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超;冯泽明;张京平
心内科门诊老年患者多,与这一类患者进行沟通,需要在尊重和理解每一位患者的前提下进行,即应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变化特点,给予老年患者充分的尊重与耐心;应尊重和包容患有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对这一类患者进行患方教育,需要在良好的知识背景下进行,充分满足患者的知情权.
作者:胡舜英;陈韵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遗体处理道德是死亡伦理的重要内容,是医学伦理的重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侵害遗体的行为屡屡发生,有关遗体问题的纠纷也时有出现.虽然遗体处理的相关事项都在运转,但相关遗体处理的道德问题却一直被社会所忽视.就遗体处理的伦理意义、遗体处理的基本特点、遗体处理的道德要求作相应的探讨,提倡科学、文明、人性的道德观.
作者:沈超;冯泽明;张京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充分挖掘药理学中的医学人文教育资源,如揭示医学哲学思想、宣讲医学伦理学原则、融入医学心理学的知识、阐述卫生法学的规程、解读卫生经济学的价值等,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的人文教育水平和增强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以保证药理学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实施.
作者:秦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建设和倡导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医疗机构深化落实新医改政策、在行业领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化的重要任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分析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确保医疗安全为导向;以尊重患者为基础;以医患沟通为手段.探讨培育医学职业精神的途径:以爱岗敬业展示医学职业精神;以人文关怀彰显医学职业精神;以精细管理强化医学职业精神.
作者:和新颖;李恩昌;刘庆;姚春;郭利侠;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对电子健康信息交换中可能带来的医学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对正确行使和把握好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问题有所启迪和帮助.在指出电子健康信息交换可能带来诸如侵犯患者隐私权、提供信息的患者得不到任何报酬等医学伦理方面问题的同时,也分析了由于不考虑电子健康信息交换目的和意义的特殊性而过分强调患者知情同意权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结果表明,在电子健康信息交换中行使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应有别于介入性研究活动和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与使用所带来的公共利益相比,信息提供者的利益损失较小.从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平衡的角度看,应该采取合理措施保护患者的隐私权,这样在使用患者的健康信息才有可能更符合医疗伦理道德.
作者:陈玲;张凌;张向阳;刘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大医精诚”的道德观、“悬壶济世”的使命观三方面解析了中医文化视野下的职业精神涵义,从科技化、商业化、人文精神缺乏方面分析了中医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提出医学生中医文化人文精神培养路径:提高非中医类医学院校教师自身的中医文化素质,在各科教学中融入中医文化教育,营造中医药文化的环境等.
作者:孟令涛;闫冰;曾奇;赵峰;梁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Daniel Wikler教授作了简介,并翻译了其代表性论文《会长演说:生命伦理学和社会责任》.邱仁宗还就对当代的医疗卫生/医学,新兴技术的创新、研发和应用,以及整个社会,生命伦理为什么重要;哲学家在生命伦理学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一个好的论证对生命伦理学是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培养我们的论证能力等问题与Wikler教授进行了探讨.Daniel Wikler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卫生资源分配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起源于引起健康不平等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卫生政策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以及通过诱导个人作出更为健康的抉择,谋求改善人群健康的健康促进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
作者:邱仁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针对临床一线门诊输液室医德医风存在的轻视医德医风教育及相关政策法规学习、忽略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需求、新护士岗前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采取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榜样的正面力量、进行反面案例的分析、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等措施,提高重视程度,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人文教育,开展温馨服务,促进护患和谐,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姜好凤;廖生武;赖俊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面临的问题包括:供体的身心损害如何保障;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在器官捐献上存在道德难题;死亡的判定问题;人工流产死胎器官捐赠的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生死观;加强伦理审查力度,切实保护捐献者利益;建立器官供体合理补偿机制;完善器官捐献管理制度,加强公众宣传.
作者:武贝博;吴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从患者及家属、医院、社会等方面分别对癌症病人不合理医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伦理学角度对其危害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癌症病人非合理医疗的对策:加强多方位、多途径的知识宣传;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设立科学的医务人员考核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伦理道德培养.
作者:赵广秀;唐国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灵魂,是医院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医院精神培育实践中,凸显着鲜明而深刻的伦理精神.对医院精神的内涵进行了伦理解读,分析了在市场经济及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医院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并以天津市某医院通过挖掘和整合医院文化资源、养成教育、领导示范、典型引导、构筑双赢平台、建设环境文化等途径培育医院精神为例,旨在对当前医院精神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
作者:牛月娇;张金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结合我国遗传服务和出生缺陷干预的情况,分析了减少出生缺陷的必要性和婚前、孕前、产前的遗传咨询、筛查、检测服务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目前遗传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重视出生缺陷干预的相关伦理社会问题,即应提高分配公义和初级预防的普及度;倡导遗传咨询的非指令性和对个人的尊重;做好遗传信息的保密工作;尊重个人自主权和减轻生育的压力.
作者:睢素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分析护生责任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即传统教育方式、理念的片面性,社会不良风气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家庭环境及自身素养等,从以人为本、不伤害、同理心等方面归纳了护生责任意识对于未来护理工作的意义.提出如下建议:转变教育理念,实施教育模式改革;加强专业渗透,将责任感教育贯穿于护理教学中;减少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提升教师素养,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加强入学教育,及时树立护生职业责任心;加强校园氛围建设,为社会责任感培养奠定基础.由此全面提升护生责任心意识,促进护理学的健康发展,进而达到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作者:陈菊芳;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舒利迭准纳器吸入的常见错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记录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COPD患者吸入舒利迭后发生的错误,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62例COPD患者首次吸入发生错误达216.1%,错误发生率跟年龄、文化程度相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COPD患者吸入舒利迭时错误率较高,护士应从人文关怀、健康教育、老年人护理、不伤害和同理心等角度进行相关护理干预,通过多次讲解、指导、示范,使病人能更好的掌握吸入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如萍;张春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从对银屑病患者的人文关怀入手,针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孤独和怀疑等心理特征,分析诊治中的伦理学问题:科学泛化,人文精神被削弱;信任缺失,人文关怀不足;社会忽视,人文关注不够等,强调从医生到医院,从家庭到社会,多方位、多角度的实施人文关怀.给出在银屑病患者诊治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建议: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从医生和医院管理方面强化人文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坚持人文关怀贯穿诊疗始终以及携手家庭和社会关怀等.从而使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密切结合,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这对银屑病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磊;栗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名医故事会》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三个方面的经验策略,主要包括:“一体三线”的定位策略;涵盖要素分析、资源整合、主题明晰、原则提炼、形式多样、坚持总结六个方面的实施策略;具备生动的标识语、引入企业识别系统理念、传播流程管理三种要素的传播策略.
作者:金剑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以维护患者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提出了保证按病种付费顺利有效实施的具体措施:医疗保险机构应以患者为中心,完善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医疗机构应以患者为中心,积极配合按病种付费推行;加强宣传,营造按病种付费的良好氛围.
作者:应可满;罗琪;翁海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以北京市3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院徽形象和院训表述作为研究对象,以“求同存异”为宗旨,建立大众化的院徽和院训模型,进一步分析医院核心价值观,从中挖掘并展示我国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现状,为当前开展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提供事实论据,并提出基于文化视角凝练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建议,即强化具有个体化、时代感的“新职业精神”,坚定以“包容”的胸怀和“创新”的斗志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信念.
作者:史楠;刘玉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调查了某医学院校新生素质教育现状,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能够明确自身发展目标;但有少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正确、对医学职业认同度低等问题.需要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素质的要求,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搞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医学生职业精神,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作用,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学人才.
作者:魏洁;许世华;何兰燕;农乐颁;尧国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了使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各层次医学人才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医疗健康需求,某医学院近年来以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探索,构建了“一二五”工作模式.确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狠抓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项教育内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执业、临床实践、就业创业、科技创新、自我管理五项能力.通过革新理念,开拓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使学生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全面提升医学生素质.
作者:许婷婷;程乐森;宋心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