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对癌症患者的人文关怀

牛月娇;张金钟

关键词:癌症患者, 医学人文, 人性化医疗, 知情同意, 整体诊疗
摘要:医学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在医疗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给予癌症患者以人文关怀,能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怀和抚慰对癌症患者至关重要.人文关怀在癌症患者诊疗中体现在对患者诊疗的整体观念上、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适上、医患的良好沟通上、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上、换位思考上、人性化医疗服务上.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伦理问题分析——基于B市M县村卫生室的实地观察研究

    实地观察研究发现,目前B市M县村卫生室的设置状况和村医的配置存在以下伦理问题:基于服务人口数量的村卫生室配置无法保障公平;公共产品的市场运作方式导致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不足;职业素养趋弱的村医队伍影响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可及;基本药物落地制度现状影响村民对村医的选择与信任;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纳入与否影响参合农民的均等受益.

    作者:彭迎春;吕兆丰;王晓燕;高清;王玉;汉业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群体发展模型视域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干预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日益频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多方关注,也给相关部门对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处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前移、防范、化解、有效应对是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引用群体发展模型理论,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呈现、冲突、凝聚、转变和平息等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干预体系.

    作者:唐闻捷;彭红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龄人临终关怀服务中的伦理冲突

    在我国传统文化视域和现行伦理、法律框架下,老年人临终关怀会遇到一系列的伦理冲突和难题:医疗保护中隐瞒病情与知情同意中告知原则的伦理冲突;中国传统孝道观念与尊重病人自主抉择权利的伦理冲突;临终关怀中的死亡商讨与传统死亡观的伦理冲突;选择临床积极治疗或临终关怀服务的伦理决策冲突;临终关怀的服务理念与传统医德观的伦理冲突.提出解决的对策为:应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要适当告知病情;关注病人意愿,尊重病人的自主权;推广有关生死关怀等相关的教育课程;开展死亡观教育和伦理引导,构建和普及科学的死亡观;医务人员要转变医疗观念,重视对临终老人的身心照护.

    作者:罗会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患博弈视角下的“关系就医”现象调研——以丽水市某医院为例

    对丽水市某医院“关系就医”现象展开调研和分析,发现“关系就医”是医患之间社会资源交换的媒介,其现象背后是医患博弈互动的错位以及医患双方对满意率理解的偏差.建议政府构建良性医患博弈的合理化制度,医务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患者提供“熟人”般的医疗服务.

    作者:王秋芬;王伟杰;钱丽荣;方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伦理学对策探讨——基于B市M县村卫生室的实地观察研究

    实地观察发现,村卫生室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卫生资源配置问题、人才选拔问题、基本药物的使用问题、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实现村卫生室的正常运行,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村级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应将公平可及作为重要前提;村级卫生人力资源的选拔与培养应考虑乡土文化的人际环境;基本药物的使用政策上应力争实现义与利的有机统一;村级卫生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作者:彭迎春;吕兆丰;王晓燕;高清;王玉;汉业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论对癌症患者的人文关怀

    医学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在医疗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给予癌症患者以人文关怀,能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怀和抚慰对癌症患者至关重要.人文关怀在癌症患者诊疗中体现在对患者诊疗的整体观念上、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适上、医患的良好沟通上、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上、换位思考上、人性化医疗服务上.

    作者:牛月娇;张金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因治疗技术的伦理思考

    基因治疗目前在研究和临床应用上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疾病治愈的希望,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伦理问题,如基因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病人的选择及病人的知情同意、病人信息隐私的保护、医疗保健的费用以及生命伦理问题等.从基因治疗技术及法律法规两个方面进行伦理对策的思考,提倡研究者及医生的自律、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建设、从技术角度提高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发展基因治疗疗效的评估系统、充分的病人知情同意等,以期在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下,促进基因治疗健康发展.

    作者:杨灿;郭鑫;谢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伦理学在法医实践中的应用初探

    伦理学思想在法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为:从事法医工作应了解我国丧葬文化,伦理学思想在古代法医学和现代法医学中均有体现.了解法医伦理学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更好的研究法医伦理学这一课题,也有助于指导法医实践,尤其是指导公安法医工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法医伦理学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法医伦理学的实践意义在于:它是衡量法医工作是否合格的标准,其思想在活体检验和尸体检验中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汤家全;陈德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策略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4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高危儿一般资料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仅常规育儿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早期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每三个月两组均用Bayley智能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评定.结果 干预组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均优于对照组,且随月龄增加差异逐渐显著.结论 早期干预能明显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帮助他们尽早康复.

    作者:尚翠侠;陆鹏;侯海涛;贴利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沟通是化解医患信任危机的有效方法

    患者的猜疑、矛盾心理和医务人员的困惑、消极自保态度使医患彼此间产生信任危机,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状态,这会影响患者健康利益诉求的实现和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应加强医患沟通,注重口头语言的运用,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促使双方互相理解与了解,使医患关系趋于和谐.

    作者:张金凤;胡文华;张永利;岳长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河南省医疗改革的健康公正视野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现实背景下完善制度设计以实现健康公正是河南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诉求.河南省探索医疗改革面临卫生资源配置悬殊、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医疗鸿沟扩大等公正隐忧.实现河南省健康公正的建议: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秉承医学人文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作者:朱培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放弃治疗与预先指示

    一方面,放弃治疗违背了我国传统的生死观,违背了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和职责;另一方面,在进行放弃治疗的决策中,由于各种原因,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被剥夺,由其家属进行代理,导致患者的权利无法完全保障.制定预先指示,患者在还有能力自主作出医疗决策时,就可通过生前预嘱或预立医疗代理人的方式,表明其在终末期的医疗选择或由谁代理其作出医疗决策.这可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权益.

    作者:梁爱华;张凤佩;韩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诚信伦理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当前,部分大学生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在简历中造假,待人不诚信,严重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形象.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就业形势的严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薄弱以及个别学生修养不高.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高校辅导员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填写诚信协议书,营造诚信氛围,加强诚信教育等措施促使大学生树立诚信伦理意识.

    作者:王欣;王春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制度伦理建设的思考

    制度伦理建设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从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伦理现状入手,剖析了产生伦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即政府主导功能错位、医疗功利化趋向明显和缺乏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支撑.在此基础上,对社区卫生服务制度伦理建设提出相应对策:政府履行职责,实现卫生正义公平;维护健康权益,构建完善保障体系;形成制度伦理,将伦理道德规范化.

    作者:徐青松;周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学伦理学视域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探讨

    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医学伦理关系,这就需要从医学生抓起,除了应该努力掌握现代医学技术外,培育良好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医学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有:学校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师德建设,提升人文素养;注重专业教育,渗透人文精神;增设人文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人文理念,浓郁校园文化;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实践;拓宽教育渠道,提高教育成效.

    作者:王爱英;夏吉凯;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医学院校必修公共课程——大学英语因其人文学科性质,成为实施人文教育的一个平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采取挖掘人文教育素材、树立人文精神,扩展课外内容、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人文素质的实效性,通过外语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以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期提高医学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万蕾;游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急诊医护人员服务质量

    急诊医护人员存在风险意识待增强、应急能力待提高、沟通障碍待消除、服务质量待改善等问题.强化急诊医德医风教育是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加强急诊医德医风建设关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提出加强急诊医德医风建设的策略:立足于说服教育、典型引导;健全管理、考核、绩效、创新等制度;践行人文精神,培养高尚医德,力求掌握高超医术,以急诊窗口服务特色取信于患者.

    作者:贾海娜;廖生武;徐恒;赖俊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层次护生对生活护理认同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层次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同情况,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在该院实习的95名本科护生、76名大专护生、116名中专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同情况.结果 本科护生对生活护理知识的认同虽然高于大中专护生,但对实施生活护理的认同低于大中专护生,护生对实施生活护理的认同普遍偏低(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注重从思想上加深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识,提高其认同水平,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

    作者:李莉萍;何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现代医院人性化管理及服务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努力营造安全、优美的诊疗环境,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是现代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彰显品牌效应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考虑患者就医感受,科学设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注重医患交流沟通,建立和完善随访机制,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温馨、满意的服务.

    作者:钟声;吴蔚;李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生干涉权及其延伸权与风险规避

    医生干涉权,是医生的基本权利之一,没有医生干涉权的医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缺乏伦理道德的医疗.医生干涉权的延伸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医生干涉权的弱化、甚至放弃,已产生出诸多医学及社会问题,“五滥”就是其中之一.行使医生干涉权,可能会出现种种风险,但若能正确把握,就会有效降低这种风险.

    作者:陈永丰;王军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