血栓),开展静脉溶栓、颈动脉溶栓,抗血小板、控制血脂,活血药物等规范治疗取得了新进展。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在诊疗过程中注意的关键点进行探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中药汤剂四磨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2015-01/2016-01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 n=60)和对照组( n=60),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吗叮啉(多潘立酮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四磨汤治疗,治疗1个月(即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各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病症总积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研究组痊愈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腹部痉挛、嗜睡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而研究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起效快、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和不良反应低的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涓涓;付美艳;王朝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2011-02/2015-11诊治的47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合并症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79例患者中有380例患者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并症,合并症的发生率为79.33%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占36.05%,合并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占32.37%,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占27.89%,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占25.79%.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大多数伴有合并症,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鲁礼涛;邹敏;闵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顽固性呃逆66例

    目的:评价单纯性顽固性呃逆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武陵中心卫生院2013-03/2015-03收治的66例单纯性顽固性呃逆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其中西药选择胃复安、安定片与维生素B6片,剂量各取10 mg/次、5 mg/次和20 mg/次,口服3次/d,连续用药5 d;中药选择越鞠丸汤剂加减治疗,每日水煎1剂,分3次顿服,连服5 d.1个疗程后,评估该方案的疗效.结果:痊愈62例,显效4例,无效0例,痊愈率为94%,总有效率为100%(66/66).结论:对单纯性顽固性呃逆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药效安全、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德天;曹启洪;幸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负压引流在妇科腹部纵切口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下脂肪层应用负压引流在妇科腹部纵切口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10/2015-05在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行妇科手术腹部纵切口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n=50)和对照组( n=50).实验组于术中在皮下脂肪层下放置一脑室引流管,外接负压球,持续负压吸引.对照组常规缝合后,皮下脂肪层下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切口脂肪液化30例,两组数据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在缝合中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于妇科手术患者腹部纵切口缝合后Ⅰ期愈合率高,术后住院时间短,脂肪液化发生率低,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曹清;胡燕;范慰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壁肿瘤切除术前后压痛症状的变化及胸壁大块缺损的修复重建

    目的:分析胸壁肿瘤切除术前后压痛症状的变化及胸壁大块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选取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05/2015-06收治的84例胸壁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 n=42)和对照组( n=42).两组患者均进行胸壁肿瘤切除术,根据患者要求及病情,其中观察组行涤纶网修复重建,对照组行钛合金网修复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变化情况、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7 d、30 d 及60 d,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均有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5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涤纶网修复重建胸壁大块缺损,疗效显著,不但能缓解患者的压痛症状,而且减少了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桂华荣;赵兴武;赵家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福松对老年人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福松治疗老年人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领事巷干休所老年便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 n=25),对照Ⅰ组( n=25)和对照Ⅱ组( n=25),其中治疗组给予芪蓉润肠口服液和福松,对照Ⅰ组单用芪蓉润肠口服液,对照Ⅱ组单用福松,服药2周后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评价3组的有效率,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Ⅰ组有效率为68.00%,对照Ⅱ组有效率为64.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福松治疗老年人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娟;张玲;明德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龄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和短期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和评价以力克肺疾、利福喷丁、莫西沙星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治疗高龄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性与耐受性.方法:选取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5岁的初治菌阳性的高龄肺结核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68)与对照组( n=69),观察组采用以力克肺疾、利福喷丁、莫西沙星为新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2HREZ/4HR的标准短程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方案在高龄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完成率分别为91.2%和6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完成治疗的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为93.5%和95.8%;治疗2个月时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9%和89.6%;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1.7%,以上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力克肺疾、利福喷丁、莫西沙星的治疗方案治疗高龄肺结核患者,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向丽;侯小勇;钱乘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减轻躯体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减轻躯体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06/2015-06收治的70例抑郁症伴躯体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 n=35)和文拉法辛组( n=35),给予度洛西汀组患者度洛西汀治疗,给予文拉法辛组患者文拉法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疗效以及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度洛西汀组评分优于文拉法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治疗有效率为97.1%,文拉法辛组治疗有效率为85.7%,度洛西汀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文拉法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不良反应方面程度均较轻,患者可以耐受;总体而言,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减轻躯体疼痛安全有效,且度洛西汀的治疗效果优于文拉法辛,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胡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13-01/2015-01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45)和观察组( n=45).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克永;薛丽君;王学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醋调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醋调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12/2013-12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行外周静脉化疗的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n=40)与对照组( n=40).试验组在输注化疗药物结束后局部外敷醋调如意金黄散,连用5 d,每天更换一次,并对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对照组不采用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每天仅对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密切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5.0%,且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程度均较轻.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醋调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能有效地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岚;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显微镜辅助超早期经侧裂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目的: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镜辅助超早期经侧裂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11/2015-1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 n=70)与对照组( n=70),观察组采用显微镜辅助超早期经侧裂入路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1%,对照组仅为72.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镜辅助超早期经侧裂入路的治疗措施可达到有效清除血肿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积极推广.

    作者:邹盛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收治的3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150)和对照组( n=1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自我管理优良率分别为99.33%、8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知识知晓优良率分别为99.33%、82.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67%、30.0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管理总满意度分别为100.00%、89.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对患者血糖控制有利.

    作者: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孕期教育与胎心监护联合干预对剖宫产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教育与胎心监护联合干预对剖宫产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咸阳市兴平145医院收治的临产孕妇12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 n=60)与对照组( n=6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胎心监护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健康调查及针对性孕期教育.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 h的出血量为(156.65±60.23) 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8.65±62.3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孕期教育与胎心监护联合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后出血量,保障母婴健康质量.

    作者:鹿美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用气体工程》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64)和观察组( n=6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69%(3/64),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0.63%(26/64),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取得较好效果,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琴;马文清;白航;和瑞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ancer Translational Medicine》约稿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在视觉诱发电位中潜伏期的分析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患者有无伴发抑郁障碍在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中的特点.方法:收集40例PD伴发DP患者及40名PD对照,应用丹麦仪器完成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PD伴DP 组 VEP 的 P100潜伏期较 PD 组延长( P<0.01).结论:PD伴发DP患者较PD患者视觉诱发电位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作者:成卓霖;侣丽萍;许亚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层部队入伍训练对新兵心理弹性状况的影响

    目的:调查及对比基层部队新兵入伍集训前后的心理弹性状况.方法:通过制作相应的心理问卷分别调查了解280名基层部队入伍新兵集训前后的心理弹性状况,并对其进行成人心理弹性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调查新兵集训后的心理健康评分结果明显优于集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乐观性和坚韧性在集训后明显优于集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集训后新兵神经衰弱、焦虑性、紧张性、躯体性等评分均低于集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基层新兵进行严格的军事化训练之后,其乐观性和坚韧性有明显的提高,而焦虑、神经衰弱、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发生较集训前减少,说明集训对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有着良性的影响.

    作者:陈李杰;任春琳;李海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胶质瘤中分子标记物的应用进展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成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胶质细胞瘤的预后相对较差,是所有胶质瘤中致命的。恶性胶质瘤患者确诊后的总生存期仅为12~14个月。随着个人用药精度的不断提高,肿瘤治疗方案逐渐依赖于患者的分子谱。恶性胶质瘤的治疗响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肿瘤的分子特征。因此,对于每个患者遗传背景的认识将有助于选择佳的治疗策略。在本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新发现的遗传特性的新型胶质瘤分子分型。对代表性的分子标记,如 IDH1突变、1p19q共缺失、MGMT启动子甲基化以及 EGFRvIII扩增等进行说明。此外,还针对恶性胶质瘤组学研究的发展进行简要讨论。无创检测这一新的概念可以促进现有的诊断和治疗监控。利用生物标记物的使用分子分析确实会提高恶性胶质瘤患者的整体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涂艳阳;祁婧;张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文拉法辛在广泛性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福建省漳州市福康医院收治的102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51)和对照组( n=51),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文拉法辛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者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HAMA评分为(3.6±1.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9.0%、41.2%、90.2%,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9.2%、25.3%、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仕富;吴进寿;王树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