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前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研究与护理中的伦理问题——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为例

P Hlongwa;郑金;刘扬

关键词:
摘要:[引言] 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是全球公共的卫生问题,据已有报道显示,约超过3000万人死于此病,而3500万艾滋病患者中有70%以上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现有可用的治疗方法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但这种疗法是有限的,因为这种方法并不能治愈患者,但可以减缓疾病进展.因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护理和治疗以及相关研究,特别是艾滋病病毒预防性疫苗试验,需要严格的伦理准则,因为就像所有的临床试验一样,相关受试者是脆弱易伤的.对于研究中受试者的参与和护理,这些准则应当纳入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个体自主性、有利、不伤害和公正.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网络意见领袖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培育研究

    针对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从传播学角度出发,以意见领袖理论作为切入点,在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之后,发现要提升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通过辨识和培育相应的网络意见领袖,进而凭借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实现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目标.

    作者:董研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药物公平可及与专利保护:夯实医药体制改革的道义基础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突破了过往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系列瓶颈,为我国的药品体制改革绘制了一副壮阔的蓝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意见》首次提出了“建立专利强制许可药品优先审评审批制度”.这一规定将大大推动强制许可制度在我国的落地与实施,对我国的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疗剧中的人文内涵及对护士的启示

    当前,国产医疗剧进入快速发展期,受到广泛关注.医疗剧不仅是行业剧,更是灵魂剧,不仅全面展现医务人员的执业境况,更富于深刻的人文内涵.文章从公众理解医学、人性隐喻与生命母题、职业精神与现实困境、人文关怀四方面对当前的国产医疗剧的人文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当下医疗环境中护士工作的启示.

    作者:何芙蓉;曾小琴;何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流浪精神病患者诊治中的伦理问题探讨

    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社会人群中的特殊群体,存在独特性,在其诊疗中存在诸多伦理问题,如自愿原则与非自愿医疗,保护性约束,患者隐私权保障,个性化治疗与公平等问题.因此,为保障精神病患者的权益,送住入院时应严格遵循非自愿住院治疗标准,遵循医学伦理四原则,存在冲动、消极等危及自身或他人风险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对精神障碍做出诊断.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少限制患者为准则,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人性化服务,注意隐私权的保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汪崇泽;琚明亮;孟美玲;蔡雷;贺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区域伦理委员会的功能、地位及其与机构伦理委员会关系

    2017年10月8日和10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药监局出台的两个重要文件—《关于深化审查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都明确提到了区域伦理委员会的建立,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其功能和定位.如果说这两个文件的出台,表明了区域伦理委员会在我国成立有其紧迫性,那么,当如何来定位其功能、地位与职能呢?它与传统机构伦理委员会(IRB)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会否取代后者呢?

    作者:朱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当前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研究与护理中的伦理问题——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为例

    [引言] 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是全球公共的卫生问题,据已有报道显示,约超过3000万人死于此病,而3500万艾滋病患者中有70%以上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现有可用的治疗方法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但这种疗法是有限的,因为这种方法并不能治愈患者,但可以减缓疾病进展.因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护理和治疗以及相关研究,特别是艾滋病病毒预防性疫苗试验,需要严格的伦理准则,因为就像所有的临床试验一样,相关受试者是脆弱易伤的.对于研究中受试者的参与和护理,这些准则应当纳入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个体自主性、有利、不伤害和公正.

    作者:P Hlongwa;郑金;刘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于CRA视角的医院伦理委员会管理现状分析

    以临床监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临床监察员对医院伦理委员会运行现状的评价结果,发现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效率和伦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针对此提出了从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建设、委员培训、工作人员内在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等角度加强内涵建设,以提高伦理审查效率和质量.

    作者:代郑重;陈虎;李素娟;余中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应用效果,以提高PIVAS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2015年7-12月和2016年7-12月在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PIVAS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随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实习工作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药品配置差错、无菌技术的掌握、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的合格率有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学生标签贴错、入仓差错的频次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PIVAS的应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尽快熟悉PIVAS的工作,减少差错的发生,提高PIVAS的护理带教水平,确保其配液质量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晓霞;马文兵;张亚婷;晁青;夏泳;贺文;李苗苗;李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艾滋病防治中患者权利保护的伦理问题探讨

    探讨艾滋病防治中艾滋病患者个人权利保护的相关伦理问题.详细阐述了艾滋病防治中保护艾滋病患者的个人隐私,使他们免受歧视和不平等对待的重要性,艾滋病患者权利保护的相关伦理、法律和条例依据,以及如何在艾滋病防治中保护艾滋病患者的个人权利,同时保障公众健康.

    作者:张雷;郝纯毅;王培玉;胡东生;廖红舞;陆婷;周顺连;李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医学伦理审查进步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的发布,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意见》第一条即针对我国当下临床研究资源短缺的现实,提出改革临床试验管理模式,将现行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改为备案制,以减少建立临床试验机构的中间环节,使社会合格临床试验资源得以迅速释放,研究者积极性得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试验质量能获更有力的保证.

    作者:曾繁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因治疗的发展及其伦理反思

    CRISPR/Cas9技术自发现以来,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短周期、操作方便等特点为基因治疗开启了新的时代.2015年黄军就首次利用该技术对人类胚胎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基因治疗发展的近50年来,伦理讨论从未停止.通过回顾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分析基因治疗中引起伦理争议的几个焦点问题,如安全有效性、公平性、权利、利益导向等,并提出基因治疗与伦理并非对立双方,不可分割看待,其发展应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和技术规范,并用生命伦理原则指导基因治疗.

    作者:司琪;蔡奥捷;程晓寒;何美颉;孔祥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妊娠期妇女相关的研究与伦理:艾滋病毒/艾滋病研究中的教训

    1文章要点本文是《妊娠期妇女临床研究》一书中关于妊娠期妇女艾滋病毒或艾滋病研究的一章.在这一章中,作者描述了艾滋病毒/艾滋病研究情境中两个关于妊娠期妇女研究的重要经验:第一,要解决孕妇的健康需要而不仅仅是她们的后代的需求,为什么是如此的关键;第二,为什么这么做是可能的.清晰的胎儿的风险和潜在的利益,以及创意试验设计如何表明,可以开始无益研究,并首先对胎儿没有风险.对于所有与孕妇有关研究所面临的挑战,HIV/AIDS研究情境表明,有可能在妊娠期开展广泛的重要研究,这具有伦理意义并符合美国法规.

    作者:Margaret Oliuia Little;Anne Drapkin Lyerly;Anna C. Mastroiannet;张千会;周碧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推进临床试验管理改革,切实保护受试者权益与安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015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后,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审评审批制度,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推动企业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早日实现药品医疗器械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意见》的贯彻落实必将推动我国药品特别是重大新药研发,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升级发展,有望改变我国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有利于患者尽快用上救命药、放心药,让13亿人民享受到健康中国的福祉.

    作者:张瑞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完善专科医联体建设的思考——以海峡两岸生殖助孕医联体为视角

    2017年10月28日,北京宝岛妇产医院发起以“推动生殖医学发展,造福万千盼子家庭”为主题的“医带医路,海峡两岸生殖助孕医联体”启动仪式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首个跨海峡成立的医疗联合体,对医联体实践中的模式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作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海峡两岸生殖助孕医联体的新实践并提出了完善医联体的相关思考.

    作者:尹梅;金琳雅;李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对扩展性使用的伦理学辨析

    药品与医疗器械在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在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发展,创新成了我们重要的目标之一.为了推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果调整和技术创新,满足公众的健康需要,我国政府于2017年10月发布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其中“支持拓展性临床试验”的引入值得称道,将在促进患者的药物可得性(availability)和可及性(accessibility)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药品及医疗器械的扩展性使用(试验)的概念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创新性疗法(试验性治疗)进行辨析,随后对扩展性使用的分类和使用条件进行讨论.

    作者:张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美医学人文教育现状比较研究

    通过对比中关两国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提出整合人文社科资源,完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紧密联系临床实践,培养医学人文实践能力、改革医学人文考核方式,建立形成性考评体系等建议,以期提升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水平.

    作者:周婷;张迪;吕嘉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和谐管理组织理论视角下和谐医患关系的研究

    通过分析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论述了和谐合作是达到目的的唯一途径.和谐管理组织理论以合作秩序为群体组织发展的核心,强调集体群体中内部人员的磨合过程,并指出了在和谐管理组织理论视角下,医患群体内部合作有着一定的合作秩序,也有着合作中可能引起冲突的障碍.在和谐管理组织理论群体组织层面剖析和理解医患合作过程,以创新角度探讨与分析合作过程中可引发冲突的障碍与原因,探究并得出缓和紧张医患关系的相关措施,终达到共同利益大化和治疗效果优化的结局.

    作者:周宏珍;朱敏芳;杨蕾;朱亚芳;雷清梅;宋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医学伦理意义

    目的 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伦理意义.方法 在对偏瘫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结果 在经过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自主康复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健康知识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防止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康复模式.

    作者:辛松建;金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观点采择在医科大学生对艾滋病污名干预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观点采择在医科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污名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某高等医学院校192名本科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观点采择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艾滋病污名问卷进行测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在观点采择与艾滋病污名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0.260.结论 观点采择能通过共情的中介作用有效降低医科大学生的艾滋病污名.

    作者:李静芝;林莲珍;姜浩;蔡舒;郑思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学实习生医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从医德的概念出发,结合医德教育与医学实习生的联系,正视临床医学实习生医德问题的现状,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涉及医学实习生的价值观念、主观能动性以及医院和带教老师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向.提出从医学实习生、医院和带教老师三方面着手,多措并举加强医学实习生医德教育.

    作者:袁娜;张娴;杨丹;李彦林;韩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