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徐玉梅
首先综述介绍了社会语言学及会话分析、医患会话分析、话轮转化机制、打断等的研究.其次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基于收集的语料,从打断结果、打断原因等方面分析医患会话中的打断这一言语现象如何体现出医患之间医生对话语的控制权势.后得到启示,医生要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的锻炼,以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尊严死教育在ICU临终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比较尊严死教育实施前后患者临终前治疗的选择,心肺复苏实施次数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比较临终关怀治疗组和积极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死亡质量、临终前治疗的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 对临终患者家属进行尊严死教育后,临终前选择积极治疗患者比例较前明显下降(P<0.01),选择临终关怀治疗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1),临终患者平均心肺复苏次数减少(P<0.01),患者家属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P=0.17);和临终前积极治疗患者相比,选择临终治疗的患者临终前治疗时间缩短(P<0.01),治疗费用降低(P<0.01),死亡质量较高(P=0.01).结论 在ICU临终患者的家属中开展尊严死教育能够让更多临终患者的家属选择临终关怀治疗,实现患者尊严死,减少无效治疗.
作者:王福平;古利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门诊高危患者就诊意外有其突发性及不可预测性等特点,为加强其诊疗过程中相关环节的安全管理,通过分析诊疗风险的伦理学原因,建议建立早期预防机制,及时疏导不良因素,加强全程监控,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医疗理念,从而提高门诊护理质量,预防医疗纠纷,提升医院声誉.
作者:卓周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新昌县人民医院采取完善并健全药事管理制度,科学确定用药目录与规范引进新药,制订推广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考核指标,加强对临床用药情况督查等措施,有效控制并降低了药占比和患者的医药费用.通过实践认为医院和政府在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中要遵循有利与公正的医学伦理原则,必须坚持思想教育与法规管理两手抓,还要充分发挥药学技术人员的监督作用.
作者:俞子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病现已成为全球致死致残的首因,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根据中国慢性病的发展趋势及其经济负担,多维度地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加强社区管理,发挥初级卫生保健的作用;建立、健全慢性病患者门诊账户;提高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树立防重于治、小病即治的观念,期望能够有效地缓解慢性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和疾病痛苦.
作者:郭斌;程怀志;杨庆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传播对医学发展具有正价值,然而频繁出现的医药企业违规违纪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其社会责任的思考.医学的社会性是医学传播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基础,医学目的 规定着医学传播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医学传播的社会责任包括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应从加强行业自律、制定相关准则等方面对医学传播过程进行伦理控制.
作者:陈晓阳;周志新;杨同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取精室是患者取出精液用作化验的专用场所,但大多数医院未建设专门的取精室,给患者造成不便,这说明医院在一些方面存在不够重视患者权利、管理手段欠缺以及质量意识不强等问题.卫生管理部门应严格准入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促使医院重视专门取精室的建设;医院要完善取精室配套设施,完善精子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并加强伦理管理,重视患者诉求,从而促进精子分析工作的良性发展.
作者:范久波;刘海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校内培养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选取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716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总体统计.结果 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和生命价值观、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医疗保险及医患利益冲突有着较为良好的认知,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处于实习期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结论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系统性、科学性,要强化实践性、操作性.
作者:徐玉梅;刘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建立牙周病数据库可以系统地记载和积累患者病史资料,对患者病程进行长期跟踪分析,了解患者疾病的进程、变化以及其诊断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但是也存在着诸如标准化与规范化、人力及时间成本、患者隐私的保护、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病历信息的安全、医学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伦理问题.从伦理道德教育、技术监控、制度控制、法律保障等方面来探讨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作者:宋健玲;王宝彦;苟建重;张兰;徐刚;孙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日渐加深,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也越来越多,我们有必要对多中心伦理审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这主要包括试验参与各方利益的博弈;多中心国家之间的伦理标准冲突;多中心伦理审查质量存在差异;药物试验方法与伦理原则的矛盾等方面.面对如此困境,需要提高各中心伦理委员会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各中心之间的有效沟通,注重协调各中心之间的利益,处理好临床试验方法与伦理要求的关系.
作者:李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集中讨论了信息通讯技术时代的隐私保护问题.今天信息通讯技术已经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然而,当人们需要进行网上交易或者获得其他服务时,人们不得不提供大量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被存储在在线数据库中.在线数据库中敏感私人信息的泄露和身份盗用已经引起人们对隐私保护问题的极大关注.对在线公众信息数据库获取个人敏感信息加以严格限制已经迫在眉睫.
作者:黄雯;翟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创建JCI过程中,首次将PDCA循环法运用于改进医学伦理审查工作流程中.回顾分析了2011年至2012年12月医院伦理审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头脑风暴和鱼骨图分析法,确定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医学伦理委员会职责不清晰等5个主要问题.其次,针对主要问题,采取对策,如加大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集中资料审查等.再次,通过数据收集观察改进效果,审查资料完整性由2011年33.33%提升至2013年5月的100%;后,明确今后常态化工作和制度,提出了需要下一阶段继续PDCA改进的工作计划.
作者:罗睿;耿春华;宋燕燕;黄有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物神经增强是神经增强中成熟的、使用人数多的一种.目前的神经药物可温和但有效地增强大脑功能,如认知和情感.人们一方面对于其未来充满了憧憬,一方面也对其充满了困惑和不信任.从现有药物神经增强伦理学讨论中,总结出反对者提出的五个重要问题:安全性、真实性、作弊、强制和医学化,从这五个问题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药物神经增强并不具备先天不道德性.在神经增强药物的使用中,需要的是一个综合性的规范机制,将科学家、医师、患者、人力资源部门等都纳入进来,对药物神经增强进行多层次的干预,将其安全隐患降到低.
作者:张鑫;胡新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由于受传统伦理观影响、患者权利意识增强、个别带教教师带教意识和医德医风欠佳以及实习生医学人文素质缺乏等原因而面临一些问题.建议摒弃传统观念束缚、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建立带教准入制度、拓展模拟教学思路,转变学校及医院医学教育模式,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作者:王雷刚;谢丽丽;孙巧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应着眼于医学职业认知、医学职业归属感以及职业道德选择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其中,医学职业的人学认知教育构成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起点;医学职业归属感教育形成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核心;医学职业道德选择能力培养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落脚点.
作者: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了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热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认为可通过适时开展社会热点事件跟踪教育、积极拓宽热会热点教育载体、创新社会热点教育形式、将社会热点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将社会热点教育与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钱锐;张春丽;丁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相关治疗情况及心理,了解家属对自然安宁死的认识.方法选择五所医院肿瘤科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加化疗放疗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增加,患者经过放疗化疗处于痛苦状态但肯定治疗产生的作用;被调查的大部分患者家属认为可以或应该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分析调查结果后认为,末期病人的安宁治疗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但自然死还较不能被接受,而宁养院病区的患者家属肯定安宁治疗.结论 应明确界定恶性肿瘤末期阶段;加强自然安宁死的宣传;政府应该积极推进自然安宁死制度建设.
作者:肖俊辉;李大平;杨云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100例妇科门诊会话语料从语言的功用角度,按照相似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将医生的话语分为解释、指导、安慰三种类型并进行频次统计,发现解释性的话语凸显出医生教育者的角色特点;指导性话语凸显出医生深层的医疗服务内涵;安慰性话语凸显出现阶段我国医生的角色表现正逐步与新医学模式吻合.
作者:王茜;隆娟;王凯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根据某区2008~2011年上报的医疗纠纷事件,对纠纷投诉事由的诊疗过程、服务态度及医院管理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医学伦理学分析.发现临床诊疗过程的中很多医疗纠纷都是由于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淡化,医患沟通的不畅以及医院管理方面的失当所造成的.认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做到: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强化医学服务的宗旨,并确立双向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围绕医疗质量和社会效益开展医院行政管理活动,以保障功能和整体效能为内容加强医院后勤管理.
作者:孟艺婷;李琳;吴烨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信息通讯技术时代,面临着来自隐私保护、数字身份、数字裂沟、信息可及性以及信息自由等伦理和管理上的巨大挑战.数字身份可以变更、可以隐藏、甚至可以废弃的属性使得网络甚至社会的安全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经济、教育、地理等条件的差异,不同的人群之间出现了信息通信技术上的隔阂这种数字裂沟的出现,可能导致歧视、贫富分化的加剧.因此相关的规定和管理是必要和紧迫的.
作者:黄雯;翟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