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琳;胡晓燕
目的通过医疗慈善建立相关机制,强化医学生社会责任感主题教育,以满足医学生健康成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的多重需求。方法以调查法为主,自主编制问卷,采取分层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67份,结合相关访谈48份,调研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当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积极倾向令人欣慰。具体体现为求学态度较端正,但主动性有待提高;职业认知较乐观,但道德重视有待加强;能力认知较清晰,但担当意识有待提高;社会意识较强烈,但责任感有待加强;生命价值观较积极,但身心健康需加强关注,仍需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结论应充分利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良好资源,以医疗慈善为抓手,通过“文化教育引领、临床实习启发、社会实践锻炼、校园文化熏陶、榜样力量影响”的“五位一体”提升机制来加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作者:曾春燕;唐闻捷;刘婵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分析了我国智障者的生存现状:智障者家庭生活条件艰苦,智障者缺乏平等就业的机会,智障者处于长期隔离状态。并基于法律和伦理视角,提出了法律层面上,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智障者权利救济的司法程序;在伦理层面上:以伦理思想为指导,树立“尊重、关心、照顾”智障者的伦理道德风尚,建构无障碍的人文环境,实现智障者参与社会的无障碍的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改善智障者的生存环境,维护其合法权益,保障智障者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作者:谢兰珍;古津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媒体时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状况,为推进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新媒体时代赣南医学院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状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5.1%的学生认为医患关系是和谐的;89.6%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性质是消费经济关系;57.1%医学生认为应采取“私了”方式解决医患冲突;25.1%医学生认为医患矛盾将影响其今后的就业取向。结论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认知状况具有显著差异,要进一步加强医学生医患认知教育,培育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李佳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当前医学院校在医德培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医学生对医学经典著作不了解,医德教育缺乏系统性,评价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互联网+”时代,医德经典著作遭遇尴尬;分段式学习,医德培育的分工面目模糊;边缘又交叉,医德教育的专业人才匮乏。
作者:杨俐玲;陈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围绕管理学中的人本原则、系统原则、制度原则和适度原则分析医患矛盾持续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依据管理学原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从整体上高效地管理医疗人员和患者,改善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掌握好适度原则来合理解决医患矛盾的方案,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合理化建议。
作者:郑舒月;彭浩轩;李晓寇;赵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无论医学目的基因增强还是非医学目的基因增强应用中所产生的诸多伦理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片面的赞同或反对医学目的基因增强或非医学目的基因增强的研究和应用都是不切实际的。应该在规范基因增强技术伦理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以伦理、社会、法律相适应的基因增强技术的研究、发展及应用的管理措施,进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使基因增强技术合理地利用并使之真正造福于人类社会。
作者:徐莎;苏振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上海市公立医院生物样本库的伦理管理现状。方法对上海市9所具有代表性、设有生物样本库的公立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公立医院伦理委员会对生物样本库伦理审查较重视,但内部监督和伦理培训有待加强。结论上海市应尽快制定落实统一的生物样本库伦理指南,加强生物样本库伦理规范化管理,加强伦理培训,以促进生物样本库资源的发展与利用。
作者:蔡美玉;陈佩;王剑萍;江一峰;陆麒;贾晶莹;薛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首先解释了医患冲突的内涵,其次从法律根源、体制根源和文化根源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了医患冲突的根源。后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双方权利达到平衡是基础,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安全阀机制是根本,多维度探讨医患冲突深层的社会心理成因是前提,从利益平衡角度建立保障机制是保证。
作者:凌子平;黎东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外药物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中妊娠告知内容和告知形式的差异。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伦理委员会近5年审批的中外药物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参考国内外相关法则,归纳知情同意书中妊娠告知的要素标准和告知形式,通过分析要素完整性、各要素告知率及告知形式采用率,比较中外知情同意书中妊娠的告知内容和告知形式的差异。结果本次研究共抽取知情同意书177份,其中中国107份,国外70份。中国知情同意书妊娠告知完整的比例低于国外(19%vs.56%,P=0.000)。与国外相比,中国告知率较低的要素有:妊娠风险研究(32% vs.73%,P=0.000)、随访期妊娠检查(33% vs.56%,P=0.002)和避孕措施(22% vs.53%, P=0.000)。结论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妊娠告知完整性低于国外,其中妊娠风险研究、随访期妊娠检查和避孕措施具有明显的告知缺陷;中国知情同意书妊娠告知形式相比较差。
作者:徐娜娜;陆瑶;陈瑞芳;温改艳;阳国平;黄志军;项玉霞;李莹;袁洪;彭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中国医学伦理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高职专科护生生命伦理意识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高职专科院校开展生命伦理教育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一般情况调查表、生命伦理意识问卷等对某高职专科院校550名护生的生命伦理意识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高职专科护生生命伦理意识均分为2.78分。 t检验结果显示,护生生命伦理意识受护生学制、是否接触过相关信息、是否与老师、家人讨论过相关话题等因素影响。 Spearmen相关性分析发现护生年龄、学习成绩等对其生命伦理意识具有影响。结论高职专科护生生命伦理观尚待明确,可采用多种方式针对性地引导护生深刻理解生命伦理问题,使其拥有较积极的生命伦理意识。
作者:李小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论述了某院肿瘤科药物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常见的伦理问题,如研究方案的审核与实施欠严谨,研究者的资质有待提高,缺乏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硬件设施,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规范,缺乏专业质控。在采取严格审核研究方案,加强研究者团队建设,重视GCP和SOP培训,配备药物临床试验的硬件设施,规范ICF的签署,科室质控与医院质控并行等相应的对策后,研究者的专业水平提高,为更好的开展药物临床试验,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爱敏;田丽;张红;张莹;张明智;苗金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探讨艾滋病防治中的反歧视问题。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4月至6月,对西安地区2所医学院校1352名医学生进行匿名式自填问卷调查,资料整理录入后,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访医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高于95%;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则偏低;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意愿方面,68.9%的受访医学生害怕以后工作中接触艾滋病患者,60.1%的人不愿去有艾滋病患者的科室工作,38.7%的人不愿意从事与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33.6%的人认为艾滋病患者应实施隔离治疗。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较明显,对艾滋病相关认知的欠缺和恐惧是导致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医学生在校期间的艾滋病防治及反歧视相关教育亟待加强。
作者:张欣文;杨柳;白娥;李静;李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接受试管婴儿技术大龄女性对伦理相关问题和规定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西安市三家医院203名接受试管婴儿治疗的大龄女性,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对象在配子或胚胎、子代、知情同意等方面的伦理认知情况。结果大龄女性中,40岁及以上女性对子代相关伦理问题认知水平得分为(12.48±3.08),显著性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40岁及以上女性在知情同意及伦理相关规定方面认知水平得分为(13.27±2.31)分,显著性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40岁及以上、高学历、高收入与伦理认知量表得分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大龄女性更加关注试管婴儿的医疗风险以及政策相关规定,有较强的意愿通过代孕获得子女,同时针对大龄女性中低学历、低收入患者伦理问题认知不理想的情况,医院应注重利用现代多媒体途径帮助患者正确认知试管婴儿技术中的相关伦理问题。
作者:孙思媛;刘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为例,首先介绍了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医学人文教育,从四个方面就医学人文课程实施做了具体介绍;其次,通过两个典型案例论述了医学生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后,提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对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启示,即:课程设置方面,必须确定医学人文学的核心课程;师资方面,积极开展与国外医学人文教育发展成熟的医学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教学形式方面,注重新颖性和多元化。
作者:路璐;巩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对山东省1026名大学生网络利用现状调查问卷的研究分析,论述了目前大学生的网络利用现状,分析了网络的发展给高校班级管理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指出了采取以下措施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班级管理: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加强网络监管;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上的优质教学资源;协助网络辅导员建立起民主的管理机制;利用网络平台,加强班级交流。
作者:李敏;郭继志;朱宇航;贾君杰;胡善菊;王瑞梅;张涵;庄立辉;董毅;罗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首先,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临终关怀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其次,针对其伦理困境从生命伦理、医学伦理、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等方面深层次地分析了原因;后,针对这些伦理困境及原因,提出了与临终关怀事业相关的临终者、医护人员、家属、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具体的对策,以期推动临终关怀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谢和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首先分析了美丽中国视域下强化医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其次分析了美丽中国视域下医学生生态道德现状及医学生生态道德缺失的原因;后提出了美丽中国视域下强化医学生生态道德培育的对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促进生态道德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维系力量,构建全域覆盖的生态道德教学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生态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作者:邱高会;蒋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