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琴;李仕群;王波;马臣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1],各种认知症状(如羞耻、内疚)不良情绪状态与CHD的发展、治疗效果、预后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如疲劳、睡眠问题)与AMI患者的不良心脏预后相关[2].
作者:马静;王保海;吴平平;郑川燕;裴双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应用对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该院妇科行择期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将其分为地佐辛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地佐辛组患者在手术全麻诱导前即静脉给予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视觉疼痛评分(VAS)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后60min内躁动发生频率和程度,对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地佐辛组患者苏醒后躁动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43.48% (P<0.05);地佐辛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13.04%(P<0.05).结论 超前应用地佐辛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丁翠青;刘志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静脉炎分级标准,将本科384例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252例,对照组132例.观察组采用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36.51%,有效率为63.49%,无效率为0;对照组显效率为32.58%,有效率为55.30%,无效率为12.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明显优于50%硫酸镁.
作者:王维;张仲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95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95例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17个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9.47%、4.21%、1.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级别、术前KPS评分、肿瘤切除程度、二次手术、术后化疗及联合放/化疗(TMZ方案)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级别、肿瘤切除程度、二次手术及术后化疗是影响恶性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结果较差;肿瘤全切除、肿瘤复发者行再次手术及术后化疗可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
作者:黄冠又;张欣;明悦;曹楚南;甘鸿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又称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是一门面向个人、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其主旨是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1].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引入全科医学概念,近年来随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全科医学也得以蓬勃发展.
作者:刘彦;何坪;邓宇;张冬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正常妊娠妇女顺产后24 h血常规指标,并探讨其正常值参考区间.方法 分别对妊娠妇女临产、顺产后24 h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E)和血细胞比容(HCT)进行测定及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妊娠妇女顺产后24 h与临产比较,RBC、Hb、PLT及HCT均明显降低,WBC和NE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血常规检测结果可为临床应用的参考依据,用于评估正常妊娠妇女的血象感染诊断,从而指导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邓青春;潘英连;常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PFCs)的压力负荷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22例晚期癌症患者及PFCs采用人口学问卷调查一般信息,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中文修订版调查PFCs的压力负荷,并分析PFCs的压力负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PFCs照顾负荷由高到低依次为自尊维度、经济负荷、健康与时间负荷及缺乏家庭支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方式和生活自理能力,PFCs与患者的关系、持续照顾时间,以及PFCs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等为PFCs照顾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晚期住院癌症患者的PFCs压力负荷及影响因素值得关注,需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以缓解PFCs压力负荷,提高晚期癌症患者及PFCs生存质量.
作者:邓本敏;饶洪英;汪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2013世界糖尿病大会报告称,目前全球约有3.82亿糖尿病患者,按照既往糖尿病发病规律,其中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bropathy,DN),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终将发展为终末阶段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ESRD的病理特点是肾脏的进行性纤维化,迄今发病机制不清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揭示DN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靶点成为预防和治疗DN的重点.病理研究发现,在肾脏前纤维化过程中,组织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众多细胞因子、化学因子、趋化因子相互作用,使肾脏内损伤部位的上皮细胞逐渐向间充质样细胞转变,成纤维细胞聚集,并在细胞外产生大量基质性物质,使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引起肾脏纤维化失控,持续纤维化过程导致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丧失[1].
作者:陈叶;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引起,通过蜱叮咬感染.莱姆关节炎在中晚期莱姆病中发生率高,危害较大.莱姆病广泛分布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约有30万人感染及发病[1-4].莱姆病高发于美国东北部、中西部偏北地区,北欧及东亚部分地区同属高危地区[5].1986年由艾承绪等[6]首次报道我国黑龙江省海林县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2003年由贾月萍等[7]首次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的全沟硬蜱肠道中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说明小兴安岭林区为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近来一项针对小兴安岭地区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该地区存在莱姆病感染[8].目前,中国各省(除台湾外)均有莱姆病病例存在.由于对人身健康危害较严重,莱姆病已成为全球性卫生问题.因此,开展对菜姆病的研究及防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9].
作者:王艳红;冯时;梁张;崔宇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以学习成绩名次为指标探索精神压力对青少年高血压的作用.方法 抽取西藏昌都地区730名在校住宿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根据学习成绩将所有受试者分成4组,使用方差分析和偏相关分析了解学习名次对学生血压的影响.结果 不同组间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有随学习成绩提高而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成绩越好,舒张压(DBP)越高(P<o.01).偏相关分析显示名次与DBP间呈正相关(r=0.159,P<0.01),男生中SBP和MAP有随学习成绩提高而逐渐提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随学习成绩提高而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名次与SBP或MAP无相关,与DBP呈正相关(r=0.124,P=0.023).女生中各亚组间SBP、DBP和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血压相关,学习成绩越好,血压越高,尤其在DBP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作者:常宏;加永泽培;徐绍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患儿提供全面、全程的服务[1].优质护理是医疗卫生改革重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划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2].但是新生儿与成人相比由于其大脑和其他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且不能很好与外界交流[3],因此,新生儿护理具有特殊性,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建立了详细入院宣教、探视卡、出院指导、满意度调查、出院宣教、出院为新生儿留存胎发、出院父母身份证号与原件核对签字、满意度调查等[4 5],这些优质护理措施在新生儿护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满意度[6].
作者:嵇志娟;嵇志刚;刘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Ps)对培养肝HepG2细胞三酰甘油(TG)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HepG2细胞为模型细胞,加入GPs进行孵育,观察其对细胞内TG的影响,并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脂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包括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ACACB、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ACAT1)、棕榈酰辅酶A氧化酶(ACOX1)及肉碱脂酰转移酶(CPT)1、2.并进一步在细胞水平干扰关键酶基因,验证其对TG代谢的影响.结果 GPs可显著降低HepG2细胞的TG水平,发现GPs可显著抑制FASN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较高水平下促进CPT1基因的表达,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改变与基因表达一致.在细胞水平瞬时干扰FASN的表达,在干扰FASN后,GPs降低TG的幅度显著减少,提示GPs主要通过抑制FASN起作用.结论 GPs可减少肝HepG2细胞内TG水平,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FASN的表达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作者:陈建萍;任新生;李青;孙中华;郭再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发现IBD患者存在血栓栓塞风险,IBD炎症反应的存在导致凝血物质及凝血过程异常,同时凝血级联反应促进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几乎所有用于治疗IBD的药物均可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在2014年加拿大IBD与静脉血栓防治共识意见中提出:IBD住院患者如果没有合并活动性出血或非大量出血推荐予以抗凝治疗[1].本文就IBD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易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是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在同龄儿正常体质量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平均值的2个标准差[1],是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由于各种不利因素而导致发育不良终出现低出生体质量的现象.因此,IUGR都是以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的方式表现出来[2].据统计,IUGR的发生率会随着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不同而改变,世界范围的整体发生率为2.75%~15.53%,在中国,IUGR的平均发生率大约为6.39%.
作者:段畅;王曜晖;高静;侯拉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黎族人群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PvuⅡ位点的多态性及其对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694例样本(观察组:黎族302例,对照组:汉族392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LDLR基因PvuⅡ多态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LDLR基因PvuⅡ3种基因型P1P1、P1P2、P2P2频率(66.89%vs.76.53%、27.81%vs.20.41%、5.30%vs.3.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位基因P2频率19.20%显著高于对照组13.26% (P<0.01).观察组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水平和apoAI/apoB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对象LDLR基因PvuⅡ各基因型与临床血脂水平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I、apoB、L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南黎族人群LDLR基因存在PvuⅡ多态性,LDLR基因PvuⅡ多态性与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无相关性,P2等位基因不影响血脂代谢.
作者:罗显云;孙民增;陈林;张云波;褚丽秀;王天松;蔡望伟;姚震;刘月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托吡酯(TPM)与左乙拉西坦(LEV)联合丙戊酸钠(VPA)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临床疗效,为优化药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的IS患儿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PM组(VPA联合TPM治疗)和LEV组(VPA联合LEV治疗),每组19例,观察两组患儿痉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并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发育商(DQ)值.结果 3个月后,TPM组控制痉挛发作的总有效率为84.21%,LEV组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M组患儿共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LEV组4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TPM组DQ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V组患儿的DQ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PM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与LEV治疗IS对控制痉挛发作疗效相同,但LEV治疗能明显提高IS患儿的智能发育,总体疗效优于TPM.
作者:盛志强;满宜刚;袁嫣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通痹止痛汤联合秋水仙碱加塞来昔布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5例AGA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4).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片加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痹止痛汤内服,疗程均为14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压痛、红肿、活动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医生整体评价和患者整体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SR、UA、CRP、IL-1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减轻AGA疼痛,改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UA等方面均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能更有效、更快控制AGA的发作.
作者:傅霞;柴克霞;苏娟;陆阿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对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5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在常规清创后,实施VSD封闭负压引流;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改良VS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58例糖尿病足感染创面均完全愈合,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引流管堵塞率分别为32.14%和3.33%;创面细菌感染率分别为21.43%和6.67%;负压敷料更换平均次数分别为4.50次和2.10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改良VSD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作者:刘岩;卢思英;耿艳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及全血胆碱酯酶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79例患者均使用复能剂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抽取患者入院8h以内及第2、3、4、5、6、7、8天和出院前1d同时段的外周血检测血清丁酰胆碱酯酶(BuChE)和全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同时进行中毒指数评估.结果 对照组的BuChE活性明显高于轻、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F=249.41,P<0.01).轻、中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第5天,中毒指数、血清BuChE、全血AChE活力3项指标改善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中毒指数和全血AChE呈负相关(r=-0.95、-0.89,P<0.01);中毒指数和血清BuChE呈负相关(r=-0.92、-0.90,P<0.01);血清BuChE和全血AChE呈正相关(r=0.87、0.91,P<0.01).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后第8天,3项指标改善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中毒指数和全血AChE呈负相关(r=-0.91,P<0.01);与血清BuChE呈负相关(r=-0.91,P<0.01);血清BuChE和全血AChE呈正相关(r=0.88,P<0.01).结论 血清BuChE活性可作为早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的敏感指标,治疗后患者血清BuChE活力的恢复和临床症状密切相关.
作者:高茹春;赵建娅;潘爱群;李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骨钙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3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牙周健康的需作正畸治疗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统计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及骨钙素水平.结果 牙周治疗前观察组PD、BI、PLI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正畸治疗前及正畸治疗后1、2个月PD、BI、PLI均较牙周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骨钙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加力后1d骨钙素水平达峰值,以后开始回落.结论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检测患者龈沟液中的骨钙素水平可能反映出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反应及牙槽骨改建过程.
作者:张澜;杨璞;付雅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