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熊宁宁
通过论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护理教学课堂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教师情感教育意识不足,护生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不平衡,专业思想教育不足。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加强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增强其情感教育意识;构建轻松愉悦多样化的教育环境;强化专业思想教育。
作者:冯香艳;王明旭;孟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照护在膀胱癌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并分析其伦理意义。方法选择膀胱癌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9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辅以人性化照护,对干预前后的希望水平、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指数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这提示采用人性化照护后,观察组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躯体功能、日常生活等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照护模式可提高膀胱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希望指数、并有助于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体现了新的护理精神,具有一定的护理伦理意义。
作者:符凤丽;王阿静;付季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能级对应管理模式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等的作用,并进行医学伦理学分析。方法选择某医院神经内科护士37名,于2013年7月-2014年3月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对其采取能级对应的岗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测评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的情况;并通过访谈形式了解其他方面的变化。结果实施能级对应管理模式,各项研究指标较实施前明显升高、各种情况均有改善。结论能级对应的岗位管理模式能提高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是对护理伦理精神的具体实践。
作者:刘小玲;李静艳;张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规范发展,不仅仅取决于生殖技术从业人员的伦理意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完备的监管体系,同时还依赖于不孕症夫妇的良好的伦理意识。对不孕症夫妇进行生殖伦理知识的普及,培育他们的伦理意识,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解决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作者:张妞;徐菊华;张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京郊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取目的性抽样方法对村干部、乡村医生和村民共计156人进行实地观察和个人深入访谈。访谈内容包括村卫生室基本情况、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情况、药品种类和医疗设备情况等;同时,对两区县所辖100所村卫生室的200名村干部、200名乡村医生和500名村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乡村医生基本信息、执业资质、村卫生室卫生服务提供情况等。结果两区县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够基本满足农村居民医疗卫生需求,但如现场急救、换药等服务开展不足,公共卫生服务效果不尽人意,基本药物种类不足,医疗设备亟待增补或损坏影响了村卫生室“网底”功能的发挥。结论乡村医生年老体衰、适宜人才匮乏以及“以会代训”培训模式导致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需在今后补充新生力量的同时,建立“适宜适用”的教育培训体系。
作者:董屹;王晨;李娜;彭迎春;刘兰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介绍了心脏介入治疗的现状,指出了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注意的伦理要点,具体有:患者的知情权、被告知权、沟通权、隐私权及其他。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有效的沟通、全方位的人文关怀、职业道德建设及严格的监督与反馈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志华;赵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对医德教育重要性及其现状的概述,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将医德教育与医学生的医疗实践过程有机结合,从制度安排、人员配置、宣传方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终目的是使医学生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得到更有效、更具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医德教育。
作者:李铮;韩睿;李彦林;梁红敏;尹竹萍;石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医学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状况调查问卷,对1024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69%的大学生能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但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没有掌握。社会风气、医学生自身的弱点以及学校的教育等均是导致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淡薄的因素。结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有必要,应发挥“课堂、校园、社会”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卢晓宁;席稳燕;符生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医护一体人文关怀对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70例老年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院期间、出院3个月及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采用MoCA量表、ADL量表及SF-36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予以医护一体人文关怀,出院每月进行1次家访,在院期间、出院3个月及6个月采用MoCA量表,ADL量表及SF-36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三组量表评分均高于在院期间的评分,且观察组患者3组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3组量表的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医护一体人文关怀能有效提高MCI患者认知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婉妮;闫菊娥;姚婕;徐盈;马晓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带教在新生儿无陪护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在实习护士带教过程中,运用分阶段、分层次教学,注重临床实践教学,尊重关爱实习护士的人性化带教模式。结果人性化带教使实习护士尽快融入病房角色,掌握专科知识,提高对危重患儿的观察及抢救配合能力。结论人性化带教提高了临床教学效果,应在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实习护士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君;沈清清;任香娣;张海燕;刘伟;祝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山东省机构养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自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200分,回收有效问卷2013份,有效回收率为91.5%,本研究选取其中271名机构养老老年人进行分析。结果有41.7%的机构养老老年人SCL-90得分为阳性,多元分析结果显示生活自理能力( P=0.045)和慢性病种类(P=0.025)对山东省老年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山东省机构养老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影响因素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慢性病种类,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省农村健康老龄化。
作者:贾君杰;郭继志;李敏;庄立辉;沈郁淇;朱宇航;王瑞梅;张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对2011—2015年在萧山医院精神科病房的流浪精神病人收治和出院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被精神病”风险,无监护人状态下病人权益保障和监督机制缺失,病人长期滞留病房等伦理困境。建议建立流浪精神病人权利保障与监督委员会,通过纠错机制减少误诊或“被精神病”现象发生;保障恰当的诊疗和生活照顾;为滞留病人创造出路等,保障流浪精神病人的基本权益,达到减少精神残疾,避免再度流浪的目的,从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作者:钱烈;赵志宏;李萍;俞玉海;方祝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及医患关系的媒体舆情对临床医学生的影响。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泰安市某医学院临床医学实习生及在校生和非临床专业大学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将数据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较于非临床学生,临床医学生关注医疗报道(χ2=11.902,P=0.003),有更多的临床医学生认为媒体舆情加剧了医患矛盾,造成负面消极的影响(χ2=13.459,P=0.036);无论是否为临床专业,医学生普遍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χ2=0.180,P=0.914)、媒体在医患报道中多倾向于对患者有利(χ2=11.154,P=0.084);临床实习生比在校生更后悔学习临床专业( Z=-2.573,P=0.010)。结论目前的医患媒体舆情对临床医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且临床实习生比在校生表现的更加悲观。应调整媒体在医患关系中的导向作用,为临床医学生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做出贡献。
作者:邵一鸣;孙玉盼;宋静;杨树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创面负压治疗技术的临床使用效果,探讨其存在的医学伦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伤口负压治疗的患者60例,患者均为深度压疮或Wagner分级三、四级糖尿病足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负压治疗技术,观察组采用自制密闭式负压治疗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总费用和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伤口换药费用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长(P <0.05)。结论自制密闭式负压系统可以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可以达到与标准负压技术同等的舒适度,但伤口愈合时间较标准负压有所延长,因此,在使用负压技术的过程中,应权衡利弊,综合分析,以医学伦理学理念为指导,为不同的病人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瑾;金鲜珍;温绣蔺;高宝侠;乔莉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阶段,医德教育与医德修养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住院医师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训组织实施的有效保证。医学伦理学和医学道德相关理论学习是医德教育的基础,医学实践是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而在实践中内心感悟是医德修养的逐步升华。住院医师医德素质的养成以医德他律为主导,以医德准则为导向,更强调自律医德行为,恪守医德信念,遵守医德规范。
作者:王欣倍;张伟;朱琼;张丽莉;蒋秀凤;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儒家传统的视角,对健康长寿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进行探讨。道德是健康的价值前提之一,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保持和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只有符合道德才具有价值。
作者:谢广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潍坊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对机构服务的满意度状况,力求为相关部门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潍坊市2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157名入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机构服务总需求满意度得分为(4.14±0.33)分,为中上等水平。各维度满意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日常生活需求、医疗护理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精神心理需求。结论“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服务基本能够满足入住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但服务内容仍有待拓展,需养老机构充分调动多方社会资源,以实现“医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邱大石;张倩;陈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在崇明地区通过数年探索,初步建立了包括肿瘤科、麻醉科、疼痛科、康复科、心理科等多学科的癌痛综合诊疗模式,并借助于医疗信息化手段,以癌痛症状管理为切入点,初步实现了癌痛的实时评估与诊疗,帮助患者有效减轻了生理及心理痛苦,改善了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培养了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意识,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及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华红伟;姜峰;程志军;廖志军;黄骞;倪祖琴;胡薇薇;李静;孙运恒;丁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医疗服务技术至上、医患关系信任危机、医疗行业拜金主义,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医疗机构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医患关系处于不甚和谐的状态。因此,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刻不容缓。针对当前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赵菁;陈清江;李中琳;苟建军;何飞;滑少华;黄峥;谢滢滢;金歌;庄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受试者招募是临床研究的重要环节,应遵循公平性与代表性的伦理原则,招募的过程应注意保护受试者的隐私,研究所需的各种招募材料必须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I期临床试验能否招募到合格的受试者,将会对试验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应引起包括伦理委员会、研究者、临床监察员和申办方在内的相关人员的重视。
作者:谷旭放;仲伟琴;王保和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