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仕源;徐小松;张克勤
目的 探讨二次肾脏手术经后腹膜途径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5月至2017年3月8例有同侧腰部开放或后腹腔镜手术史的行二次后腹腔镜肾脏手术的患者,其中,1例为结核肾切除,4例为肾萎缩无功能肾切除;1例为萎缩性脓肾切除,1例为肾囊肿复发行肾囊肿去顶减压,1例为肾部分切除肿瘤复发行肾癌根治性切除.两次手术间隔0.25~9.00年,中位数2.25年.结果 手术时间35~260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量20~420mL,平均136.88mL;术后住院5~14 d,平均7d,术中中转开放肾切除1例.平均随访15个月(3~72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手术相关并发症,肾囊肿及肿瘤无复发.结论 在合适的病例选择和熟练的后腹腔镜技术前提下,二次后腹腔镜肾脏手术仍然是安全及有效的.
作者:张桃桃;李云飞;张少峰;甘伟;张正龙;季辉华;陈胜;王天宝;刘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多尿期进行大量补液对肾移植受体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是否有利.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进行肾脏移植手术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成年受体40例:高剂量补液组(24例)和低剂量补液组(16例).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d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并对肾功能指标与总尿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3d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胱抑素C、尿素氮、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及其变化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术后3d内的变化率与总尿量无相关性(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d内的电解质水平及血浆渗透压均无明显生理异常及组间差异(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多尿期大量补液对肾功能恢复无明显有利影响,通过大量补液以增加尿量也并不能加快肾功能恢复.
作者:罗仕源;徐小松;张克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联合灯盏花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406例HIE患儿,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3例.对照组采用GM1治疗,观察组采用GM1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指标、细胞因子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发育指数(MDI)评分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吸吮能力恢复时间及肌张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前、中动脉中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caspase-3、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联合灯盏花素可有效改善HIE患儿的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
作者:拉热;吴巧艳;张国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首先由Castleman 于1954年报道,可累及全身各部位淋巴结.根据肿大淋巴结分布和受累器官不同可将CD分为单中心型(un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UCD)与多中心型(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MCD),病理分型可分为透明血管型(hyaline vascular type,HV)、浆细胞型(plasma cell type,PC)和混合型(mixed type,MIX).其中HV-CD常见于纵隔内的孤立性肿块,其次好发于腹部、颈部和腋下,也可累及淋巴结外器官,如胃、肺、肌肉和胰腺等,发生于唇部者极为罕见,易被误诊为炎症、恶性淋巴瘤等.现对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发生于上唇部的1例HV-CD患者报道如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邹海啸;杨海丽;邹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讨论不同肥胖亚型内脏脂肪指数(VAI)与血清sCD16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获取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等信息,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丙氨酸转氨酶(ALT)、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尿酸(UA)等指标.将研究对象分为:体质量正常代谢正常(MHNW)组、代谢正常性肥胖(MHO)组、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MONW)组、代谢异常性肥胖(MAO)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sCD163、TNF-α及CRP的浓度.结果 MONW、MHO、MAO组VAI高于MHNW组(P<0.05).MONW、MHO、MAO组血清sCD163、TNF-α、CRP水平均高于MHNW组(P<0.05).血清sCD163与VAI、UA、NAFLD、DBP、PBG、ALT呈正相关(P<0.05);血清TNF-α与VAI、UA、NAFLD、DBP、FBG呈正相关(P<0.05);血清CRP与VAI、UA、NAFLD、DBP、PBG、ALT呈正相关(P<0.05).结论 MONW、MHO、MAO3组人群中VAI与血清sCD163、TNF-α、CRP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张培培;王晓丽;唐潇潇;孙侃;常向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铁调素基因(ham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中国高原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高原人群的hamp基因SNP,选取197例藏族和190例汉族高原人群(西藏)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4个人群[欧洲人群、非洲人群、日本人群及平原人群(北京)和千人基因组计划公布的5个人群(东亚、欧洲、非洲、美国和南亚)]的SNP分型数据,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 在本研究中发现高原人群(西藏)存在8个SNP位点,均位于hamp基因内含子区,与平原人群(北京)在8个位点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人群相比,在rs8101606位点上与欧洲人群和非洲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rs7251432上与日本人群和非洲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rs2293689位点上与欧洲人群和日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rs55863037A/G等位基因频率上仅与欧洲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原人群(西藏)中存在hamp基因多态性,与其他种族人群比较有明显差异.
作者:张勇群;雷鸣;施静;邓昭敏;何华;邬云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冲洗消毒技术在口腔感染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63颗新鲜拔除的人单根管离体牙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模型,分为3组,每组20颗,分别为超声冲洗组、常规冲洗组及生理盐水冲洗组,通过细菌培养法比较各组的杀菌情况.选取6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用与离体实验相同的3种方法处理根管后行根管充填,对术后各组短期及长期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离体实验显示,根管预备前各组样本茵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预备后,各组菌落计数及差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充填后第1天,C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E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5天各组EIEA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治疗半年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超声冲洗消毒技术能有效杀灭感染根管内的细菌,同时可减轻患者根管治疗急症期反应,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陈帆;朱凤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评价岩白菜素对肝癌HepG2细胞和大鼠肝癌模型的抑制作用.方法 使用一定浓度梯度的岩白菜素(0、0.1、0.2、0.4、0.6、0.8 mmol/L)与肝癌HepG2细胞共孵育,评价岩白菜素对HepG2细胞增殖、平板克隆、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利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连续喂饲的方法构建大鼠肝癌模型,在离建模成功的2周开始,实验组予以10 mg/kg岩白菜素连续灌胃2周,对照组只喂饲等量岩白菜素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观察岩白菜素对大鼠肝癌大小、大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 岩白菜素能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P=0.029 9)、克隆形成(P<0.01)、迁移和侵袭能力(P=0.009 8和P=0.006 9),并呈剂量依赖性.岩白菜素亦能抑制大鼠肝癌的生长,使肝癌体积减少(P<0.01),大鼠存活时间延长(P<0.05).结论 岩白菜素对肝癌有抑制作用.
作者:陈业文;张灏;甘亚平;张伟;吴吉;谌启敏;张静;王娱;刘复兴;宁志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性小体对冠心痛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健康对照组30例及冠心痛组60例,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β、IL-18、TGF-β水平.结果 ASC mRNA、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及血浆IL-1β、IL-18、TGF-β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NLRP3 mRNA和caspase-1 mRNA均与IL-18呈正相关(r=0.327、0.274,P=0.011、0.031),ASC与年龄、IL-1β、IL-18呈正相关(r=0.370、0.467、0.403,P=0.024、0.009、0.027);caspase-1与吸烟、IL-18呈正相关(r=0.613、0.414,P<0.01,P=0.023),IL-1p与TGF-p呈负相关(r=-0.287,P=0.026).结论 以NLRP3炎性小体为中心的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信号通路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该通路并未促进冠心痛患者抗炎因子TGF-β的表达.
作者:胡龙江;周音频;曹运兰;吕湛;蓝运竞;宁琳;向立权;肖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疾病分布情况、工作情况,提出改善其健康状况的合理建议与对策.方法 通过问卷对上海8家医院1 6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患肌肉骨骼疾病比例较其他疾病更高.不同年龄段医务人员自评患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贫血等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自评患颈椎病、腰肌劳损、上感、腰椎间盘突出症、脂肪肝、高血脂、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周均工作时长的医务人员自评患颈椎病、上感、神经衰弱等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与年龄、工作年限呈正相关(P<0.05),与周均工作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应依托信息平台建立医务人员健康管理体系,加强工作防护,提高医务人员健康水平,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陈佳雯;汪慧;董菡珺;王燕;陈蕊;王争;袁蕙芸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重返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危险因素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EICU 1 57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重返EICU患者的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患者的重返原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返E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重返EICU的多发伤患者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4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重返EICU,病死率高于非重返患者(20.8%vs.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EICU住院时间及气管切开是多发伤患者重返EICU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重返EICU患者的ICU生存时间显著低于未再入患者,COX回归分析发现首次入EICU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重返E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首次EICU住院时间及气管切开是严重多发伤患者重返EICU的独立危险因素,A-PACHEⅡ评分及MODS对重返EICU的多发伤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
作者:董裕康;梁显泉;吴光洁;张万松;杨秀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肺癌患者铂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及化疗前后患者心理状况变化.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2016年5-11月在该院首次行铂类化疗的肺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化疗期间患者急性、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评估患者化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及心理痛苦水平,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化疗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心理痛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13、0.001).化疗期间79例(42.7%)患者发生急性恶心呕吐,消化道症状评分(8.06±7.76)分;114例(61.6%)发生延迟性恶心呕吐,消化道症状评分(10.24±7.0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对化疗所致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有影响(β=-13.043、-7.199,P<0.01).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需进一步加强对铂类高致吐风险化疗的关注,尤其需要针对女性化疗患者制定专业化的止吐及心理干预方案,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牟倩倩;刘珊珊;汪秀云;李俊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明确行为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采取实验性研究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心血管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另外给予行为干预.在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采用双平面辛普森法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比较患者的左心室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5周后的SV值及EF值均高于护理前(P<0.05),生活质量得分低于护理前(P<0.05);试验组SV值及E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鄢晓丽;龙梦云;罗仕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索ISEcp1转座单元的类型及其转座机制.方法 采用BLAST比对分析GenBank库中ISEcp1及其下游blaCTX-M所处的基因环境.通过ResFinder预测耐药基因,BLASTN/BLASTP等对ORF和假基因进行核实与信息完善,并利用ISfinder对移动元件进行精细注释,后运用Inkscape 0.48.1绘图.结果 blaCTX-M常位于移动元件ISEcp1下游,二者可形成完整的转座单元,该转座单元主要可分为6类,即:I SEcp1-blaCTX-M-△orf477转座单元、ISEc1-blaCTX-M-IS90 3-△iroN转座单元、ISEcp 1-blaCTX-M转座单元、ISEcp1-blaCTX-M-or f3转座单元、ISEcp1-blaCTX-M-orfX转座单元和ISEcp 1-bla CTX-M-△IS26-o rf 222转座单元.ISEcp1中的P1为强启动子,调控下游blaCTX-M的表达.结论 ISEcp1可通过捕获不同的基因形成相应的转座单元,这些转座单元在blaCTX-M的传播和表达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东;张倩;王倩薇;毛英格;王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与血清糖链抗原(CA15-3)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80例乳腺病患者依据检测结果分为乳腺癌组(78例)和乳腺良性肿瘤组(102例),将该院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妇女设为对照组;3组均进行UE检测,血清CEA与CA15-3水平检测;对比分析UE成像效果及UE、血清CEA、血清CA153 3种方法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UE检测乳腺癌特异度与敏感度高于常规超声,乳腺癌病灶超声弹性评分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病灶(P<0.05);乳腺癌组CEA与CA15-3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与对照组(P<0.05);3种方法联合检测乳腺癌准确性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UE联合检测CEA与CA15-3能够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性.
作者:冯岚;景香香;陶阳;邢秀红;袁汝亮;方丽妮;郑福雄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20例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CAPA)的影像特征、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6年7月20例不明原因左心室扩大或二尖瓣返流患者,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发现ACAPA,术前评价心胸比率,术后借助胸片及彩色多普勒随访并分析其影像特征及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心影Ⅲ级10例,Ⅱ级8例,Ⅰ级2例,其中40%合并二尖瓣损害.MSCTA发现左主干起源异常18例,回旋支1例;右冠状动脉1例,冠状动脉迂曲、增粗14例,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4例合并细小的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7例行冠状动脉移植术,3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心影Ⅲ级4例,Ⅱ级5例,I级11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95,P=0.009),术后心影改善率达65%.结论 疑似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患者MSCTA检查可以确诊,心影大小变化及二尖瓣功能改善情况可作为判断手术疗效可靠指标.
作者:熊青峰;阎超群;蔡仁慧;周娣;付晓荣;陈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大黄牡丹皮汤加味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疗效及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头孢西丁静脉滴注,口服多西环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大黄牡丹皮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湿热瘀结证症状评分、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Th1和Th2细胞水平及临床疗效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湿热瘀结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3+、CD4+、CD4+/CD8+、Th1、Th1/Th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Th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中IL-2、IL-4、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大黄牡丹皮汤加味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疗效明显,可能通过改善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熊晓莉;王巧英;曾晓霞;李兆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启动子区C-1562T的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3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MMP-9启动子区的1562C/T的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基因测序,检测MMP-9 C-1562T的基因型,并将病例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O)和其他原因型(SOE).结果 MMP-9启动子区的1562C/T各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脑梗死进行亚型分组发现,MMP-9启动子区的1562C/T各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亚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传统危险因素后,MMP-9启动子区的1562C/T基因多态性并不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结论 MMP-9启动子C-1562T的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艾帆;张玉超;李永芳;马西文;曹心慧;贺颖;郑红;许予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中的稳定性及辅助用药管理.方法 配制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配伍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检查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溶液的颜色、澄清度、pH、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配伍溶液中的药物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峰形良好,保留时间为5.6 min.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在5.62~500.00 μg/mL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5.62μg/mL,检测限为2.81 μg/mL.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6%,该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良好.低、中、高浓度各样品在室温下放置0、1、2、4、6、12 h和1、2、3、4、5、6d稳定,回收率分别为(101.3±0.89)%、(98.6±1.06)%、(99.2±0.91)%.0、1、2、4、6、12、24 h后,配伍溶液Ⅰ~Ⅴ均为无色澄清液体、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溶液Ⅲ~Ⅴ的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的规定,Ⅰ、Ⅱ≥10 μm不溶性微粒数量超出药典的规定.配伍溶液Ⅰ~Ⅴ中的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相对百分含量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使用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只能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溶媒.
作者:王静;王钦;高捷;徐新;殷晓芹;陈伯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1082G/A、-819T/C和-592A/C的遗传变异性与中国北方人群糖尿病肾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6月到2015年12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患者22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常规健康检查的健康人350名作为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IL-10-1082G/A、-819T/C和-592A/C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IL-10-1082G/A中GG、GA和AA的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729,P=0.02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0-1082G/A的AA基因型相比于野生型基因显著增加了糖尿病肾病的易感性(OR=2.147,95%CI=1.225~3.762).此外,与G等位基因相比,A等位基因增加了罹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OR=1.404,95%CI=1.095~1.800).IL-10-819T/C和-592A/C基因多态性未增加罹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结论 IL-10-1082G/A的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马东红;刘云;石岩;许清玉;郭明好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