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岚;杨和平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损害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变化规律,探讨一氧化氮(NO)参与缺血性脑损害的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尼克酰胺腺啶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规律.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NADPH-d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缺血2h后出现形态学改变,且以细胞皱缩、胞浆致密为主要死亡方式.结论:NADPH-d阳性神经元对缺血性损害相对耐受,细胞凋亡可能为其主要死亡方式.
作者:史树贵;邵淑琴;陈康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标本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及Ⅳ型胶原(Ⅳ-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尿中RBP、TRF及Ⅳ-C,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LB),酶偶联法测定尿肌酐.结果:正常对照组中尿 RBP/Cr、TRF/Cr及Ⅳ-C的含量分别为(2.12±0.95)mg/mmol,(1.81± 0.52)mg/mmol,(44.68±17.2)ng/ml.在糖尿病无肾病组中,其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而RBP、TRF及Ⅳ-C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别(P<0.05).在糖尿病的初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mALB、RBP/Cr、 TRF/C的及Ⅳ-C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尿RBP、TRF及Ⅳ-C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姚春艳;杨沛;府伟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获得编码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1)α链的 cDNA序列.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富集嗜碱性粒细胞,提总RNA进行RT-PCR,分子克隆,用自动测序及放射自显影测序.结果:分离并鉴定了该cDNA重组子,在159密码子及185密码子分别发现了CAC→CGC与TAT→CAT置换 .结论:建立了一个编码FcεR1膜外区α链的cDNA重组子克隆,它不含引导肽序列,可能是一个来自中国人的该基因的变异体.
作者:孙仁山;胡川闽;刘荣卿;王延江;胡厚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支气管扩张试验系使用一定剂量的支气管扩张药物使痉挛的支气管舒张,来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程度 ,作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辅助方法.本文探讨无症状哮喘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及支气管试验指标的阳性率及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平;王长征;赵志强;贾巨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中,恢复消化道连续性为一重要步骤,近年来,多以胃代食管在胸内或颈部行食管近端-胃吻合术,其吻合方式分为手工吻合和机械吻合.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返流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是极为严重, 甚至致命的.我们于1996年12月至1999年7月,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ROXIMATE圆形吻合器行胃食管吻合术共71例 ,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刚;王海东;王明荣;曾会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5、IL-3、GM-CSF mRNA表达以及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差异.方法:选哮喘患者13例(哮喘组),平均年龄(31.8±8.5)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例(慢支组),平均年龄(64.8±4.7)岁.健康献血员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2.8±5.2)岁.抽取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斑点印迹杂交法检测IL-5、GM-CSF和 IL-3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PBMCIL-5、GM-CSF和IL-3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慢支组和对照组(P><0.01),慢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哮喘IL-5、GM-CSF和IL-3mRNA表达明显增高,可能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长征;王春霞;金远林;钱桂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M)和雷公藤对哮喘CD4、CD8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复制哮喘豚鼠模型.哮喘豚鼠经腹腔内注射DM和雷公藤甲素(TP)后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的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与3'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双标染色对CD4、CD8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DM和TP均能诱导哮喘外周血CD4、CD8细胞凋亡(P<0.01);而DM组与TP组CD4、CD8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TP和DM均能诱导哮喘CD4、CD8细胞凋亡,且其作用具有相似性.
作者:林科雄;王长征;钱桂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晚期和复发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而治疗十分棘手的问题.我们自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RT),治疗晚期和术后盆腔复发的直肠癌15例,取得了较好近期疗效,现将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庞学利;肖红;谭崇富;王希;钟元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副反应,严重的皮肤损伤可以延缓治疗进程, 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精神负担.本文对21例放射治疗过程中因急性皮肤损伤而中断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邹岚;杨和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缓慢牵伸肢体延长时周围神经相应的脊髓及背根神经节(DRG)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方法:29只日本大耳白兔胫骨以1mm/d的速度缓慢牵伸延长至20%、40%,停止延长后2、4周,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坐骨神经相应背根神经节及脊髓中GAP-43 mRNA的表达及定位,以图像分析仪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缓慢牵伸至20%时相应脊髓及神经节呈阳性表达,延长40%时呈强阳性表达,停止延长4周恢复正常.结论:缓慢牵伸周围神经虽无神经临床损害症状,但引起GAP-43mRNA表达的上调,并在停止延长后4周恢复正常;缓慢牵伸过程中神经的亚临床损害广泛存在,并存在着强烈的神经再生反应.
作者:范少地;许建中;李起鸿;吴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揭示肺冲击伤中过牵效应的含义和发生机制.方法:利用60只家兔和20只大鼠进行冲击波分段模拟实验.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模拟压缩段的压缩波不直接造成明显的肺损伤,但模拟减压段的减压波根据减压幅度和减压时间的不同可对肺造成不同程度的肺损伤,模拟负压段的负压波对肺具有一定的致伤能力.结论:肺冲击伤中的过牵效应可能包含两个效应,一是肺组织过度扩张,超出其强度极限而破裂,即发生过度扩张效应;二是肺扩张过快而撞击在胸腔内表面造成肺表面损伤,即发生过速扩张效应.
作者:陈海斌;王正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角膜矫正镜(Orthokeratology,OK镜)是一种治疗低中度近视和防止近视度数逐年加深的有效方法.我们从1998年10月至1999年2月,采用美国视康生产的高透氧性OK镜治疗低中度近视22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鲜小华;曾登芬;李珊;喻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反应性胶质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脑顶叶刺伤模型,将动物分为3组.对照组:刺伤后即原位注射生理盐水 10μl;小剂量组:刺伤后即原位注射0.1g/L CNTF 1μg;大剂量组:刺伤后即原位注射1g/L CNTF 10μg,分别于伤后 1、2、7周灌注活杀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对照组1周时伤道及附近GFAP染色增强,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和突起数及突起长度增加,胞体增大,胞浆丰富;2周时,上述变化仍明显 ,开始形成胶质瘢痕;7周时有较明显的胶质瘢痕形成;给予CNTF各时间点上述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大剂量组胶质变化较小剂量组更显著.结论:CNTF具有促进胶质化形成的作用.
作者:林江凯;蔡文琴;范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探讨胃泌素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在5肽胃泌素(PG)作用下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瘤细胞内cAMP含量 ;用流式细胞术测DNA、蛋白质和细胞周期.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PG组(皮下注射PG每只4μg,2/日)及对照组 (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每只0.4ml,2/日),每组5只裸鼠, 连续用药35d.结果:移植瘤的体积、重量,瘤细胞内cAMP、DNA、蛋白质含量PG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PG组G0/G1期细胞数显示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S期、G2M期细胞数和增殖指数均显示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胃泌素在体内具有促进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分裂和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增加cAMP、DNA和蛋白质的含量,从而促进癌细胞从G0/G1期进入到S期和G2M期.本实验为结肠癌病人施行内分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何双梧;赵言明;沈康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它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1].在许多国家(地区)十分流行,开发茶饮料具有广阔的前景.根据茶叶的保健作用 ,结合传统的中医学理论,我们组方了山楂茶和红姜茶.
作者:黄国荣;糜漫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从人外周血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及其从凋亡癌细胞提呈抗原的方法.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加入50ng/mlhGM-CSF,1 000ng/mlhIL-4,隔天1次,共4次,培养第3天,加入γ射线照射过的胆管癌细胞,再继续体外培养1周后,用树突状细胞富集柱收集DC.结果:D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B7和 CD1a,表面具有典型不规则突起,DC捕捉凋亡小体、吞噬凋亡小体,负载抗原的DC其激发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结论:用GM-CSF加IL-4能从人外周血诱导、扩增出DC,并可以有效提呈凋亡胆管癌细胞的抗原,可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抗原装载DC的新途径.
作者:吴刚;韩本立;裴雪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视刺激疗法(CAM)联合He-Ne弱激光对偏中心注视类型弱视治疗的效果.方法:3.5~12岁偏中心注视有中心抑制暗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26例 50眼,男6例,女20例.屈光矫正后用CAM刺激仪和He-Ne弱激光视功能治疗仪治疗.结果:有效率72%,无效率 28%.44%转变为中心注视,32%去掉了中心抑制暗点 ,69.2%立体视锐度≤200″.轻度弱视疗效好,注视性质越靠近中心凹疗效越好.屈光程度和中心抑制暗点大小与疗效无关.结论:2种疗法联合治疗,较单一治疗效果好,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患儿易于接受.
作者:陈莉;阴正勤;陈红雨;王一;陈少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形态学改变, 探讨周边虹膜和小梁粘连程度与小梁、Schlemm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628例(746眼)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切除的小梁标本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火棉胶包埋,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所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小梁网及内皮细胞中有程度不等的色素沉积,内皮细胞数减少或消失,Schlemm管压缩或闭塞.虹膜萎缩、变性,周边部与小梁粘连.上述病理改变尤以虹膜与小梁粘连处为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则表现为内皮细胞水肿,小梁网中有色素沉积,虹膜基质水肿,血管扩张,周边部与小梁紧密接触,个别切片中可见局灶性坏死.结论:虹膜与小梁粘连可能是导致或加重小梁损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从病理的角度出发建议:当青光眼的病人眼压升高且伴有较明显的前房反应时,应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激素.一旦发现有房角粘连应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刘少章;于纯智;贺翔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进行快速的基因诊断.方法:采用通用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 (GPPCR)扩增皮损组织DNA,并同时将扩增产物标记上地高辛配基,再结合扩增产物的非放射性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HPV亚临床感染和假性湿疣进行了快速的基因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14例亚临床感染中HPV6阳性12例,HPV11阳性4例,HPV16阳性4例,HPV18未检测出,所用探针以外型别1例,混合感染5例;11例假性湿疣中仅有1例为HPV16阳性.结论:该方法对HPV感染特别是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的基因诊断是快速敏感特异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华阳;汪江华;周来新;叶治家;陈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血镉的方法.方法:二次微分示波极谱法.结果:用本方法进行8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3.34%.在线性分析中,其线性方程为Y=2.90+0.61X,相关系数为r=0.9948,镉浓度在3.12×10-9~2.35×10-7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下限为3.12×10-9g/ml.样品回收率为94.00%~105.33%.结论:本方法所用试剂简单,操作方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临床中快速测定血镉.
作者:肖正华;阳明福;李文;王巧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