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以人为本看临终关怀的当代价值

迟西琴

关键词:临终关怀, 以人为本, 生命价值, 道德建设, 国家福利
摘要:临终关怀是对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真切实践.临终关怀的深层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生命之安顿、社会道德建设之促进以及国家福利事业之启示这三个维度.据此提出应加大对关注人之生命尊严与权利的临终关怀的建设,使其朝着有利于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方向继续前进.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分化与集群——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二

    我国的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短暂综合发展之后,便进入了分化发展阶段,形成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学科群,进入集群发展的新阶段.就目前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应进一步培育学科发展方向,凝聚人才队伍,发展学科基地和营造学术氛围.

    作者:李恩昌;杨同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人文关怀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人文关怀护理组的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人文关怀护理组患者的SCL - 90(临床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唐娜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生理机能的调查与伦理思考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生理机能情况的调查,探讨相关的伦理问题.方法 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29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有害因素及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和膳食行为.结论 在现代手术室管理过程中,用伦理思想去理解他们的问题及情感.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医德的同时,在维护病人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医护人员的利益,优化用人环境,以人为本,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完善的后勤保障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其提供可靠的职业卫生安全和健康保护.

    作者:史志良;邵丽;王理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对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以调查问卷方式对本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期间神经外科120例患者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满意率较高的项目为每日清单执行情况(92.5%),饮食及休息指导(89.17%),主动了解病情(86.67%),医师诊疗服务态度(85.83%);患者满意率较低的项目为对病情解释(47.5%)及用药和检查征求意见(58.33%).调查结果表明本院神经外科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人文关怀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熊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试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文化背景

    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行需要一定的思想文化作为精神支撑.传统的中医模式,是以儒医文化为指导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医疗文化与医疗保障实践,则较多地受到各种西方思想的强势冲击;新形势下,在医疗文化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兼取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之精髓,以促进“以人为本”的新医疗体制的建设与实施.

    作者:李阳;杨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放射影像诊断中医患关系的应对与处理

    近年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影响到技术医学的代表科室——放射科,表现为医患交流减少、影像报告完成时间紧缩、临床过度依赖等情况.为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建议放射科医师汲取传统美德,加强医患沟通;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业务素养;增强科室交流,紧密结合临床,真正把“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做到实处.

    作者:戎倩雯;石璐;杨奕望;王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疗服务补救策略的展开方式及人文特征

    目的 考察医疗纠纷发生前期的精确处置与化解策略,焦点集中在对医疗服务补救策略的释义进行方法学及必然性和意义的探究上.方法 从医师角度将医疗服务补救策略实施方法加以分类,五种展开方式及人文特征:权责逻辑;利益与伤害伦理逻辑;经济与交易逻辑;技术权威;回避与机通展示.结果 展示方法在人文影响方面各具优劣,反应了责任、消费、效果、争议的各个视角,并以伦理公平加以讨论.结论 医疗实践过程需要与时代政治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念重塑.

    作者:薛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例心脏死亡供体无偿捐献供肝行原位肝移植的经验和体会

    目的 总结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具体流程和经验.方法 对1例潜在器官捐献者经脑死亡评估和供体器官功能评估后,纳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程序,并严格按照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程序进行工作.结果 本例供体成功完成了肝脏捐献及获取流程,所获取供肝成功植入受体.结论 成功获取心脏死亡供体捐献的器官,为推广心脏死亡供体器官的捐献积累了经验.

    作者:周志刚;李超;李立;蒋文虎;杨丽华;程传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公立医院满意度评价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对公立医院医疗行为利益相关者进行剖析,并阐述了满意度评价范围,即内部满意度评价和外部满意度评价以及满意度评价方法,包括直接评价到直接与间接评价相结合,短期到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综合满意度评价为导向的服务提供系统.

    作者:于莹;高原;姜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患关系中红包现象的医学伦理学再探讨

    医患关系中的红包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在宏观层面有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背离公益性,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社会诚信的缺失加剧了医患不信任的程度,媒体的不当炒作放大了医患不信任的影响;在微观层面有部分医生执业理念和价值观念退化以及患者认知的偏差和心理的误区.提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加强大众教育等宏观对策,以及医师职业精神回归、加强医患沟通、增加患者信任感的微观对策.

    作者:洪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按病种付费相关伦理问题探讨

    按病种付费的实施,规范了医疗行为,有效规避了医方道德风险,控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一定程度上避免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统一的价格标准促进不同医院之间费用的平衡,保证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但同时也产生了限价与患者需求存在矛盾,医院的利己行为,新技术、新疗法应用的困境等医学伦理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认为加强伦理教育,构建患者至上、医者仁心的医院文化;科学制定按病种付费各项标准,保证按病种付费顺利、有效实施;制定按病种付费管理考核办法,规范按病种付费诊疗行为;做好对医院的监管工作,积极维护参保人员利益等量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罗琪;应可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学生人文教育中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

    通过分析医学教育中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即学科边界模糊、课程规范化建设滞后等,提出改变医学生的语文教育现状在于进行语文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建议应从五个方面入手,即明确语文课程在医学生人文教育中的学科定位、建设具有高水平人文素养和生命教育经验的师资队伍、选用融汇伦理与道德意识的语文教材、挖掘语文教学过程的人文教育因素以及营造语文课堂内外的人文教育氛围.

    作者:郑飞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明晰医学试验研究与医学临床治疗之问界限的意义

    在医学生命科学领域中,存在着医学试验研究和医学临床治疗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这两种行为形成两对对应关系,即试验者和受试者、医生和患者,明晰这两对关系的界限,方可进一步研究这两对关系中双方应该遵循的规律,以便制定法律法规指导、规范医学试验研究和医学临床治疗行为,保障各自的权益.

    作者:李久辉;樊民胜;贾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学研究

    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众多的伦理问题.一是转基因技术存在不可预知的生态破坏及对人类健康损害的生态伦理问题;二是由技术专利带来的商业垄断所引起权利冲突和利益分配的伦理问题.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需要同时考虑生态伦理问题和利益分配问题,唯有权衡利弊,慎重决策,秉承预防为主、平衡发展的伦理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转基因技术真正造福于人.

    作者:郭鑫;射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是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面临理论研究相对薄弱、载体种类不够丰富、载体运用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而高校学生生活园区因其主体的特殊性、活动的规律性、建设发展目标的特殊性等功能特点和其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及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变,使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必然;建议通过努力开发其文化载体,积极开发其活动载体,有效利用其传媒载体以加强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生活园区载体的建设.

    作者:董伟;周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从价值理性对技术理性的导向探讨医学人文教育径路

    医学人文教育是凸显医学人文价值和实现医学宗旨的根本所在.从价值理性对技术理性的导向作用,探讨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出强化主观向度研究是增强人文教育有效性的认知前提、凸显医学伦理学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建构人文教育资源库是人文教育常态化的软件保障、建立公共的人文实践基地是人文教育的硬件保障.

    作者:祝葆华;马俊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战略——基于广东药学院的改革发展经验

    探讨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的意义以及医药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战略,总结了近几年来,广东药学院坚持实事求是的人文素质教育战略的同时,在学校发展战略上坚持软硬协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德才兼备、在实现路径方式上注重系统综合三个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经验,为推进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黄紫华;吕志;刘小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医疗风险认知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447名不同教育层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法律知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相关规章制度及自我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 本科、专科和中专护生在医疗风险认知方面存在差异(P<0.05).本科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较高,特别在法律知识、护理相关规章制度、自我防护知识三个方面,中专护生认知低.结论 医疗风险认知教育是护理教育的重要责任,注重学校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特医疗风险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何开莲;何剑;李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关于遗传咨询及其相关伦理问题探讨

    对遗传咨询的定义作了界定,介绍了遗传咨询的发展以及目前实践概况,提出遗传咨询应当遵守尊重个人和家庭,保护家庭完整;信息的完全告知;遗传信息的保密和适当公开;非指令性咨询等伦理原则 同时结合我国遗传咨询实践的现状,探讨了我国目前遗传咨询中涉及和存在的伦理问题:对遗传咨询的定位和认识存在偏差,对个人人格、隐私的尊重和遗传性信息的保密不到位,遗传性咨询中的知情同意落实不到位,对咨询的非指令性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等.针对没有专业的遗传咨询师和专门的咨询机构的现状,提出解决遗传咨询现实难题的相关建议:加强对临床遗传服务的重视,提高医师的伦理意识,尊重患者和保护患者个人信息,努力做好告知义务并尊重患者选择,加强对遗传咨询的专业性教育.

    作者:睢素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大型综合性医院晨会应用分析和实证研究

    目的 为了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及伦理建设,通过分析晨会实施的意义及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晨会的形式.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资料分析法,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我院实施的晨会制度在传播医院文化、加强医风医德建设,传递有效信息、塑造人性化医院,协调解决问题、保证患者利益,培养前瞻能力、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 通过资源整合与展会制度的实施,为我院创建了一个和谐、公正、公平的医疗环境,医护人员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患者利益得到保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医院持续稳定发展还必须依靠全院员工的共同努力.

    作者:苏霞;储梁华;吉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