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养疗护能给癌末病人以无痛和尊严——三论“中国的宁养疗护需要什么?”

孙建纯

关键词:宁养疗护, 癌症末期, 无痛和尊严, 本土化建设, 生命伦理学, 人文关怀
摘要:反思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宁养院构建宁养疗护“本土化”实践的历程.认为符合国情的“本土化”宁养服务是宁养疗护的根基所在;宁养疗护在改善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医药费用的开支;宁养疗护是对癌症患者治疗上的哲学思考,是理念不是界限.为使肿瘤防治走出“治疗过度”和“姑息不足”的误区,发展以居家服务为特色的中国宁养疗护模式,尚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的伦理学思考

    当前国内一些患者、家属、医生逐渐认同将癌症病情告知患者.其益处在于:能使患者积极体验生活,促进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但也存在可能引起患者负性情绪的弊端.对此提出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商定告知者、告知时间及告知内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告知后的反应,开办患者及家属伦理知识学习班等告知应对策略.

    作者:蒋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于医学留学生伦理学教育的探讨

    通过对医学留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由于留学生在入学前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参差不齐,造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留学生在道德基础、知识面和行为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医学留学生教学的实际,提出进行医学留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思路: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程设置、组织教学教材、选择授课语种、组合教学方法、优化校园文化,通过对医学留学生进行良好的医学伦理学教育,促使其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刘曦;顾扬顺;童剑萍;杜持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住院患者对男护士接纳程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男护士的接纳程度及影响因素,为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住院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男护士的认知程度,从事护理工作的接纳情况以及对男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和期望值,对某三家医院152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50%以上的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男护士的护理,对细心、沟通优势方面表示认可,71%的住院患者认同男护士在未来的护理行业中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结论 住院患者对男护士的了解和接纳程度属中等水平,需男护士努力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稳固专业思想,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陈萍;王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心理学在眼科门诊医疗投诉处理中的应用

    结合近年来医疗投诉处理的经验,总结出眼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仅需要医疗诊治,更需要医院的人性化关怀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从而提出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医疗投诉处理工作中去,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矛盾在沟通交流中化解,重新建立起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从而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医疗环境.

    作者:吴洁;李英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校医院医患矛盾特点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从高校医院医患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即环境及设备现状,工作人员构成现状、服务对象是特定人群、高校医院的基本医疗制度;高校医院医患矛盾存在的主观性,即服务意识不强、技术力量薄弱等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医院医患关系的特点,阐述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提出了要解决思想问题、能力问题、沟通问题、保障问题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并提出要践行“一切为病人”的服务理念,以促进医患和谐,终达到患者满意的目的.

    作者:牛进宝;郭华;李高中;于晓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艾滋病防控中宽容策略的道德两难及对策研究

    在当前艾滋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主张在艾滋病防控过程中实施宽容策略.尽管实施宽容策略有助于艾滋病防控,然而却面临着道德两难的困境,即实施宽容策略与主流道德标准相冲突;排斥宽容策略则会产生道德困惑.为了使宽容策略顺利实施,提出以下措施,即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伦理价值观;消除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歧视和报复心理;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制定实施合乎宽容理念的艾滋病防控政策;构建平等宽容的道德环境.

    作者:王东升;朱海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门诊患医关系间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患医关系间存在的伦理问题包括:患医感情淡化、患医沟通障碍、患医信任危机、患医互不尊重、患医对立等,医务工作者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伦理问题,才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患医关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李芳萍;张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受众视角下高校思政博客效能探析

    从受众的角度对高校思政博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校思政博客存在着空泛化、随意化、格式化和缺乏示范化等问题,认为实现辅导员博客的效能提升,需要从教育使命的高度,创新推进机制,实现主导和共建融合,充分发挥思政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优势.

    作者:林建锋;裘梦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水胶体敷料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及其护理伦理思考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09年至2011年间我院肝胆外科200例手术后需放置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并采取人性化关怀;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贴固定,比较两组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同期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7%,两组间经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水胶体敷料可有效降低因放置静脉留置针而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率,不仅可以降低医疗成本,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符合对患者有益原则,有利于促进护患和谐,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毓萍;王丽;牛建瑞;董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论护士专业精神及其内涵

    尽管护理发展史揭示了护理是一门专业,但“全国护士从业状况调查”结果却显示护士专业认同感不高.增强护士专业认可度应从弘扬护士专业精神入手.将护士专业精神之内涵概括为如下七个方面:关爱、平等对待、专业自主性、支持维护、慎独、行动负责、团结互助.在护士专业精神内涵中,“关爱”和“专业自主性”居于核心地位,而护士专业精神的内涵体现了护理伦理原则.

    作者:张新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宁养疗护能给癌末病人以无痛和尊严——三论“中国的宁养疗护需要什么?”

    反思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宁养院构建宁养疗护“本土化”实践的历程.认为符合国情的“本土化”宁养服务是宁养疗护的根基所在;宁养疗护在改善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医药费用的开支;宁养疗护是对癌症患者治疗上的哲学思考,是理念不是界限.为使肿瘤防治走出“治疗过度”和“姑息不足”的误区,发展以居家服务为特色的中国宁养疗护模式,尚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孙建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护理伦理观念下以人为本的护患关系的建立

    剖析护患关系目前存在的护士对护理职业道德的认识不到位、沟通方式不恰当、沟通技巧缺乏等问题,从六个方面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即:通过学习护理伦理学提升护士职业道德、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护患关系、搭建信任的平台、善用沟通技巧与艺术体现个性化沟通、善于运用护患沟通的形式、预防护患双方的不良情绪对沟通的影响.

    作者:金晓艳;刘晓玲;岳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于《健康人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健康人文》校本课程为面向健康服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人文类综合性公共必修课,其设计的原则为职业性原则、适度够用原则、实践性原则.从理论层面看,其内容包括医学传统的继承、健康审美的修养、文学艺术的品味、职业道德的提升、法律意识的健全、沟通能力的培养、经济核算的运用;从实践层面看,其内容包括实践层面构建、校内职场化的实训体验、校园文化活动、健康服务领域的校外实践.

    作者:汪文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深化温馨护理科室创建注重护理服务质量提高

    在分析创建“温馨护理科室”的内涵与深化背景的基础上,提出深化“温馨护理科室”创建的工作举措:针对护理工作薄弱环节,加强了护理服务措施;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注重了护理服务细节;根据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增加了护理服务内容.并总结了深化“温馨护理科室”创建的成效: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方便患者的服务更到住;自制服务卡片增进交流,亲切用语增添温馨氛围;科学管理护理环境,病区更美、更静、更安全;注重个性化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环境文化建设.

    作者:马乐娟;王建华;夏瑞明;朱开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云南医学院校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及需求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的问题和需求.方法 对1410名医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人际沟通能力及需求状况调查.结果 医学生在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沟通的主观心理、人际沟通主动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医学生在非语言沟通、实践锻炼、言语沟通、演讲表达等方面存在需求.结论 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进行人际沟通教育和辅导.

    作者:杨玉芹;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研究

    目的 研究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伦理问题.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12名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基线调查.结果 该专业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较高,但对于非传播途径,个别知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89.6%的大学生感到恐惧,45.8%的大学生愿意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进行治疗.结论 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仍有误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知识和职业道德及伦理学教育.

    作者:张娟妮;王学良;党少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院文化建设——内强职工向心力,外树医院公益形象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组织各类义诊、为社区群众提供爱心医疗服务、推出便民惠民措施、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捐献造血干细胞等各种大型公益行动,树立了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举办干部培训班和专题讲座,提高干部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开展现场救援培训和技术比武,提高临床服务水平;召开老干部座谈会,进行党性教育,增强职工凝聚力.

    作者:沈志明;刘萍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德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德文化建设,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医学领域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和谐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医德文化包括先进文化、德性文化、修身文化与生命文化四个方面的内涵.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引力;以生命文化渗透为主题,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是当代医德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作者:张艳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析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自身建设及其监管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职能的综合性日趋突出,但自身建设、运作、监管还比较薄弱.成长期的机构伦理委员会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机构伦理委员会名称及职能不明确、机构伦理委员会缺乏标准运作指南、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不完善、缺乏系统的长效培训机制.为加强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自身建设及其监管,对此提出以下建议:统一和明确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名称及职能;创建完整的伦理委员会运作监管系统;建立系统的长效培训机制;加强伦理委员会的现场审查和伦理督查.

    作者:李红英;葛建一;徐溢涛;李惠玲;杨炳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疗储蓄账户、深化医改及儒家生命伦理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医学与哲学》杂志、《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中外医学哲学》杂志等我国多家学术组织、期刊与美国《医学与哲学杂志》共同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医疗储蓄账户、深化医改及儒家生命伦理国际学术会议”于2011年12月9日~11日在山东济南举行.

    作者:卜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