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付卫华;黄赤兵;张椿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肝损伤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趋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乙肝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肝硬化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50例(肝癌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RDW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采用Stago Rack Evolutio全自动凝血仪检测P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除肝硬化组与肝癌组R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情加重,RDW逐渐变宽;各组间M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乙肝组与肝硬化组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情加重,PT逐渐延长.结论 RDW、PT的增加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RDW可能成为预测患者肝损伤程度的指标.
作者:李月;代震宇;黄佳佳;余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对p75NTR、炎性反应、免疫调节、氧化应激的作用,以及对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对糖尿病兔给予颈动脉外膜剥除建立动物模型,然后进行血管损伤处理,同时给予t-PA控释微球后,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神经重构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给予t-PA控释微球对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RT-PCR检测t-PA释控微球对局部血管组织的炎症、免疫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采用交感神经元与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之后给予乙二醛进行处理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以t-PA处理组作为干预组,观察t-PA对胆碱能神经元数目,与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突触连接数目、乙酰胆碱分泌的影响.RT-PCR检测t-PA-MMP-p75NTR-NF-κB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 给予t-PA控释微球能明显增加胆碱能神经元数目和神经纤维(P<0.05)而不影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数目和神经纤维(P>0.05),并且导致乙酰胆碱释放增多(P<0.05),终抑制内膜增生(P<0.05).离体交感神经元与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之后给予乙二醛处理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中t-PA促进胆碱能神经元增殖、增加乙酰胆碱的分泌和促进胆碱能神经纤维的数目增多(P<0.05).RT-PCR检测发现t-PA能够激活MMPs,抑制p75NTR-NF-κB信号通路(P<0.05).结论 t-PA激活MMPs反馈抑制p75NTR-NF-κB信号通路增加血管外膜自主神经重构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劲松;杜荣增;王中群;李光宇;张新茹;张梓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构建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恢复灌注后12 h,以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PGC-1α表达情况,并检测肝脏活性氧、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及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变化,评估肝功能情况.另一方面,构建PGC-1α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前转染,于缺血再灌注后,再以Western blot检测PGC-1α表达,肝脏活性氧、ATP水平和血肝酶活性变化,评估PGC-1α表达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再灌注肝脏PGC-1α表达较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未手术)明显降低(均P<0.05),同时肝脏活性氧族水平及ALT活性显著升高,而肝ATP产生减少(均P<0.05).PGC-1α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转染显著上调缺血再灌注肝脏PGC-1α表达,同时肝脏活性氧族水平及ALT活性较未转染组显著降低,而肝ATP产生增加(均P<0.05).结论 PGC-1α表达有利于保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毕华强;李晓武;刘辉;张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孕哺期低剂量十溴联苯醚(BDE209)暴露对子代小鼠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激素代谢酶碘化甲状腺氨酸脱碘酶Ⅱ(D2)的影响.方法 将64只成年SPF级昆明雌鼠分为4组,受孕成功后分别经口灌胃给予0(对照组)、50(低剂量组)、100(中剂量组)、300(高剂量组)μg·kg-1·d-1 BDE209染毒处理,染毒持续至母鼠分娩后第21天.各组随机抽取10只子鼠取外周血和大脑组织,测定外周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大脑氧化损伤情况及大脑D2 mRNA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BDE-209剂量组的子鼠血清中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脑组织中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BDE209剂量增高而降低(P<0.05),丙二醛(MDA)随着BDE209剂量增高而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脑组织中D2 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低水平母源性BDE209暴露可导致子代小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上升进而引起大脑氧化损伤和D2基因表达的下降.
作者:王程强;李胜联;欧超燕;施文祥;宋家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药物控制不佳且从未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通过手术[包括微血管减压术(MVD)、经皮射频神经根切断术(RFR)、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治疗后的花费-收益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89例首次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行M VD 27例,行RFR 23例,行SRS 39例).评判标准(效果因数)包括面部疼痛(极佳:没有面部疼痛且无药物治疗;佳:没有面部疼痛但有药物治疗;欠佳:有面部疼痛但小于50%;差:≥50%的患者有面部疼痛或者需行二次手术)、面部麻木、花费等.结果 接受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M VD(50.4±14.3)岁,RFR(73.2±13.6)岁和SRS(72.6±11.8)岁,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手术方式平均花费金额:MVD 50274元,RFR 4539元,SRS 38512元(P<0.05);术后面部麻木患者的比例MVD 1.1%,RFR 52.2%,SRS 28.2%(P<0.05);两年内复发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比例MVD 26.0%,RFR 73.9%,SRS 30.7%(P<0.05);平均疼痛完全缓解期MVD为1.6年,RFR为2.1年,SRS为1.0年(P<0.05);花费-收益比MVD为31618元,RFR为1982元,SRS为39297元(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花费-收益比从低到高为RFR、M VD、SRS,即单位花费中RFR获得收益高,其次是M VD和SRS.
作者:刘海巍;陶胜忠;陈辉;王德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脑卒中是指因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的全面性或局限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 ,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1 ]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 ,严重威胁人群健康 ,使社会及患者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2 ].脑卒中通常发病急促 ,患者及家属往往在无心理防备的情况下 ,突然面对患者肢体、语言功能障碍 ,甚至昏迷 ,由于对不良预后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家属难以接受 ,容易引发医患纠纷.现就脑卒中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医患纠纷的原因及解决策略阐述如下.
作者:申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岛素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典型的反复无诱因自发性低血糖的胰岛素瘤患者采用HIFU刀治疗,治疗后观察胰岛素和血糖的变化.结果 HIFU刀能够无创性地直接消融胰岛素瘤,10例患者的血清胰岛素和空腹血糖在HIFU刀术后1周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HIFU刀是治疗胰岛素瘤的一种无创性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喆;金成兵;周崑;冉立峰;杨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张力性创口在临床上有较高发生率 ,其治疗具有一定难度.张力性创口是指创口两侧皮肤在直接缝合时受到向两侧张开的应力较高的一类创口 ,多由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大等因素造成.张力性创口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带来各种并发症.在临床上 ,处理张力性创口的方法 多种多样 ,各有优缺点.创口因其位置、范围、功能活动、附近正常组织情况决定了其处理的难易程度.为了能够更准确、更合理地应对张力性创口的治疗 ,本文就张力性创口的修复策略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王鑫;杨龙龙;赵东旭;程文凤;刘兆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在该院肾内科住院的CKD患者107例,另外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Klotho蛋白水平,采用腹部侧位X线片评估患者的腹主动脉钙化(AAC),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肱动脉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颈动脉中膜厚度(cIMT).比较CKD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Klotho蛋白水平的差别;探讨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血管功能紊乱如血管钙化、内皮功能紊乱、cIM T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CKD组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和FMD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IM T和AA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CKD进展,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也显著降低.CKD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年龄(r=-0.348,P<0.01)、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对数(log iPTH,r=-0.366,P<0.01)、cIMT(r=-0.192,P<0.05)及AAC评分(r=-0.251,P<0.01)呈负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r=0.387,P<0.01)、1,25-二羟维生素D3(1,25-(O H)2-D3,r=0.311,P<0.01)及FM D(r=0.190,P=0.048)呈正相关.FM D≥6.0%、cIM T<1.0 mm及AAC评分等于0分的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FMD<6.0%、cIM T≥1.0 mm及AAC评分大于0分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63,95%CI:1.75~8.89,P=0.002)、平均动脉压(MBP)(OR=2.98,95%CI:1.45~7.69,P=0.09)、蛋白尿(OR=1.97,95%CI:1.16~3.73,P=0.022)、血清Klotho蛋白水平(OR=0.60,95%CI:0.39~0.98,P=0.007)是血管钙化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随着CKD进展,血清Klotho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下降是血管钙化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丁浩;曹娟;章旭;李海涛;印荻;危志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I/D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有关ACE I/D基因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OR和95%CI以评价ACE I/D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的关联性,同时进行种族及偏头痛类型亚组分析.结果 Meta分析中纯合子模型(DD vs.Ⅱ:OR=1.21,95%CI:1.02~1.44,P=0.03;I2=47%)和显性模型(DD+DI vs.Ⅱ:OR=1.16,95%CI:1.01~1.33,P=0.04;I2=50%)均提示ACE I/D多态性与所有偏头痛的易感性呈正相关.杂合子模型和显性模型提示ACE I/D多态性显著增加有先兆偏头痛的易感性.结论 ACE基因I/D位点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相关,其D等位基因是偏头痛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显著增加有先兆偏头痛的易感性.
作者:关欣颖;李慧;吴梦平;张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自噬调控中的主要因子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及Beclin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Beclin1在35例腮腺瘤多形性腺瘤(CPA),37例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PA)和20例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mTOR、Beclin1在CPA、PA及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mTOR在正常腮腺组织,PA,CPA中的阳性表达呈递增的趋势,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在3种组织中表达呈递减趋势,三者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OR信号因子在CPA组织中过度表达,而Beclin1在CP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受到抑制.
作者:李磊;李冉;刘江;刘锐;杨国海;张艳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中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和11β-HSD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妊娠期糖尿病(GDM)和糖耐量正常孕妇(NGT)各30例,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胰岛素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β-HSD1和11β-HSD2在胎盘的表达部位,分别运用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试11β-HSD1和11β-HSD2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结果 与NGT组相比,GDM组空腹胰岛素、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母血皮质醇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空腹血糖、胎儿脐血皮质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β-HSD1和11β-HSD2均在胎盘中有表达,表达部位及水平不同.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GDM组胎盘11β-HS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NGT组(P<0.05),11β-HSD2 mRNA明显高于NGT组(P<0.05),而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组织11β-HSD1和11β-HSD2差异表达调整免除母体不佳的妊娠环境将会给胎儿造成的长远伤害.
作者:马蓉;刘建;肖晓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的方案进行治疗,并于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手术时间70~130 min,平均(95.5±4.5)min.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6.9±0.7)d.术后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5±0.6)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均未出现畸形愈合,无出现位移,无出现固定物松动,伤口均无感染,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患者均恢复正常迈步功能.依据Baird-Jackson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分,该组优49例,良35例,可6例,差0例,总优良率93.33%.结论 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固定可靠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传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抗性淀粉(RS)对2型糖尿病(T2DM)代谢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Pubmed、Ovi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RS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均至2016年6月21日.文献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估.相关数据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909篇,其中6篇符合纳入标准,共纳入研究对象308例.研究均显示RS干预后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有4项研究检测了餐后血糖,并均认为RS干预后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显著降低(依次为P=0.023,P=0.010,P<0.05,P=0.045).3项研究报道了空腹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相关数据,但研究结果分歧较大.Gargari等的研究认为,与对照组相比RS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odinham等的研究中两组间HDL-C和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rgari等及Bodinham等的研究均认为与对照组比较,RS组TNF-α明显降低(依次为P<0.05,P=0.013),而前者认为RS组IL-6也降低的,后者则认为两组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性淀粉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秦露丹;丁静雅;徐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截至2016年10月收录的所有有关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与DN发病风险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应用STATA11.0统计软件计算合成数据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同时评估研究的异质性、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的9项研究涉及2767例独立样本,其中病例组为1096例,对照组为1671例.对于总体人群,在4个基因模型中均未发现MCP-1-2518G/A多态性与DN发病风险有关(显性模型:OR=1.01,95%C I:0.67~1.54;隐性模型:OR=0.93,95%C I:0.60~1.44;纯合子模型:OR=0.93,95%C I:0.70~1.23;杂合子模型:OR=0.89,95%CI:0.61~1.3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印度人群中,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会显著增加DN的发病风险(显性模型:OR=1.56,95%CI:1.19~2.06),但在中国人、土耳其人及韩国人中均未发现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与DN的发病风险有关.结论 总体人群中,MCP-1-2518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DN发病风险无关,但MCP-1-2518G/A位点多态性会增加印度人群DN发病风险,而不增加中国人群、韩国人群、土耳其人群中DN的发病风险.
作者:张雄燕;黄一鑫;程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肠胆反流(DBR)的发生因素.方法 在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选择在该院消化科进行住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9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十二指肠乳头EST,判断术后DBR发生情况,调查发生因素,同时进行奥狄括约肌(Oddi括约肌)功能的测定与远期并发症的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EST,198例患者平均胆总管直径为(2.24±0.24)cm,平均胆总管结石数量为(3.63±1.12)个,胆总管结石大直径为(1.02±0.19)cm.EST术后出现DBR 12例,发生率为6.1%,平均放射性活度为(3.39±0.89)MBq.EST术后Oddi括约肌收缩压高峰值和收缩频率分别为(31.49±4.22)mm Hg和(3.78±0.53)次/min,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Oddi括约肌基础压和胆总管压力分别为(8.23±1.03)mm Hg和(3.32±0.45)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直径、术前术后Oddi括约肌收缩频率差值、结石数量、结石大直径为EST术后DBR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发生远期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9.1%,其中反流性胆管炎4例,胆管狭窄6例,乳头狭窄4例,结石复发4例.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EST术后DBR比较常见,可导致Oddi括约肌功能下降与远期并发症的增加,需要积极加强预防管理.
作者:钟文洲;陈正义;林松挺;黄晓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失独家庭夫妇生活质量和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重庆市主城的3个区内符合入组条件的失独家庭夫妇841名(失独家庭组)和子女健在家庭夫妇674名(正常家庭组),以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及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等量表为评定工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两组家庭夫妇在性别、年龄、文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独家庭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SAS和SDS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组(P<0.05),SSRS、MUNSH及WHOQOL-BREF中文版测评得分则明显低于正常家庭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抑郁因子和总幸福度4个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独家庭夫妇生活质量、心理卫生状况和主观幸福感都受到明显影响,应给予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及持续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其心理卫生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作者:谢聪;倪小玲;张海芬;吴胜;李晓菊;刘晓东;谭小林;曾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的临床特点、诊断检查表现及妊娠结局.方法 分析1例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B超检查示单活胎,宫腔下段与宫颈内口蜂窝状回声;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705890 IU/L,肝功能异常.经甲氨蝶呤化疗及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后手术终止妊娠.术后病理表示完全性葡萄胎,单胎.结论 临床应运用有效手段早期鉴别诊断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及部分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对症、支持治疗、密切复查,以尽早确诊及治疗.
作者:陈谊;李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估瞬时弹性超声成像仪(FibroTouch)与多参数模型在慢性肝病患者肝脏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FibroTouch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佳诊断截点(cutoff)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肝脏组织活检48例,收集血常规、肝功能等血清学指标,同时应用FibroTouch进行肝脏弹性测量值(LSM)测量,分析LSM与肝脏纤维化的相关性,cutoff值与APRI、FIB-4、FibroIndex多参数模型诊断效能的比较.结果 以肝脏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提示LSM、APRI、FIB-4、FibroIndex多参数模型与肝纤维化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F1~F4期FibroTouch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佳cutoff值依次为6.6、7.7、10.5、15 kPA;诊断有无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时的诊断价值优于APRI、FIB-4、FibroIndex多参数模型.结论 FibroTouch在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明芳;秦刚;李民;羌韧;徐建中;赵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调查极端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对SD大鼠生存、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主要脏器的伤害.方法 26只SD大鼠分为常温常湿组和极端高温高湿组.观察SD大鼠在极端高温高湿环境中的死亡情况并于半数致死时间点捕杀动物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和心、肺、肾、脑、肌肉和小肠6种组织的病理检测.结果 极端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可导致SD大鼠死亡,半数致死时间为48 h;极端高温高湿组与常温常湿组相比,SD大鼠血清肌酐(Scr)显著性升高(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缺血修饰性清蛋白(IM A)明显下降(P<0.05),其他生化指标无显著性改变;极端高温高湿组SD大鼠心、肺、肾、小肠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脑和肌肉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结论 极端高温高湿环境暴露对SD大鼠有明显伤害,可引起某些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和心、肺、肾、小肠组织的炎性改变,甚至造成死亡.
作者:刘刚;刘诗颖;黄伍蓉;简燚;呼永河;吴丽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