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芳琴;董淑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医学人文学科的地位日益彰显,其中医学伦理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结合实际,围绕我院医德医风建设提出了从认清新形势,正确处理新关系;明晰新方向,把握好新控点;研究新情况,着力解决新问题;明确新思路,加强引导;探索新方法,始终坚持“三个新统一”;瞄准新目标,牢固强化新意识;总结新经验,始终保持清醒等七个方面.
作者:黄党发;余文祥;刘立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培养医学生尊重病人权利意识的有效教学方法.方法 将108名2007级临床本科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55人)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包括专题知识讲座、情境教学以及临床实践),对照组(53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这108名学生进行病人权利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实践强化训练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病人权利的认知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可促进医学生对病人权利的认知.
作者:谢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一项针对全国8省份40家医院调查结果显示:有14.9%的护士称2009年发表过第一作者专业论文,有61.0%的护士称当前我国护理类期刊论文质量“一般”,有12.7%的护士认为“好”.护士群体要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课题资助部门要适度增加专项的护理科研课题,医疗机构要鼓励、支持护士参与课题研究.相关部门应重视护士论文特别是护理伦理类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恩昌;张新庆;曹作华;郭建新;金平;吕喆;和新颖;朱明放;张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工作压力和生活紧张度对高校教师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取现场集中调查的方式,对高校在职教师进行工作压力和生活紧张度的问卷调查和测量血压,采用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生活紧张度与血压之间不仅存在相关关系且为线性关系(线性回归分量P <0.005,偏离线性回归分量P>0.05).结论 高校教师血压随着工作压力和生活紧张度的增高而增高,高校医务工作人员应针对教师人群的血压特点,构建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采取综合性防治干预措施.
作者:梁志静;苏联珍;董春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儒家在考察人与动物的关系时,从天人合一的哲学出发,避免了西方哲学把人与动物视为对立两极的思维方式,从而避免了在人与动物关系问题上的诸多悖论.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先秦儒家提出对动物要杀伐以时,解决了仁爱动物前提下利用动物的方法 问题,而宋明儒家则把“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由此提出处理人与动物关系的一体仁心思想,解决了仁爱动物前提下利用动物的合理性问题.儒家哲学告诉人们:只要掌握好利用动物的必要限度,爱护动物和利用动物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作者:王云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知情同意是临床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研究的一项基本原则.把知情同意分解为知、情、同意三部分,分析了这三者的深刻内涵,探讨了这一原则在实际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指出知情同意的“元”分析,有利于避免这一原则的误解和滥用以及在实践中的混乱.
作者:管开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一些医院把医学伦理继续教育等同于医德医风教育,使得这种教育活动无法回应医疗服务市场取向背景下的伦理诉求和医务人员医疗伦理决策意识与人格形成的需要.医院医学伦理继续教育的切入路径应以伦理认知、规则伦理、美德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和契约伦理教育为导向.
作者:况丽;叶明;燕敏;郑时芹;况成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据调查显示,目前高校辅导员思政博客的价值已被学生广泛认同,但受众满意度偏低.应发挥网络优势,贴近受众需求;顺应网络教育规律,兼顾形神统一;创新辅导员博客的工作模式,从而提升辅导员博客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深化网络德育实效;提升受众满意度.
作者:林建锋;裘梦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分析我国病人权利缺失的现况,提出对病人权利的真正尊重必须强调社会责任伦理:政府要承担伦理责任,确保医疗活动的公益性,病人权利相关组织应切实推进维权工作,媒体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伦理责任,客观、公正地报道,引导舆论方向,医疗卫生行业要做到将民众健康置于首位,全社会必须强化病人权利意识,推动人文道德关怀.只有病人权利的实现和社会责任伦理意识的觉醒,才能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作者:王彩霞;张君;张槊;平学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对新时期医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医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追求道德理想,提高医德认知;重视人格榜样,坚定医德信念;创设道德情境,培养医德情操;强调慎独自律,锤炼医德品质.
作者:任玲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4级、2006级学生的医患关系现状的总体认识、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患关系现状较为紧张,影响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同时,医患关系的现状已经对其职业选择产生负面影响.提出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强调树立“人文关怀”理念;“身教重于言教”——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媒体报道、舆论宣传的正确引导,对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燚;郭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辅导员博客是一种以网络博客实体为依托,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探索与实践的媒介,其在潜移默化中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程,对开展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辅导员博客的认知程度、利用情况、期望程度等,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实质性建议,如加强宣传、形式多变、多方交流、丰富内容等,促进辅导员博客的建设,以推动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
作者:裘梦佳;叶倩;戚再裕;林建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表现异常,进而影响了学业的完成和人格的完善.通过对西部部分高校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进行分析,从德育的角度探讨干预策略,促进单亲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作者:张立亚;李蓝江;徐绍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前困扰和制约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学的原因之一是用于教学的尸体来源严重不足.社会的无偿遗体捐献无疑是尸体来源的重要渠道,但受各种因素制约,捐献情况并不理想.通过分析制约遗体捐献的主要因素,提出完善配套设施、制定捐献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开展感恩教育、聘请专职人员等方式来完善和充实遗体接受工作.
作者:刘健华;钟光明;赵振富;王晓梅;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当前医疗纠纷额发,医患矛盾激化,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患者法定权利不明,边界不清.明确患者法定权利内容,健全立法,自觉守法,严明执法,公正司法,是维护患者权利,重建医患信任关系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作者:钱丽荣;王伟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大众传媒日益深广的影响,提高媒介素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呼声越来越迫切.调查显示,医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知和批判能力欠缺,媒介及媒介信息反思能力较差,媒介道德规范的自律能力有待加强,媒介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亟待伦理道德的支撑.
作者:张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有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医学伦理学》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课程.其中,教师课前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课中满怀激情,感染学生情绪,帮助学生学习和体验医学职业的快乐和幸福;课后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心理需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胡爱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颅脑手术戒毒作为一项新兴的临床医学戒毒技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临床戒毒方法 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给接受治疗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带来一定的潜在威胁,在相关立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有必要在颅脑手术戒毒正式应用于临床之前,对其涉及的生命权、健康权、知情同意权、手术费用等伦理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车京辉;张金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运用分众传播理念在基层部队开展健康教育,对于促进部队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运用伦理学原则分析了分众传播在基层部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满足官兵个性化需求,注重健康教育资源的公平性,有利于节约健康教育成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际工作开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把握官兵特点,细分目标受众;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部门协调;提升服务效果,提供健康管理.
作者:卢月云;孙桂巍;张永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尊重个体在医疗决策中的自主权是现代医学诊疗的基本原则,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兼顾家庭和个人自主的结合更为适合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家庭参与式的就医方式.准确把握家庭对病人自主的干涉范围是决策的关键.
作者:黄忠;张广森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