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本刊有关工作的说明

关键词:
摘要: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关于成立青年编委会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我国智障者的生存保障研究--基于法律和伦理视角

    分析了我国智障者的生存现状:智障者家庭生活条件艰苦,智障者缺乏平等就业的机会,智障者处于长期隔离状态。并基于法律和伦理视角,提出了法律层面上,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智障者权利救济的司法程序;在伦理层面上:以伦理思想为指导,树立“尊重、关心、照顾”智障者的伦理道德风尚,建构无障碍的人文环境,实现智障者参与社会的无障碍的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改善智障者的生存环境,维护其合法权益,保障智障者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作者:谢兰珍;古津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医德思想?

    通过对传统医学文化中的博爱济世、清廉尚义、精于医道、儒雅有礼等理念进行论述,对我国的传统医德思想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医家的道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从事医学职业的基本前提。

    作者:谭丽娟;刘慧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论生物医药研究伦理审查的合力效应

    通过论述生物医药研究伦理审查的合力、合力效应的必要性,界定了生物医药研究伦理审查合力、合力效应的内涵:形成合力的目的是维护受试者权益、促进生物医药研究;合力的主体是与生物医药研究伦理审查相关的组织、机构、人员;合力的前提是合作;合力效应是基于生物医药研究伦理审查相关组织、机构、人员相互支持、配合所产生的效应。并解析了生物医药研究伦理审查中合力的构成:监督管理系统的合力;伦理审查与科学审查的合力;伦理委员会内部的合力;其他与生物医药研究伦理审查相关的力,由此提出了应建立生物医药研究伦理审查合力效应的评估机制。

    作者:郑小藇;张金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学伦理学专业人员在涉及人类受试者临床科研伦理审查中的作用发挥

    医学伦理学专业人员因其具备扎实的伦理学专业知识,在充当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专业类成员的角色时,应当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在进行伦理审查前,首先需要学习国际国内的系列法规、文件,并适时与同行进行交流。在审查时要重点审查研究项目的必要性、安全性,结合医学伦理学原则对方案进行全面审查,掌握知情同意书的审查要点,从而履行好保护人类受试者权益的职责。

    作者:刘瑜;黎欣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学生机能学实验中动物伦理教育的思考?

    医学生机能学实验过程中存在动物实验前的饲养环境较差、课前准备不充分、实验操作不规范、不注重麻醉技术的学习、实验后对动物随意处置等伦理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尊重动物的权利与关注动物福利的思想,从学校积极重视支持、课程设置、规范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提高动物实验教学教师的动物伦理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动物伦理意识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就加强教育进一步提出了思考:国内医学院校普遍需要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医学生善待生命的医德素质。

    作者:王巍;董园园;王丹;赵成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美丽中国视域下加强医学生生态道德培育的思考?

    首先分析了美丽中国视域下强化医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其次分析了美丽中国视域下医学生生态道德现状及医学生生态道德缺失的原因;后提出了美丽中国视域下强化医学生生态道德培育的对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促进生态道德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维系力量,构建全域覆盖的生态道德教学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生态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作者:邱高会;蒋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伦理思考?

    通过概述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兴起,论述了公共卫生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及相关伦理问题,即疾病防治中的伦理问题,以群体为单位的伦理问题,公共卫生政策制定中的伦理问题,生物科学影响下的伦理问题,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问题。并分析了公共卫生伦理学的思考方式,即适度多元化,避免主义化及外在关系中的思考方式,后指出了公共卫生伦理学未来的发展状况。

    作者:鲁琳;胡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辅助生殖技术实施中的伦理问题的思考

    通过对辅助生殖技术实施四个步骤中出现的四个特殊案例所呈现出的矛盾冲突的伦理学分析,从法律保障、规范管理、伦理监督、行业自律四个层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以使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促进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健康发展。

    作者:陈莉;孙琴;姚兵;杨国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加强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人文教育的途径探索?

    通过对当前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期人文教育的现状和重要性进行分析,论述了加强医学留学生实习阶段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人文教育的途径,即:优化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坚持人文教育贯穿临床实习全过程;提高带教老师的人文素养,保证人文教育质量;以考核为导向,加入人文素养考核指标;构建富含人文精神的医院氛围,凸显环境育人功效;搭建学校-实习医院两级人文教育平台,完善和规范相关制度。

    作者:周婷;吕嘉春;范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网络背景下高校班级管理制度探究

    通过对山东省1026名大学生网络利用现状调查问卷的研究分析,论述了目前大学生的网络利用现状,分析了网络的发展给高校班级管理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指出了采取以下措施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班级管理: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加强网络监管;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上的优质教学资源;协助网络辅导员建立起民主的管理机制;利用网络平台,加强班级交流。

    作者:李敏;郭继志;朱宇航;贾君杰;胡善菊;王瑞梅;张涵;庄立辉;董毅;罗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学伦理学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探讨医学伦理学在临床中的实践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17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排序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88例。对照组运用乳腺癌NCCN指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医学伦理学相关理念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全面关怀,对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等进行评价。结果在生活质量的评价中发现,研究组的优良率为89.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2%,且有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为73.9%,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伦理学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其应用效果有着间接的、积极的临床效用。

    作者:李南林;王辉;魏洪亮;凌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管理思维视野中的医患矛盾分析

    围绕管理学中的人本原则、系统原则、制度原则和适度原则分析医患矛盾持续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依据管理学原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从整体上高效地管理医疗人员和患者,改善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掌握好适度原则来合理解决医患矛盾的方案,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合理化建议。

    作者:郑舒月;彭浩轩;李晓寇;赵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上海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为例?

    目的:为有效检验及提升医师职业精神状态,初步构建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抽取来自上海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医师240名,采用自设问卷调研的形式,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模型并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初步构建了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体系,在道德品质特征、成就行动特征、职业认知特征3项一级指标下筛选出责任心等14项二级特征要素,并确定了各一级指标及二级特征要素的权重分布,经一致性检验,证明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说明该权重系数能够较好地反应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结论道德品质特征是医师职业精神评价的重要构成要素;责任意识及职业理想对于医师的成长至关重要;终身学习及沟通能力的高权重体现了医疗行业发展所需;医学伦理意识在医师群体中有逐渐强化的趋势;进一步提升医师职业精神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

    作者:徐秀;袁蕙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及对策探讨

    首先,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临终关怀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其次,针对其伦理困境从生命伦理、医学伦理、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等方面深层次地分析了原因;后,针对这些伦理困境及原因,提出了与临终关怀事业相关的临终者、医护人员、家属、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具体的对策,以期推动临终关怀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谢和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首光,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了简介和分析;其次,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在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优势和思考;后,强调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改变教育理念、挖掘人文教育素材、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等手段,增加人文教育的教学空间、加强情感教育、培养批判精神等策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效提高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作者:蓝梅静;崔景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学生医德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当前医学院校在医德培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医学生对医学经典著作不了解,医德教育缺乏系统性,评价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互联网+”时代,医德经典著作遭遇尴尬;分段式学习,医德培育的分工面目模糊;边缘又交叉,医德教育的专业人才匮乏。

    作者:杨俐玲;陈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明代诊疗效果的医患关系特点及其现实启示?

    首先对明代民间医疗的功德观念作了简单介绍;其次对医者虽治而无功作了介绍并分析了原因;后讨论了基于明代诊疗效果的医患关系特点对现实社会医患关系的启示:行业有门槛,通识应无界;责任已扩大,功绩要厘清;权利在提升,行使须依法;规则很重要,事后也监督。

    作者:张俊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医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探讨

    基于医学生职业与责任的特殊关系,讨论了医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选择医学专业的动机不纯、医学人文素养缺乏及职场的反向引导,并从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人文素质实训教学和临床教学实践三方面对加强医学生责任意识培养进行了阐述。

    作者:李增光;韦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上海市公立医院生物样本库的伦理管理现状的分析

    目的:分析上海市公立医院生物样本库的伦理管理现状。方法对上海市9所具有代表性、设有生物样本库的公立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公立医院伦理委员会对生物样本库伦理审查较重视,但内部监督和伦理培训有待加强。结论上海市应尽快制定落实统一的生物样本库伦理指南,加强生物样本库伦理规范化管理,加强伦理培训,以促进生物样本库资源的发展与利用。

    作者:蔡美玉;陈佩;王剑萍;江一峰;陆麒;贾晶莹;薛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