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鼻喉科医患冲突的伦理思考

刘瑜;何伟平

关键词:耳鼻喉科, 医患冲突, 伦理思考, 社会医学
摘要:近年来发生多起耳鼻喉科医患冲突事件,医疗界多将此类事件归咎于医疗体制问题与患者素质,而民众则始终认为是由医务人员医德不佳导致的。通过对数起耳鼻喉科医患冲突事件从伦理及社会医学角度进行分析,探寻其中原因,并从医学教育、医院及医务人员角度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5-1365/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4-3806,邮发代号为48-173,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报道国内外医学科学的新研究成果,传播医学科学的新理论和信息,交流医学科学的新经验,介绍医学科学的新技术。报道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教学研究中的发明创造、成果报告和学术经验,临床疾病诊疗中的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等。栏目设置:专家特稿、基金课题报告、博硕论坛、临床研究、技术创新、护理研讨、短篇报道、循证医学、新进展综述等。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学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医学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状况调查问卷,对1024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69%的大学生能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但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没有掌握。社会风气、医学生自身的弱点以及学校的教育等均是导致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淡薄的因素。结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有必要,应发挥“课堂、校园、社会”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卢晓宁;席稳燕;符生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能级对应管理模式的医学伦理分析--以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为例?

    目的:研究能级对应管理模式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等的作用,并进行医学伦理学分析。方法选择某医院神经内科护士37名,于2013年7月-2014年3月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对其采取能级对应的岗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测评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的情况;并通过访谈形式了解其他方面的变化。结果实施能级对应管理模式,各项研究指标较实施前明显升高、各种情况均有改善。结论能级对应的岗位管理模式能提高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是对护理伦理精神的具体实践。

    作者:刘小玲;李静艳;张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加强医德教育与修养的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阶段,医德教育与医德修养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住院医师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训组织实施的有效保证。医学伦理学和医学道德相关理论学习是医德教育的基础,医学实践是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而在实践中内心感悟是医德修养的逐步升华。住院医师医德素质的养成以医德他律为主导,以医德准则为导向,更强调自律医德行为,恪守医德信念,遵守医德规范。

    作者:王欣倍;张伟;朱琼;张丽莉;蒋秀凤;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语料库的医患门诊会话重复结构及功能研究?

    基于项目组成员自建的医患门诊会话语料库,研究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在话语分析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其在主体性重复和功能性重复方面的归纳性特征,并比较医患双方在重复策略使用上的异同。研究得出了OIR新模式,丰富了话语分析理论,所提出的医患门诊会话重复策略使用对策为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增进交际效果,建立互动、合作、平等的医患关系提供参考,为研究医患沟通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作者:卢星辰;卢海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癌性疼痛多学科诊疗模式对晚期肿瘤患者姑息治疗的影响及思考?

    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在崇明地区通过数年探索,初步建立了包括肿瘤科、麻醉科、疼痛科、康复科、心理科等多学科的癌痛综合诊疗模式,并借助于医疗信息化手段,以癌痛症状管理为切入点,初步实现了癌痛的实时评估与诊疗,帮助患者有效减轻了生理及心理痛苦,改善了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培养了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意识,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及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华红伟;姜峰;程志军;廖志军;黄骞;倪祖琴;胡薇薇;李静;孙运恒;丁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患关系的媒体舆情对临床医学生的影响

    目的:调查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及医患关系的媒体舆情对临床医学生的影响。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泰安市某医学院临床医学实习生及在校生和非临床专业大学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将数据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较于非临床学生,临床医学生关注医疗报道(χ2=11.902,P=0.003),有更多的临床医学生认为媒体舆情加剧了医患矛盾,造成负面消极的影响(χ2=13.459,P=0.036);无论是否为临床专业,医学生普遍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χ2=0.180,P=0.914)、媒体在医患报道中多倾向于对患者有利(χ2=11.154,P=0.084);临床实习生比在校生更后悔学习临床专业( Z=-2.573,P=0.010)。结论目前的医患媒体舆情对临床医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且临床实习生比在校生表现的更加悲观。应调整媒体在医患关系中的导向作用,为临床医学生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做出贡献。

    作者:邵一鸣;孙玉盼;宋静;杨树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身体约束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身体约束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保护性医疗措施,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缺乏人性化护理,那么就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及伦理问题。总结了人性化护理和身体约束的研究现状,从约束前准备、约束中护理、约束后护理三个阶段归纳出实施身体约束中的人性化护理措施,以此为人性化护理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汪诚;朱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加强对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的思考

    医务人员的执业现状表现为工作压力大、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职业倦怠高发等。这样的现状挫伤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医务人员自身也不满意。其原因主要有:薪酬待遇与付出不对等、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媒体的偏颇报道。在此基础上,应该从医学伦理的角度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一是从理论上阐发,尊重和有利等原则同样适用于医务人员,二是医务人员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是建立合理的薪酬评价考核制度,四是营造一个和谐、公平的社会舆论氛围。

    作者:王阿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并分析其效果。于入院第2天完成入组,所有的资料由研究者进行收集。采用统一语言进行解释、指导。实验组、对照组均于入组时、14天、28天、56天进行服药依从性、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 PSP)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 APGAR)评定。进行组间对照。结果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率总体高于对照组,第56天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完全依从66%,部分依从44%)显著高于对照组(完全依从19%,部分依从66%,不依从15%);两组BPRS评分:入组时、14天两组评分无差异,28天、56天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PSP评分:入组时、14天两组评分无差异,28天、56天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APGAR评分:入组时两组评分无差异,14天、28天、56天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有积极的影响,对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率影响更显著。实施人文关怀能使患者保持生活、劳动及社交能力,可以增强患者对生活的掌控感,提高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使其愿意配合治疗,进而减少复发及社会功能退化。

    作者:马明芳;邵灿;梁杏莉;李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受试者招募是临床研究的重要环节,应遵循公平性与代表性的伦理原则,招募的过程应注意保护受试者的隐私,研究所需的各种招募材料必须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I期临床试验能否招募到合格的受试者,将会对试验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应引起包括伦理委员会、研究者、临床监察员和申办方在内的相关人员的重视。

    作者:谷旭放;仲伟琴;王保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台湾地区医疗团队资源管理的经验启示?

    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是管控医疗风险,保障病人安全以及提升病人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内涵界定的基础上,阐释了台湾地区医疗团队资源管理的应用和经验,提出了医疗团队资源管理应用于医疗实践的几条建议。

    作者:徐文轩;王鑫淼;张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利用人体生物标本进行研究的伦理思考--美国受试者保护“通用法则”的修改建议及启示

    人体生物标本的利用对推动生物医学的进展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强大的电子数据库信息处理能力给个人信息的保密带来了挑战。对于利用人体生物标本的研究,如何在确保遵循伦理原则的基础上促进研究的顺利开展,是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在修改美国联邦法规———人体研究受试者保护“通用法则”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其公布的“建议规则制定通知”提出:通过泛知情同意,强化对受试者自主权的尊重,几乎不再有免除知情同意的情况;对于研究风险仅仅涉及隐私保护,将在明确保证执行隐私法等保护措施的前提下,简化审查程序。围绕NPRM中提出的有关利用人体生物标本的研究的修改情况进行介绍,对NPRM中关于知情同意、豁免审查和排除审查的相关条款进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我国伦理审查工作的启发和借鉴。

    作者:刘海涛;熊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北京市某医学院校高职医学生职业认知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职业认知状况,以更好地对其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360名高职医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职医学生有一定职业追求,了解职业基本要求,态度务实,但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持续投入意愿不明显,尚未形成明确的职业认知。结论通过加强理想信念、人文素养、医学职业精神和专业思想教育以及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并结合就业教育等方式培养高职医学生职业价值观。

    作者:崔群颖;谢立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伦理问题的探讨?

    为了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水平和伦理道德素质相结合的能力,并贯彻落实到护理实践当中,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伦理问题及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对策,以期促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避免医疗纠纷,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药学服务。

    作者:陈婷;王明旭;晁青;张亚婷;张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西京医院依据CAP认证建立伦理审查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通过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体系认证,建立符合西京医院自身发展需求的医学伦理环境和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平台,提高医院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方法建立符合CAP认证标准的伦理审查相关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加强对临床试验相关人员及受试者培训教育;针对伦理审查平台所涉及的各部门开展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促进持续改进;通过对西京医院伦理委员会委员/独立顾问、研究人员和组织机构的利益冲突管理,促进临床试验更公平、公正的进行;通过对受试者抱怨的管理,增加受试者对临床试验的信任及积极性。结果目前该院伦理审查平台运转良好,各个部门都能够根据相关制度和SOP高效的完成任务;利益冲突管理政策落实到位,能有效规避各种潜在类型的利益冲突;该院临床试验相关的医疗纠纷零发生。结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CAP认证,对促进医院建立规范的伦理审查平台及加强药物临床试验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伍晓晓;杨晓娟;刘美佑;王璐;彭莉;张颖;贾艳艳;文爱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模式探索?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改革五年制临床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提出了迫切要求。潍坊医学院作为试点高校,在“卓越医师班”不断探索卓越医学人才职业精神培养的模式,初步形成了“全过程、共参与、多途径、强实践”的立体化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模式。

    作者:于芳;徐玉梅;赵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北京市H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现状调查--以医方为视角?

    目的:了解北京市H区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村级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北京市H区所有村卫生室进行调查,样本量为260名乡村医生;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H区选取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选取6个行政村作为研究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和个人深入访谈,样本量为18名乡村医生。结果当前北京市H区村卫生室存在人员素质偏低、业务用房及基础设施不足、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较弱的问题。结论为提高北京市H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议建立人才进出机制,提升乡村医生整体素质;系统化管理,提高村卫生室资源配置水平。

    作者:张溪婷;王晓燕;彭迎春;杨佳;刘扬;董屹;周慧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会支持对护理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护理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为培养护理学生职业规划提供新的视角与合理建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和职业成熟度问卷对759名不同教育层次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层次护理学生在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总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专护理学生的社会支持得分低于本专科护理学生。整体而言,本科和大专护理学生的职业成熟度高于中专护理学生,不同学历护理学生职业成熟度在条件评估、个人调适、价值观念、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维度上也存在差异(P<0.05)。社会支持与职业成熟度各因子间在多数维度上具有相关性。结论社会支持对护理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职业成熟度教育,为护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何开莲;何剑;程振晓;龙霖;邓力;李泉清;赵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