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诊断中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术的护理分析

于小艳

关键词:产前诊断, 超声引导, 羊水穿刺术,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讨论在产前诊断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术护理对策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应用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术的孕妇,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心境状态、护理满意程度.结果:100例孕妇均穿刺成功,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100/100),且术后无感染、流产等不良现象.研究组的抑郁、焦虑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提供帮助等护理满意程度均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产前诊断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术,并辅以综合护理对策配合,可在大程度上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减轻或解除孕妇产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进一步获得更多信任度及满意度.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腹内压改变对慢性腹水模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内压力对高血压相关指标肾素、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糖耐量、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将19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矿物油组(实验组),实验组腹腔连续间断注射矿物油建立慢性腹水大鼠模型,对照组连续间断注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5周后测量腹内压,检测肾素、AngⅠ、AngⅡ、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和糖耐量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肾素与AngⅠ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胰岛素及An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1),葡萄糖激发后的30 min及1 h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2 h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独增加腹内压力可能在该动物模型中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紊乱和葡萄糖代谢异常.

    作者:陈婷;汤海亮;屈佳肴;谢亚莉;罗文娜;罗伟濠;李凯;罗迪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乳腺肿瘤冰冻切片与细针穿刺涂片病理诊断准确率的比较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肿瘤冰冻切片与细针穿刺涂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比较.方法:选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对其展开乳腺肿瘤冰冻切片与细针穿刺涂片病理诊断,对比所有患者在不同诊断方式下的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行细针穿刺和冰冻切片诊断后,其良性肿瘤占比65.0%、恶性肿瘤占比31.7%、假阴性占比1.7%、延迟诊断占比1.7%.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为96.7%,误诊率为3.4%.细针穿刺诊断准确率93.2%,误诊率为5.3%.结论:对乳腺肿瘤患者在术中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其临床诊断准确率高,有助于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吴迪;姜涛;李会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IL-17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肺纤维化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虽然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有证据表明,某些致炎细胞因子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白细胞介素-17(IL-17)在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与其他细胞因子的协同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武琦;周瑶;冯凡超;金译涵;王志超;周贤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安胰颗粒在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及实践证明,中医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安胰颗粒作为代表药之一,被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就安胰颗粒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作一综述,试图阐明其中机制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刁志宏;田玉玲;黄海霞;温映华;雷力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连用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新疆库尔勒农二师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则为患者联用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孕激素(p4)、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激素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4%,与对照组4.08%的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疾病,给予患者联用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阎红梅;李黎;孙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无管化与普通微创经皮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无管化与普通微创经皮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予以针对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微创经皮肾手术治疗措施,观察组接受无管化经皮肾手术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探究两种治疗方式针对肾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药物需求率及术后再输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手术适应症,采用无管化手术方式治疗肾结石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升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提升术后恢复效率,避免术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郭彬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颈胸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后路手术疗效

    目的:讨论颈胸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应用后路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颈椎-胸椎损伤,其中有75例为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为椎体爆裂性骨折、15例为压缩性骨折脱位.将12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之后均给予后路颈胸段椎板减压椎弓根术.对比手术前后的椎体前后缘高度比、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比.结果:经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于4个月内可见植骨甲级融合,在术后的脊髓神经功能得到程度不一的好转,且未出现螺钉脱落、松动等不良反应.术后的椎体前后缘高度比高于术前(P<0.05),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比低于术前(P<0.05).结论:颈胸段脊柱骨折且伴有不同分级的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患者的临床特点较为复杂,临床应用后路颈胸段椎板减压椎弓根术进行治疗后,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有利于促进植骨完全融合,提升了颈胸段脊柱的稳定性,医学价值高.

    作者:姜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精准医疗背景下的药品研发策略

    精准医疗是一种针对个体患者定制医疗决策、治疗方案的医疗模式.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对临床要求有精细的诊断,使药物研发向个性化、精准性方向发展.精准医疗背景下新药研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基因组学的深入应用、药物的靶向设计、构建新型的药物测试和效能衡量模型、大数据与基因组技术的联合使用四个方面概述目前在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研发的热点方向.

    作者:陈柯羽;杜清;张华;詹启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代谢及炎症反应相关的巨噬细胞极化调控的研究进展

    代谢性疾病与慢性轻度炎症有关,炎性反应在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代谢性疾病中,脂肪组织、肝脏、肌肉和胰腺等是炎症的主要存在部位,常可见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浸润.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表型可塑性和异质性.依据外源刺激不同,巨噬细胞可以分别极化成经典激活的M1型巨噬细胞或选择性激活的M2型巨噬细胞.两种表型的巨噬细胞在组织中发挥着截然不同的免疫功能:M1型巨噬细胞促进炎症反应,M2型巨噬细胞抑制炎症反应.巨噬细胞的表型变化贯穿并调节着炎症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终止的全过程.因此,通过对巨噬细胞极化信号通路的干预,将巨噬细胞转化成合适的表型,为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柳笑彦;刘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10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中予以冰冻切片方式,术后予以常规石蜡片,分析其临床诊断效果,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结果:21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经术中冰冻病理确诊率为95.2%;其中存在浸润性行为80例,占总比的38.0%;间质硬化者120例,占总比的57.1%;其中漏诊、误诊、可硬性诊断共计10例,占总比的4.7%;多以包裹亚型及滤泡亚型为主,冷冻切片易出现毛玻璃样核内包涵体等人工假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冷冻病理诊断应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过程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发挥细胞印片的优势,提升图像特点辨别的效果,鉴别效果理想,结合组织结构异型性明确诊断,强化取材,严控诊断标准,能够有效降低漏诊、误诊率,值得推广.

    作者:邬攀;刘汉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反复自然流产男方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反复自然流产夫妻男方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反复自然流产夫妻作为试验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测定,同期选择4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男性的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的AsAb阳性检出率(77.5%)、EMAb阳性检出率(47.5%)、ACAb阳性检出率(40.0%)、AoAb阳性检出率(4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2.5%、5.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IgG阳性率(52.5%)、IgM阳性率(3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子抗体(AsAb)属于反复自然流产的主要病因之一,若检测AsAb缺乏合理性或科学性,不利于临床医师快速明确病因和制定后期治疗方案,故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法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曾广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胰岛素经鼻内给药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作用

    胰岛素不仅可以调节体内外周和脑内能量代谢,而且是一种可调节外周和脑血流量的血管活性激素,已证明脑内胰岛素可以调节神经传递、学习和记忆,并且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将胰岛素经鼻内给药作为一种无创方式有可能成为治疗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治疗选择,因此,胰岛素经鼻内给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中胰岛素水平对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季艳秋;陶利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气管切开术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术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n=34)与观察组(n=34),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住院时间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通气时间则明显短于常规组,且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常规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治疗,能进一步减少患者通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唐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注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持续静脉注射对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5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3).对照组:给予患者舒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生理盐水.实验组:给予患者舒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镇痛、呛咳以及躁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镇静、镇痛、呛咳以及躁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持续静脉注射,对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作者:孙学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诊断及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将乳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进而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以确保患者经过治疗后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结果: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经过诊断和治疗后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明显优于诊断和治疗开展之前(P<0.05).结论:诊断人员完成了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工作之后,还需要将有效的治疗措施运用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于文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晚期胃癌姑息性化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经姑息性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通化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98例晚期胃癌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接受姑息性化疗治疗,观察组联合姑息性切除术和化疗共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观察预后情况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临床症状缓解率、1年内生存率、2年内生存率均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更高(P<0.05).结论:晚期胃癌采用姑息性化疗治疗效果较姑息性切除术来说更为理想,能够有效延缓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绿豆黄酮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酒精性肝损伤是临床常见肝功能损害类型,临床尚缺乏疗效满意的药物.绿豆黄酮是绿豆中的活性成分之一,药理实验证明绿豆黄酮能显著抑制肝损伤的形成及发展,酒精性肝损伤患者可明显获益.此外,绿豆黄酮还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能在预防和治疗癌症、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辐射、抗炎、改善骨质疏松等方面有一定作用.文章对绿豆黄酮的结构、生理功能、功效以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作者:谢姗;杜婷;韩雪;张朝阳;胡东彦;陈蓉;蒋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旨在有效预防与控制心绞痛反复发作,提升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选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8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依照入院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19)应用传统常规治疗,研究组(n=19)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性、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安全性.结果: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有效性得到明显提升(P<0.05),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可进一步提升预期治疗成效,大限度上减少心绞痛的反复发作现象,是一种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的治疗策略.

    作者:袁伟娜;李允均;曹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产前诊断中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术的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在产前诊断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术护理对策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应用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术的孕妇,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心境状态、护理满意程度.结果:100例孕妇均穿刺成功,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100/100),且术后无感染、流产等不良现象.研究组的抑郁、焦虑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提供帮助等护理满意程度均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产前诊断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羊水穿刺术,并辅以综合护理对策配合,可在大程度上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减轻或解除孕妇产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进一步获得更多信任度及满意度.

    作者:于小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5p缺失综合征神经系统损害的分子机制、治疗现状及进展

    5p缺失综合征(5p-)是由遗传、基因突变等因素导致的机体5号染色体短臂(p)基因片段缺失,又名猫叫综合征.其临床表型的发生与缺失基因片段引起的单倍剂量不足机制有关.近年来,新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研究如蛋白质或酶替代疗法、药物伴侣治疗、基因治疗、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iRNA抑制、转录激活等为5p-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针对5p-有关的神经系统损害,基本特征、发病情况、致病机制及治疗等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白萌萌;李文;张红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