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平;王正国;刘宝松;朱佩芳
为了合理筛选抗生素,避免滥用,我们建立了药敏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1材料和方法系统的建立和运行:486计算机,Windows 3.2平台,C语言.该系统设有患者姓名、科室、所患疾病、标本性质、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等项目.可设定密码,对数据即时查询、修改和筛选,用图表和文本输出结果.本系统可以对任何一种细菌进行耐药性追踪及耐药率分析.
作者:顾长国;陈蕾;王文祖;子建文;谢晓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揭示MUC1基因在人正常腺上皮中的表达规律.方法:用BC2单克隆抗体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腺上皮组织中的MUC1核粘蛋白的表达.结果:MUC1核粘蛋白主要分布于胃粘膜的上皮层和基底部,上皮层内以核周明显,腺颈及基底部呈弥漫胞浆型;胃窦、胃底的表达无差异.十二指肠及空肠的表达类似,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弥漫胞浆,呈弱阳性,两种细胞的表达模式一致.结肠粘膜上皮层及隐窝处有弱阳性表达,胆囊上皮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的表达亦较弱.结论:MUC1核粘蛋白广泛地存在于人正常腺上皮细胞内,但具组织异质性.
作者:汪荣泉;房殿春;刘为纹;晋华源;鲁荣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1987年1月至1998年12月分娩总数10 885例,其中剖宫产2 3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226例,发生率为9.8%(226/2300).剖宫产产后出血行宫腔纱条填塞术26例,年龄大37岁,小20岁,平均年龄26.5岁.孕产次:第一胎2例,≥2胎24例;初产妇21例,经产妇5例.
作者:樊国玉;李良容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们应用自体耳廓三角区软骨或鼻中隔筛骨植入矫正鼻尖过低,鼻孔外露效果满意,本组18例,男5例,女13例,平均年龄20~38岁.18例术后效果均满意,随访半年,外鼻形态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刚玉;冯玫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寻找肠上皮细胞辐射损伤相关基因,探讨辐射致肠上皮损伤的分子发生机制.方法: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研究12 Gy γ射线辐射损伤前后小鼠小肠上皮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异同,分离并克隆差异表达基因片段,斑点杂交验证其表达特异性.结果:寻找并成功地克隆到一条辐射损伤特异表达基因片段RS2.结论:RS2所代表的基因有可能为新发现的肠上皮辐射损伤相关基因.
作者:王军平;胡川闽;粟永萍;程天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用大鼠放烧复合伤模型观察碘伏与苯妥因(PHT)局部单用与伍用的抗感染和促愈效果.方法:复制大鼠15%Ⅲ度烧伤和4 Gy60Coγ辐照复合15%Ⅲ度烧伤的损伤模型,观察不同给药方案治疗后30 d存活率、创面残留率、创面感染率、肉芽组织蛋白与羟脯氨酸含量以及血管生成等指标变化.结果:碘伏单用和与PHT伍用在两种损伤均显示显著的抗感染作用和促愈作用,创面感染率、组织菌量30 d创面残留率均低于对照组,而肉芽组织蛋白、羟脯氨酸含量及血管密度计数用药后7~24 d两种损伤模型相继高于对照组.两药伍用未见拮抗效应,而且无论是抗感染还是促愈效果均优于单用.PHT促进蛋白、羟脯氨酸的合成代谢与促血管形成作用可能是其促愈效应的生化和形态学基础.结论:碘伏与PHT局部伍用可起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良好作用.用于放烧复合伤的治疗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宋举峰;楼淑芬;余争平;程天妹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病因学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岁,发病部均位于椎间盘水平,T10~L1间的3个节段32例.结果:X线侧位片病变部位均见椎间孔处骨化影,椎体骨桥2例;病变部位以外的胸椎、腰椎或胸腰椎见广泛退行性变,形成骨桥17例.造影特征性表现主要是正位V形、U形、稀疏样改变,侧位主要为孤形压迹、V形改变.CT扫描骨化形态由轻而重分为4型:棘状型2例、结节型9例、板块型5例、隆突型14例.CT另有椎体后缘软骨结节16例,椎间盘疝4例,OPLL3例,前纵韧带骨化20例.结论: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影像学的特殊表现可以推断其发病与脊柱继发退变有关,是从关节突内缘起始、沿黄韧带腹面生长的.
作者:王自立;金卫东;丁惠强;施建党;李维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主要是对症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用透析疗法和肾移植疗法因设备、技术、经济等条件要求较高而受到限制.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内服中药和中药灌肠治疗2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范春花;谢朝良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部局部冲击伤后大鼠神经行为功能改变,及肺冲击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致伤前,动物均在一计算机控制的双向穿梭箱内连续训练6 d,每天连续训练20次,以获得主动回避反射(AAR).在后2 d的训练中,AAR≥80%的大鼠被选用于冲击伤实验.采用BST-Ⅲ生物激波管致大鼠单纯肺冲击伤.脑组织内NO-2/NO-3、cGMP含量分别采用比色测定试剂盒和酶免疫测定试剂盒进行测定.结果:①肺冲击伤后,大鼠AAR和ER明显下降,主动回避反应潜伏期(AARL)明显延长.②肺冲击伤后3、24 h和5 d,海马和脑干组织内NO-2/NO-3、cGMP含量明显升高.③海马和脑干组织内NO-2/NO-3水平变化分别与肺冲击伤伤情、AAR、ER和AARL值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单纯肺冲击伤可引起远隔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海马和脑干组织内NO释放增多有关.
作者:蒋建新;Ibolja Cernak;王正国;廖维宏;徐红;刘大维;石林;李晓炎;王克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观察胎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脑内移植后,是否与宿主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发生神经整合.方法: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脑内移植术后3个月多巴胺能移植物与宿主脑组织衔区的超微结构.结果:证明突触终末之间突触形成增多.结论:移植后宿主神经功能有改善,结合电镜观察含小颗粒囊泡终末支形成突触增多,可能部分移植细胞与宿主产生了整合、重建了神经环路.
作者:杨辉;蔡文琴;张可成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急性胆管炎时大鼠肝组织ICAM-1与循环PMN表面CD11b、CD18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斑点杂交技术观察胆道感染时ICAM-1 mRNA在肝组织的定位及转录表达强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MN表达CD11b及CD18的阳性率.结果:ICAM-1 mRNA原位杂交显示胆道感染3 h后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和肝小叶中央静脉内皮细胞阳性反应增强,12 h阳性反应强.斑点杂交显示胆道感染后3 h肝组织ICAM-1 mRNA含量开始增高,12 h达高峰.循环PMN表达CD11b和CD18的阳性率3 h以后明显增高.结论:胆道感染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等表面ICAM-1与循环PMN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显著增强.
作者:黄显凯;韩本立;朱锡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emulsfication缩写Phaco)手术中硬核的处理是一个难题.除了选用功能不断更新的先进乳化仪和采用各种新手术方法外,笔者认为在整个乳化过程中进行合适的真空调节也可以使硬核白内障的乳化过程变得安全和容易一些.
作者:郑汉;刘勇;石宏;金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肝外组织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例丙型肝炎患者肾、心、胰和肠等肝外组织内HCV抗原,并与肝组织内抗原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9例患者肝组织和其中6例(66.7%)的4种肝外组织检出了HCV抗原.抗原定位于组织细胞浆内.肝外组织中抗原表达阳性细胞种类多,但未见明显病变.肝组织中仅肝细胞内抗原表达阳性,病变严重.结论:肝外组织存在HCV感染.与肝组织比较,肝外组织感染可能属一种伴随状态,肝脏是感染的中心器官.肝外组织被感染可能是丙型肝炎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严福明;郝飞;顾长海;张绪清;赵利斌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为各种原因引起的阴茎短小尤其是烧伤后瘢痕粘连或牵拉引起的阴茎短小畸形提供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耻骨联合上半部切断阴茎浅韧带,必要时部分切断深悬韧带的方法进行延长,创面用阴囊皮瓣或移植皮片覆盖.结果:42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延长长度为3.5~5 cm.结论:采用阴囊皮瓣覆盖的阴茎海绵体,外形满意,且血运丰富,感觉好,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世荣;王珍祥;樊东力;毋巨龙;张玄;杨东运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报道一种更为灵敏的细胞特异性基因转录水平分析方法.方法:用灵敏度、重复性和线性试验对该法进行评价.结果:本法可以对5×105的细胞进行检测;5×106的细胞受试,杂交信号强度CV值为0.11;在5×105~1×107细胞范围内,杂交信号强度与细胞数的线性关系较好.结论:该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和线性满意,可用于细胞核内新生成mRNA的分析.
作者:吴丽娟;黎燕;沈倍奋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近,我院肝胆外科中心成功地完成了2例临床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例1,男性,36岁.诊断:①肝细胞癌,右肝前叶、左肝内叶,巨块型,伴门静脉左、右支癌栓;②肝炎后肝硬变.经肝动脉化疗后10天,于5月7日在全麻下行原位肝移植术.手术历时12小时40分,经过顺利.术后无外科并发症发生.术后联合应用环孢霉素A、霉酚酸酯(骁悉)、甲基强的松龙三联抗排异反应,术后2周时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控制.术后40天出院时,肝酶谱及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水平正常,已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西南医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激光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X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伤后6 h、1、3、7 d视网膜各层可见散在分布的TUNEL阳性凋亡细胞,尤以外核层多见.伤后14 d,凋亡细胞数减少,同时外核层厚度降低.伤后眼内给予bFGF,可减少伤后3 d视网膜神经元的细胞凋亡.结论:激光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的细胞凋亡是造成光感受器细胞丢失的原因之一.bFGF可抑制视网膜神经元的细胞凋亡而维持光感受器细胞的生存,表明bFGF对激光视网膜损伤具有有效的治疗作用.
作者:何春燕;许立军;王一;钱焕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军医本科生各年级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进行团体测试.结果:二、三年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以三年级为甚,主要表现在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偏执,且心理问题的发生与个性有一定关系.结论:对军医本科生二、三年级学生应加强心理辅导,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李敏;贺玉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53、APC及K-ras基因突变在不同类型肠化生癌变中的作用.方法:用PCR-SSCP及PCR-RFLP技术检测了47例肠化生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及APC基因15-6外显子、K-ras基因第12位点突变.结果:47例肠化生组织中p53突变14例,占29.8%,APC及K-ras基因突变各3例,分别占6.8%.肠化生中Ⅰ、Ⅱ型肠化33例,Ⅲ型肠化14例(其中3例与Ⅱ型肠化并存),Ⅲ型肠化中p53突变率为57.1%(8/14),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18.2%,6/33,P<0.05),而APC, K-ras基因在Ⅲ型肠化中的突变率(均为14.3%)虽也高于Ⅰ、Ⅱ型肠化(均为3.0%),但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意义(P>0.05).1例Ⅲ型肠化同时检出p53及K-ras突变.结论:不同类型肠化生其分子改变机制有所不同,p53基因与Ⅲ型肠化生的发生及癌变可能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
作者:王东旭;房殿春;刘为纹;罗元辉;鲁荣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所致先心病儿童血小板激活及抑肽酶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非紫绀性心脏病儿童随机分为两组,A组(n=10)使用抑肽酶,按5×105 IU/kg的剂量加入预充液中;B组(n=10)不用抑肽酶.检测血浆P-选择素、血栓素B2、肌酐、尿素氮、血小板计数及血球压积,记录输血总量、术中、术后24 h失血量.结果:体外循环期间P-选择素和血栓素B2较转流前升高,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术中、术后24 h输血量、失血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血小板计数、肌酐及尿素氮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儿童体外循环可导致血小板激活,P-选择素释放增加,血栓素B2升高,血小板减少,抑肽酶可减轻血小板激活,抑制释放反应,保护血小板功能,减少术中、术后输血量和失血量.
作者:昌其;肖颖彬;刘梅;彭莉;胡卫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