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琪;应可满
探讨人性化细节护理在老年患者服药安全中的应用,认为普及人性化护理知识、加强护士职业道德与伦理教育、不断拓宽护理人员的老年护理专业知识、注重细节的服药护理等措施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增强人性化护理的服务意识,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老年护理的服务质量.
作者:马建英;杨海燕;赵梁燕;余善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女大学生开展16周的普拉提(Pilates)运动形态训练,分析形体练习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指标的影响,提出形体练习对高校女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有益于增强体魄和形体美,提升女大学生的气质以及调节心理健康等三个方面.形体练习促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知美,塑造美,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深化健康的理念,进而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秀东;李永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众多的伦理问题.一是转基因技术存在不可预知的生态破坏及对人类健康损害的生态伦理问题;二是由技术专利带来的商业垄断所引起权利冲突和利益分配的伦理问题.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需要同时考虑生态伦理问题和利益分配问题,唯有权衡利弊,慎重决策,秉承预防为主、平衡发展的伦理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转基因技术真正造福于人.
作者:郭鑫;射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及伦理建设,通过分析晨会实施的意义及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晨会的形式.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资料分析法,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我院实施的晨会制度在传播医院文化、加强医风医德建设,传递有效信息、塑造人性化医院,协调解决问题、保证患者利益,培养前瞻能力、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 通过资源整合与展会制度的实施,为我院创建了一个和谐、公正、公平的医疗环境,医护人员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患者利益得到保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医院持续稳定发展还必须依靠全院员工的共同努力.
作者:苏霞;储梁华;吉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针对当前灾害医疗救援中可能存在的忽视人文关怀价值的问题,从人文关怀促使灾害医疗救护伦理价值认识的提升出发,联系灾害医疗救护道德基本要求的细化,人文关怀促使灾害医疗救护道德效益的激增,以及世代传承的白求恩精神四个方面,对人文关怀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人文关怀不仅在当代社会主义医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灾害医疗救援行动中发挥着中坚作用.
作者:董沫含;张京平;钱嗣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新医改方案伦理元素的增加,对医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院校应把握新医改的卫生服务特点,推进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把握新医改回归公益性的特点,推进医学生强化社会效益第一、患者至上的医德原则;把握新医改重视公平性的特点,推进医学生学会践行卫生服务基本的伦理目标;把握新医改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基本原则,推进医学生增强健康责任意识;把握新医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特点,推进医学生坚持治疗的经济和效果的优化.
作者:尹记远;李秋心;和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447名不同教育层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法律知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相关规章制度及自我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 本科、专科和中专护生在医疗风险认知方面存在差异(P<0.05).本科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较高,特别在法律知识、护理相关规章制度、自我防护知识三个方面,中专护生认知低.结论 医疗风险认知教育是护理教育的重要责任,注重学校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特医疗风险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何开莲;何剑;李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途径有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引导和自我教育三种.以综合课程论为原则,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模块进行学校为主的教育和评估,采取学校形成性评估和患者定性评估为主,见习或实习带教教师总结评估为辅的三结合模式,后进行效能评价,体现研究的实践意义即实践教育学理论,统筹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医学院校教育与研究工作的落实,充分体现医学教学规律;有助于明晰医学各学科教学目的,完善学科建设;加强医学生对职业内涵的认知,增强受教育主体的职业使命感.
作者:马菊华;严世荣;王火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对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认同度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本科护生思想中存在的伦理误区.方法 自行设计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认同度调查问卷,包括学生的一般资料、一个典型案例及所附带的6个伦理问题,对372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对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伦理问题持较为宽容的态度;70%的本科护生对“名人精子库”持否定态度;16.3%的本科护生对“名人精子库”诞生的孩子必然成为名人的说法持否定态度;54.1%的本科护生对告知由人工辅助技术出生的孩子其真实身世的态度上是否定的.不同性别本科护生在“名人精子库”、“单身母亲”、“代孕母亲”等问题的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收入的本科护生在“单身母亲”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部分本科护生对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持有较为理性的态度,少数本科护生存在伦理误区,教学中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需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作者:马语莲;杨秀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山东省潍坊市和东营市的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的工作现状、职业积极性状况等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新医改实施过程中影响医务人员职业积极性发挥的因素,由此提出调动基层医务人员职业积极性的相关对策:职业认同——基层医务人员职业积极性发挥的源动力;改善待遇——基层医务人员职业积极性发挥的物质基础;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基层医务人员职业积极性的制度保证;社会宽容——基层医务人员职业积极性的社会环境支持.
作者:杨萍;徐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公立医院改革内在需求的文化特征,认为人文精神的倡导、精益思想的树立和激励模式的形成是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发展目标和绩效原则的有效方式;同时探讨了公立医院改革需求的内部实现和外部实现,即从建设医院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和构建政府的责任文化、患者的信任文化、区域的协作文化等内外两个途径,促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顺利推行.
作者:谢志娟;陈炳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面临理论研究相对薄弱、载体种类不够丰富、载体运用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而高校学生生活园区因其主体的特殊性、活动的规律性、建设发展目标的特殊性等功能特点和其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及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变,使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必然;建议通过努力开发其文化载体,积极开发其活动载体,有效利用其传媒载体以加强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生活园区载体的建设.
作者:董伟;周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医德档案管理中存在着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医德档案管理手段滞后、医德档案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并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公立医院医德档案管理的对策:提高对医德档案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医德档案网络化先进管理手段、丰富考核内容并与医务人员的奖惩直接挂钩.从而通过医德考评的有效监督和医德档案的规范管理,使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为百姓服务,带动整个医疗卫生界医德医风建设的健康发展.
作者:赵丽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生态伦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确定“人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把这些有益的思想和观点运用于医护道德之中,形成了“顺其自然,道法自然”的绿色医疗道德、“社会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的医学根本道德、“不应满足人的欲求,而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人类健康道德等医学伦理观念.这对于提升医学伦理基本理念,创新基本医疗观点,纠正道德认识偏差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杨娟;冯泽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国的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短暂综合发展之后,便进入了分化发展阶段,形成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学科群,进入集群发展的新阶段.就目前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应进一步培育学科发展方向,凝聚人才队伍,发展学科基地和营造学术氛围.
作者:李恩昌;杨同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精品课程建设涉及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强化组织领导、改善教学环境、培育教学梯队、突显课程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能够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条件建设、教学改革、经费投入等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
作者:刘俊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在医学生命科学领域中,存在着医学试验研究和医学临床治疗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这两种行为形成两对对应关系,即试验者和受试者、医生和患者,明晰这两对关系的界限,方可进一步研究这两对关系中双方应该遵循的规律,以便制定法律法规指导、规范医学试验研究和医学临床治疗行为,保障各自的权益.
作者:李久辉;樊民胜;贾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在总结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及实证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对新农合家庭账户、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的作用进行分析,在理论和道德直觉上认同农村合作医疗中家庭账户的作用和价值,即门诊家庭账户加住院统筹模式.主张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采用统账结合的模式,并且认同扩大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尤其是受益人范围.
作者:杨同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学人文教育是凸显医学人文价值和实现医学宗旨的根本所在.从价值理性对技术理性的导向作用,探讨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出强化主观向度研究是增强人文教育有效性的认知前提、凸显医学伦理学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建构人文教育资源库是人文教育常态化的软件保障、建立公共的人文实践基地是人文教育的硬件保障.
作者:祝葆华;马俊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生理机能情况的调查,探讨相关的伦理问题.方法 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29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有害因素及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和膳食行为.结论 在现代手术室管理过程中,用伦理思想去理解他们的问题及情感.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医德的同时,在维护病人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医护人员的利益,优化用人环境,以人为本,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完善的后勤保障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其提供可靠的职业卫生安全和健康保护.
作者:史志良;邵丽;王理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