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常清;王海平
实现包括基本卫生服务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明确基本卫生服务及均等化的涵义、界定基本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是研究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兰迎春;王敏;王德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分析了该模式的特点,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作者:贾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分析了作为学术财产的DNA的特征和作为个人财产的DNA的特征,以及可能的理解和处理准则或标准.同意这样的观点:若作为学术财产,应该制定良好的信息共享政策以改善无条件可及的共享;若作为个人财产,应该对所捐赠的含有DNA信息的组织予以征税的方式调整目前存在的双重标准的问题,并针对个人对这类个人财产缺乏控制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作者:刘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从限制使用医疗技术期待规范管理,限制使用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的伦理规范缺失和限制使用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的伦理规约三个方面,对限制使用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的伦理学问题进行探讨,为限制使用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管理提供伦理支持.
作者:王双苗;黄钢;赵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和谐医院建设中,发挥经济伦理因素的作用,既是和谐医院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医学实践的内在要求和现代医院管理一贯的目标和手段.在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医院,应该立足医院内涵建设、培养一流的医护队伍、建立透明的收费体系、营造优雅的医疗环境等方面,加强医患双向沟通争取社会舆论支持,重建互信的医患关系.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强化医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高职护理学生6个班36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两组在强化医德教育后,学生该专业课的在校学习成绩、内科实习结束的成绩及患者评价的成绩.结果 对照组在校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与实验组经检验,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内科实习结束的成绩及患者的总体评价成绩,与实验组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从能否关心体贴病人等五个方面对实习学生分项评分,与医德有关的前三项两组存在差异.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强化医德教育,不仅提高了医学生在校的<内科护理学>理论、实践成绩,也提高了内科临床实习成绩,值得在各临床课教学中推广.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德教育有效性问题是当前医学伦理学研究面对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有效性概念界说为基点,分析医德教育有效性缺失的深层原因,并从医德教育应回归现实生活、适应心理规律和贯通临床阶段等方面探讨了医德教育有效性的实现规律.
作者:邱杰;余方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和广州医学院主办,广东省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和<人之初>杂志社协办的第二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于2008年12月5-7日在广州举行.
作者:张茜;李恩昌;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失落是普遍现象,这主要源于中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缺乏.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和人文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加强医务人员的人文教育和培养势在必行.
作者:徐宛玲;王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青少年群体是一个特殊而又非常值得关注的群体,在面临公共危机事件的情境中,他们缺乏严重的危机知识,不能正确的评估风险信息,难以保护与调适自己的心理.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应对方法主要有重新认识世界、积极调适情绪、有效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等.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方面要做好早期评定与强化治疗、危机咨询与治疗、危机评估与干预、危机干预热线电话的使用等.
作者:王道阳;涂涛;方双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由于医疗行业壁垒,使得医疗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状态.在医疗市场中,医患关系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医生的信息优势使得医院在医患博弈中占有绝对优势.这种状况使政府和社会的卫生医疗的优化愿望往往事与愿违.分析表明,要提高社会医疗效果,需要从增强社会全民医保力度、公开医疗信息制度、强化全民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着手.
作者:湛玉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从近年来医患关系特点中显现出的医务人员伦理和法律素质分析入手,指出高等医学院校是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医学伦理和法律素质培养的源头.归纳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伦理和法律素质培养特点,提出全社会具有良好的伦理和法律素质是现代高等医学院校伦理法律素质培养的理想目标.医务人员和医学生以较高的伦理和法律素质服务社会是高等医学院校伦理和法律素质培养的基本目标.
作者:周银;王国平;李宇阳;沃中东;吕旺盛;何平;孙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患之间价值判断的差异性是当代医疗实践中的一个难题.这一差异性深受医疗实践活动本质规律和时代历史文化境遇的双重影响,并在疾病、健康和生命观念、诊断治疗的方法和结果、自身的风险与收益、各自权利与义务等方面表现出来.如果这种差异不能获得有效地沟通和弥合,结果可能会在医患之间产生误解甚至纠纷.因此,以研究医疗实践中价值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医学伦理学,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医学生在价值问题上的沟通能力.
作者:刘月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院中的伦理委员会是以保护受试者和患者的权益为基本宗旨,为提高医学研究和治疗的水平提供医学伦理的评价和论证.如何对当今的伦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和推动伦理委员会的发展,通过近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制定和完善伦理制度、建立明确伦理基准、实施伦理专业和过程管理和组织伦理培训等措施.
作者:陈佩;王育;陆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传播媒介,其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对政治社会化产生了不同于其它媒介的特殊影响.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就网络在医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信息化时代医学生政治社会化实效的对策.
作者:陈素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对江西省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再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指出大部分临床护士在校期间曾接受过护理伦理教育,但在医院内接受专业伦理培训的不多;不同学历的护士对护理伦理知识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几乎所有的护士都认为在医院开展护理伦理再教育对临床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我国护理伦理再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主要为我国临床护士队伍数量不足,负荷重;医院对护士进行护理伦理再教育认识不足;护士缺乏伦理意识和需求.呼吁只有加强对临床护士实施护理伦理再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孟利敏;刘波兰;许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和个性特点.方法 依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问卷包括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结果 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49%;成瘾者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非成瘾者,而惩罚严厉、拒绝否定得分高于非成瘾者;网络成瘾者的个性特点中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低于非网络成瘾者;而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高于非网络成瘾者;成瘾者父母教养方式对其个性有一定影响.结论 医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父母对他们缺乏温暖理解,管教严厉,拒绝否定;他们具有不良的个性特征;他们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其个性发展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作者:贺满云;杨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建立结构合理的人体器官移植机构伦理委员会,是有效发挥作用的基本要求和必备条件.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委员会履行职责的需要,建议参照国际惯例,结合实际,对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的资格条件、委员会成员结构的多样性及规模与构成比例等要求进行讨论,从而提出科学规范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机构伦理委员会结构的建议.
作者:范让;施卫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现代战争中,与战斗应激反应相关的伦理问题突出表现在战斗应激反应者角色定位的道德困惑、PIE救治模式的道德争议、违纪型战斗应激反应的道德缺陷三个方面;军医和战场指挥员在处置这些伦理问题时应坚持科学性、允许性和公益性三项重要的原则.
作者:常运立;杨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针对中国医改后所面临的医疗卫生服务费用大幅上涨、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对医、保、患三方利益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三方关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当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汪潇;薛秦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