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输液室护士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姜好凤;廖生武;赖俊梅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 临床护士, 护患和谐, 医德教育, 病人满意度
摘要:针对临床一线门诊输液室医德医风存在的轻视医德医风教育及相关政策法规学习、忽略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需求、新护士岗前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采取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榜样的正面力量、进行反面案例的分析、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等措施,提高重视程度,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人文教育,开展温馨服务,促进护患和谐,提高病人满意度.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论医疗红包及医患普遍信任之建构

    医疗红包是医疗行业的一大“顽疾”.在回顾总结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信任理论并结合我国“关系本位”国情,对医疗红包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强化医患目标共同体意识,注重医疗社会性预后,建立健全医疗制度等增进医患普遍信任的策略途径,以期减少并消除医疗红包.

    作者:宁丽红;陈晓阳;杨同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病房护理文化建设的探索

    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以“快乐护理,优质服务”护理文化为核心,在护理理念方面,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加强护士护理精神文化的培育,为提高护理质量打下思想基础.在护理措施方面,营造温馨舒适的病区人文环境;创建护理制度文化,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供保证;拓展护理服务,满足病人合理需求.在护士管理方面,倡导人文关怀,缓解护士心理压力;体贴护士生活,营造和谐温馨的科室气氛.通过以上措施,有力推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健康全面开展,促进护理质量可持续性提高,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妤;秦芳;马宝山;罗宏丹;姚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策略——以温州医学院《名医故事会》为例

    通过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名医故事会》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三个方面的经验策略,主要包括:“一体三线”的定位策略;涵盖要素分析、资源整合、主题明晰、原则提炼、形式多样、坚持总结六个方面的实施策略;具备生动的标识语、引入企业识别系统理念、传播流程管理三种要素的传播策略.

    作者:金剑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从儒家生死观看安宁自然死的正当性

    儒家生死观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应当以坦然的态度正确面对;儒家肯定生命的价值,又对死亡持泰然处之的态度,追求死亡意义的伟大性.而安宁自然死符合儒家的“安死顺命”与重视生命意义的思想,其提供的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符合儒家的“仁”道思想.所以,安宁自然死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现实接受土壤.

    作者:曾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强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右江民族医学院新生基本素质调查研究

    调查了某医学院校新生素质教育现状,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能够明确自身发展目标;但有少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正确、对医学职业认同度低等问题.需要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素质的要求,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搞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医学生职业精神,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作用,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学人才.

    作者:魏洁;许世华;何兰燕;农乐颁;尧国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伦理思考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伦理意义.方法 将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以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和血清总胆固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较对照组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文关怀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恢复有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梅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军医道德评价初探

    军医道德评价具有医学和军事双重伦理维度,这种双重伦理维度致使军医道德评价面临着个体医疗质量与群体生命数量的冲突,军事功利主义与医学人道主义的矛盾,道德理想与残酷现实的对抗等多种现实争议;化解争议应本着社会公正、军事效益、生命价值的评价原则.

    作者:吕丽娜;常运立;杨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aniel Wikler

    对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Daniel Wikler教授作了简介,并翻译了其代表性论文《会长演说:生命伦理学和社会责任》.邱仁宗还就对当代的医疗卫生/医学,新兴技术的创新、研发和应用,以及整个社会,生命伦理为什么重要;哲学家在生命伦理学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一个好的论证对生命伦理学是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培养我们的论证能力等问题与Wikler教授进行了探讨.Daniel Wikler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卫生资源分配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起源于引起健康不平等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卫生政策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以及通过诱导个人作出更为健康的抉择,谋求改善人群健康的健康促进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

    作者:邱仁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舒利迭吸入的常见错误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舒利迭准纳器吸入的常见错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记录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COPD患者吸入舒利迭后发生的错误,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62例COPD患者首次吸入发生错误达216.1%,错误发生率跟年龄、文化程度相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COPD患者吸入舒利迭时错误率较高,护士应从人文关怀、健康教育、老年人护理、不伤害和同理心等角度进行相关护理干预,通过多次讲解、指导、示范,使病人能更好的掌握吸入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如萍;张春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国城镇人口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分析

    城镇居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按规定应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仍未参保的国营、集体、私营企业职工和港、澳、台及外资企业职工以及非正规就业人员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的主要对象.中国有必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强制性筹资方式、加强用人单位社会责任建设、实施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四项措施来逐步扩大城镇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

    作者:贾洪波;刘玮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接受家庭随访、电子通信随访、康复技能指导、心理护理等形式的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脑卒中护理.结果 干预六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医院的护理工作向家庭延伸,拓宽了护理工作领域.

    作者:贺艳霞;葛卉玲;张丽;李宝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应突出医学伦理教育

    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通过“医患故事”、“先进典型”、“模拟病房”等多种方式帮助医学院校大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献身医学的崇高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医学优良传统;坚守救死扶伤的医学道德品质,在医疗实践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真正成为一名懂得“责任、良知、道义”的“仁医”奠定伦理道德基础,为人类的健康和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捍卫生命 呵护健康”的价值追求.

    作者:李苏;赵培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药理学教学中实施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

    通过充分挖掘药理学中的医学人文教育资源,如揭示医学哲学思想、宣讲医学伦理学原则、融入医学心理学的知识、阐述卫生法学的规程、解读卫生经济学的价值等,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的人文教育水平和增强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以保证药理学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实施.

    作者:秦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影响的传播学模型分析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患关系的主体之一,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构建未来和谐医患关系有着重要影响,而当前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又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尝试采用传播学模型的方法分析当前医患关系舆情对医学生产生的影响,并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部分数据的积累.具体包含:提出模型;通过具体案例阐释模型;提出利用模型环节阻滞的方法及减少不利影响、增加有利影响的一些具体措施.

    作者:赵华翔;沈宇辰;杜文治;范娅琦;吕强;张瑞;梁蓓蕾;孔祥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遗体处理中的伦理要求

    遗体处理道德是死亡伦理的重要内容,是医学伦理的重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侵害遗体的行为屡屡发生,有关遗体问题的纠纷也时有出现.虽然遗体处理的相关事项都在运转,但相关遗体处理的道德问题却一直被社会所忽视.就遗体处理的伦理意义、遗体处理的基本特点、遗体处理的道德要求作相应的探讨,提倡科学、文明、人性的道德观.

    作者:沈超;冯泽明;张京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论医患沟通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妇产科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妇科疾病的特殊性以及女性患者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妇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较大.在妇产科的临床工作中,作为医护工作者,要学会“以病人为中心”,尊重患者,并重视对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的保护,使医患关系和谐、稳定地发展,从而有效缓解医患矛盾,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共同决策在骨科中的应用

    目前在临床上,医疗决策过程绝大多数采取的是家长模式和告知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中,患者不能充分参与医疗决策过程.共同决策模式允许医患双方都能积极参与医疗决策过程,医护告知患者可选的治疗方案,而患者表达自己对各治疗方案的偏好和态度,医患分享信息,终达成共识,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满意度.共同决策在骨科中的应用也有积极效果.虽然共同决策大有裨益,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吴军;朱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学伦理学实训教学法初探

    厘定了实训教学的概念,论证了医学伦理学也可采用实训教学法;在借鉴相近学科实训教学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伦理学实训教学的内容:医学伦理决策能力实训、医患沟通能力实训、知情同意能力实训、医学伦理问题分析与处置能力实训.此外,还提出了若干有待尝试的其他方法.

    作者:杨同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神经肿瘤专科医师职业精神的探讨

    神经肿瘤,特别是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有其复杂性、特殊性,使得神经肿瘤医师常需面对专业知识和职业精神的双重考验.加强职业精神持续培养、增加医患有效沟通、重视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采取有效措施、体现对患者关爱等措施,有助于提升神经肿瘤专科医师的职业精神.

    作者:李刚;梁红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疗伦理过失的认定标准及举证责任探析——以医生的告知义务为视角

    医疗伦理过失是一种特殊的医疗过失,其在认定标准和举证责任上应当具有其特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医疗伦理过失的认定标准和举证责任上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对医疗伦理过失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借鉴医疗伦理过失的认定标准的各种理论以及有些国家对医疗伦理过失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提出了我国医疗伦理过失应当采取的认定标准和完善举证责任的路径.

    作者:杨丽红;尹梅;张雪;汪影;张晓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