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论科学规划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

王德国;王立榕

关键词:科学设计, 医学伦理学, 教学内容, 基本原则
摘要:医学伦理学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有其独有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设计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其教学效果、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更好地实现医学伦理学教学目的 的重要环节.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功利主义科学观的伦理审视

    功利主义科学观明确了科学知识与人类福祉的价值相关性,但由于工具理性的强权,造成了科学发达与社会危机的逻辑悖论;现代科学价值观既要肯定功利主义的价值合理性,又要克服和超越功利主义对价值关怀的背离,实现科学功利性的社会价值和非功利性的精神气质的统一.

    作者:朱培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伦理思考

    实现包括基本卫生服务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明确基本卫生服务及均等化的涵义、界定基本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是研究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兰迎春;王敏;王德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院的伦理建设和发展——从新药研究到医疗的伦理管理

    医院中的伦理委员会是以保护受试者和患者的权益为基本宗旨,为提高医学研究和治疗的水平提供医学伦理的评价和论证.如何对当今的伦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和推动伦理委员会的发展,通过近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制定和完善伦理制度、建立明确伦理基准、实施伦理专业和过程管理和组织伦理培训等措施.

    作者:陈佩;王育;陆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供精志愿者招募途径、态度及心理状况调查

    为了给浙江省人类精子库的招募工作提供依据,解决精源短缺问题,对浙江省人类精子库2008年5月至2008年7月的222名供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显示:供精者招募渠道仅三种:85.52%通过网络获知招募信息;99.10%存在不同程度的顾虑;67.87%想通过捐精检验自己的生育能力;50.23%认为销毁不合格精液需事先告知;42.08%希望获知自己的精子所产生的子代的相关信息.故急需拓宽招募信息宣传渠道;根据影响因素做好宣传,消除顾虑;对供精者的知情权进行具体化.

    作者:熊勉;施卫星;张欣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肾移植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肾移植病人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水平的调查,探讨社会支持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作用.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以随机抽样法对接受肾移植后3个月以上来门诊复查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显示肾移植病人的社会支持较高,但年轻女性肾移植病人有获得低水平社会支持的危险.肾移植病人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领域低于常模,而在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与常模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其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P <0.01).由此看来肾移植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支持的程度,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重视生物因素的影响,更要特别重视其社会属性,尽可能调动社会支持系统从各个方面对病人起作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春琴;王妮;刘育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认识论视野中的当代医学主客体关系

    医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当代医学正在发生重大的模式转换,从认识关系审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体必须完整地把握作为客体的人的本质,必须在疾病和健康的对立统一中理解人的存在状态,必须建构科学的认识结构、培育良好的精神素质;从实践关系看,主体必须把尊重生命规律与合理发挥医学能动性结合起来,必须以系统整体的视界、多重性的角色从事医疗实践,必须超越生物医学的技术理性;从价值关系看,主体必须在吸取医学史上主客价值关系演进成果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构建新的主客体价值模式.

    作者:王健;张晨;徐青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培养护理人员沟通意识的思考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沟通、善于沟通、有效沟通的意识,将护理人员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根据护士长和护理人员的不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通过沟通意识培养,护理人员基本上可以比较自如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

    作者:毕俊英;孙瑞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论DNA的所有权

    分析了作为学术财产的DNA的特征和作为个人财产的DNA的特征,以及可能的理解和处理准则或标准.同意这样的观点:若作为学术财产,应该制定良好的信息共享政策以改善无条件可及的共享;若作为个人财产,应该对所捐赠的含有DNA信息的组织予以征税的方式调整目前存在的双重标准的问题,并针对个人对这类个人财产缺乏控制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作者:刘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现代医学技术伦理问题调查与研究

    针对现代医学技术伦理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医院医学研究人员和医生、医学科技与患者、家属对传统医学伦理与现代高科技医学伦理问题的调查,分析当前医学技术伦理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诠释现代医学发展产生的生命伦理难题,为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进行全新的价值定向和伦理选择.#

    作者:潘华峰;任金玲;朱静;冯毅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与当代伦理的冲突与思考

    以优生、计划生育和人类生殖辅助工程为例,探讨了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与当代伦理的冲突与思考.区别生命质量与健康的概念,并提倡现代医学应以追求高生命质量为行为准则.后提出,我们应在整个公共伦理安定完整的前提下,追求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而生物技术应该是无限地发展,有限地合乎伦理地利用.

    作者:杨慧慈;孟宪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学整合:推进医疗公正的新探索

    现代医学在应对慢性病的几十年的历程中,遇到了两个难以克服的困难:绩效不高;费用增长过快,医疗公正受阻.推进医学整合,特别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整合,是克服当前保健服务面临诸多困难的途径与方法.

    作者:杜治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清代名医的医德(二)

    用生动事例介绍清代名医的医德,以供后人效法和学习.

    作者:孙溥泉;李恩昌;孙健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文思考

    对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维护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对策性的思考.

    作者:罗京滨;黄伟伟;黄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的继续教育

    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失落是普遍现象,这主要源于中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缺乏.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和人文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加强医务人员的人文教育和培养势在必行.

    作者:徐宛玲;王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国内外对医学专业人才医德培养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医学专业人才医德培养的比较,提出强化医学人才医德培养的重要性.针对我国目前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改进我国医学人才医德教育的途径.

    作者:王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战斗应激反应伦理问题探析

    现代战争中,与战斗应激反应相关的伦理问题突出表现在战斗应激反应者角色定位的道德困惑、PIE救治模式的道德争议、违纪型战斗应激反应的道德缺陷三个方面;军医和战场指挥员在处置这些伦理问题时应坚持科学性、允许性和公益性三项重要的原则.

    作者:常运立;杨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于场域观的医学研究生德育建设

    医学研究生的德育建设对培养高级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借助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提出通过加强自我教育、重视临床实践、抓好学术载体养成道德惯习,利用导师、社会、学习、家庭和同伴群体的力量积累德育资本,以此增强德育场域的势力.

    作者:申丽娟;王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及个性研究

    目的 了解医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和个性特点.方法 依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问卷包括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结果 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49%;成瘾者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非成瘾者,而惩罚严厉、拒绝否定得分高于非成瘾者;网络成瘾者的个性特点中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低于非网络成瘾者;而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高于非网络成瘾者;成瘾者父母教养方式对其个性有一定影响.结论 医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父母对他们缺乏温暖理解,管教严厉,拒绝否定;他们具有不良的个性特征;他们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其个性发展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作者:贺满云;杨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析问诊的语言技巧与伦理要求

    问诊语言作为观察和描述疾病状况的信息载体和桥梁,使问诊中的医患沟通与获得疾病信息成为可能.具有医学谈话性质的程序性问诊、聆听与回应问诊、差异性问诊、过渡性问诊和涉密问诊等语言,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判断.坚持礼貌性、解释性、安慰性、鼓励性和保护性问诊用语,是基本的临床医疗伦理要求.

    作者:李聪;迟西琴;幸雅冰;张龙;况成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探析

    总结了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分析了该模式的特点,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作者:贾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