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权伦理视域下残疾人体育教育之研究

马飞

关键词:残疾人体育教育, 生命质量, 人权伦理, 公平公正, 生命伦理学
摘要:残疾人体育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它是残疾人生命活动彰显的过程,蕴含着残疾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残疾人体育教育是人权伦理学的要求,其也是对残疾人权利的尊重.国家和有关组织通过法律和公约保障残疾人这一权利的实现,也是残疾人与健全人公平享有权利与机会的体现.残疾人体育教育应摒弃功利主义思潮,贴近残疾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促进他们在生活质量、生活品位和生活格调上的提升,使其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生活、学会生活,终达到寻求生活意义和价值的目的.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患会话语用分析与构建和谐医患的伦理合作原则

    建立新型的医患平等合作关系是现代医学服务的宗旨,而不对称的医患角色关系表现为不对称的医学信息、不对称的人际关系、机构权力唯医生所独有.医患会话所产生的角色差异是导致言语角色关系不对称的原因之一.需构建和谐医患会话的伦理合作态度、礼貌准则,尊重患者知情权和自主权,减少医学术语、加强医患沟通.

    作者:任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职3+2护生人格特征与生命态度的相关研究

    目的 为优化护生人格、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培养护理伦理道德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对300余名高职3+2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生在爽直、重情、随和3个维度的分值高于常模,在坚韧、利他2个维度的分值低于常模,在活跃和严谨2个维度分值与常模无明显差异;护生对生命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活跃、坚韧、重情、随和4个维度与生命态度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仅有坚韧和活跃维度进入回归方程,二者对生命态度的解释量为49.9%.结论 护生人格中的坚韧和活跃维度是影响生命态度的主要因素,作为护理教育者要注意培养护生的积极人格,树立护理伦理道德.

    作者:李红;刘堃;郭蕾蕾;张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试验论文伦理学评价定量研究初探

    在借鉴国内外医学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临床试验论文伦理学定量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知情同意、隐私保护、伦理委员会批准、公平性、利益冲突和不伤害六个维度,并制定了各维度具体指标及详细评分标准.

    作者:张丹卓;刘雁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建立经医疗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病毒保险和补偿机制的意见

    在介绍经医疗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往案件的赔付情况及国外的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补偿”的概念,并提出医疗输血所致HIV感染的保险和补偿机制的伦理原则,包括公正原则、责任原则、相称原则、尊重原则、包容原则、应急优先原则、共济原则,以及建立医疗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HIV的保险和补偿机制,包括保险、基金会或补偿基金、国家补偿等;说明了经医疗输血或者使用血液制品感染HIV补偿的程序,以及补偿内容、补偿办法、补偿金额等;并提出建立经医疗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感染HIV补偿问题协调机制.同时,阐述了对若干问题的建议.

    作者:邱仁宗;翟晓梅;贾平;戴苏娜;刘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历年世界无烟日主题所体现的伦理责任

    吸烟有害健康已为世界公认,为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在每年的世界无烟日均设立一个值得关注的主题,从历年的世界无烟日主题分析来看,主要体现了对妇女及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健康的关注、誓示烟草的危害、反对烟草促销与营销、创建无烟环境使人们免受烟草烟雾危害、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扼制烟草危害等方面的伦理责任.

    作者:罗洁;叶兰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肿瘤放射治疗中若干伦理问题的思考

    从肿瘤放射治疗的不确定性、患者知情权与“善意的谎言”之间的伦理悖论和终末期肿瘤病人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选择三个方面讨论了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伦理问题,旨在引发医务人员对放射治疗相关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不断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减少放射治疗并发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认真负责的履行告知义务;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款,实现对安乐死等医学伦理问题的法律规范,以更好保障肿瘤患者的生命权和生命尊严.

    作者:高春玲;应可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医学生仁爱情感的调查与认识

    目的 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了解医学生对医业的热爱,对他人的关怀等仁爱情感的现状,并探讨培育医学生仁爱情感的有效对策和途径.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医学生仁爱情感状况;进行访谈,了解医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结果 当前,医学生医德情感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存在人情淡漠,对他人、他事漠不关心等问题.结论 要通过激发对医业的热爱,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道德自律,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心理疏导,培养医学生的健全人格等措施,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水平.

    作者:何学军;张荣波;赵昌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医学人文能力的认知调查及建议

    目的 考察医学生对医学人文能力的构成以及自身医学人文能力情况的认知,以对医学人文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学人文教学问卷对医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18.0数据统计,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具有显著差异.结果 大部分医学生对医学人文能力的构成总体认识较好,但是对于批判性思维能力认知不足,临床沟通能力不足.从性别差异看,男性与女性对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能力、关怀能力等认知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明确医学人文教学能力的内涵,对加强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及医学人文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师资队伍大有裨益.

    作者:陈化;田冬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学摄影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医学摄影在医学教育、出版和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经过探索总结出来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医学摄影应遵循知情同意原则;隐私保护原则;提供医疗服务优先,摄影延后原则;避免主动或被动商业化;避免利益冲突原则;不得过度修饰及伪造原则;注重版权保护,不剽窃原则;避免色情化原则.

    作者:张轶凡;杨桂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教学医院七年制开展人文执业技能培训的探索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级临床七年制学生人文技能掌握情况,探讨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沟通技能的方法和改革方向.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实习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对医患关系的认识程度、对人文技能的掌握情况等.结果 在42份问卷中,有27人认为在接诊患者过程中,精湛的医术占主要地位;有14人认为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和高尚的人文素质重要;有30人认为目前的人文技能水平不高,有待提高;有34人希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技能水平.结论 通过人文技能培训,医学生的沟通技能和人文技能均有所提高.

    作者:马玲娜;仰曙芬;尹梅;陈志涛;孟德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生命关怀视角下护士职业精神的培育

    通过阐述护士职业精神的生命伦理内涵,分析对护士的职业精神进行培育的意义: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完善整体护理模式等,提出了护士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营造关怀生命的组织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升关爱生命的道德修养,深化情感关怀的实践行为.

    作者:吴冰;白联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良医之培育

    以“良医之培育”为主题,以希波克拉底之医道引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良医养成的方法:高等教育的任务、医学教育的内容、医学教育的主要责任、医学教育的目标、临床医学的特点、临床医学容易出错的地方、医师之职责、照顾病人的基本原则、医务人员对病人的义务、良医的特征.特别强调了人文社会科学对良医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了“不同凡想”在医学发明中的意义.

    作者:张心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事法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范畴与教学改革

    医事法学着重探讨医事活动涉及法律规范的理论体系以及司法实务及立法兴废等问题,应当有其独立的法律体系;但其尚未被正式列入专业目录,与医学法学、卫生法学之间定位存在的模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教学改革与学科发展.通过廓清其内涵,分析国外经验,建议医事法学教学改革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医事法学理论体系.

    作者:峗怡;贺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龚延贤《万病回春》对当代医德与医患关系的借鉴

    讨论了明代医家龚延贤的《万病回春》中“医家十要”、“病家十要”和“医家病家通病”,以此探讨其医德内涵及病人就诊原则等为医学伦理学发展的借鉴,“医家十要”将对医者的行为规范提升到了伦理层面,包括了仁爱之心、专业知识以及对同行的态度等方面.“病家十要”则是从病人的择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对医生的态度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医家病家通病”又从病人盲目择医、医生不问清病人病情病史等角度对改善医患关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借鉴意义.

    作者:艾华;蒋一玮;赵建磊;刘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利益冲突下干细胞治疗的伦理原则思考

    干细胞技术具有非常可观的医学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伦理问题.尤其是在干细胞的临床治疗中,除了技术本身的伦理问题,卫生系统内部各方的利益冲突、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研究者、投资者与医疗机构及患方之间的利益冲突等问题更加值得关注.为了促进干细胞治疗技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尽快规范干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试验研究,建立健全准入制度和管理及评估机制,严格遵循干细胞治疗的伦理原则,即严格准入原则、不伤害原则、知情同意原则、非商业化原则.

    作者:谭篆丽;古津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病人满意度工作的现状调查

    目的 探讨影响公立医院提升病人满意度的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为对象,针对病人满意度工作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与病人满意度测评工作得到广泛认可;病人满意度工作应发挥更大作用;当前工作的薄弱之处需在后续工作中落实整改.结论 新医改形势下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国内病人满意度工作尚需不断完善;病人意见及建议在运用中存在困难;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建立环形工作机制.

    作者:姚君;李玮婷;郭永瑾;郑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本土化路径初探

    以“本土化”作为创新点,通过对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本土化概念的描述,对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领域的本土化挑战与伦理困境进行分析.在对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本土化路径进行探究时,阐述了六大主要介入领域,并提出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家人及好友为支持、以社区为支撑、以专业团队为保障的四位一体服务模式,以期为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及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事业的本土化路径提出建议.

    作者:史金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国本科教育中的卫生法学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

    我国本科教育中,卫生法学人才培养面临着部分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卫生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偏低以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原因在于未形成医法融合的培养理念、欠缺医法有机结合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中医法缺少融合、缺乏有实践经验的医法复合型师资队伍及医患和谐、医法和谐的教学与就业伦理导向有待加强.为此,必须树立医法融合的培养理念;加强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构建医法融合的课程体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实现医法的融合与共通;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坚持医法和谐、医患和谐的伦理导向,拓宽卫生法学学生就业渠道.

    作者:刘兰秋;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与《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纪念《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创刊25周年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干预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消极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某院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干预组)和B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A、B组均采用传统护理方法,A组在传统护理的同时,加以人文关怀进行干预.监测记录A、B两组患者在进行人文关怀干预前后心理消极状况的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98%,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78%),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进行人文干预后的平均SAS评分为(37.50±3.78),较进行人文干预前明显减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进行人文干预后的SAS评分为(50.05±2.88),较心理干预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此外,与B组相比,A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后,其焦虑紧张情绪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人文关怀能帮助改善甲状腺癌患者的消极心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作者:周胜娥;王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