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坚
对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Daniel Wikler教授作了简介,并翻译了其代表性论文《会长演说:生命伦理学和社会责任》.邱仁宗还就对当代的医疗卫生/医学,新兴技术的创新、研发和应用,以及整个社会,生命伦理为什么重要;哲学家在生命伦理学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一个好的论证对生命伦理学是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培养我们的论证能力等问题与Wikler教授进行了探讨.Daniel Wikler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卫生资源分配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起源于引起健康不平等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卫生政策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以及通过诱导个人作出更为健康的抉择,谋求改善人群健康的健康促进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
作者:邱仁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心内科门诊老年患者多,与这一类患者进行沟通,需要在尊重和理解每一位患者的前提下进行,即应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变化特点,给予老年患者充分的尊重与耐心;应尊重和包容患有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对这一类患者进行患方教育,需要在良好的知识背景下进行,充分满足患者的知情权.
作者:胡舜英;陈韵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接受家庭随访、电子通信随访、康复技能指导、心理护理等形式的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脑卒中护理.结果 干预六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医院的护理工作向家庭延伸,拓宽了护理工作领域.
作者:贺艳霞;葛卉玲;张丽;李宝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通过“医患故事”、“先进典型”、“模拟病房”等多种方式帮助医学院校大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献身医学的崇高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医学优良传统;坚守救死扶伤的医学道德品质,在医疗实践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真正成为一名懂得“责任、良知、道义”的“仁医”奠定伦理道德基础,为人类的健康和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捍卫生命 呵护健康”的价值追求.
作者:李苏;赵培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从患者及家属、医院、社会等方面分别对癌症病人不合理医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伦理学角度对其危害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癌症病人非合理医疗的对策:加强多方位、多途径的知识宣传;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设立科学的医务人员考核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伦理道德培养.
作者:赵广秀;唐国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适应当前医院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探索建立本土化的医院志愿服务体系.方法 以某医院为个案,在实践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医院建立的志愿者招募体系、培训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志愿服务体系.结果 医院志愿者招募体系严格规范了志愿者队伍建设;医院志愿者培训体系是志愿者服务质量的有力保证;医院志愿者管理体系是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医院志愿者评估体系促使志愿者队伍持续不断的进行质量改进;志愿者激励机制是志愿者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结论 自医院建立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以来,拓展了医院服务领域,营造和谐医患关系;重塑医生职业精神与行业新风;带动全国医疗领域志愿服务工作的快速发展;提升全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者:关婷;郝徐杰;陈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以维护患者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提出了保证按病种付费顺利有效实施的具体措施:医疗保险机构应以患者为中心,完善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医疗机构应以患者为中心,积极配合按病种付费推行;加强宣传,营造按病种付费的良好氛围.
作者:应可满;罗琪;翁海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对电子健康信息交换中可能带来的医学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对正确行使和把握好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问题有所启迪和帮助.在指出电子健康信息交换可能带来诸如侵犯患者隐私权、提供信息的患者得不到任何报酬等医学伦理方面问题的同时,也分析了由于不考虑电子健康信息交换目的和意义的特殊性而过分强调患者知情同意权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结果表明,在电子健康信息交换中行使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应有别于介入性研究活动和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与使用所带来的公共利益相比,信息提供者的利益损失较小.从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平衡的角度看,应该采取合理措施保护患者的隐私权,这样在使用患者的健康信息才有可能更符合医疗伦理道德.
作者:陈玲;张凌;张向阳;刘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范围和原则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重点,尤其是其能否应用于死刑犯这一话题存在较大争议.从尊重、有利和保护后代、公正合法与审慎等原则的视角出发,对辅助生殖技术能否应用于死刑犯展开思考和论述,认为在当前的背景和条件下,必须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来约束和限制死刑犯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实现自己的生育权.
作者:李飞成;董玉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概述医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讨论了自律性是医德树立与培养的充分必要条件,分析了医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自律能力与其未来职业生涯中践行医德的相关性,提出可通过加强对医学生的基本规诫(如上课出勤等)培养其自律能力,以助其在未来医学职业生涯中的医德践行.
作者:申动;陈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在临床上,医疗决策过程绝大多数采取的是家长模式和告知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中,患者不能充分参与医疗决策过程.共同决策模式允许医患双方都能积极参与医疗决策过程,医护告知患者可选的治疗方案,而患者表达自己对各治疗方案的偏好和态度,医患分享信息,终达成共识,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满意度.共同决策在骨科中的应用也有积极效果.虽然共同决策大有裨益,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吴军;朱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以“快乐护理,优质服务”护理文化为核心,在护理理念方面,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加强护士护理精神文化的培育,为提高护理质量打下思想基础.在护理措施方面,营造温馨舒适的病区人文环境;创建护理制度文化,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供保证;拓展护理服务,满足病人合理需求.在护士管理方面,倡导人文关怀,缓解护士心理压力;体贴护士生活,营造和谐温馨的科室气氛.通过以上措施,有力推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健康全面开展,促进护理质量可持续性提高,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妤;秦芳;马宝山;罗宏丹;姚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分析护生责任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即传统教育方式、理念的片面性,社会不良风气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家庭环境及自身素养等,从以人为本、不伤害、同理心等方面归纳了护生责任意识对于未来护理工作的意义.提出如下建议:转变教育理念,实施教育模式改革;加强专业渗透,将责任感教育贯穿于护理教学中;减少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提升教师素养,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加强入学教育,及时树立护生职业责任心;加强校园氛围建设,为社会责任感培养奠定基础.由此全面提升护生责任心意识,促进护理学的健康发展,进而达到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作者:陈菊芳;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研读医学伦理学文献资料及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既要聚焦伦理问题,又要有广阔的视野;既要重视具体问题,又要重视理论问题;既要坚持研究的独立性,又要关注时政的变化.
作者:李恩昌;杨同卫;王臻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面临的问题包括:供体的身心损害如何保障;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在器官捐献上存在道德难题;死亡的判定问题;人工流产死胎器官捐赠的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生死观;加强伦理审查力度,切实保护捐献者利益;建立器官供体合理补偿机制;完善器官捐献管理制度,加强公众宣传.
作者:武贝博;吴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某学院构建了学校教育、地方合作、社会监督、自我提升“四位一体”的农医委培生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以及学校形成性评价、联系单位评价、带教老师评价和患者满意度评价“四结合”的评估模式.为测评“四位一体”培养体系的实效性,设置了四个量化指标,即学校形成性评价、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量化评价、带教老师量化评价和实习期间患者满意度量化评价.
作者:王秋芬;王伟杰;钱丽荣;方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伦理意义.方法 将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以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和血清总胆固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较对照组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文关怀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恢复有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梅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充分挖掘药理学中的医学人文教育资源,如揭示医学哲学思想、宣讲医学伦理学原则、融入医学心理学的知识、阐述卫生法学的规程、解读卫生经济学的价值等,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的人文教育水平和增强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以保证药理学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实施.
作者:秦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患关系管理有效途径的缺失容易使医护工作陷入道德困境,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价值取向扭曲,从而影响社会和谐.新形势下产生的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模式是我国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一个新举措,其在合法合理维护医患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同时,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伦理思理,凸显了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蕴含着深厚的伦理学意义.
作者:陈治;刘丹;傅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遗体处理道德是死亡伦理的重要内容,是医学伦理的重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侵害遗体的行为屡屡发生,有关遗体问题的纠纷也时有出现.虽然遗体处理的相关事项都在运转,但相关遗体处理的道德问题却一直被社会所忽视.就遗体处理的伦理意义、遗体处理的基本特点、遗体处理的道德要求作相应的探讨,提倡科学、文明、人性的道德观.
作者:沈超;冯泽明;张京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