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探究医患对立的原因,有利于医生、患者的和谐,避免医学遭受损失.医患矛盾是社会矛盾的一个侧面,反映公共品需求不断增长和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通过对中西方人文思想对比,探究造成医患矛盾激化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根源.遵循公益性原则,建立公共、公平的医疗环境,是缓解医患对峙,达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作者:柳小英;杜秦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乙肝产妇的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用自行设计的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98例产妇进行焦虑及焦虑水平的调查.结果:乙肝产妇SAS得分为(43.63±4.13),焦虑症状发生率为89.8%,与缺乏乙肝及母婴传播的相关知识以及家庭、社会支持情况等因素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产妇的焦虑情绪,分析焦虑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以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促进产妇身心的康复.
作者:宣婉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生物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的,笔者从价值、智商、权利、义务等角度将多数动物实验与不符合伦理的人体实验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后认为其同样不能得到伦理学的辩护,而社会对此截然不同的态度是由于对其应用了不同的伦理学理论.后建议我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以保障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作者:马永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是保证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高度专业化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专家们重要的角色应该是整体工作的谋划者,保证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其次是参与到具体的心理工作中,扮演心理知识传授者、咨询工作督导者、心理危机干预者、疑难杂症甄别者和教育师资培训者.
作者:陈庆健;唐闻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医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医学院校的青睐.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KAP医学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有利于医学生培养的形式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综合要求.
作者:于兆锋;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肝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其围术期处理复杂,极易出现医患矛盾冲突.文章分析了其主要原因与现有医疗体制及保障制度不健全、医德医风、医院管理、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及交流及其他特殊因素有关.并结合文献及本中心经验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医院管理及医德医风建设,注重医惠沟通等途径可减少医患矛盾的出现,从而建立和谐融洽的医疗环境.
作者:吕毅;展翰翔;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疗改革政策伦理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和医疗改革过程中相关伦理道德构建上的缺失,是导致我国医疗领域诸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伦理学角度对医疗公平问题、医疗诚信问题、医疗消费和医疗机构经营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并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高丽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结合在临床病理科长期工作的具体实践经历,对当前病理会诊现象增多的原因、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作者:赵龙坡;杨连君;陈玮;马培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分析了影响医生诊治活动决策的四种关系:医生与医院、医生与病人、医生与保险公司、医生与供货商及药商的关系,目的是寻求对医生执业行为、职业伦理道德行为进行培养教育的合理方式以及有效的管理途径,以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李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易性病是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变性手术是易性病的重要治疗方法.易性病患者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深受心理障碍性疾病困扰,受到社会的嘲笑、鄙视、指责和谩骂,应得到社会的宽容、同情、理解和帮助.作者试从社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易性病人的人文关怀进行探讨.
作者:刘旺华;贺达仁;肖献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护理服务工作的不断改革深化,社会对护理服务水平的主观要求也不断提高.创新管理作为护理工作的灵魂,越来越受到医院和社会的重视.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长期抓创新性建设,使护理朝着星级化、品牌化、科研型迈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梁时荣;周康宁;周琰;谢多双;鲁光玉;詹金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疗知情同意书属于医疗法律文书范畴,结合医院医务处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对此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指出医疗知情同意书的规范化管理包括书写格式、内容以及实施要求等.
作者:孙宏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分析了医疗机构出租、承包、合作科室现象的成因,指出政府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到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机构逐利行为等是导致此现象的直接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作者:张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当前我国医疗执业环境不断恶化.本文从我国医务人员执业环境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如何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加大财政保障机制,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构建宽松的监管、舆论环境,尊重医务人员和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等几个方面来营造和谐医疗执业环境,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刘激扬;田勇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从人类双重进化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医学遗传伦理学问题的类别及起源,提出了任何伦理问题都可以从人类的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之间的冲突找到其发生根源的观点.在充分论证了医学遗传伦理问题的发生与人类进化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医学遗传伦理学问题的对应策略.
作者:程焉平;程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分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特质,指出应把社区卫生服务定位在构建和谐医民关系上的观点,并就如何构建和谐医民关系提出几点对策.
作者:林玉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我国现行医疗保健制度中存在许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矛盾和问题,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进行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从医疗保健制度改革要以社会公正为目标、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公正原则,以及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和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三个方面来讨论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公正性问题.
作者:肖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日本临床知情同意书的内容与我国的大致相同.而实际操作却有不少异于我国之处.日本临床的知情同意彰显了医院的医疗权威的同时,在赢得患者信赖方面下足了工夫,使弱势群体的患方在病痛中还要承担风险的知情同意,变成了有强势群体的医疗方加入并引导患方共同努力规避风险完成医疗的良性工作过程.而伦理委员会的工作贯穿了这一过程的始终.细节决定成败,在医患关系空前紧张的我国医疗现场,日本同行的做法或许有可借鉴之处.
作者:王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社会转型带来的医德人格扭曲、医疗行政监管缺位和医疗行为中的诸多法律盲区等是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主因.医疗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在医疗领域的扭曲体现,产生了医院管理伦理失范,医疗腐败更是对医院管理伦理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因此,反对医疗腐败,倡导文明行医,需要正本清源,从医院管理道德建设的源头抓起,注重医院管理道德人格的完整性;需要对医疗市场经济中的医院管理伦理建设进行方法论的思考,真正做到既要面对市场,又要超越市场.强化新伦理观教育实现医德建设的与时俱进、创新医疗行政管理制度是矫治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对策.为病人大利益着想是医护专业根本的道德规范与责任,也是医患关系的伦理基石.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