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黄碱对TNF-α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eotaxin表达的影响

李中燕;邓俊;熊彬;熊瑛;王宋平

关键词:麻黄碱, 哮喘, 支气管上皮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摘要:目的:观察麻黄碱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麻黄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16HBE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NF‐α刺激组(TNF‐α20 ng/mL)、TNF‐α+麻黄碱组(TNF‐α20 ng/mL+麻黄碱300μg/mL),每组细胞均设3个复孔培养18 h;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eotaxin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eotaxin蛋白的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otaxin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NF‐α刺激组上皮细胞eotaxin 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otaxin的浓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NF‐α刺激组比较,TNF‐α+麻黄碱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黄碱能抑制前炎症因子 TNF‐α诱导的16HBE中eotaxin的表达及分泌,这可能是中药麻黄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误差

    误差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也指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包括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系统误差指数据收集和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观察(检测)结果呈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是可避免或可通过研究设计解决的。随机测量误差指由于一些非人为的偶然因素使观察(检测)结果或大或小,是不可避免的。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原因造成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差异,是不可避免但可减少的。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临床实践指南应用于高等医学教育的探讨

    医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全球每年发表的医学文献就数以百万计。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获取指导性强的内容是当代医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而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仍沿用传统的教科书知识的传授,教科书中虽有不定期专业知识的更新,但更新的速度远远低于实际需求。笔者认为如果常规将本专业新临床实践指南引入医学教育,这对于丰富学生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进展、指导临床实践大有裨益。

    作者:杨静;郑宏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PI3K/AKT信号通路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468中的作用及三氧化二砷对其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468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三氧化二砷组(2、4、8μmol/L ),LY294002组(25μmol/L ),三氧化二砷(4μmol/L)联合LY294002(25μmol/L)组(联合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Western blot分析各组PI3K/AKT通路的激活状况及其下游靶分子细胞周期蛋白 A1(Cyclin A1),Cyclin D1,Bax ,Bcl‐2的表达。结果2、4、8μmol/L三氧化二砷,LY294002都可显著抑制细胞活力(P<0.05),并且在48 h抑制程度高;与对照组比较,4μmol/L三氧化二砷及LY294002都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5),并降低AKT磷酸化水平(P<0.05),进而下调Cyclin A1,Cyclin D1, Bcl‐2的表达(P<0.05),上调Bax的表达(P<0.05);三氧化二砷联合LY294002处理MDA‐MB‐468细胞较药物单独作用效果增强(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及LY294002可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来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468凋亡,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郭发爽;李庆华;淮宗让;李席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术前多学科团队心理干预对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多学科团队心理干预对麻醉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术前患者124例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分别为41、41、4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术前指导,Ⅰ组为对照组,未采取其他干预措施;Ⅱ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 ;Ⅲ组术前1 d给予多学科团队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前1 d及入手术室15 min进行焦虑视觉模拟评分(AVAT)、Ram‐say镇静评分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入手术室15 min后 AVAT 评分、Ramsay评分,Ⅰ组[(4.37±1.56)、(1.98±0.72)分]与Ⅱ组[(4.22±0.99)、(1.90±0.6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Ⅱ组分别与Ⅲ组[(3.63±0.97)、(2.38±0.6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26.83%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以头痛、乏力、皮疹为主。结论术前多学科团队心理干预镇静效果优于药物苯巴比妥钠,苯巴比妥钠镇静效果欠佳且易发生多种不良反应。

    作者:易红美;任洪艳;吴小候;何云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小儿肺部疾病,主要是由肺炎支原体导致的肺间质或(和)肺实质急性感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组成部分[1],主要经飞沫传播,常见于青少年与儿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但患病率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地方性,随年龄、性别、地区、国家、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其患病率约为20%~30%[2]。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喘息等,病情严重者,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近年来,已发展为导致发展中国家儿童夭折的主要病因之一,如何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已为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广泛关注的问题。其发病机制多样,有学者研究后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不仅与支原体的直接感染有关,还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同时肺炎的治疗与预后还与机体维生素的是否充足密切相关[3]。基于此,笔者对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本院被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同时经阿奇霉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治疗的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改良后腹腔镜下脂肪囊外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78例报道

    目的:探讨程序化改良后腹腔镜下完全脂肪囊外途径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酉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乳糜尿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采用程序化改良后腹腔镜下脂肪囊外途径肾蒂淋巴管结扎术进行治疗。结果7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获得成功。随访4~50个月,所有的患者乳糜尿消失,无1例复发,无血尿、肾下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程序化改良后腹腔镜下完全脂肪囊外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具有流程合理,效果肯定,创伤小、出血少、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乳糜尿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佘先;石军辉;李胜武;刘勇;李仁举;冉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ScvO2/乳酸比值结合SOFA评分对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预后状况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与乳酸比值(ScvO2/乳酸)结合SOFA评分对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预后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于该院进行纠治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2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两组ScvO2和乳酸水平并计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24 h的ScvO2/乳酸比值。统计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和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 )评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ScvO2/乳酸比值和SOFA评分与其病死率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ScvO2/乳酸比值和SOFA评分联合预测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患者病死率的准确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24 h的ScvO2/乳酸比值均降低,观察组术后12 h和24 h的ScvO2/乳酸比值则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31.15%,术前1 d和术后1 d的平均SOFA评分分别为(11.78±2.74)分和(8.78±1.7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0.46±0.27)分和(0.43±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ScvO2/乳酸比值与其病死率呈负相关(r=-0.754,P<0.05),SOFA评分与其病死率则呈正相关(r=0.796,P<0.05)。ScvO2/乳酸比值和SOFA评分联合预测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患者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及准确性均较高,分别为0.794、95.72%、99.79%,预测价值良好。结论 ScvO2/乳酸比值在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治疗患者中降低而SOFA评分得分则升高;ScvO2/乳酸比值和SOFA评分均与患者病死率相关;其联合预测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治疗患者病死率价值良好,出现ScvO2/乳酸比值明显降低和SOFA评分同时升高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患者需警惕其不良预后的发生。

    作者:杨房;翟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信息平台背景下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医疗行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自动化仪器分析软件、手术示教系统、患者查询与预约终端的建立到医院管理、医保联网、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构建等方面均体现了其准确、快捷、共享的优势[1‐3]。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化,在各个细分领域,从诊断、监护到治疗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而与之错位的是医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高等医学院校的信息化方向突出“教育”而忽略“医学”,各种教学资源库、教学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功能类似[4‐5],注重教育手段与形式,对医学的专业背景研究十分浅显。

    作者:刘怡;景戌;张怡;甘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把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服务实践中,为探索一条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小组,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平台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对比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前、后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服务情况,以及慢性病健康管理实施后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上的差异。结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前、后比较,服务内容实施得到明显提高(P<0.01),慢性病管理的满意度增加39.66%;在慢性病管理率和控制率上均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P<0.01)。结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应用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平台上,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具体、高效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出一条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应用的新模式。

    作者:孙海燕;汤晓峰;周丽华;乔学斌;刘洋;俞黎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血症的救治疗效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严重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严重脓毒血症患者22例,以行CRRT的患者作为治疗组(n=11),同期未行CRRT 而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11)。两组均动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乳酸、降钙素原、氧合指数、尿量等的变化,比较两组疗效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及器官衰竭水平(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短期内乳酸、降钙素原的下降,氧合指数的改善及尿量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急性期(7d)病死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36.4%);但呼吸机使用时间、肾功能恢复情况及总体生存率等长期预后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可提高严重脓毒血症患者急性期抢救成功率,为原发病的治疗创造条件,但对长期预后影响不大。

    作者:王扬;陈军;詹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探讨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它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密切相关。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泛。这就要求医学专业学生在掌握这门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然而,由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本身具有知识点多而散、难记忆、易混淆等特点,因此,传统的以课本为主体,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医学教育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综合性医学人才的目标[1]。

    作者:赵岩;胡晓梅;胡福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AML)是由髓系造血干/祖细胞起源的一组在临床及遗传学上均有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是成人急性白血病的主要类型,分类复杂,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染色体易位或缺失、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突变等,但其独特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是分类的基础,对疾病诊断、预后分层、微小残留病灶监测,以及靶向治疗的开发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们在AML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分子异常,例如NPM1、FLT3的内部串联重复序列(FLT3‐ITD)、C‐KIT等基因突变,在 AML 的分层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而FLT3/ITD 是 AML 中常见基因突变之一,该突变在AML发病机制中起驱动作用[2],是提示预后不良的标志[3],动态检测AML患者治疗前后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 AML 预后和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的一项指标。目前,在 FLT3‐ITD阳性 AML患者治疗方面,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均不理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尚存在争议,靶向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疗效,然而随着耐药的出现,克服耐药的靶向药物治疗是人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治疗FLT3‐ITD阳性的AML患者的新方向。现简要综述AML中FLT3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检测方法及治疗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杨金荣(综述);曾云;于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针对Th17细胞及IL-17的靶向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个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炎症和滑膜增生为主要特点,常导致骨及软骨的破坏,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功能活动及生活质量[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辅助性 T 细胞17 ;(T help cell 17,T h17)及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7(IL‐17)在RA发病机制中有关键作用。传统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能有效的治疗RA ,但仍有许多患者对其不耐受或反应不佳。而针对 T h17细胞及IL‐17的靶向生物制剂为R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任茜(综述);何成松(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总体与样本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集合)称为总体,包括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称为样本,样本包含的观察单位数量称为样本含量或样本大小。如为了解某地区10~15岁儿童血钙水平,随机选取该地区3000名10~15岁儿童并进行血钙检测,则总体为该地区所有10~15岁儿童的血钙检测值,样本为所选取3000名儿童的血钙检测值,样本含量为3000例。类似的研究需满足随机抽样原则,即需要采用随机的抽样方法,保证总体中每个个体被选取的机会相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铁调素受体-膜铁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 ,Fpn)是唯一已知的膜铁输出蛋白,并且在不同类型细胞间铁的转运是必需的。Fpn在机体铁稳态中的重要性已经在人体及动物的研究中得到验证。铁调素(hepcidin)通过与它的受体Fpn相结合,介导了 Fpn的内化降解作用,来调控十二指肠吸收铁进入血液循环及巨噬细胞循环再利用铁,从而维持机体的铁稳态。

    作者:刘玉洁(综述);耿惠(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妇产学科资源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1‐3]。按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网络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库的要求,网络教学资源已经初具规模,教学大纲、CAI课件、习题、教学日历等已上网并及时更新。网上运行情况良好,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并逐步将教学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上网。在目前的网络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地优化栏目规划和版面设计,进行程序架构设计。在数据库的建模过程中,主要是缺乏自有数据库的支持及经费的支持[4]。

    作者:肖瑾;孙荻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炎症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近来的研究说明2型糖尿病(T2DM )是一种自然免疫及炎症性疾病,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认为炎症、免疫与T 2D M的发病存在关联[1]。在炎症因子中,除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C反应蛋白(CRP)等作为炎症过程的调节因子外,近年来关于树突状细胞等细胞因子的研究,在T 2D M特别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拟对相关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黎明(综述);高凌(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诊检验报告周转时间的实时监控及持续改进

    报告周转时间(turnaroud time ,TAT),也称为结果回报时间,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申请单到接收到报告之间的时间[1]。及时的检验报告不仅可以使患者尽快得到诊治,而且在危急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挽救患者的生命[2‐3]。因此,临床医生和患者在关注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的同时更关注检验结果的时效性[4‐6]。由于 TAT 包括从提出检验申请、样本采集、样本运输、样本接收、检验、报告审核、报告打印、报告发放与签收等各环节所占时间,参与部门和人员较多,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提速效果常常难以达到预期。如何尽可能缩短TAT ,大限度地满足临床需求成为当前临床实验室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各家医院依据自身的特点,有各自的措施,其提速效果不尽相同。本检验科利用医院已有的信息系统,对急诊检验服务中,“贡献”TAT的重要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与不断改进,3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海生;熊林怡;张鸿伟;尹利民;胡大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军医大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思考

    科研绩效评价是大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它是提高大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方法和导向。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决策,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提升部队战斗力要求,在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科研绩效评价的当前,如何在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构建符合军医大学科技工作实际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并基于此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军医大学角色和特点的管理理念及体制机制,坚持转型发展,发挥军医大学服务军民的双重职能,值得深入研究[1]。

    作者:张红军;林海;张珠;邓军;黄春基;王云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Bax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人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Bax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人脑胶质瘤患者脑组织标本50例及脑创伤内减压术中切除的脑组织标本20例,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脑组织中MMP‐2和Bax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在胶质瘤中的相关性。结果 MMP‐2在胶质瘤脑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在胶质瘤Ⅰ~Ⅱ,Ⅲ~Ⅳ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92%,70.83%(P<0.05);Bax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脑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胶质瘤Ⅰ~Ⅱ,Ⅲ~Ⅳ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5%、25.0%( P<0.05)。且人脑胶质瘤中M M P‐2和Bax的表达呈负相关( r=-0.587,P<0.01)。结论 Bax蛋白表达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起着抑制作用,且与MMP‐2蛋白呈负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为胶质瘤的诊断提供判断指标。

    作者:杨立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