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策略——以温州医学院《名医故事会》为例

金剑锋

关键词:名医故事会, 校园文化品牌, 定位策略, 实施策略, 传播策略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名医故事会》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三个方面的经验策略,主要包括:“一体三线”的定位策略;涵盖要素分析、资源整合、主题明晰、原则提炼、形式多样、坚持总结六个方面的实施策略;具备生动的标识语、引入企业识别系统理念、传播流程管理三种要素的传播策略.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三甲医院核心价值观表述看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现状

    以北京市3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院徽形象和院训表述作为研究对象,以“求同存异”为宗旨,建立大众化的院徽和院训模型,进一步分析医院核心价值观,从中挖掘并展示我国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现状,为当前开展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提供事实论据,并提出基于文化视角凝练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建议,即强化具有个体化、时代感的“新职业精神”,坚定以“包容”的胸怀和“创新”的斗志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信念.

    作者:史楠;刘玉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关于辅助生殖技术能否应用于死刑犯的伦理思考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范围和原则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重点,尤其是其能否应用于死刑犯这一话题存在较大争议.从尊重、有利和保护后代、公正合法与审慎等原则的视角出发,对辅助生殖技术能否应用于死刑犯展开思考和论述,认为在当前的背景和条件下,必须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来约束和限制死刑犯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实现自己的生育权.

    作者:李飞成;董玉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论自律性与医学生医德的培养

    在概述医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讨论了自律性是医德树立与培养的充分必要条件,分析了医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自律能力与其未来职业生涯中践行医德的相关性,提出可通过加强对医学生的基本规诫(如上课出勤等)培养其自律能力,以助其在未来医学职业生涯中的医德践行.

    作者:申动;陈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策略——以温州医学院《名医故事会》为例

    通过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名医故事会》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三个方面的经验策略,主要包括:“一体三线”的定位策略;涵盖要素分析、资源整合、主题明晰、原则提炼、形式多样、坚持总结六个方面的实施策略;具备生动的标识语、引入企业识别系统理念、传播流程管理三种要素的传播策略.

    作者:金剑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论对银屑病患者的人文关怀

    从对银屑病患者的人文关怀入手,针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孤独和怀疑等心理特征,分析诊治中的伦理学问题:科学泛化,人文精神被削弱;信任缺失,人文关怀不足;社会忽视,人文关注不够等,强调从医生到医院,从家庭到社会,多方位、多角度的实施人文关怀.给出在银屑病患者诊治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建议: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从医生和医院管理方面强化人文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坚持人文关怀贯穿诊疗始终以及携手家庭和社会关怀等.从而使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密切结合,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这对银屑病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磊;栗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医学职业精神的培育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建设和倡导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医疗机构深化落实新医改政策、在行业领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化的重要任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分析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确保医疗安全为导向;以尊重患者为基础;以医患沟通为手段.探讨培育医学职业精神的途径:以爱岗敬业展示医学职业精神;以人文关怀彰显医学职业精神;以精细管理强化医学职业精神.

    作者:和新颖;李恩昌;刘庆;姚春;郭利侠;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学伦理学实训教学法初探

    厘定了实训教学的概念,论证了医学伦理学也可采用实训教学法;在借鉴相近学科实训教学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伦理学实训教学的内容:医学伦理决策能力实训、医患沟通能力实训、知情同意能力实训、医学伦理问题分析与处置能力实训.此外,还提出了若干有待尝试的其他方法.

    作者:杨同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疗伦理过失的认定标准及举证责任探析——以医生的告知义务为视角

    医疗伦理过失是一种特殊的医疗过失,其在认定标准和举证责任上应当具有其特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医疗伦理过失的认定标准和举证责任上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对医疗伦理过失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借鉴医疗伦理过失的认定标准的各种理论以及有些国家对医疗伦理过失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提出了我国医疗伦理过失应当采取的认定标准和完善举证责任的路径.

    作者:杨丽红;尹梅;张雪;汪影;张晓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军医道德评价初探

    军医道德评价具有医学和军事双重伦理维度,这种双重伦理维度致使军医道德评价面临着个体医疗质量与群体生命数量的冲突,军事功利主义与医学人道主义的矛盾,道德理想与残酷现实的对抗等多种现实争议;化解争议应本着社会公正、军事效益、生命价值的评价原则.

    作者:吕丽娜;常运立;杨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医改对医患关系影响的跟踪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

    目的 跟踪调查新一轮医改三年多来在试点地区的实施效果,了解其具体成效和不足之处.方法 查文献、访谈、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相结合.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缓解了百姓的看病负担,方便了群众就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患关系.结论 改革尚有许多不足,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刘俊香;陈鸿君;喻国军;田琦巍;王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生责任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

    通过分析护生责任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即传统教育方式、理念的片面性,社会不良风气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家庭环境及自身素养等,从以人为本、不伤害、同理心等方面归纳了护生责任意识对于未来护理工作的意义.提出如下建议:转变教育理念,实施教育模式改革;加强专业渗透,将责任感教育贯穿于护理教学中;减少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提升教师素养,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加强入学教育,及时树立护生职业责任心;加强校园氛围建设,为社会责任感培养奠定基础.由此全面提升护生责任心意识,促进护理学的健康发展,进而达到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作者:陈菊芳;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伦理思考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伦理意义.方法 将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以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和血清总胆固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较对照组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文关怀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恢复有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梅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论医疗红包及医患普遍信任之建构

    医疗红包是医疗行业的一大“顽疾”.在回顾总结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信任理论并结合我国“关系本位”国情,对医疗红包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强化医患目标共同体意识,注重医疗社会性预后,建立健全医疗制度等增进医患普遍信任的策略途径,以期减少并消除医疗红包.

    作者:宁丽红;陈晓阳;杨同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改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健康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进行认真深入的伦理讨论——政府、市场与个人三股力量的平衡和医生职业精神的提升.国际社会的一些伦理理论和相关经验可以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肖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接受家庭随访、电子通信随访、康复技能指导、心理护理等形式的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脑卒中护理.结果 干预六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医院的护理工作向家庭延伸,拓宽了护理工作领域.

    作者:贺艳霞;葛卉玲;张丽;李宝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从儒家生死观看安宁自然死的正当性

    儒家生死观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应当以坦然的态度正确面对;儒家肯定生命的价值,又对死亡持泰然处之的态度,追求死亡意义的伟大性.而安宁自然死符合儒家的“安死顺命”与重视生命意义的思想,其提供的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符合儒家的“仁”道思想.所以,安宁自然死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现实接受土壤.

    作者:曾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门诊输液室护士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针对临床一线门诊输液室医德医风存在的轻视医德医风教育及相关政策法规学习、忽略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需求、新护士岗前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采取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榜样的正面力量、进行反面案例的分析、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等措施,提高重视程度,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人文教育,开展温馨服务,促进护患和谐,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姜好凤;廖生武;赖俊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应突出医学伦理教育

    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通过“医患故事”、“先进典型”、“模拟病房”等多种方式帮助医学院校大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献身医学的崇高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医学优良传统;坚守救死扶伤的医学道德品质,在医疗实践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真正成为一名懂得“责任、良知、道义”的“仁医”奠定伦理道德基础,为人类的健康和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捍卫生命 呵护健康”的价值追求.

    作者:李苏;赵培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共同决策在骨科中的应用

    目前在临床上,医疗决策过程绝大多数采取的是家长模式和告知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中,患者不能充分参与医疗决策过程.共同决策模式允许医患双方都能积极参与医疗决策过程,医护告知患者可选的治疗方案,而患者表达自己对各治疗方案的偏好和态度,医患分享信息,终达成共识,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满意度.共同决策在骨科中的应用也有积极效果.虽然共同决策大有裨益,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吴军;朱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舒利迭吸入的常见错误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舒利迭准纳器吸入的常见错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记录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COPD患者吸入舒利迭后发生的错误,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62例COPD患者首次吸入发生错误达216.1%,错误发生率跟年龄、文化程度相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COPD患者吸入舒利迭时错误率较高,护士应从人文关怀、健康教育、老年人护理、不伤害和同理心等角度进行相关护理干预,通过多次讲解、指导、示范,使病人能更好的掌握吸入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如萍;张春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