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贝博;吴涛
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通过“医患故事”、“先进典型”、“模拟病房”等多种方式帮助医学院校大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献身医学的崇高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医学优良传统;坚守救死扶伤的医学道德品质,在医疗实践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真正成为一名懂得“责任、良知、道义”的“仁医”奠定伦理道德基础,为人类的健康和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捍卫生命 呵护健康”的价值追求.
作者:李苏;赵培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接受家庭随访、电子通信随访、康复技能指导、心理护理等形式的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脑卒中护理.结果 干预六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医院的护理工作向家庭延伸,拓宽了护理工作领域.
作者:贺艳霞;葛卉玲;张丽;李宝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以北京市3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院徽形象和院训表述作为研究对象,以“求同存异”为宗旨,建立大众化的院徽和院训模型,进一步分析医院核心价值观,从中挖掘并展示我国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现状,为当前开展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提供事实论据,并提出基于文化视角凝练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建议,即强化具有个体化、时代感的“新职业精神”,坚定以“包容”的胸怀和“创新”的斗志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信念.
作者:史楠;刘玉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从患者及家属、医院、社会等方面分别对癌症病人不合理医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伦理学角度对其危害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癌症病人非合理医疗的对策:加强多方位、多途径的知识宣传;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设立科学的医务人员考核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伦理道德培养.
作者:赵广秀;唐国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在临床上,医疗决策过程绝大多数采取的是家长模式和告知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中,患者不能充分参与医疗决策过程.共同决策模式允许医患双方都能积极参与医疗决策过程,医护告知患者可选的治疗方案,而患者表达自己对各治疗方案的偏好和态度,医患分享信息,终达成共识,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满意度.共同决策在骨科中的应用也有积极效果.虽然共同决策大有裨益,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吴军;朱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跟踪调查新一轮医改三年多来在试点地区的实施效果,了解其具体成效和不足之处.方法 查文献、访谈、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相结合.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缓解了百姓的看病负担,方便了群众就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患关系.结论 改革尚有许多不足,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刘俊香;陈鸿君;喻国军;田琦巍;王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分析护生责任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即传统教育方式、理念的片面性,社会不良风气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家庭环境及自身素养等,从以人为本、不伤害、同理心等方面归纳了护生责任意识对于未来护理工作的意义.提出如下建议:转变教育理念,实施教育模式改革;加强专业渗透,将责任感教育贯穿于护理教学中;减少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提升教师素养,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加强入学教育,及时树立护生职业责任心;加强校园氛围建设,为社会责任感培养奠定基础.由此全面提升护生责任心意识,促进护理学的健康发展,进而达到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作者:陈菊芳;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Daniel Wikler教授作了简介,并翻译了其代表性论文《会长演说:生命伦理学和社会责任》.邱仁宗还就对当代的医疗卫生/医学,新兴技术的创新、研发和应用,以及整个社会,生命伦理为什么重要;哲学家在生命伦理学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一个好的论证对生命伦理学是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培养我们的论证能力等问题与Wikler教授进行了探讨.Daniel Wikler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卫生资源分配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起源于引起健康不平等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卫生政策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以及通过诱导个人作出更为健康的抉择,谋求改善人群健康的健康促进中的伦理学和公正问题.
作者:邱仁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名医故事会》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三个方面的经验策略,主要包括:“一体三线”的定位策略;涵盖要素分析、资源整合、主题明晰、原则提炼、形式多样、坚持总结六个方面的实施策略;具备生动的标识语、引入企业识别系统理念、传播流程管理三种要素的传播策略.
作者:金剑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患关系的主体之一,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构建未来和谐医患关系有着重要影响,而当前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又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尝试采用传播学模型的方法分析当前医患关系舆情对医学生产生的影响,并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部分数据的积累.具体包含:提出模型;通过具体案例阐释模型;提出利用模型环节阻滞的方法及减少不利影响、增加有利影响的一些具体措施.
作者:赵华翔;沈宇辰;杜文治;范娅琦;吕强;张瑞;梁蓓蕾;孔祥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打造特色服务专科,在内分泌代谢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从2011年3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通过认真学习相关文件,转变观念;制订相关项目及标准;科学安排,实行弹性排班;加强学习训练,提高服务质量;根据专科特色设立岗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努力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每月举行伤病员座谈会;每月发放伤病员护理服务满意率调查表;评选优质护理服务之星和爱心天使等措施,打造特色服务专科.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在护理服务满意率、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健康教育知晓率四个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打造特色服务专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优质护理服务有力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宋菲菲;陈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遗体处理道德是死亡伦理的重要内容,是医学伦理的重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侵害遗体的行为屡屡发生,有关遗体问题的纠纷也时有出现.虽然遗体处理的相关事项都在运转,但相关遗体处理的道德问题却一直被社会所忽视.就遗体处理的伦理意义、遗体处理的基本特点、遗体处理的道德要求作相应的探讨,提倡科学、文明、人性的道德观.
作者:沈超;冯泽明;张京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妇产科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妇科疾病的特殊性以及女性患者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妇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较大.在妇产科的临床工作中,作为医护工作者,要学会“以病人为中心”,尊重患者,并重视对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的保护,使医患关系和谐、稳定地发展,从而有效缓解医患矛盾,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泰安市社区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的现状.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对泰安市125例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授权能力尚可,但在行为改变方面能力仍较差.结论 对糖尿病群体的授权教育应该关注伦理要求,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如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患者的参与性;发挥社区医务人员的积极指导作用;注重患者的人文伦理关怀;引导形成医院-社区-社会联动的互动模式.
作者:韩扬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适应当前医院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探索建立本土化的医院志愿服务体系.方法 以某医院为个案,在实践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医院建立的志愿者招募体系、培训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志愿服务体系.结果 医院志愿者招募体系严格规范了志愿者队伍建设;医院志愿者培训体系是志愿者服务质量的有力保证;医院志愿者管理体系是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医院志愿者评估体系促使志愿者队伍持续不断的进行质量改进;志愿者激励机制是志愿者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结论 自医院建立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以来,拓展了医院服务领域,营造和谐医患关系;重塑医生职业精神与行业新风;带动全国医疗领域志愿服务工作的快速发展;提升全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者:关婷;郝徐杰;陈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神经肿瘤,特别是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有其复杂性、特殊性,使得神经肿瘤医师常需面对专业知识和职业精神的双重考验.加强职业精神持续培养、增加医患有效沟通、重视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采取有效措施、体现对患者关爱等措施,有助于提升神经肿瘤专科医师的职业精神.
作者:李刚;梁红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调查了某医学院校新生素质教育现状,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能够明确自身发展目标;但有少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正确、对医学职业认同度低等问题.需要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素质的要求,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搞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医学生职业精神,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作用,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学人才.
作者:魏洁;许世华;何兰燕;农乐颁;尧国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范围和原则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重点,尤其是其能否应用于死刑犯这一话题存在较大争议.从尊重、有利和保护后代、公正合法与审慎等原则的视角出发,对辅助生殖技术能否应用于死刑犯展开思考和论述,认为在当前的背景和条件下,必须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来约束和限制死刑犯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实现自己的生育权.
作者:李飞成;董玉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灵魂,是医院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医院精神培育实践中,凸显着鲜明而深刻的伦理精神.对医院精神的内涵进行了伦理解读,分析了在市场经济及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医院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并以天津市某医院通过挖掘和整合医院文化资源、养成教育、领导示范、典型引导、构筑双赢平台、建设环境文化等途径培育医院精神为例,旨在对当前医院精神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
作者:牛月娇;张金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某学院构建了学校教育、地方合作、社会监督、自我提升“四位一体”的农医委培生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以及学校形成性评价、联系单位评价、带教老师评价和患者满意度评价“四结合”的评估模式.为测评“四位一体”培养体系的实效性,设置了四个量化指标,即学校形成性评价、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量化评价、带教老师量化评价和实习期间患者满意度量化评价.
作者:王秋芬;王伟杰;钱丽荣;方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